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营养要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在选购食品时,需要注意以下“六不买”原则。首先,不要购买无证无照经营的食品,建议选择在正规的商场、超市、粮油专卖店、食品安全示范店和证照齐全的食品店购买,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其次,不要购买标签内容不全的包装食品,因为这些食品可能不是正规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存在安全隐患。第三,不要购买感觉不好的食品,如变味、变色、沉淀、混浊、杂质、异物、发粘、返砂、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油脂酸败、霉变生虫、腐败变质等现象的食品。第四,不要购买假冒伪劣、掺杂使假的食品,这些食品可能会降低质量,甚至带毒,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健康。第五,不要购买露天经营的食品,因为这些食品一般没有防蝇防尘设施和食品专用器具,易受污染,直接影响健康。最后,不要购买过期食品,一定要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过期的食品可能会失去原有的风味和滋味,甚至变质,有可能引发食物中毒事件。如果经营者销售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除接受工商部门的处罚外,消费者可以依据《食品安全法》,要求经营者支付10倍价款的惩罚性赔偿。如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可以向辖区工商所、消费者协会或分会、消费维权投诉站、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联络站投诉、申诉或举报。购买食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检查食品包装上是否标明了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食品原料和营养成分,是否有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在打开食品包装前,要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应有的感官性状,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此外,不要在校园周边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要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在食堂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此外,要少吃油炸、油煎食品。选购冷饮食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检查产品包装是否严密无损,商标内容是否完整,品名、厂名、厂址、净重、主要成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是否清晰可见。观察产品色泽是否与品名相符,不要购买和食用过于鲜艳的产品,因为可能添加了过量色素。闻香味时,要注意产品香味是否与品名相符,应香气柔和,无刺鼻,无异臭味。品尝产品时,要注意产品滋味是否酸甜适宜,不得有苦味、涩味、酒味。观察产品液汁时,要注意产品是否清澈透明、无杂质、不混浊,无沉淀。如果发现饮料分层,有絮状沉淀或有大量搅不散的沉淀,是已变质的显著标志,不能饮用。此外,运动后或空腹时大量食用冷饮食品,会强烈刺激胃肠道、心脏,使之发生突发性的痉挛现象,导致各种酶促化学反应失调生。鉴别奶类食品的卫生质量,可以按以下方法进行。对于鲜奶,正常感官性状呈白色或稍带黄色的均匀混悬液体,无凝块、无杂质,有微甜和鲜奶独特的芳香气味。如果发现奶的颜色变灰、变黄或红色,有酸味,出现凝块或沉淀时,说明奶已经变坏了,不能饮用。对于奶粉,正常感官性状应为淡黄色、粉状,颗粒较小并均匀一致,无结块和异味。选购奶粉时,应检查包装是否严密,因为不严密时,奶粉容易潮解。另外要注意保质期,过期奶粉,其卫生质量没有保证。对于酸牛奶,正常的酸牛奶,其颜色与鲜奶一样,凝块流密、结实、均匀,有清香纯正的乳酸气味,无气泡。当奶的色、味发生改变,凝块溶化,有大量乳清析出时,说明奶已经变质,应废弃,不能饮用。甜炼乳和淡炼乳应该是均匀的淡黄色,味道甜美,倒出时应呈现线状或带状流动。如果发现有凝块、霉斑、脂肪上浮或异味,说明其卫生质量不佳,不能食用。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十项建议:1.不购买腐败变质、污秽不洁或其他含有害物质的食品。2.不食用来源不明的食品,不购买无标识完整的食品。3.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档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和饮料。4.不食用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和剩余食品。5.不随便吃野菜和野果,因为它们中有些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6.生吃果蔬要洗净,因为它们在生长过程中可能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农药和杀虫剂等。7.不饮用不洁净的水或未煮沸的自来水,最好喝开水。8.直接食用的果蔬应用洁净的水彻底清洗并尽可能去皮,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9.进食前或便后应将双手洗净,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10.在进食的过程中如发现感官性状异常,应立即停止进食。八种常见的饮食卫生误区:1.聚餐时最好实行分餐制,不要三三两两到餐馆“撮一顿”或在家聚餐。2.不要用白纸或报纸来包食品,因为它们中可能含有化学成分和有毒物质,会污染食物。3、一些人误以为用白酒擦拭碗筷可以消毒,但事实上,医用酒精度数为75°,而白酒的酒精含量多在56°以下,且白酒并非医用酒精,因此不能达到消毒的目的。4、实验表明,使用一周后的全新抹布会滋生大量细菌,因此在使用前应充分清洗。抹布每隔三四天应该用开水煮沸消毒,以避免不当使用对健康造成危害。5、许多卫生纸消毒不彻底,含有大量细菌,即使消毒较好,也会在摆放过程中被污染。因此,用普通卫生纸擦拭碗筷或水果会给食品带来更多污染机会。6、用毛巾擦干餐具或水果看似卫生细心,实则不可取。干毛巾上常常会存活着许多病菌,而用洗洁剂和自来水彻底冲洗过的食品基本上是洁净的,无须再用干毛巾擦拭。7、将轻微变质的食物煮沸后再吃是不可取的。细菌在进入人体之前分泌的毒素耐高温,不易被破坏分解。8、即使把水果上面已烂掉的部分削去,剩余的部分也已通过果汁传入了细菌的代谢物,甚至还有微生物开始繁殖。因此,水果只要是已经烂了一部分,就不宜食用,还是扔掉为好。近年来,儿童正餐外的食品在孩子们膳食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但由于多数家长缺乏相关知识,儿童食品消费中存在着一些健康安全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特别提醒家长注意儿童食品消费中存在的十大健康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儿童的饮食健康更是不能忽视。在日常饮食中,有些习惯可能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食品中的添加剂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糖精、香精、食用色精等“三精”在食品中的使用是有国家标准规定的,但是过量食用会引起不少副作用。因此,家长们需要控制孩子的食品摄入量。其次,家长需要分清食品的成分和功能。比如,奶乳制品和乳酸菌类饮料是不同的,乳酸菌类饮料适用于肠胃不太好的儿童。如果选择不当,反而会引起肠胃不适等症状。第三,家长不应过分迷信洋食品。从有关部门的抽查结果可以看出,进口儿童食品也并非100%完美。因此,家长需要审慎选择食品,不要轻信广告宣传。第四,家长不应将方便面作为正餐的替代品。方便面的营养价值较低,常食用会导致营养不良。因此,家长应该多为孩子准备正常的饮食,保证孩子的营养摄入。第五,家长不应过分依赖营养滋补品。儿童的营养需要主要通过正常的饮食获得,各种滋补营养品的摄入量本来就很小,而且有些甚至具有副作用。因此,家长应该适量补充营养,不要过度依赖营养滋补品。第六,家长应该注意乳饮料和果汁饮料与牛奶和水果的区别。乳饮料和果汁饮料无法代替牛奶和水果带给孩子的营养和健康。因此,家长应该多为孩子准备牛奶和水果。第七,家长不应用甜饮料解渴。甜饮料会妨碍孩子正餐时的食欲,影响孩子的健康。因此,家长应该多给孩子提供清水,尽量避免饮料的摄入。第八,家长应该注意甜食和冷饮的摄入。这些食品中含有大量糖分,会加剧营养不平衡的状况,引起儿童虚胖。因此,家长应该适量控制孩子的甜食和冷饮摄入量。第九,家长不应长期食用精细食物。长期进食精细食物,会影响孩子神经系统的发育,甚至可能造成近视等问题。因此,家长应该多为孩子准备粗粮和蔬菜水果等食品。最后,家长不应过分偏食。长期偏食某种食物,会导致孩子出现过敏症状。因此,家长应该保证孩子的饮食多样化,避免偏食。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将其作为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健康权益。今年5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确定每年6月份举办食品安全宣传周。今年6月13日至20日是第一个宣传周,主题为“人人关心食品安全,家家享受健康生活”。县科教局、县卫生局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印发了此宣传材料,希望通过此项活动,能够让大家通过各种途径学习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并做好身边人的宣传工作。同时,主动抵制食品卫生安全方面违法行为,共同携手整治县内的食品市场,为营造广灵的食品安全环境做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一、食品安全应注意的问题1、不要购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不要在学校周边饮食摊点就餐,也不要购买街头无照(证)商贩出售的盒饭、麻辣烫等快餐食品。不要食用来历不明的、颜色鲜艳的熟食和冷饮等可疑食品。同时,不要盲目相信广告,因为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科学,反而是商家利益的体现。2、购买食品时要仔细查看商品标签。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不要购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3、小食品尽量少吃。不少小食品在生产过程中都使用了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对儿童的肝、肾功能影响较大。过量食用加入防腐剂、色素、甜味剂的食品,还会对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伤害。而且小食品的营养素不全面,孩子零食吃多了,就不会好好吃饭,长此以往可能会造成营养不良。特别需要提醒父母的是,检疫人员查出的不合格食品之中,小食品的不合格率最高。所谓的“小食品”并不是儿童食品,尤其是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小食品,不可以让孩子任意食用。4、饮料尽量不要多喝。有些饮料含有激素,长期饮用会过早长出胡须或导致肥胖,内分泌失调,性早熟,都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最适合孩子的饮料就是白开水和自制新鲜果汁。在外出时最好自带白开水。水是最好的饮料,能够补充体能,排除毒素,是任何饮品不能代替的。如果需要饮料,要在可靠的正规商场购买包装上注明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有配料说明和合格证的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切勿购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汽水。为了保护儿童的健康,我们需要注意饮食中的化学物质污染。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激素、食品添加剂和重金属等都会对儿童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我们应该合理清洗蔬菜和水果,削皮后再食用;选择正规厂家的动物性食品原料;不吃过大、催熟的水果等。食品添加剂的泛滥是儿童食品中化学污染的主要问题。街头小摊、幼儿园周围的食品摊点,出售着五颜六色的、香味浓郁的劣质食品。近年来,医学界发现中学生肾功能衰竭、血液病病例,已证实儿童时期食用过多的劣质小食品的危害。儿童的铅污染问题也值得关注,松花蛋、爆米花、陶瓷类制品、彩釉陶瓷用具及水晶器皿、含铅喷漆或油彩制成的儿童玩具、劣质油画棒、图片都是铅暴露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儿童经常洗手十分必要,同时避免食用内含卡片、玩具的食品。以下是十大“垃圾”食品及其危害:1.油炸类食品,主要危害是:1.油炸淀粉导致心血管疾病;2.含致癌物质;3.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2.腌制类食品,主要危害是:1.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导致鼻咽癌;2.影响粘膜系统(对肠胃有害);3.易得溃疡和发炎。3.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主要危害是:1.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2.含大量防腐剂,加重肝脏负担。4.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主要危害是:1.食用香精和色素过多对肝脏功能造成负担;2.严重破坏维生素;3.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5.汽水、可乐类食品,主要危害是:1.含磷酸、碳酸,会带走体内大量的钙;2.含糖量过高,喝后有饱胀感,影响正餐。6.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主要危害是:1.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2.只有热量,没有营养。7.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主要危害是:1.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2.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8.话梅蜜饯类食品(果脯),主要危害是:1.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2.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9.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种雪糕),主要危害是:1.含奶油极易引起肥胖;2.含糖量过高影响正餐。我们应该尽可能避免食用这些“垃圾”食品,保护儿童的健康。烧烤类食品是一种常见的美食,但它也带来了健康上的危害。首先,烧烤类食品含有大量的“三苯四丙吡”,这是三大致癌物质之一,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其次,据研究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老年人服务与管理职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重庆市教育系统后备干部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辽宁省阜新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附答案)
- 2025年汽车维修工(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胸腔心血管外科手术器械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法律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创新与创业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传染病学主治医师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艾梅乙母婴阻断技术试题(附答案)
- 八年级生物人教版第五单元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四节《鱼》说课稿 (4份打包)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训练册
- 不同持股比例的“母、子、孙”结构的合并报表处理
- 做好群众工作
- 导视系统设计课件
- 普通高中化学新教材《化学反应原理》培训讲座(2020年人教版)课件
- DB37-T 5063-2016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规程
-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用法汇总课件
- 投资意向书(通用15篇)
- 康斯伯格操作说明书K-Pos DP OS Operator Manual -中文
- 电子110kv以下系统线路保护df3322ef型技术原理说明书含调试手册
- YD∕T 5060-2019 通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图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