浙江省标准农田耕层土壤调查与评价_第1页
浙江省标准农田耕层土壤调查与评价_第2页
浙江省标准农田耕层土壤调查与评价_第3页
浙江省标准农田耕层土壤调查与评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标准农田耕层土壤调查与评价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是全社会的中心问题。通过标准农田建设,浙江省农田硬件设施得到明显改善,而土地平整或利用方式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土壤立地条件与管理模式。为了解标准农田地力状况,2004年在全省范围(除舟山以外)选择有代表性的建德、富阳、临安、慈溪、苍南、乐清、瑞安、嵊州、长兴、秀洲、海盐、海宁、兰溪、衢江、江山、莲都、温岭等17个县(市、区)为土壤调查样点区,开展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评价研究。1材料和方法1.1整地整地整地:(即整地时农田布局)根据目前标准农田建设现状,将标准农田类型划分为:多年种植农田、平整后农田(平整前为水田)、旱改水(平整前为旱地)、溪滩地(平整前为溪滩地,平整时加客土,时间在3年以内)、围垦后经改良己种植农田(平整前为海涂,平整为农田达5年以上)、新围垦地(平整前为海涂,平整为农田在5年以内)。土壤样品取样点按标准农田类型而定,各县(市、区)取样时每一标准农田类型样品数不少于10个,每个样品代表面积最大不超过133.3hm1.2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土壤样品风干、磨碎并按分析项目要求过筛。土壤体积质量(容重)采用环刀法,质地按国际制颗粒分组标准测定;土壤pH测定采用蒸馏水浸提玻璃电极法,土壤有机质测定采用H2土壤质量评价2.1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根据浙江省标准农田的立地条件、土壤理化性状、土壤管理现状,选择标准农田类型、地表砾石度、耕层厚度、质地、体积质量、pH、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质、有效P、速效K、基础产量、排涝(抗旱)能力、主要障碍因子等14个指标组成浙江省标准农田土壤质量的地力评价指标体系。2.2指数权重的确定2.2.1评估指标的数据化按浙江省土壤养分等级状况2.2.2指数权重的确定应用专家经验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其中主要障碍因子作为限制因子,降一个等级(表2)。2.3农田地力综合指数的确定应用加法与乘法结合模型,计算每个评价单元的生产性能综合指数,应用等距法确定标准农田地力综合指数分级方案,将浙江省标准农田土壤的质量评定为5个等级(表3)。3结果与分析3.1土壤的物理性质3.1.1农田地表砾石度总体上浙江省标准农田地表砾石度小,有90%的标准农田地表砾石度<5%,平均在2.2%。这主要是由于新建的标准农田绝大部分是在原有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建成的。3.1.2土壤普查结果图1表明,浙江省标准农田土壤耕层厚度以12.1~16.0cm为主,>20cm的只占标准农田的少数(7%),平均15.7cm,与20年前的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3.1.3土壤为土壤条件图2显示,浙江省标准农田土壤质地以壤土和黏壤土为主,“砂、黏适中”,耕性尚可,便于耕作。3.1.4土壤体积质量3.2土壤属性3.2.1强酸性土壤(ph值)浙江省标准农田的土壤以微酸性为主,占这次土壤样品的41%,强酸性土壤(pH4.51~5.50)占了近1/3,只有16%的土壤是中性的,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3.2.2土壤供肥性能浙江省标准农田的土壤CEC集中在10.01~15.00cmol/kg,占了调查样本的近一半,>20.0cmol/kg的土壤不到1/10,平均只有12.8cmol/kg(图5),表明土壤供肥性能相对较差。3.2.3全盐量对作物的威胁浙江省标准农田有90%的土壤全盐量<1g/kg,全盐量>2g/kg的土壤只占1%,盐分对作物的威胁力相对较小,这与标准农田内种植的作物主要以水稻为主密切相关。3.2.4不同土壤条件下的有机质含量由图6有机质含量可以看出,浙江省标准农田土壤有机质30.1~40.0g/kg的土壤为29%,以有机质含量为20.1~40.0g/kg的土壤占主导地位,平均28.7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水稻土有机质含量31.9g/kg相比3.3区位条件和土壤管理3.3.1标准耕地类型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3/4的农田未翻动,耕层土壤保持原有的状态,即标准农田类型较好,以多年种植为主。3.3.2基本产量3.3.3排水能力(干旱)通过标准农田的建设,80%的农田可以达到旱涝保收,即抗旱能力在70天以上,一日暴雨一天排出的程度。3.4综合生产能力根据上述结果计算出综合地力指数,据此评定,浙江省标准农田以二等和三等田为主,综合生产能力高的一等地偏少,同时由于生产能力的改善,五等地所占的比例也较低(图9)。4结论4.1土壤的物理特性标准农田的建设,基本能保持土壤砾石度、耕层厚度和质地的性状,但人为的耕作方式,使土壤变得相对紧实。4.2土壤属性标准农田土壤有效P、速效K有提高的趋势,但土壤有机质下降,酸化趋势加剧,土壤供肥性能减弱。4.3区位条件和土壤管理通过标准农田建设,改善了农田小环境,排涝抗旱能力得以加强,基础产量相对稳定。4.4土壤基本情况浙江省标准农田的综合地力等级以二等与三等为主。从图3中可以看出,近1/3的标准农田土壤相对比较疏松,但也有41%的土壤比较坚实;平均土壤体积质量为1.114g/cm3.2.5不同的p面积土壤肥力欠缺图7表明,标准农田土壤有效P<10mg/kg的土壤占一半,1/4土壤严重缺P,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有效P含量相比,缺P面积减少了15%左右;同时有效P>40.0mg/kg的土壤占一成以上,土壤有效P的变幅较大。对原始数据分析发现,有效P的富集与缺乏相差甚至可达50倍,这与人为的耕作施肥是分不开的。3.2.6不同缺k区域的农田基础产量计算从图8可以看出,标准农田的土壤速效K相对缺乏,潜在缺K区(80.1~100.0mg/kg)为16.1%,缺K区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