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卫城分析课件_第1页
雅典卫城分析课件_第2页
雅典卫城分析课件_第3页
雅典卫城分析课件_第4页
雅典卫城分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雅典卫城雅典卫城1雅典卫城分析课件2时代背景时代背景3

爱琴海是欧洲古代文明的摇篮。而古希腊的建筑更是其文明的瑰宝。

爱琴海是欧洲古代文明的摇篮。而古希腊的建筑更是其文明的瑰宝4雅典卫城分析课件5希腊文化的产生背景统制者驱使奴隶的大规模劳动使古希腊的奴隶制社会经济繁荣起来,具备了物质条件,希腊文化则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奴隶的劳动不仅创造了希腊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好些奴隶本身也参与了非体力劳动的文化创造。希腊有名的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奥林匹亚竞技场、宙斯庙、阿波罗神庙等均是奴隶们参与建筑的。希腊文化的产生背景统制者驱使奴隶的大规模劳动使古希腊的奴隶制6高度统一集中的奴隶制管理使大规模的工程实施具备了项目管理的各项条件。生产工具的进步和对自然的认识,利用自然材料和环境在科技和工艺水准上也达到了建筑要求。对坚硬的巨石进行加工已成可能,而这种材料在希腊这个地中海山地国家到处都是。高度统一集中的奴隶制管理使大规模的工程实施具备了项目管理的各7古希腊城邦制度中的奴隶制度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大部分的建造劳工都来自于奴隶中。古希腊建筑的光辉历史也由他们写下了重要的一笔。奴隶制度的繁荣也使社会生产力有极大的发展,有了一定经济基础,国家的财富空前,国家的政治活动和社会文明活动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那么人们对于建筑的追求自然也更高。古希腊城邦制度中的奴隶制度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大部分的建造劳工8

古希腊建筑反映了一种实用需要和审美情趣

建筑雄伟壮观,大多建造在山坡和高地,古希腊人的建筑传递了接近上天神灵和营造国家权力至上的威严氛围之信息。高大的建筑,雄伟的巨柱,寄托和支撑着古希腊人的理想。而这些至今还屹立着的巨柱,更倾注述说着古希腊人的精神,但由于这一发明的应用是如此杰出,以致到现代仍为建筑师们所采用。

古希腊建筑反映了一种实用需要和审美情趣9雅典卫城分析课件10建筑要素建筑要素11古希腊建筑重视柱式的运用成为古希腊建筑的最大特色。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克林斯柱式。多立克式的“大肚皮”式柱身和无底座的基底显得它古朴庄重,运用于多个大型神庙建筑;爱奥尼亚式的涡卷饰柱头和修长精致的柱身柔美秀丽;科斯林式卷叶式让柱式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展现傲人的华丽。这些柱式在不断向华美精致的方向中发展的同时,也是作为古希腊建筑的结构之一。古希腊建筑重视柱式的运用成为古希腊建筑的最大特色。多立克柱式12在古希腊的建筑中,不仅柱式以及以柱式为构图原则的单体神庙建筑生动、鲜明地表现了古希腊建筑和谐、完美、崇高的风格,而且,以神庙为主体的建筑群体,也常常以更为宏伟的构图,表现了古希腊建筑和谐、完美而又崇高的风格特点。这里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群体,恐怕非雅典卫城莫属了。在古希腊的建筑中,不仅柱式以及以柱式为构图原则的单体神庙建13卫城建筑帕提农神庙(Parthenon)帕提农神庙是希腊古典时期最完整的建筑形制,它作为纪念碑被耸立在卫城上,就象雅典卫城耸立在雅典城市中一样显得壮丽宏伟。卫城建筑帕提农神庙(Parthenon)14雅典卫城分析课件15帕提农神庙建于公元前447—438年,帕提农采用希腊神庙中最典型的长方形平面的列柱围廊式,建在一个三级台基上。屋顶(已被毁损)是两坡顶,顶的东西两端形成三角形的山墙,上面有精美的高浮雕。这种格式被认为是古典建筑风格的基本形式。神庙的正同向东,由46根圆柱组成的柱廊围绕着带墙的矩形内殿,矩形长69.49米,宽30.78米,符合古代黄金分割的审美规律。整座神庙用贵重的白色大理石为材料,并以大量镀金的青铜作装饰。柱廊的东西面各有8根柱,南北面各有17根。柱高为10.4米。立柱采用雄浑、刚健的陶立克柱式,显得壮实有力,也适当采用爱奥尼亚柱式的某些长处,如柱长略高一些,上部略瘦,这种善于吸收其他建筑风格的手法,是阿提卡建筑学派的主要特色。帕提农神庙建于公元前447—438年,帕提农采用希腊神庙中最16

神庙正面的山花(山,是因为三角的屋顶似山而命名,花是指三角形墙面上上的雕刻花饰)是由希望伟大的雕刻家菲底亚斯所作的《雅典娜的诞生》,生动传神。整个神庙的造型建立在严格的比例关系上,体现了以追求和谐为目的的形式美。所以,整个神庙尺度合宜,饱满挺拔,各部分比例匀称,风格开朗,并有大量的精美雕刻相衬托。于和谐中见完美,于完美中显崇高,于崇高中见永恒.

神庙正面的山花(山,是因为三角的屋顶似山而命名,花是指三角17卫城卫城18卫城简介古希腊时期城市建设最重要的传世之作毫无疑问当属雅典及雅典卫城。

雅典背山面海,城市布局呈一种不规则的自由状态,广场无定型,建筑排列因地制宜,无轴线关系。城市中心为卫城,居民定居点和城市就是从卫城山脚下逐步向外发展形成的。卫城简介古希腊时期城市建设最重要的传世之作毫无疑问当属雅典19雅典卫城卫城是古希腊人进行祭神活动的地方,位于雅典城西南的一个高岗上,由一系列神庙构成。卫城入口是一座巨大的山门,山门向外突出两翼,犹如伸开双臂迎接四面八方前来朝拜“神”的人们。左翼城堡之上座落着胜利神庙,在构图上均衡了山门两侧不对称的构图,山门因地制宜,内外划分为两段,外段为多立克式,内段为爱奥尼克式,其体量和造型处理都恰到好处,既雄伟壮观又避免了体量过大而影响卫城内主体建筑的效果。雅典卫城卫城是古希腊人进行祭神活动的地方,位于雅典城西南的一20在卫城内部,沿着祭神流线,布置了守护神雅典娜像、主体建筑帕提农神庙和以女像柱廊闻名的伊瑞克先神庙。卫城的整体布局考虑了祭典序列和人们对建筑空间及型体的艺术感受特点,建筑因山就势,主次分明,高低错落,无论是身处其间或是从城下仰望,都可看到较为完整的艺术形象。建筑本身则考虑到了单体相互之间在柱式、大小、体量等方面的对比和变化,加上巧妙地利用了不规则不对称的地形,使得每一景物都各有其一定角度的最佳透视效果,当人身处其中,从四度空间的角度(即运动的角度)来审视整个建筑群时,一种和谐、完美的观感就会油然而生。此时,崇高,就不仅仅是这座建筑群本身固有的艺术意境了,而是成为了接受者、审美主体的一种鲜明、强烈的艺术感受。在卫城内部,沿着祭神流线,布置了守护神雅典娜像、主体建筑帕提21卫城庙外还竖立一尊异常巨大的雅典娜青铜雕像,雕像是菲地亚斯早期的青铜杰作。她在卫城是最高的标志,远从海上就能看见雅典娜的头盔与长矛的尖头。此像现今已不复存在。神庙每四年举行一次泛雅典娜节日,全城自由民都聚集到卫城西北角广场上,准备参加游行。雅典的少女们,要以整个城市国家的名义,向雅典娜女神奉献她们所织的无袖新外衣。游行队伍先环绕卫城一周,然后从西面进入卫城,通过凯旋门,即山门(建于公元前437—432年),便见到高达10米的雅典娜铜像。她英姿飒爽地兀立在卫城的西北方。这座雕像是整个卫城建筑群的中心,气势分外壮观。卫城庙外还竖立一尊异常巨大的雅典娜青铜雕像,雕像是菲地亚斯早22卫城介绍雅典卫城坐落在雅典城中央一个不大的孤立的山冈上,山冈面积约为4平方千米,山顶石灰石裸露,大致平坦,高于四周平地70~80m。东西长约280m,南北最宽处130m。古代希腊城市具有战时市民避难之处的功能,是由坚固的防护墙壁拱卫着的山冈城市。坚固的城墙筑在四周。自然的山体使人们只能从西侧登上卫城。高地东面、南面和北面都是悬崖绝壁,地形十分险峻。公元前1500年,这里是王宫所在地,从公元前800年开始,人们在这里兴建神庙等祭祀用的建筑物,使之成为雅典宗教活动的中心,并且逐渐于高地下形成城市。卫城介绍雅典卫城坐落在雅典城中央一个不大的孤立的山冈上,山冈23卫城简介卫城发展了民间圣地建筑群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建筑物的安排顺应地势,建筑布局不是刻板的简单轴线关系,而是经过人们长时期步行观察思考和实践的结果。卫城内各个建筑物均处于空间的重要位置上,如同一系列有目的布置的艺术雕塑。1940年,著名希腊学者道萨迪斯(Doxiadis)曾分析雅典卫城,发现其中建筑布置、人口与各部分的角度都有一定关系,并证明它合乎毕达哥拉斯的数学分析。卫城简介卫城发展了民间圣地建筑群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建筑物24卫城介绍波斯人曾在希波战争中破坏了雅典卫城。人们在公元前5世纪后期希波战争结束之后,修筑了一条“长墙”,长65千米,连结雅典与比雷埃夫斯港。此外,卫城内的神庙也进行了重建。公元前4世纪以后,雅典人在山下建起了一整套建筑物,体现了雅典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如竞技场、会堂、扩建的狄奥尼索斯露天剧场、大柱廊等卫城介绍波斯人曾在希波战争中破坏了雅典卫城。人们在公元前5世25卫城介绍新的卫城建筑群的一个重要革新是突破小小陈邦国和地域的局限性,综合了原来分别流行于希腊和小亚细亚的多利克艺术和爱奥尼艺术。这是和雅典当时作为全希腊的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相适应的。两种柱式的建筑物共处,丰富了建筑群。它们又能够统一,因为它们本身具有柱式的共性,基本格局是一致的。卫城介绍新的卫城建筑群的一个重要革新是突破小小陈邦国和地域的26卫城介绍雅典作为最民主的城邦国家,卫城发展了民间自然神圣地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建筑物的安排顺应地势。为了同时照顾山上山下的观赏,主要建筑物贴近西、北、南三个边沿。供奉雅典娜的大庙帕提农(Parthenon)从前在山顶中央,重建时移到南边,人工垫高它的地坪。布局和祭祀雅典娜的仪典密切相关。每逢祭祀盛典,先在帕提农前的祭坛上点燃圣火,游行的队伍从位于卫城西北方的陶匠区广场出发,穿过市场广场,向南经卫城西侧,绕过西南角,开始登山。这时右边耸立起一堵8.6米高的石灰石的基墙。墙的北面挂满了波斯战争的胜利品,墙头上屹立着胜利神的庙宇。它点名了卫城真正的世俗主题。为了强化主体,胜利神庙特意突出于山顶的边缘之外,为它造了基墙。卫城介绍雅典作为最民主的城邦国家,卫城发展了民间自然神圣地自27卫城介绍沿基墙转弯,抬头见雄踞于陡坡之上的山门。一进山门,照面是雅典的守护神雅典娜的镀金铜像。像高11米,是建筑内部构图的中心,收拢了沿边布置的几座建筑物。它的垂直的形体同庙宇水平展开的柱廊对比,活跃了建筑群的景色。卫城介绍沿基墙转弯,抬头见雄踞于陡坡之上的山门。一进山门,照28卫城介绍走过雕像,右前方,雅典娜的庙宇帕提农呈现着它宏伟端庄的列柱、山花上庄严的雕刻和檐部的浮雕。再向左偏转,伊瑞克提翁庙的秀丽的女柱廊在明亮的白墙衬托下接引者队伍。建筑群是根据动态观赏条件布局的,人们在每一段路程中都能看到优美的建筑景观,它们相继出现,前呼后应,构图作大幅度的变化。建筑物和雕刻交替成为画面的中心。建筑物有形制、形式和大小的变化,有两种柱式的交替。卫城介绍走过雕像,右前方,雅典娜的庙宇帕提农呈现着它宏伟端庄29卫城介绍雕刻的材料,体裁、风格、构图和位置都不一样。有大型立雕、有长长的连续浮雕、有单幅浮雕,有作为柱子的立雕;有石雕、有铜像。卫城景观画面不对称,但主次分明,条理井然,很完整。为了构成这些画面,建筑物的朝向不死板,而向游行队伍显示最好的角度。同时,建筑群因帕提农的统率率作用而成为整体。它的位置最高、体型最大、形制最庄严、雕刻最丰富、色彩最华丽、风格最雄伟。其他的建筑物,装饰性强于纪念性,起着陪衬和烘托的作用。建筑群的布局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卫城介绍雕刻的材料,体裁、风格、构图和位置都不一样。有大型立30雅典卫城分析课件31雅典卫城分析课件32雅典卫城分析课件33雅典卫城分析课件34启迪启迪35景观路线卫城中的朝拜路线远不只是一般的城市街道,而是一个趋于运动系统的一部分,他联系着希腊几个最神圣的地点。景观路线卫城中的朝拜路线远不只是一般的城市街道,而是一个趋于36从最早的时期开始就联系这一条路线,他来自希腊农村那边神秘的ELEUSIS洞穴,经过DAPHNAE关隘通道雅典的DIPYLON城门。由于他继续斜穿过城市广场或市场有独创性的不规则空间,朝围城顺坡而上,经过PROPYLAEA到达雅典娜神像,因而它既是圣道,又是雅典的主要街道。它是一条中心主干道,沿着他出现了主要商业,工业和政治活动中心,构成了城市生活,只有联系整个朝圣路线依次行进所见的景观,才能理解帕提农神庙的地位和尺度。从最早的时期开始就联系这一条路线,他来自希腊农村那边神秘的E37建筑之间经历很长时期按一定章法形成的建筑,始终与城市有着联系,这就是建筑相互之间的紧密联系;建筑实体向空间外伸,作用于在空间中往来流动的参与者的力,紧密的联系了参与者的感受,取得完美的效果。建筑穿越空间延伸向另外一些建筑,每一座建筑都是牢固的生根于他所定位的空间中,并建立起相互联系和内在的张拉力。前景的韵律在背景中得到了再现;卫城神庙与广场有顶柱廊一样包含着同类型的韵律格局。建筑之间经历很长时期按一定章法形成的建筑,始终与城市有着联系38这些有助于给我们关于景观与建筑之间联系的启迪。同一环境下的每座建筑独立存在,也要自身发展,常试图建立新的风格模式,倾向于摒弃,而不是引起与它建筑的相互呼应。更坏的在于那些根本毫无特征的建筑开发,那些既不伸向空间又不将空间引入建筑内部的玻璃幕墙建筑,以及那些枯燥无味,激发不出愿望也引不起反响的建筑。这些有助于给我们关于景观与建筑之间联系的启迪。同一环境下的每39后继者的原则真正伟大的作品,能以一种原作者未曾设想的方式影响着周围后继发展的创新力。比如坐落在卫城脚下的雅典卫城博物馆。后继者的原则真正伟大的作品,能以一种原作者未曾设想的方式影响40雅典卫城分析课件41雅典卫城分析课件42雅典卫城分析课件43雅典卫城分析课件44从以上两个片段的分析中,我发现了景观轴线的重要性,轴线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统一,他更是景观要素内在张力的表现。是景观作品的脊梁,并把各个景观要素统一起来,是各个要素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具有灵魂的景观系统。我想,轴线不是形式上的,而是灵魂上的,精神上的,一个优秀的景观作品不管是大事小,或古或今,都有个轴线,或者说是一种精神,他把作品统一起来,使他们独一无二。从以上两个片段的分析中,我发现了景观轴线的重要性,轴线不仅仅45对于景观的继承后继者唯有尊重历史才能获得与历史最好的结合,新生是历史的延续,完全脱离历史所产生的东西是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不尊重历史也必将得不到未来的尊重。了解历史,尊重历史,继承历史,是一个设计者必须的素养。对于景观的继承后继者唯有尊重历史才能获得与历史最好的结合,新46谢谢欣赏谢谢欣赏47历史ⅱ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资料精品课件欢迎使用历史ⅱ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资料精品课件欢迎使用48雅典卫城分析课件49雅典卫城分析课件50雅典卫城分析课件51[自读教材·填要点]一、铁路,更多的铁路1.地位铁路是

建设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2.出现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

至胥各庄铁路建成通车。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落成。交通运输开平[自读教材·填要点]一、铁路,更多的铁路交通运输开平52

3.发展(1)原因: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

。②修路成为中国人

的强烈愿望。(2)成果:1909年

建成通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4.制约因素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修筑权救亡图存京张铁路3.发展修筑权救亡图存京张铁路53

二、水运与航空1.水运(1)1872年,

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2.航空(1)起步:1918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

。(2)发展:1918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

”;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轮船招商局水上飞机筹办航空事宜处二、水运与航空轮船招商局水上飞机筹办航空事宜处54三、从驿传到邮政1.邮政(1)初办邮政:1896年成立“大清邮政局”,此后又设

,邮传正式脱离海关。(2)进一步发展: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

。邮传部万国邮联大会三、从驿传到邮政邮传部万国邮联大会552.电讯(1)开端:1877年,福建巡抚在

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2)特点:进程曲折,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30年代情况才发生变化。3.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1)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

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2)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3)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

。台湾出行方式多姿多彩2.电讯台湾出行方式多姿多彩56[合作探究·提认知]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下图是朱开山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合作探究·提认知]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57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提示: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近代的小火轮、火车同时使用)。

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社会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58[串点成面·握全局][串点成面·握全局]59雅典卫城分析课件60

一、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1.原因(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中国社会发展。(2)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3)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一、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612.特点(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3.影响(1)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2)消极影响: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2.特点621.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10年盈和,成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之势”。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 (

)A.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B.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D.使李鸿章转变为民族资本家1.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10年盈和,成63解析:李鸿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不是具体以某个企业的创办为标志;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但是并未能阻止其侵略。故B、C、D三项表述都有错误。答案:A解析:李鸿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洋务运动64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1)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2)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652.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 (

)A.电话B.汽车C.电报 D.火车解析:从“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可推断为火车。答案:D2.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66雅典卫城分析课件67[典题例析][例1]

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

)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B.洋人发明的火车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典题例析][例1]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68[解析]由材料信息“19世纪七十年代,由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可判断最有可能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答案]

C[解析]由材料信息“19世纪七十年代,由江苏沿江居69[题组冲关]1.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是(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C.轮船运输 D.航空运输解析:根据所学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具有打破外轮垄断中国航运业的积极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权利。据此本题选C项。答案:C[题组冲关]1.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是702.右图是1909年《民呼日报》上登载的一幅漫画,其要表达的主题是(

)A.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B.西方国家学习中国文化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西方八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2.右图是1909年《民呼日报》上登载的71解析: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各国举的灯笼是火车形状,20世纪初的这一幅漫画正反映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B项说法错误,C项不能反映漫画的主题,D项时间上不一致。答案:A解析: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各国举的灯笼是火车形状,20世纪初的72雅典卫城分析课件73[典题例析][例2]

(2010·福建高考)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C.铁路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