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技能操作题库_第1页
针灸技能操作题库_第2页
针灸技能操作题库_第3页
针灸技能操作题库_第4页
针灸技能操作题库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习生毕业考试一一针灸技能试题答案1、请说出台谷、天枢、足三里的定位及主治。(1)合谷【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骨槌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示指之间的指蹉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蛆、口眼喝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③经闭、滞产等妇产病证。⑵天枢【定位】:脐中旁开2寸。【主治】:①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证;②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⑶足三里【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崎外1横指处。2、请演示曲池、三阴交的定位及操作方法。⑴曲池【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森连线中点。【操作】:直刺0.51寸。⑵三阴交【定位】: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操作】:直刺1-1.5寸。孕妇禁针。3、请叙述下关及听宫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⑴下关【操作】:直刺0.5~1寸。【注意事项】:留针时不可做张口动作,以免折针。⑵听宫【操作】:张口,直刺1T.5寸。【注意事项】:留针时应保持一定的张口姿势。4、请说出风池穴的定位、主治和操作方法。【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主治】:①中风、癫痫、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等内风所致的病证;②感冒、鼻塞、a蛔、目赤肿痛、口眼斜等外风所致的病证;③颈项强痛。【操作】: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风府穴。深部中间为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与深度。5、请说出太冲穴的定位,内关、外关穴的定位及主治。⑴太冲【定位】: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主治】:①中风、癫痫、小儿惊风、头痛目眩、耳鸣等肝经风热病证;②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等妇科经带病症;③黄疸、胁痛、腹胀、呕逆等肝胃病症;④瘙闭、遗尿;⑤下肢痿痹、足附肿痛。⑵内关【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槌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①心痛、胸闷、心动过速或过缓等心疾;②胃痛、呕吐、呃逆等胃腑病证;③中风;④失眠、郁病、癫狂痫等神志病证;⑤眩晕症,如晕车、晕船、耳源性眩晕;⑥肘臂挛痛。(3)外关【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楼骨正中间。【主治】:①热病;②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病证;③痕痂;④胁肋痛;⑤上肢痿痹不遂。6、请说出委中、太溪、照海的定位及主治。⑴委中【定位】:胭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主治】:①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②腹痛,急性吐泻;③小便不利,遗尿;④丹毒。⑵太溪【定位】: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处。【主治】:①头痛、目眩、失眠、健忘、遗精、阳痿等肾虚证;②咽喉肿痛、齿痛、耳鸣、耳聋等阴虚性五官病证;③咳嗽、气喘、咯血、胸痛等肺部疾患;④消渴、小便频数、便秘;⑤月经不调;⑥腰脊痛,下肢厥冷。⑶照海【定位】: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主治】:①失眠、癫痫等精神、神志疾患;②咽喉干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疾患;③月经不调、带下、阴挺等妇科病证;④小便频数、痛闭。7、请阐述神阙及水沟穴的主治病证。⑴神阙【主治】①虚脱、中风脱证等元阳暴脱证;②腹痛、腹胀、腹泻、痢疾、便秘、脱肛等肠腑病证;③水肿,小便不利。⑵水沟【主治】:①昏迷、晕厥、中风、中暑、休克、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为急救要穴之一;②瘴症、癫狂痫、急慢性惊风等神志病证;③鼻塞、鼻岫、面肿、口、齿痛、牙关紧闭等面鼻口部病证;④闪挫腰痛。8、请说出阳陵泉及丰隆的定位及主治。⑴阳陵泉【定位】: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主治】:①黄疸、胁痛、口苦、呕吐、吞酸等肝胆犯胃病证;②膝肿痛、下肢痿痹及麻木等下肢、膝关节疾患;③小儿惊风。⑵丰隆【定位】: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崎外2横指(中指)处。【主治】:①头痛、眩晕;②癫狂;③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④下肢痿痹;⑤腹胀,便秘。9、请叙述隔俞及肾俞的定位及主治。⑴隔俞【定位】: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L5寸。【主治】:①呕吐、呃逆、气喘、吐血等上逆之证;②贫血;③瘾疹,皮肤瘙痒;④潮热、盗汗。⑵肾俞【定位】: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①头晕、耳鸣、耳聋、腰酸痛等肾虚病证;②遗尿、遗精、阳痿、早泄、不育等生殖泌尿系疾患;③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妇科病证。10、请叙述并演示捻转补泻和提插补泻的方法。⑴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结合拇指向前、示指向后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结合拇指向后、示指向前者为泻法。⑵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以下插用力者为主者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以上提用力为主者为泻法。11、请叙述并演示隔姜灸的方法。将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s3cm,厚cm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脸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状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疱为度。12、请叙述并演示温和灸的方法。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月俞穴部位或患处,距皮肤2〜3cm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不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10~15分钟,以皮肤出现红晕为度。13、请叙述并演示雀啄灸的方法。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14、针灸时若患者出现晕针,应如何处理?⑴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1分)⑵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3分)(3)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3分)⑷若仍人事不省,呼吸细微,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3分)15、请回答针灸治疗中风中经络的治法、主穴,叙述并演示其毫针操作。⑴治法: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以手厥阴经、督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⑵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⑶操作:内关用泻法;水沟用雀啄法,以眼球湿润为佳;刺三阴交时,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使针尖刺到三阴交穴,用提插补法;刺极泉时,在原穴位置下2寸心经上取穴,避开腋毛,直刺进针,用提插泻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胀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直刺,用提插泻法使肢体有抽动感。余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16、请回答针灸治疗急性哮喘的治法、主穴,并演示其操作方法。⑴治法:除湿导滞,通调腑气。以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⑵主穴: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⑶操作:毫针泻法。神阙用隔姜灸法。17、请回答针灸治疗实证痛经的治法、主穴、配穴,并演示其操作方法。⑴治法:行气散寒,通经止痛。以足太阴经及人脉穴为主。⑵主穴:三阴交、中极、次醪。⑶配穴:寒凝者,加归来、地机;气滞者,加太冲;腹胀者,加天枢、气海;胁痛者,加阳陵泉、光明;胸闷者,加内关。⑷操作:毫针泻法,寒邪甚者可用艾灸。18、请回答针灸治疗胆道蛔虫症的治法、主穴、配穴,并演示其操作方法。⑴治法:解痉利胆,驱蛔止痛。以足少阳、手足阳明经穴为主。⑵主穴:胆囊穴、阳陵泉、迎香、四白、鸠尾、日月。⑶配穴:呕吐者,加内关、足三里。⑷操作:毫针泻法。迎香透四白,鸠尾透日月。每次留针1~2小时。19、请说出并演示走罐法的操作及适用范围。走罐法,亦称推罐法,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剂,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此法适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富的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20、请演示闪火法拔罐的操作。(10分)⑴暴露应拔罐的部位。(2分)⑵准备好相应物品,如镶子、酒精棉球、火柴、玻璃罐等。(2分)⑶用镶子夹住一个酒精棉球,用火点燃,使火球在罐内绕1~3圈后将火退出,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罐的部位。(4分)⑷使其吸住皮肤10〜15分钟。(2分)21、请演示投火法拔罐的操作。(10分)⑴暴露应拔罐的部位。(2分)⑵准备好相应的物品,如纸片、棉花、火柴、玻璃罐等。(2分)⑶将棉花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吸附在皮肤上。(4分)⑷此法由于罐内有燃烧物质,容易落下烫伤皮肤,故适宜侧面横拔。(2分)22、请演示夹持进针法的操作。(10分)⑴用严格消毒的左手拇指、示指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脸穴的皮肤表面位置。(4分)⑵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脸穴。(4分)⑶此法适用于长针进针(由考官提问)。(2分)23、请演示舒张进针法的操作。(10分)⑴用左手示、中二指或拇、示二指将所刺脸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4分)⑵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示、中二指或拇、示二指的之间刺入。(4分)⑶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月俞穴(由考官提问)。(2分)24、请演示提捏进针法的操作。(10分)⑴用左手拇、示二指将所刺脸穴部位的皮肤提起。(4分)⑵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4分)⑶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月俞穴(由考官提问)。(2分)25、请演示艾条温和灸的操作。(10分)⑴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约距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3分)⑵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10T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4分)⑶对于昏厥、局部知觉减退的患者,医者可将中、示二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以感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随时调节施灸距离,防止烫伤。(3分)26、请演示艾条雀啄灸的操作。(10分)⑴将点燃的艾条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皮肤的距离不固定。(4分)⑵象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施灸。(3分)⑶灸至皮肤潮红为度。(3分)27、请回答对弯针的处理。(10分)⑴出现弯针后,即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2分)⑵如骨柄轻微弯曲,应慢慢将针起出。(2分)⑶若弯曲角度过大时,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起出。(2分)⑷若由病人移动体位所致,应使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局部肌肉放松后,再将针缓缓起。(2分)⑸切忌强行拔针,以免将针体折断,留在体内。(2分)28、请回答对滞针的处理。(10分)⑴若病人精神紧张,局部肌肉过度收缩时,可以采用如下方法:①稍延长留针时间(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