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微灌施肥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课件_第1页
先进微灌施肥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课件_第2页
先进微灌施肥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课件_第3页
先进微灌施肥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课件_第4页
先进微灌施肥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先进微灌施肥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张钟毓徐州市农机技术推广站

2017.12.22

先进微灌施肥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张钟毓

12什么叫微灌施肥?微灌施肥就是借助微灌系统,将微灌和施肥结合起来,利用微灌系统中的水为载体,在灌溉的同时进行施肥,实现水和肥一体化利用和管理,使水和肥料在土壤中以优化的组合状态供应给作物吸收利用。在我国微灌施肥又称为“水肥一体化技术”。2什么叫微灌施肥?微灌施肥就是借助微灌系统,将微灌和施肥结合3一、国内外微灌发展概况3一、国内外微灌发展概况国外微灌技术发展上世纪60年代初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以色列开始发展滴灌。60年代末开始应用灌溉施肥技术。目前以色列果园、温室、农田、绿化已全面应用。从世界范围看,微灌技术在干旱缺水国家以及经济发达国家应用比较广泛。国外微灌技术发展上世纪60年代初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以色列开4柑橘园温室草莓温室花卉施肥装置柑橘园温室草莓温室花卉施肥装置5大田露地草莓庭院宾馆前大田露地草莓庭院宾馆前6世界各国微灌面积占灌溉面积的比例69.754.745.516.916.812.98.695.14.913.973.973.152.961.691.441.391.251.10.460.3701020304050607080以色列约旦塞浦路斯南非西班牙澳大利亚法国美国哥伦比亚葡萄牙中国台湾埃及意大利墨西哥泰国摩洛哥中国巴西印度日本1.5%世界平均世界各国微灌面积占灌溉面积的比例69.754.745.51678有关我国最早的微灌设备资料1972年墨西哥总统埃切维里亚访华决定向中国政府赠送滴灌设备。1974年赠送一批滴灌设备,安装在大寨、河北遵化县沙石峪村和北京密云水库下属的果园。设备为以色列耐特菲姆生产,面积5公顷。8有关我国最早的微灌设备资料1972年墨西哥总统埃切维里亚访9我国微灌发展历程引进、试点时期引进、研发快速发展时期自行研制缓慢发展时期73引自李光永9我国微灌发展历程引进、试点时期引进、研发自行研制73引自李10我国已形成的微灌技术应用模式长江以南:大棚微灌为主,其次为果树微灌10我国已形成的微灌技术应用模式长江以南:大棚微灌为主,其次11华北、东北:温室蔬菜、果树微灌并重11华北、东北:温室蔬菜、果树微灌并重12西北:以棉花、果树为主,其次为荒漠化治理、荒山和道路绿化12西北:以棉花、果树为主,其次为荒漠化治理、荒山和道路绿化先进微灌施肥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ppt课件13先进微灌施肥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ppt课件14江苏主推模式1、设施蔬菜单井单棚滴灌施肥模式首部安装文丘里或压差式施肥罐,筛网或叠片过滤器。适合分散农户、浅水井。2、设施蔬菜恒压变频滴灌施肥模式首部安装恒压变频设备、叠片过滤器,分棚施肥。适合大棚集中、深井供水区,组织管理健全。3、设施蔬菜重力滴灌施肥模式棚内建水池或安装蓄水桶二次供水、重力(加压)适合分散农户、供水存在问题的。江苏主推模式1、设施蔬菜单井单棚滴灌施肥模式154、果园轮灌微灌(滴灌、微喷)施肥模式首部安装注肥泵、过滤器。适合规模种植大户或园艺场。5、果树微灌(滴灌、微喷)施肥模式首部安装文丘里或压差式施肥罐,筛网或叠片过滤器。适合分散农户面积较少的果园。(细分为压力补偿和非压力补偿2种)4、果园轮灌微灌(滴灌、微喷)施肥模式1617二、先进微灌施肥技术的特点17二、先进微灌施肥技术的特点18

难以调控人可以调控养分管理18难以调控人可以调控传统的灌溉和施肥是分开进行的作物处于“过饱”“饱”“饥饿”的循环之中。传统的灌溉和施肥是分开进行的作物处于“过饱”“饱”1920常规条件下土壤水的运动20常规条件下土壤水的运动21

21灌溉+施肥(水肥一体化)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座果期)2121灌溉+施肥(水肥一体化)营养生长生殖生长22

22灌溉作物根部

而非灌溉土壤其它灌溉方式滴灌2222灌溉作物根部而非灌溉土壤其它灌溉方式滴灌23

23微灌施肥的优点1.直接将水和营养送到作物根部,利于吸收;2.蒸发率低,防止水土流失,深层渗透;3.能更有效的、准确地提供水与养分,植株获得等量的水和营养;4.按作物的生长与收获计划提供水与营养,提高产量和品质,是实现农产品标准化的重要手段;5.操作简单,节水节肥和节约能源,节省大量劳动力等生产成本;6.防止土壤侵蚀、盐碱化;2323微灌施肥的优点1.直接将水和营养送到作物根部,利24微灌施肥技术特点相当于地面灌溉而言,微灌条件下的土壤水肥运行规律与大水漫灌条件下有很大的不同,其灌溉和施肥的理论及方法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成为一种全新的灌溉和施肥技术,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小流量、长时间、高频率局部灌溉24微灌施肥技术特点相当于地面灌溉而言,微灌条件下的土壤25改“浇地”为“浇作物”25土壤有效养分示意图212.化学有效养分1.生物有效养分33.无效养分把化学肥料溶解于灌溉系统(灌溉水)中,植物根系可以同时得到水和养分供应的过程。KNP25改“浇地”为“浇作物”25土壤有效养分示意图212.化学26微灌施肥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现状:微灌面积占灌溉的1.25%,灌溉施肥面积仅占微灌的1/4,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以色列为80%,美国为65%)。1、灌溉技术与施肥技术脱节。2、微灌施肥技术研究与技术培训不足。3、缺乏复合型技术人员。4、不成功的先例影响普及推广。5、缺乏专业公司与技术部门的参入。26微灌施肥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现状:微灌面积占灌溉的1.2我国主要作物肥料利用率单位:%

NP205K2011980年代30-3515-2035-5021999-200021.818.159.932001-200526.1-28.310.7-13.130.3-32.44测土配方施肥25.9-3412-16.919-385果树25.45.542.36露地蔬菜15-3012-1526.937保护地蔬菜10-15

<10

<25

我国主要作物肥料利用率单位:%NP205K2011927微灌施肥技术的优点节水:节约水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通常节水30-40%。节肥:提高化肥利用率,节省肥料30-50%。可准确的控制养分比例、施肥数量。有利于应用微量元素。增产: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省工:节省施肥、灌溉劳动力。微灌施肥技术的优点节水:节约水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通常节水28不影响土壤的通气性,不明显影响土壤温度。可加快作物生长,使大棚作物提早上市。不需要平地,不影响田间管理与收获活动。可以使作物在边际土壤条件下正常生长。提高作物抵御风险的能力,有利于实现标准化栽培。不影响土壤的通气性,不明显影响土壤温度。可加快作物生长,使大29果实均匀商品性好

节地--充分利用土地

利用自然地形种植戈壁膜下滴灌西瓜果实均匀商品性好节地--充分利用土地利用自然地形种植戈壁30微灌施肥土壤水分特点1、土壤的湿润深度、湿润面积减少。(蔬菜常规湿润深度0.5m以上,果树1-1.5m。微灌蔬菜0.2-0.3m,果树0.8-1.2m,蔬菜湿润面积60-90%,果树30-60%。)2、灌水均匀度大为提高,可达到80-90%以上。3、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少,维持在作物适宜含水量的时间长。(常规为田持的100-50%,微灌95-60%。)微灌施肥土壤水分特点1、土壤的湿润深度、湿润面积减少。(蔬菜31微灌施肥土壤养分特点1、养分的淋洗和深层渗漏减少。氮素在地面灌溉条件下蔬菜0.5-0.8m深度的土壤碱解氮含量是耕层含量的67%,而微灌0.5-0.8m深度的土壤碱解氮含量仅为耕层含量的30-50%。2、磷素和钾素在主要根系活动层的上下分布趋于一致。蔬菜地亚耕层有效磷含量仅为耕层的37%,速效钾含量为耕层的61%,而微灌条件下亚耕层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与耕层差异很少,基本一致。3、作物主要根系活动层的土壤养分能够保持一定的供应水平和时间。微灌施肥土壤养分特点1、养分的淋洗和深层渗漏减少。氮素在地面32农户调查结果农户最满意的是省工省时,方便田间作业(省浇水、打药、整地人工,每亩省25多个)“原来浇一次水得两个人忙活半天多,灌水后两三天不能进棚干活,浇水能省工20多个”蔬菜种植大户:“番茄种植期9月到次年5月,通常每7天打一次药,共打32次,应用滴灌施肥技术每10-12天打一次药,共打药24次,减少打药次数8次,减少1/4。”农民认可增产、节肥效果农民肯定病害少、果实整齐、上市早农户调查结果农户最满意的是省工省时,方便田间作业33微灌施肥的局限性一次性投资较大。对管理和技术要求较高。对肥料有较高要求。长期应用微灌施肥,容易造成湿润区边缘的盐分积累。施肥通常只湿润部分土壤,根系生长可能只局限在湿润区域,可能造成限根效应。微灌施肥的局限性一次性投资较大。34农户调查结果不足之处1、农民对滴灌设施节水性能不感兴趣,因灌水费用按照水泵的耗油量或耗电量计算,水成本低,灌水量随意确定。2、农户对肥料搭配和施肥量把握不准,部分农户滴灌设施节肥技术效果没达到最理想水平。3、担心滴灌设施的使用年限太短。4、滴灌专用肥价格高,农户更喜欢采用优质复合肥和冲施肥代替滴灌专用肥。5、灌水器堵塞现象较多。不采用的原因1、受前几年应用微灌效果不好的负面影响。2、一次性投入偏高。农户调查结果不足之处35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灌溉技术与施肥技术脱节。2、微灌施肥技术研究与技术培训不足。3、缺乏复合型技术人员。4、不成功的先例影响普及推广。5、滴灌专用肥价格高。6、微灌施肥设备市场购买渠道少。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灌溉技术与施肥技术脱节。36技术服务不到位使用不当的后果技术服务不到位使用不当的后果37三、灌溉施肥系统三、灌溉施肥系统38灌溉施肥系统的组成

高进灌溉施肥系统的组成高进39灌溉施肥系统的组成1.水源系统2.首部枢纽系统3.肥料罐4.输配水管网系统5.阀门系统6.灌水器灌溉施肥系统的组成1.水源系统40灌溉施肥系统的组成部分1.水源系统江河、渠道、湖泊、井、水库均可作为水源。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水源种类;相对高差;安排轮灌区;施肥要求;日常维护要求;能源的可利用性;灌溉施肥系统的组成部分1.水源系统江河、渠道、湖泊、井、水412.首部枢纽系统包括水泵、施肥器、过滤器、控制阀、进排气阀、压力及流量测仪表等。其作用是从水源取水增压并将其处理成符合微灌要求的水流送到系统中去。2.首部枢纽系统包括水泵、施肥器、过滤器、控制阀、进排气阀422.首部枢纽系统过滤系统过滤系统考虑的因素有:水源类型;水质;流量;灌水器的类型;日常维护的要求;2.首部枢纽系统过滤系统过滤系统考虑的因素有:432.首部枢纽系统介质过滤系统离心过滤系统叠片过滤系统网式过滤系统过滤系统的主要类型有:2.首部枢纽系统介质过滤系统过滤系统的主要类型有:442.首部枢纽系统介质过滤系统过滤系统砂石介质过滤器的过滤罐通常做成圆柱状,罐直径一般为0.4—1.2m。它以特殊加工的砂石作为过滤的介质和载体,通常滤料的厚度约25—50cm。砂石介质过滤系统通常为多罐联合运行,以便用一组罐中滤后的水来反冲其它罐中的杂质,过流量越大需要并联运行的罐也越多。砂石介质过滤器主要用来处理水中有机杂质和藻类,主要适用于开放性水源如:水库、池塘及渠道水的初级过滤,一般在其后面配备叠片式过滤器作为二级过滤。

2.首部枢纽系统介质过滤系统过滤系统砂石介质过滤器的过滤罐452.首部枢纽系统离心过滤系统过滤系统离心式砂石分离器是由高速旋转水流产生的离心力,将砂粒和其它较重的杂质从水体中分离出来,它没有可拆卸的部件,保养维护方便。其底部的集沙罐必须定时冲洗,以防止已分离的泥沙再次被带入系统。针对有机物或比水轻的杂质,砂石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很差。它主要适用于井水或含沙量较大的渠道水的初级过滤,一般在其后面配备叠片式过滤器作为二级过滤。2.首部枢纽系统离心过滤系统过滤系统离心式砂石分离器是由高462.首部枢纽系统叠片式过滤系统过滤系统叠片式过滤器是由一定数量的圆形叠片重叠起来,并锁紧形成一个圆柱形滤芯。每个叠片的两面分布有一定规格和深度的倾斜的沟纹,当两个叠片被压紧时,交错的沟纹就形成了过滤的单元,将水中的有机和无机杂质阻挡在过滤器滤芯的一侧,过滤后的洁清水从过滤器的滤芯的另一侧流出。叠片式过滤器清洗简单方便,过流能力大,过滤效果非常好,并且易于控制。通常作为二级过滤。耐特菲姆公司的滴灌产品一般要求120目的过滤器。2.首部枢纽系统叠片式过滤系统过滤系统叠片式过滤器是由一定472.首部枢纽系统网式过滤系统过滤系统网式过滤器是由一层或者双层尼龙或者不锈钢网组成的过滤系统,单层过滤,过滤效果一般,但使用维护简单,常用于水质较好,或者二级过滤的情况下。2.首部枢纽系统网式过滤系统过滤系统网式过滤器是由一层或者482.首部枢纽系统过滤系统总结:2.首部枢纽系统过滤系统总结:492.首部枢纽系统施肥系统:施肥系统是将肥料或农药通过该套系统施到作物根系附近的装置。它分为施肥罐,文丘里注肥器和水动泵式注肥器,施肥机等几种。2.首部枢纽系统施肥系统:施肥系统是将肥料或农药通过该套系502.首部枢纽系统施肥系统:文丘里注肥器文丘里注肥器采用现有管道压力进行工作,无活动部件,范围广,可一直达到1800L/H,使用简单方便,运行可靠,可方便调整肥料和化学元素的注入量,只需开启肥料阀门即可进行自动施肥,无须人员值守看护。可适用于各种灌溉系统施肥。高质量的原材料可耐受化学肥料的多年腐蚀不致泄漏。2.首部枢纽系统施肥系统:文丘里注肥器文丘里注肥器采用现有512.首部枢纽系统施肥系统:施肥罐施肥罐是采用压差式原理进入施肥,无活动部件,使用简单方便,运行可靠,只需开启肥料阀门即可进行自动施肥,无须人员值守看护。特别适用于大田与果园的滴灌系统施肥。罐体为金属材质,内外均匀烤漆,可耐受化学肥料的多年腐蚀不致泄漏。使用寿命为15年2.首部枢纽系统施肥系统:施肥罐施肥罐是采用压差式原理进入522.首部枢纽系统施肥系统:水动泵式注肥器它是采用液压活塞泵式注肥器,配合肥料罐,可实现不同品种肥料的混和施加。施肥装置直接利用管道内的水压力作为动力进行活塞泵的机械运动,将肥料直接注入系统管道内。施肥器管路上安装有进/排气阀,防止输肥管路中的气体对施肥量精确度的影响。施肥泵和肥料罐材质均是工程塑料,极耐化学腐蚀,使用年限超过15年,可与控制器相连。特别适用于大田与果园的滴灌系统精确施肥。2.首部枢纽系统施肥系统:水动泵式注肥器它是采用液压活塞泵532.首部枢纽系统施肥系统:水动泵式注肥器2.首部枢纽系统施肥系统:水动泵式注肥器542.首部枢纽系统保护/控制系统:快速释压阀;减压阀;持压阀;空气阀;防波涌阀;2.首部枢纽系统保护/控制系统:快速释压阀;552.首部枢纽系统保护/控制系统:快速释压阀;减压阀;持压阀;空气阀;防波涌阀;灌溉施肥系统的组成部分2.首部枢纽系统保护/控制系统:快速释压阀;灌溉施肥系统的563.输配水管网系统60cmP.V.C160/8P.V.C140/8P.V.C110/660cm输配水管网的作用是将首部处理过的水,按照要求输送到灌水单元和灌水器,输配水管网包括干、支和毛管三级管道。毛管是微灌系统的最末一级管道,在滴灌系统中,即为滴灌管,在微喷系统中,毛管上安装微喷头。干管输送水源到整个系统中;供水量要满足作物的最大需求;一般采用PVC管;有分水点及冲洗位置;冬季放水位置;输送水从主管道到支管/毛管中;有冲洗阀;毛管的接头要牢固;PE管或者PVC管;主管的作用支管的作用3.输配水管网系统60cmP.V.C160/8P.V.573.输配水管网系统P.V.C

63/10支管3.输配水管网系统P.V.C63/10支管583.输配水管网系统

空气阀空气阀是灌溉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保护性设备之一,它通过排出或向系统中补充空气,从而消除因空气对系统造成的各种不利影响。它具有以下功能和特点:1.排出系统中的空气,消除汽阻、汽蚀,保护系统设备2.排出系统中的空气,提高水泵的工作效率,消除压力波动3.排出系统中的空气,保证流量测量的准确性4.向系统中补充空气,防止真空破坏3.输配水管网系统空气阀空气阀是灌溉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保593.输配水管网系统空气阀的布置位置水泵出水口处;高点位置;拐点位置;陡坡前后;均匀坡度的主管道上每500米/2”空气阀;3.输配水管网系统空气阀的布置位置水泵出水口处;604.阀门系统操作系统—控制阀门按照操作指令开关各个轮灌区,而操作指令是由灌溉控制器和压力调节器上的电磁装置来控制的。4.阀门系统操作系统—控制阀门按照操作指令开关各个轮灌区,614.阀门系统

减压阀保持阀门下游的压力一致4.阀门系统减压阀保持阀门下游的压力一致624.阀门系统

昆特专业灌溉阀门昆特电磁阀门是专门设计用于农业与园林灌溉的阀门。它具有以下特点:1.可大范围地调节压力和流量2.具有手动选择开关:关闭-自动-开启,操作方便3.耗能量极度低,相同条件下控制电缆的铺设长度更长(1.5mm2

的电缆铺设长度可达5000米)4.内置压力调节器(只适用于1.5”和2”的阀门)5.流量调节器—标准配置6.EPDM阀门隔膜抗老化,抗腐蚀能力强,使用寿命长7.交流、直流两种类型可任选,可适配其它公司的控制器4.阀门系统昆特专业灌溉阀门昆特电磁阀门是专门设计用于634.阀门系统

压力调节器压力调节器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出口压力恒定,从而保证灌溉和施肥的均匀性。耐特菲姆压力调节器具有以下特点:1.对上游压力变化反应迅速,保证出口压力始终稳定2.出口压力可根据需要选择(可选择的出口压力为:8;14;20;25;30米)3.高强工程塑料及黄铜制造,抗老化、耐腐蚀性能好4.内置状态指示,压力调节器工作状况可视5.系统连接密封可靠,无渗漏4.阀门系统压力调节器压力调节器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出口644.阀门系统

真空阀门大的过气断面;进排气量大;进排气迅速,以保护管理防止真空出现;4.阀门系统真空阀门大的过气断面;653-WayPilotsOperatingprinciple(PressureReducingConfiguration)3-WayPilotsOperatingprincip662-WayPilotsOperatingprinciple(PressureReducingConfiguration)2-WayPilotsOperatingprincip675.灌水器系统可分为滴灌系统;微渗系统喷灌系统:5.灌水器系统可分为685.灌水器系统滴灌系统;超级台风滴灌管适用范围:1.适用于平地,或地形起伏坡度较小的作物,例如葡萄、棉花等;2.可用于地埋滴灌系统;3.要求使用寿命在5年以下的滴灌系统。5.灌水器系统滴灌系统;超级台风滴灌管适用范围:695.灌水器系统滴灌系统;性能特点:1.内镶式滴灌管,滴头内置,不会丢失和损坏;2.侧壁式滴头过滤器,有效防止累积污物堵塞滴头;3.工作压力低,节省水泵能耗;4.铺放距离长;5.防回吸舌片结构,停水时不会吸入土壤颗粒;6.多种滴头流量和滴头间距,两种壁厚可供选择。5.灌水器系统滴灌系统;性能特点:705.灌水器系统紧凑型压力补偿滴灌管具有压力补偿功能,特别适用于坡度起伏较大条件下或者肥料质量不好的情况下的紧凑型压力补偿滴灌管线。该类型管线具有如下特点:(1)滴灌管线所用的滴头为内镶式结构,生产过程中直接将滴头”焊”于滴灌管的内侧壁上,最大限度的防止机械损伤;(2)滴头流量:公称流量1.6L/H,工作压力8m-20m;(3)滴灌管线规格---壁厚0.63mm,管壁壁厚均匀,毛管外径—16.6毫米,内径---15.4mm;(4)滴头结构:独特的迷宫式紊流流道,流道宽短,抗堵塞性能强,能有效防止滴头堵塞;具有压力差分专利技术的压力补偿系统保持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均一出流量,保证了水、肥的精确分布;(5)毛管材质---由低密度聚乙烯拉制而成。滴管材质的化学配方具有抗环境应力破坏的能力,同时含有抗老化添加剂,可防止管线老化,延长其使用寿命;(6)制造偏差系数不大于0.03。5.灌水器系统紧凑型压力补偿滴灌管具有压力补偿功能,特别715.灌水器系统微灌系统;Stripnet流量可调防腐蚀树冠上精确保护,低耗水量窄长条形灌溉”超越“流量可调防虫防腐蚀树冠上精量保护,低耗水量”强力“抗老化塑料流量可调(选项)高、低射角道路保护(180°)微风下可以工作”杰罗“低压防虫防腐蚀易操作R2000/R2000WF抗老化塑料流量可调(选项)高、低射角道路保护(180°)微风下可以工作5.灌水器系统微灌系统;Stripnet”超越“”强力“72四、微灌施肥制度的设计(微灌施肥核心技术)四、微灌施肥制度的设计(微灌施肥核心技术)73微灌施肥制度概念:微灌施肥制度是微灌条件下灌溉制度与施肥制度的集成,主要包括灌溉的方式,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时期、灌水定额,以及每次通过微灌系统施肥的肥料品种、养分配比和施肥数量等内容。此外还包括基肥的使用种类和数量。微灌施肥制度概念:74制定微灌施肥制度的依据理论依据:是作物的需水、需肥规律及技术本身的特点。实践依据:试验、示范数据。农民长期积累的经验。制定微灌施肥制度的依据75掌握需水规律相关资料制定果树与蔬菜的灌溉制度,就要了解其需水规律,掌握作物的水分临界期,各个时期水分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各个时期的日需水强度等情况。这些资料和数据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试验测定或依靠传统经验获得。掌握需水规律相关资料76蔬菜需水规律幼苗期和接近成熟期需水较少,生育中期,即生长旺盛期,需水最多,一般是全生育期中对缺水最敏感、影响产量最大的需水临界期。

蔬菜需水规律77果树需水规律在春季萌芽前,树体需要一定的水分才能发芽,此期若水分不足,常延迟萌芽期或萌芽不整齐,影响新梢生长。花期干旱或水分过多,常引起落花落果,降低坐果率。新梢生长期需水量最多,对缺水反应最敏感,为需水临界期,如果水分供给不足,则削弱生长,甚至早期停止生长。花芽分化期需水相对较少,如果水分过多则削弱分化。果实发育期也需一定水分,但过多易引起后期落果或造成裂果,还易造成果实病害。果树需水规律78需水强度数据测定需水强度可用利用蒸发皿(中式蒸发皿规格为直径20cm,深10cm)测定获得日蒸发量,并经换算获得。日光温室蔬菜的需水量可直接使用蒸发皿测定的水面蒸发量数据,蒸发皿可固定在蔬菜植株顶部位置。果树日需水强度为蒸发皿测定的数值乘以蒸发皿系数,蒸发皿系数在华北苹果微灌条件下,3月份采用0.09、4月0.27、5-6月0.33、7-9月0.45、10月0.20、11月0.15,果树蒸发皿放在1m高左右的水平墩上。需水强度数据测定需水强度可用利用蒸发皿(中式蒸发皿规格为直径79观测蒸发量观测土壤水分观测蒸发量观测土壤水分80掌握需肥规律相关资料果树与蔬菜需肥规律是制定施肥的基础,要掌握作物各个时期对不同营养元素的需求量和养分比例,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和营养最大效率期等。获取途径:查阅资料、田间试验、调查总结经验资料。掌握需肥规律相关资料81果树需肥规律是自萌芽、展叶、新梢开始生长阶段对氮素营养的需求十分突出。自新梢总体生长速度变缓、多数短枝及部分中枝停止生长之后的各个阶段,对氮素要求迅速减少,对磷、钾及钙、镁、锌、铁等元素的需求增强。果树需肥规律82幼树时期以营养生长、迅速扩大树冠、迅速形成有效叶幕为主,这一阶段的前期以氮素需求为主,磷、钾等元素配合为辅,后期除氮素之外,增加磷、钾元素及其他营养元素供给是关键。盛果期的营养生长阶段,要保证足量的氮素营养供应,全年氮素的60-80%要在这个时期使用,萌芽期与新梢迅速生长期是施肥的关键时期。中、后期(果实膨大期)以吸收钾肥为主,而对磷的吸收,生长期内比较平稳。幼树时期以营养生长、迅速扩大树冠、迅速形成有效叶幕为主,这一83蔬菜需肥特点1、蔬菜需肥量大,蔬菜是喜肥作物,蔬菜茎叶及食用器官中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含量均比大田作物高,其吸收量随产量增加而增加,大田作物这种相关性不明显。2、吸肥强度大,蔬菜作物根系盐基代换量大,根系吸收能力强,适宜的土壤溶液浓度高。3、蔬菜对某些养分有特殊需求:喜硝态氮,对钾、钙需求量大,对硼和钼比较敏感。蔬菜需肥特点84计算方法1.计算养分需求量制定施肥制度:确定作物目标产量计算实现目标产量养分理论需求量调整养分理论需求量根据养分施吸比计算应施入的肥料量按作物各个生长阶段需肥规律配置养分计算方法1.计算养分需求量制定施肥制度:85计算养分需求量确定施肥制度步骤1确定作物目标产量依据:作物品种、种植密度、土壤肥力气候和设施条件、上季产量水平目标产量:与上季正常产量、或相同肥力土壤同种作物产量持平(或+10%左右)拟订方案实例:

番茄目标产量为10000kg/667m2。计算养分需求量确定施肥制度步骤1确定作物目标产量86步骤2计算实现目标产量养分理论需要量资料:1000kg番茄需要

N:3.18kgP2O5:0.74kgK2O:4.83kg生产10000kg番茄:

N:31.80kgP2O5:7.40kgK2O:48.30kg

合计:87.50kg没有资料的可通过分析获得步骤2计算实现目标产量养分理论需要量87步骤3调整养分理论需求量依据:土壤养分含量分析结果上季投入的化肥数量与产量水平作物长势以及对施肥的反应有机肥施用数量无参考资料,对养分理论需要量不作调整。步骤3调整养分理论需求量88步骤4根据养分施吸比计算应施入肥料量养分施/吸(亦称保证系数)=肥料使用量/作物形成产量部分的吸收量设施蔬菜栽培灌溉施肥条件下,氮(N)、磷(P2O5)、钾(K2O)三者的施吸比范围值分别为:1.54-1.82,2.86-3.33,1.25-1.43。肥料(纯)施用量=某养分理论需求量×施吸比步骤4根据养分施吸比计算应施入肥料量89计算实现番茄目标产量应施入的纯养分量:

N=31.8×1.67=53.12kgP2O522.20kgK2O64.13kg

合计:132.00kg计算实现番茄目标产量应施入的纯养分量:90各地在生产中,应根据当地试验获得养分施/吸比来计算实际需肥量。如果缺乏试验资料,也可借用条件相近地区的试验所获得的养分施/吸比参数,但应该在实践中逐步对其进行校核和校正。如果没有施/吸比资料可参考,在根据栽培作物需肥规律调整氮、磷、钾养分施用比例后,按照作物相同产量,使用微灌施肥技术,一般可以比传统栽培方法减少1/3-1/2的肥料用量来确定。各地在生产中,应根据当地试验获得养分施/吸比来计算实际需肥量91步骤5按作物各个生育期需肥规律配置养分茄果类蔬菜生育期:(移栽后)苗期开花期结果-采收(初期-中期-后期)茄果类蔬菜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肥特点:1、苗期需肥量少,自开花至结果需肥量逐渐增加,采收期养分吸收量约占全生育期养分量的60%以上。2、移栽-第5周,吸氮量高于钾;第6~10周,吸钾量逐渐增加(吸钾量大于吸氮量),自结果早期(10

周)开始达到恒定K2O/N比。3、结果后期养分吸收量逐渐减少,K2O/N也趋于降低。4、全生育期需磷量保持稳定低水平;前期(苗期-开花

-初果)是需磷关键期。步骤5按作物各个生育期需肥规律配置养分92番茄日光温室越冬栽培施肥制度(产量104kg/667m2)生育时期NP2O5K2ON+P2O5+K2O定植前数量kg12121236占总量%235218苗期数量kg3.602.72.78.45占总量%7104开花-结果数量kg3.01.83.09.60占总量%7106

采收期数量kg33.206.8845.8085.88占总量%632872合计52.4722.9464.72140.13番茄日光温室越冬栽培施肥制度生育时期NP2O5K2ON+P2932.制定灌溉制度灌溉制度是指种植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灌水周期、一次灌水的延续时间、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制定灌溉制度主要依据查阅作物需水规律资料生育期内日耗水量灌溉上限与下限、湿润比调查总结当地农民灌溉模式2.制定灌溉制度灌溉制度是指种植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94步骤1确定灌水定额I=0.1*(βmax-β0)*r*p*H/ηI=灌水定额(mm)βmax=作物土壤含水量上限,以重量百分%计;β0=灌前土壤含水量,作物土壤含水量下限,以重量百分%计;r=土壤容重(g/cm3或者t/m3);p=土壤湿润比;

H=计划土层湿润深度(m);η=微灌水的利用系数,取η=0.95—0.98。步骤1确定灌水定额I=0.1*(βmax-β0)*r*p95确定灌水定额使用的主要参数湿润比:地表以下20-30cm处的平均湿润面积与作物种植面积的百分比。微灌设计中的湿润比:果树滴灌25-40%,微喷40-60%;葡萄滴灌30-50%,微喷40-70%;蔬菜滴灌60-90%,微喷70-100%;粮、棉、油滴灌60-90%,微喷100%;确定灌水定额使用的主要参数湿润比:地表以下20-30cm处的96作物指标苗期上限下限花期-结果上限下限采收期上限下限黄瓜田持%--kPa907014.027.0806019.039.07012.427.0番茄田持%--kPa6014.039.05519.046.36012.439.0青椒田持%--kPa7014.027.06014.039.07014.039.0西葫芦田持%--kPa6019.039.05519.046.36014.039.0日光温室主要蔬菜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指标作物指标苗期花期-结果采收期黄瓜田持%90708097计划湿润深度:不同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计划湿润深度不一样,各种作物的适宜深度为:蔬菜0.2-0.3m,果树0.8-1.2m,大田作物0.3-0.6m。一般而言,常规灌溉条件下上述作物的根系深度大于上述经验值,但绝大多数的毛根分布于此深度内。计划湿润深度:不同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计划湿润深度不一样,各种98以番茄日光温室栽培滴灌为例

番茄结果采收期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2%~95%,计划湿润深度30cm。通过灌水量公式计算:M=0.1×90×30×1.49×25%(95%-72%)/0.95=24.3(mm)将灌水量单位转化为立方米为16.2,取整数为16m3。即从11月下旬至4月下旬进入结果采收期,每次灌水量16m3。以番茄日光温室栽培滴灌为例番茄结果采收期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99步骤2确定灌水时期

灌水时期的确定依据,依据生育期需水规律进行分配根据作物的生育期日耗水量。依据气候状况进行调整。根据墒情监测结果或土壤墒情的表观特征、作物长势、群众经验。步骤2确定灌水时期灌水时期的确定依据,依据生育期需水规100以番茄日光温室栽培滴灌为例番茄结果采收期需水强度前3个月取2mm/d,后2个月取3mm/d。通过灌水时间间隔公式计算:T1=16×(3/2)/2=12(d)T2=16×(3/2)/3=8(d)1次灌水延续时间,通过公式计算:t=16×(3/2)×0.3×0.7/(0.95×1.65)=3.2即从11月下旬至4月下旬进入结果采收期,前3个月每12天灌水一次,后2个月每8天灌水一次,每次灌水时间3.2h。以番茄日光温室栽培滴灌为例番茄结果采收期需水强度前3个月取2101步骤3灌溉制度与施肥制度拟和灌溉制度和施肥制度拟合原则:一般采用肥服从水、分阶段结合法,把作物各生育期的施肥量分配到每次灌水中。完整的微灌施肥方案还应包括肥液的配制、灌溉水养分浓度和酸度的调节、根外追肥的应用、以及中量元素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方法与数量等内容。步骤3灌溉制度与施肥制度拟和灌溉制度和施肥制度拟合原则:一102日光温室越冬番茄滴灌施肥制度

每次灌溉加入的纯养分量(kg/亩)

生育时期

灌溉次数

灌水定额

(m3/亩.次)

N

P2O5

K2O

N+P2O5+K2O

备注

定植前

1

22

12.0

12.0

12.0

36

沟灌

苗期

1

14

3.6

2.3

2.3

8.2

滴灌

开花期

1

12

3.0

1.8

3.0

7.8

滴灌

采收期

11

16

2.9

0.7

4.3

7.9

滴灌

合计

14

224

50.5

23.8

64.6

138.9

日光温室越冬番茄滴灌施肥制度每次灌溉加入的纯养分量(kg/103使用微灌施肥制度的注意事项通常微灌施肥制度的拟定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已有的经验数据及区域内的总体情况或平均水平来计算设计的。在实际操作时,首先要对实施区的施肥水平、产量水平和管理水平进行详细的调查,依据作物的需肥规律,调整氮磷钾使用比例,依据节肥的经验数据对农民施肥量进行适当调整,尽量避免大幅度改变农民的施肥习惯,以免农民不接受,或引起减产等纠纷,以后逐年根据生产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使用微灌施肥制度的注意事项通常微灌施肥制度的拟定是在一定区104微灌施肥制度的调整调整依据:土壤情况、气候条件、作物长势。灌溉制度的调整内容:一是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偏砂或偏粘时,就要把灌水定额适当减少或增加,将灌水周期适当缩短或延长。二是气候状况,设施蔬菜如遇到气温较低、空气湿度大或光照较弱,就要减少灌水量或推迟灌水时期,反之,要增加灌水量或提前灌水。露天果树如遇连续降水,但为了施肥,可减少灌水量。微灌施肥制度的调整105施肥制度的调整:土壤条件主要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