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水而居的水景园林水景工程中驳岸设计之重要性_第1页
依水而居的水景园林水景工程中驳岸设计之重要性_第2页
依水而居的水景园林水景工程中驳岸设计之重要性_第3页
依水而居的水景园林水景工程中驳岸设计之重要性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依水而居的水景园林水景工程中驳岸设计之重要性

涂层位于水体和地面之间的边界。这是一个结构,可以稳定河岸的墙壁,防止河岸因磨损和洪水而被淹没。人的亲水性决定了水景除了观赏功能外,还有更重要的参与娱乐功能。设计驳岸时要考虑到安全问题,如防洪、水景深度、栏杆防护、警示标志等等。另外,驳岸做为园区景观的一部分,应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美观。因此驳岸无论在设计或现场施工都是水景工程中应该重要处理的部份。2工程概况以棕榈湾小区景观工程为例,简要概述:小区中间有10~20m宽的蜿蜒水系呈南北向穿过社区,将社区分为东西两块。利用穿越社区的自然水体,改造成有着丰富水岸线的自然式驳岸景观水系。蜿蜒的健身步道在岸边的绿地林间划出优美的弧线,串联分布在岸边的观水台、休闲广场,形成有机的滨水地带。同时做为标杆性的高端社区,为业主提供休闲式的优质生活,社区配套了景观泳池,并由泳池带出跌水景观,水花翻动着涌入观景池,在视觉与听觉上给来宾大大的享受。于是滨水景观成了本社区重点打造的景观部分。由于这南北向的水系为原有河流的改造,设计时一方面要考虑在原有基础上改善增强景观,一方面还要强调防洪与安全。而跌水景观水系为在空地上开凿,体量偏大,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防护、安全、美观。3驳岸设计的类型目前,从我国现有的园林景观驳岸设计的方法来说,驳岸水体建筑设计方式灵活多变,驳岸设计可分为人工驳岸和自然驳岸。人工驳岸主要使用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块石、砖等材料筑坡。根据现场的基础条件和水景观要求选择不同的材料,可以垒砌成规则式或者自然式,要求基础坚实稳固。块石驳岸还可分为虎皮石驳岸、条石驳岸、假山石驳岸等。其优点是较为牢固,但是不利于植物的生长。自然驳岸则是利用草皮、石块、植物造坡,形成自然式缓坡,水岸边种植各种水生植物,提供生物栖息的环境。对滨水区的生态起到修复与维护的作用。人工驳岸采用了多种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斜式、阶梯式、复合式。(1)斜式驳岸:一般适用于有足够空间的滨水景观。整体呈斜坡状的驳岸使人们可以较为轻易且理想的欣赏水面。配合栽植一些喜水特性的植物,利用它们发达的根系起到固堤的作用,是一种软式的稳定做法。(2)阶梯式驳岸:在窄水面处,考虑到防洪要求,阶梯式驳岸便成为最好的选择。涨水期,人们一样可以驻足在水面玩耍,退水期也可以坐在台阶上赏景。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或浆砌块石的人工驳岸,河道的安全便得到很好的保障。由于人工驳岸硬化了河流,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使得河流失去了活力和生命力,而且增加了工程成本。在岸壁迎水面做成台阶,既适应雨季旱季水位的升降,又解决了人与水互动的交通问题。这一方式不会对滨水边的生态造成破坏,还适用于不同水位落差中人与水的亲密接触。(3)复合式驳岸:适用于坡度陡缓,腹地大小适中的河段。它综合了斜式驳岸与阶梯式驳岸的优点。在斜式驳岸的基础上采用石材、木材等材料护堤,中上部分种植植被。在垂直驳岸处垒石种植水生植物,以此提高堤岸的防洪能力和生态调节能力。4驳岸设计的原则在对园林景观驳岸进行设计时,为了能够使驳岸水体建筑质量有保障,并且能体现出园林景观驳岸设计的内在价值,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坚持工程力学原则、安全性能、美学原则来展开。4.1工程力学原则驳岸处于水体和陆地的交界处,是为稳定岸壁,保护水岸不被冲刷或淹没而设置的构筑物。根据这个特点,设计师在进行驳岸设计时要重视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力学因素,做到驳岸建筑应该能经受住水流长时间的冲刷,并保证驳岸设计的构筑物具有非常高的强度和韧性。4.2园林景观中驳岸的安全性人天生具有亲水性。滨水环境是人们乐意前往并逗留的空间。设计师应该通过设计提供通往滨水区或临水路的游憩步行系统,充分满足游人的心理和行为需要。对居住区中的沿水驳岸(池岸),无论规模大小,无论是规则几何式驳岸还是不规则驳岸,驳岸的高度、水的深浅设计都应满足人的亲水性要求,驳岸尽可能贴近水面,以人手能触摸到水为最佳。亲水环境中的其他设施(如水上平台、汀步、栈桥、栏索等),也应以人与水体的尺度关系为基准进行设计。设计师在进行驳岸设计时要重视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安全性,保证人们在水边玩耍时的安全。4.3坚持美学原则美丽的风景总是让人们放松身心。设计师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坚持展现园林景观的美学原则。驳岸设计作为水景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要在艺术风格上与园区的整体风格相一致,并与周围的景致相协调。比如垂直式驳岸,压顶及垂直面材可以使用与周边建筑广场统一的石材等。5驳岸工程施工技术要点5.1定点放线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现场以设计提供的标准点或固定建筑物、构筑物为依据进行施工定点放线。定点放线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位置要明确,标记要明显。5.2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垫层施工河流改造,基底应进行简单的淤泥清理。河流的上流区(小区的红线外),就应做好滤水措施拦截垃圾,保证经过园区的水源无污染、无异味,且可用于园区景观环境用水。人工开凿水面,土方的开挖要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砌筑基础外线,一次性开挖到位。清除的淤泥或土方应及时外运或定点堆放,以免影响现场施工。淤泥也可视土壤肥沃程度来定是否晒干做种植土。土方开挖到设计高程后,对基地土壤要进行素土夯实,夯实密度达到90%以上。并铺设150mm厚碎石灌砂垫层,100厚C20素混凝土垫层。5.3驳岸墙身施工(1)钢筋混凝土驳岸(连池底)是水景工程施工控制的重点。对于结构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内在质量有较高的要求。设计上有抗冻、抗渗、抗裂的要求。对此,混凝土施工必须从原材料、配合比、混凝土供应、浇筑、养护各环节加以控制,以确保实现设计的使用功能。内外模板与支架应满足浇筑混凝土时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要求,且应安装牢固。各部位的模板安装位置正确,拼缝紧密不漏浆;对拉螺栓、垫块等安装牢固。钢筋进场前应检验合格,满足图纸要求的钢筋级别,不使用已生锈腐蚀的钢筋,且应绑扎、焊接牢固。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模板内部清扫干净,检验合格后再浇筑混凝土。浇筑时机械与人工配合振捣密实。浇筑后加遮盖洒水养护,保持湿润并不应少于14d。洒水养护至达到规范规定的强度。拆除模板时要有秩序的进行,防止表面受破坏。驳岸对抗渗要求比较高,必须做防水抗渗处理。面上喷射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涂刷911防水涂料三遍,再喷射30厚防水水泥砂浆保护层。驳岸一般不做泄水管,如果长度很长,按照规定规范需要做伸缩缝,不能做假缝,驳岸的伸缩缝应用防水材料封堵。(2)在已完成的垫层上直接砌筑砖块或毛石,一般深度不大,但基础必须坚实稳固。或采用虎皮石或采用条石或砖块,应根据水景观要求确定,可处理成规则式或自然式。砖块砌筑完后,应同钢筋混凝土做法一样面上喷射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涂刷911防水涂料三遍,再喷射30厚防水水泥砂浆保护层。5.4放水实验刚性池壁完成后应进行满水实验,选择洁净、充足的水源,注水设施及安全措施准备完毕。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若发现涉水量很大,应停止实验,监测已完成的驳岸(及池底)并修补漏洞。直到实验能够满足设计及相关的规范规定。5.5驳岸侧壁面材贴挂与压顶为寻求园区景观的统一性或考虑到美观因素,钢筋混凝土或砖驳岸侧壁会考虑使用面材贴挂,可处理成不规则面或者规则式。驳岸压顶可考虑到30~50cm宽,用混凝土块或者景石做成。不仅稳定驳岸,还可以美化驳岸线,同时也阻止驳岸墙身后土壤流失。6引起驳岸破坏的状况和应对措施驳岸破坏经常出现的问题为基础与墙体的破坏。其中,基础破坏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产生:①由于驳岸设计基础下面的地基不牢固,不能够承受基层的压力而导致出现下沉,使得基础产生下陷与断裂的现象。②由于冰冻层的体积与重量变化而导致基层不稳定。墙身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水体的不断冲刷及内部土壤储存的水对墙体的推挤而产生的损害。对于直驳岸的损坏情况,可以分别使用恰当的方法来阻止损害情况的发生。首先,应该注重提高地基的硬度和稳定性,可以使用桩基与填充水泥混凝土的方式来增加地基的承载重物的能力,从而防止出现下沉的现象。其次,针对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墙体体积的变化的现象,可以考虑使用设置变形缝隙的方法,来减小墙体内力,防止墙体的体积出现变形与坍塌的现象。7结束语驳岸不仅有挡水护堤的功能,同时能够使人们放松身心,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的功能,激发了人的创造力,更多的接触与融入环境。驳岸的设计类型多样化,无论哪种形式都要满足当代所倡导的园林生态理念,还要满足现代人们对园林景观及亲近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