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阅读策略课件_第1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策略课件_第2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策略课件_第3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策略课件_第4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策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叙文阅读策略

记叙文阅读策略

一、三年来记叙文命题变化二、考点归纳及解题思路三、复习策略及建议一、三年来记叙文命题变化二、考点归纳及解题思路三、复习策略及

07年《晶莹的泪珠》12分说明p2914.阅读第①-(14)段,请你用词语概括女教师在给“我”办休学证书过程中的心理变化。(4分)

15.结合第(20)—(24)段内容,体会作者写父亲在弥留之际对“我”所说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16.阅读文章,说出“40年前”和“今天”作者对女教师泪珠的不同感受,以及作者“今天”的感受带给你的启示。(不超过150字)(5分)

一、三年来记叙文命题变化07年《晶莹的泪珠》12分说明p2915.结合08年《乡间庙会》

11分13.本文写的是乡间庙会,简要说出全文围绕“庙会”行文的思路。(每空须有“庙会”二字)(3分)

14.第④段对“路上”景象的描写生动形象,富有情趣,试举一例进行分析。(3分)15.从文中看,庙会以哪些主要内容“点缀”了“质朴而平和的乡村生活”?你怎样理解作者今天对“庙会”的认识。(不超过150个字)(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三年来记叙文命题变化08年《乡间庙会》11分14.第④段对“路上”景象的描

09年《又临黄河岸》13分说明p3313.文中写了作者的三次流泪,表达了不同的情感。阅读文章,填写表格。(4分)地点流泪原因内心情感第一次山村里①悲愤痛苦第二次火车上想到祖国获得新生②第三次黄河岸③④14.第⑨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承接了上文所写的__________,引起了下文所写的___________。(4分)15.文章中有许多句子写得很精彩,请你从文中自选一句,作简要赏析。(不超过150个字)(5分)一、三年来记叙文命题变化09年《又临黄河岸》13分说明p33地点流泪原因内心情记叙文考题分值考査知识点2007写人312心理变化词句的作用感受启示2008写事311行文思路景物描写的作用概括事件理解主旨2009写景抒情313情感变化过渡段的作用句子赏析一、三年来记叙文命题变化记叙文考题考査知识点20073心理变化词句的作用感受启示20二、考点归纳及解题思路★考点归纳

二、考点归纳及解题思路★考点归纳一、概括文章内容,归纳主旨(整体感知)具备两大能力能力一:筛选、提炼信息能力能力二:整体把握、概括能力★记叙文考点归纳一、整体感知。(概括文章内容,归纳主旨)一、概括文章内容,归纳主旨(整体感知)具备两大能力★记叙文考两大能力——筛选、概括四大考点——

1.把握全文结构

2.概括文本内容

3.概括人物形象

4.归纳主旨一、概括文章内容,归纳主旨(整体感知)两大能力——筛选、概括一、概括文章内容,归纳主旨(整体感知)怎么认识筛选信息?

辨别读物中信息的性质,筛选并整合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让学生深入阅读文本这一目的最重要手段。概括前、答题中都极其重要。

(一)筛选怎么认识筛选信息?辨别读物中信息的性质,筛选并整合所如何筛选?

1.圈画

2.归类选择

3.概括要点

(一)筛选筛选哪些信息?1.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

2.与标题有关的信息

3.描写对象及特点

4.议论抒情句

5.心理、感情变化的词语

如何筛选?1.圈画(一)筛选筛选哪些信息?1.时间、例如:07《晶莹的泪珠》筛选信息示例:时间变化:

25年后——40年前地点变化:教务处——廊檐下的台阶上——大门口

(一)筛选示例时间地点例如:07《晶莹的泪珠》筛选信息示例:(一)筛选示例时间例如:07《晶莹的泪珠》筛选信息示例:

归类选择:从题目看,写人的记叙文,所以确定筛选信息的重点放在人物的性格或心理情感变化上。从筛选的信息来看,主要涉及两个人物:“我”、女教师。

他们的情感变化概括如下:

(一)筛选示例人物例如:07《晶莹的泪珠》筛选信息示例:(一)筛选示例人物例如:07《晶莹的泪珠》筛选示例:

(4)诧异地瞅了我一眼,然后拿起我的申请书看着。

(12)我看着那双充满忧郁的眼睛她说:“白白耽误一年多可惜!

我的心情忽然灰暗起来,我没有开口。

(14)叮嘱道:“装好,别丢了。明年复学时拿着来找我。”

(16)她走过来拍了拍我的书包:“别把休学证书弄丢了。”我点点头。她又安慰我说:“我同意你的打算,休学一年不要紧,你年龄小。”

(18)她的手轻轻搭上我的肩头:“记住,明年的今天来报到复学。”

(一)筛选示例诧异忧郁惋惜担忧心理、情感变化的词语例如:07《晶莹的泪珠》(一)筛选示例诧异忧郁惋惜担忧心例如:07《晶莹的泪珠》筛选示例:

(17)猛然看见那双睫毛很长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像雨雾中正在涨溢的湖水,泪珠在眼眶里打着旋儿,晶莹透亮。

(19)我看见两滴晶莹的泪珠从她眼睫毛上滑落下来,缓缓流过一段,就在鼻翼两边挂住。

(一)筛选示例与题目有关的抒情议论句子例如:07《晶莹的泪珠》(一)筛选示例与题目有关的抒情议例如:07《晶莹的泪珠》筛选示例:

(12)我的心情忽然灰暗起来,我没有开口。

(15)我忽然心情很不好受我向她深深地鞠了躬,就走出门去。

(17)我瞬即垂下头避开她的目光,要是再在她的眼睛处多驻留一秒,我肯定就会号啕大哭。我低着头咬着嘴唇,脚下盲目地拨弄着一块碎瓦片来抑制情绪,一股热辣辣的酸流从鼻腔倒灌进喉咙里去。我终于扬起头鼓着劲儿说:“老师……我走咧……”

(19)我再次虔诚地向她鞠了一躬,然后转身走了。

(一)筛选示例心理、动作描写感激例如:07《晶莹的泪珠》(一)筛选示例心理、动作描写感激例如:07《晶莹的泪珠》筛选信息示例:

(21)我惊讶得不知所措。

(23)我浑身颤栗,久久无言。我高中毕业名落孙山,回到乡村,陷入无边无际的彷徨苦闷,那时我曾经猴急似的怨天尤人

(25)我今天把40年前的这一段经历写出来,对自己算是一种虔诚祈祷。我企望自己的泪泉,如女教师那饱含晶莹泪珠的泪泉,不至于堵塞,更不敢枯竭,那是滋养生命灵魂的泉源,也是滋润民族精神的泉源哦……

(一)筛选示例怀念、赞美与题目有关的抒情议论句子例如:07《晶莹的泪珠》筛选信息示例:(一)筛选示例怀念例如:07《晶莹的泪珠》筛选信息示例:女教师对我休学事件的感情变化:诧异

忧郁

惋惜(可惜)担忧(再三叮嘱)

“我”

的感情变化:当年:灰暗难过感激

因休学不好受抑制情绪、虔诚地鞠躬

40年后:感激怀念赞美虔诚祈祷企望那是滋养生命灵魂的泉源,也是滋润民族精神的泉源哦……

关怀、安慰和期望

(一)筛选人性的光辉真善美例如:07《晶莹的泪珠》筛选信息示例:(一)筛选人性的光筛选之后信息繁多,要把握主旨,给出依据:

(一)筛选小结记事08写人07写景抒情09性格、品德心理、情感主要事件事件过程情感、道理主要景物、景物特点情感情感(主旨)筛选之后信息繁多,要把握主旨,给出依据:(一)筛选小结记事以深入阅读文本为根本目的*信息筛选是“确认、整合”的同义语,信息筛选的目的即是对文字做确认、整合的认知处理,深入阅读文本是其根本目的;*理解、分析、概括、鉴赏、评价,都建立在确认、整合信息的基础之上。

(一)筛选信息深入阅读文本以深入阅读文本为根本目的(一)筛选信息深入阅读概括的基本方法1.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2.叠加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组合成句就行。

3.概括法

(二)概括概括的基本方法(二)概括概括的基本方法

3.概括法:例1:(记叙的段落)记叙了+××人(组织或单位)

+××时××地+何种情况下+做××+结果。(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

例2:(描写的段落)描写了+××景物+××特征。

例3:(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

(二)概括概括的基本方法(二)概括【概括常见考点】

1.把握全文结构

2.概括文本内容

3.概括人物形象

4.归纳主旨

(二)概括【概括常见考点】(二)概括★文章的结构形式基本分为四类:时序贯穿式空间转移式逐层递进式总分分总式

(二)概括1.把握全文结构

★文章的结构形式基本分为四类:(二)概括1.把握全文结构

(二)概括1.把握全文结构

★(1)时序贯穿式最基本的结构07中考《晶莹的泪珠》

当年——25年后——40年后(二)概括1.把握全文结构★(1)时序贯穿式07中考《晶09中考《又临黄河岸》“四到黄河”

(二)概括少年时候渭水之滨的山村里暗夜中逃过黄河建国后北上的火车上遥望黄河大前年的秋天大青山山巅眺望黄河去年夏天四川的若尔盖大草原望黄河1.把握全文结构

★(2)空间转移(时空交错居多)09中考《又临黄河岸》“四到黄河”(二)概括少年时候09河南省《北京时间不到点》

(二)概括在德克士,乡下父子错过了“买一送一”优惠活动的时间我和顾客以及服务员故意将错就错,说北京时间不到十点乡下父子如愿以偿买到优惠汉堡

1.把握全文结构

★(3)逐层递进式一、概括文章内容,归纳主旨(整体感知)一、概括文章内容,归纳主旨(整体感知)09河南省《北京时间不到点》(二)概括在德克士,乡下父子错

(二)概括

开头:我爱北京的小胡同,北京的小胡同也爱我,我们已经结下了永恒的缘份。

中间:六十多年前

2段

将近五十年前

4段

十多年前

8段

现在

9段

结尾:我爱北京的小胡同,北京的小胡同也爱我。1.把握全文结构

★(4)总分总式09东城一模《我爱北京的小胡同》总分总(二)概括开头:我爱北京的小胡同,北京的小胡同也爱我,“把握全文结构”小结文章的结构形式基本分为四类:

时间贯穿式空间转移式逐层递进式总分总式筛选信息的同时,掌握文章结构的知识,有助于理解文本,利于概括内容。“把握全文结构”小结文章的结构形式基本分为四类:【常见考点】

1.把握全文结构

(二)概括2.概括文本内容

【常见考点】(二)概括2.概括文本内容★

2.概括文本内容

(二)概括考试题型:概括内容行文思路答题范围:

全文概括片段概括掌握概括的基本格式:

谁+干什么(+结果或侧重点)

什么+怎么样(写景物、事物)★2.概括文本内容(二)概括考试题型:

解答对策了解内容,概括的方法:①从文章标题入手法;②叠加法(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③一线串珠法④六要素法中考记叙文阅读策略课件例:08年北京中考《乡间的庙会》13.本文写的是乡间庙会,简要说出全文围绕“庙会”行文的思路。(每空须有“庙会”二字)

整体概括

15.从文中看,庙会以哪些主要内容“点缀”了“质朴而平和的乡村生活”?

片段概括

(二)概括★

2.概括文本内容

例:08年北京中考《乡间的庙会》15.从文中看,庙会以哪些主主要错因分析:

08年中考《乡间的庙会》

介绍不能抓住主要特征进行概括

(二)概括①段——庙会的地点、时间、重要性②段——庙会的场地、装饰、作用③走亲家、穿新装、商家和小贩们多,更具交往性和商业性或意义。

往往只抓住单一的词语:地点、时间、意义等,不能把这些方面综合在一起,用“介绍”来概括。抓对象抓叙述特征主要错因分析:08年中考《乡间的庙会》介绍不能抓住主要整体概括解题思路:

《乡间的庙会》13介绍乡间庙会

回忆儿时赶庙会的经历

由庙会引发的思考谁+干什么(+结果或侧重点)“我”“我”“我”

(二)概括整体概括解题思路:《乡间的庙会》13介绍乡间庙会谁内容概括归纳总结

以第一人称“我”为主线的文章

情感(感动、启发、领悟等)及情感变化的原因

“燕赵悲歌”几千年盘桓不去谁+干什么(+结果或侧重点)侧重点情感和主旨密不可分内容概括归纳总结以片段概括解题思路:

《乡间的庙会》15

(二)概括

庙会以哪些主要内容

“点缀”“质朴而平和的乡村生活”

第4段

从第4段向上下文筛选:

“点缀”“质朴而平和的乡村生活”的庙会的主要内容

确定范围:3、4、7段1.明确要求,找到出处。2.确定范围,再筛要点。片段概括解题思路:《乡间的庙会》15(二)概括片段概括解题思路:

08年《乡间的庙会》走亲家做买卖看戏

1.明确要求,找到出处。

(二)概括2.确定范围,再筛要点。

谁+干什么(+结果或侧重点)3.按照格式,综合概括。片段概括解题思路:08年《乡间的庙会》走亲家1.明确要“概括文本内容”小结主要考点:概括内容行文思路答题范围:全文概括片段概括概括的基本格式:

谁+干什么(+结果或侧重点)

什么+怎么样(写景物、事物)概括文本内容的基本步骤:

1.明确要求,找到出处。

2.确定范围,再筛要点。

3.按照格式,综合概括。“概括文本内容”小结主要考点:【常见考点】

1.把握全文结构

(二)概括2.概括文本内容

★3.概括人物形象【常见考点】(二)概括2.概括文本内容★3.概括人物形象

(二)概括

主要考点:(1)人物的性格特征(2)人物的心理情感★3.概括人物形象(二)概括主要考点:★基本解题方法

(二)概括(1)抓住具体事件(事物)(2)抓住具体描写(3)抓住抒情议论词句

(4)抓住人物的心理、情感★3.概括人物形象具体描写正面人物描写(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环境描写(自然、社会)★基本解题方法(二)概括(1)抓住具体事件(事物)★★例09年西城二模《哦,香雪

(二)概括★3.概括人物形象14.本文写了一个乡村女孩香雪的故事。结合④—⑧的内容,在横线上概括故事情节,并在括号里用一个词写出香雪相应的心理变化。(4分)故事情节:

→香雪发现自动铅笔盒→___

香雪心理:盼望→()→()★例09年西城二模《哦,香雪》(二)概括★★解题思路

(二)概括★3.概括人物形象

本题的考察指向故事情节即具体事件,还有人物的心理变化。概括具体事件

谁+干什么(+结果或侧重点)★解题思路(二)概括★3.概括人物形象本题的★解题思路

(二)概括★3.概括人物形象具体事件:

香雪想要自动铅笔盒

香雪发现自动铅笔盒香雪换回自动铅笔盒

谁+干什么(较易)

心理变化:盼望激动憧憬香雪‖发现

自动铅笔盒主谓宾主宾不变主要事件心理情感★解题思路(二)概括★3.概括人物形象具体事件:★解题思路

(二)概括★3.概括人物形象15.从文中看:香雪具有怎样的性格?你如何看待香雪的思想感情?(100字以内)(5分)

解析:本题有难度。要想正确理解香雪的形象,就要引导学生结合香雪周围的环境,及香雪想得到自动铅笔盒(事物)背后的心理、情感变化来分析。★解题思路(二)概括★3.概括人物形象15.从文

(二)概括★3.概括人物形象

★解题思路:

同学的嘲笑(社会环境)让柔弱香雪变得自尊。她想要自动铅笔盒时的盼望,发现时的激动,得到之后的憧憬,这一心理情感变化历程表现了她对知识的渴望及对梦想的执著追求。香雪柔弱、善良、淳朴,她对知识的执著渴望与追求通过心理情感变化和对自动铅笔盒(事物)体现出来,构成了文章的一大看点。(二)概括★3.概括人物形象★解题思路:“概括人物形象”小结主要考点:

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心理情感基本解题方法:

抓住具体事件(事物)抓住具体描写抓住抒情议论词句

抓住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概括人物形象”小结主要考点:【概括常见考点】

1.把握全文结构

2.概括文本内容

3.概括人物形象

(二)概括★

4.归纳主旨【概括常见考点】(二)概括★4.归纳主旨1.分析文章标题。2.研究文章的开头结尾。“开篇点题”“卒章显志”3.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的语句。4.分析文章层次与人物事件,研究作者处理详略的意图,了解文章的背景材料,探寻文章的中心。【4.归纳主旨的方法】

我爱北京的小胡同谁会错过那番花信风哦,香雪1.分析文章标题。2.研究文章的开头结尾。“开篇点题”“卒章

(二)概括

★4.归纳主旨

答题格式:格式1:由文中××(言或行)表现该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思想个性)。

格式2:本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

(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二)概括★4.归纳主旨答题格式:

(二)概括★4.归纳主旨★例09年西城二模《哦,香雪

》15.从文中看:香雪具有怎样的性格?你如何看待香雪的思想感情?(100字以内)(5分)

(二)概括★4.归纳主旨★例09年西城二模《哦,【4.归纳主旨的解题思路

(1)文章标题分析法(2)结构层次分析法

(3)文章首尾分析法

(4)人物事件分析法(5)议论、抒情词句分析法

《哦,香雪

有赞叹之意香雪想要自动铅笔盒

香雪发现自动铅笔盒香雪换回自动铅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