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_第1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_第2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_第3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_第4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学习目标]

1.识记15世纪之前、新航路开辟后、两次工业革命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贸易网络的发展概况,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2.搜集相关的图文、音像等资料,在唯物史观视野下认知商品所承载的文化特色。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1.15世纪之前世界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

大陆之间。

2.新航路开辟后(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亚欧(2)表现:①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②咖啡、

、可可等出现在欧洲市场并成为欧洲人喜爱的商品,欧洲的产品也开始在美洲市场销售。③贸易的扩大促进了

公司的出现和发展,如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荷兰西印度公司、法国西印度公司等。(3)影响:西欧列强在美洲、非洲、亚洲等地的殖民扩张,客观上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以

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烟草股份欧洲3.工业革命以后(1)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使欧美国家需要寻求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形成了西欧、

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2)类型丰富的工业产品,通过更快速的交通工具输送到世界各地。北美4.两次世界大战期间: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因冷战的发生,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受到极大影响。(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及各国围绕贸易、

的谈判,仍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关税

【提醒】《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而非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它的签署有利于世界贸易自由化,但其规定对所有成员并没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因此不能真正克服贸易保护主义问题,也没有真正实现贸易自由化的目标,1995年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3)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冷战的结束以及

的成立,世界贸易突飞猛进。(4)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一些产品往往由众多国家的公司合作完成。世界贸易组织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1.条件(1)买卖双方的接触、洽谈、协商、协议,以

为平台输送的各种商品,把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迥异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2)以直接和间接的渠道呈现各自的

、信念、道德、艺术和习俗等。贸易知识

2.表现(1)饮茶风俗:①中国茶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

,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②16世纪以后,中国茶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③俄国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中俄之间形成了著名的“_________”。英国茶会上用中国茶和中国的茶具来招待客人成为主人炫耀的方式。荷兰许多富裕家庭都设有专门的“______”。美学万里茶道茶室④各国在接受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同时,也根据自身的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如在日本形成了“日本

”,在英国形成了“下午茶”。茶道

【图解历史】中国古代茶叶贸易通道(2)服饰变化:①17世纪末,回到法国的传教士穿着中国服装参加舞会,获得全场喝彩。②中国服装柔软的面料、富有东方韵味的款式、线条流畅的

花草纹样等,融入法国18世纪的服装设计之中。③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有取名为“______”的中国大袍式系列,有吸收了中国服装剪裁方法的“自由”套装,有杂糅了日本

样式的午茶便装。这些服装大胆采用东方女装宽松的样式,奠定了20世纪西方女装流行的基调。④民国早期设计的

兼具中西服装的特点,穿着方便,同时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龙凤孔子和服中山装(3)钟表技术:①钟表诞生于欧洲,大约在16世纪中期经由

传入中国内地。②18世纪,中国进口钟表的数量已经很多。一些清朝高官将进口的钟表作为珍稀物品收藏。③钟表在社会中下层中逐渐流行,一些公共场所也安装有钟表。④中国人制作的钟表,其外观多体现了中国自身的

特色。澳门文化3.发展(1)进入20世纪,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2)除了传统的与吃、穿、用等相关的商品,

、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各国文化产品,也广销世界各地。电影

探究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和发展

材料一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摘编自(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等

(1)根据材料一,13—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教你读史】材料一主要论述了欧洲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变化,注意根据时间段划分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分析概括。

【我的结论】地区:亚洲。主要原因:西欧各国开辟新航路,开始殖民扩张,得到大量的贵金属,并在世界经济贸易中获得丰厚利润。

材料二各缔约方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业的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7年)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的影响。

【教你读史】材料二中“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体现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即实现经济增长,消除贸易壁垒。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

【我的结论】宗旨:提高生活水平,实现经济增长;消除贸易壁垒,实现互惠互利。影响:创造了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全球化。论从史出

世界贸易的发展历程

(1)萌芽时期:15世纪之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和各洲间的贸易扩展,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增加,美洲咖啡、烟草、可可等出现在欧洲市场,欧洲产品开始在美洲市场销售。

(2)初步形成时期:工业革命后,由于生产力迅速提高,欧美发达国家需要寻求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商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国际贸易迅速发展。

(3)停滞时期: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和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到很大破坏,世界贸易额锐减以至停滞不前,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4)最终形成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因美苏两大阵营对峙,两大阵营之间的贸易受到极大影响。战后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及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后,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使国际贸易空前活跃。

(5)深化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冷战的结束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推动了世界贸易突飞猛进。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产品由众多国家的公司合作完成。

探究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材料一中国茶叶在欧洲最初被视为药物在药店出售,茶价相当昂贵。17世纪,饮茶在欧洲逐步盛行并传至北美。饮茶成为一种高尚的消遣。1733年,荷兰在广州购买价值336881荷盾的茶叶,到荷兰后卖得988510荷盾,获利651629荷盾。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了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茶叶交易,“从中国来的茶叶,提供了英国国库收入的十分之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茶叶对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

【教你读史】材料一主要讲述中国茶叶流入西方社会后的影响,注意通过“茶价相当昂贵”“饮茶成为一种高尚的消遣”“获利651629荷盾”“提供了英国国库收入的十分之一”概括影响。

【我的结论】①改变西方人的日常生活习惯;②茶叶贸易使欧洲资产阶级获得巨大利润;③成为一些殖民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材料二“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那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20世纪80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毛皮大衣、羽绒服、西服、呢大衣等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摘编自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中国民众的服饰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变化的主要因素。

【教你读史】材料二中“‘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表明服饰单一化;“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表明服饰多元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

【我的结论】①改革开放;②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③民众思想观念变化;④外来文化影响。论从史出

商品流动引起的文化交流(1)饮茶习俗的传播。中国的饮茶习俗伴随贸易活动向世界各地传播,并产生重要影响,在英国形成“下午茶”的习俗,在日本形成“日本茶道”。(2)各国服饰的变化。亚洲国家如中国、日本服饰对欧洲社会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中国传统服饰在近代化发展过程中,也深受国外因素影响,具备中西合璧的特征。(3)钟表技术的传播。钟表诞生于欧洲,伴随早期商贸活动传入中国,并结合中国习俗变迁,更多体现了中国文化和中国元素的特征。(4)宗教思想和文化的互动。在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中,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进入中国,同时中国的儒家思想、文化艺术也进入欧美地区,并对其社会发展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