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法操作并发症试题_第1页
吸痰法操作并发症试题_第2页
吸痰法操作并发症试题_第3页
吸痰法操作并发症试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吸痰法操作并发症试题吸痰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护理技术,指的是通过口、鼻腔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在吸痰过程中,负压过高、时间过长、吸痰管外径过粗或置管过深等都可能造成低氧血症。因此,在吸痰时需要调节合适的吸引负压,一般成人为40-53.3Kpa,儿童为<40Kpa,婴幼儿为13.3-26.6Kpa,新生儿为<13.3Kpa。此外,吸痰时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并使用生理盐水或灭菌蒸馏水冲洗吸痰管液。在吸痰抽吸时,吸痰管必须旋转向外拉,严禁提插。如果出现缺氧初期的临床表现,如呼吸加深加快、脉搏加强、脉率加快、血压升高或肢体协调动作差等,需要及时处理。在吸痰操作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每次吸痰操作后需要更换吸痰管,不能重复使用。其次,吸痰管不宜深入至支气管处,以免造成损伤。口腔吸痰有困难时,可以通过鼻腔插入进行操作,但颅底骨折患者禁用。在吸引过程中,如病人咳嗽厉害应稍等片刻再行吸出。如果使用一条吸痰管,应先吸口鼻,再吸气管内分泌物。吸痰时儿童所适用吸引负压为<40Kpa,而成人一般选用12-14号的吸痰管。在吸痰储液瓶内吸出液时,应及时倾倒,不宜超过2/3。每次吸痰操作最多吸引3次,每次持续时间不超过15秒,连续吸引的总时间不得超过4分钟。在吸痰操作中,如果患者有气管插管,插入深度不应超过气管插管1-2cm。如果发生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准确有效的心外按压,同时开放静脉通道,进行心电监测和准备好除颤器。总之,吸痰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护理技术,需要进行严格的操作和注意事项,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10、吸痰操作中需要及时更换储液瓶内的液体,不超过其高度的70%-80%。1、吸痰可能导致缺氧,初期表现包括呼吸加深加快、脉搏加强、脉率加快和血压升高。2、吸痰操作的并发症可能包括低氧血症、感染、呼吸道黏膜损伤、心律失常、阻塞性肺不张和气道痉挛。3、吸痰引发低氧血症的原因可能包括负压过高、时间过短、吸痰管外径过粗和置管过深。4、吸痰时需要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次吸痰更换一次吸痰管,每次吸痰时间少于15秒,连续吸引时间小于3分钟。5、肺不张的临床表现可能包括咳嗽、咳血、浓痰、畏寒、发热、唇、甲紫绀和气道可吸出血性痰。6、吸痰引发感染可能是由于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例如没有戴无菌手套、吸痰管被污染、吸痰管和冲洗液更换不及时,或者用于吸口鼻与吸气管内分泌物的吸痰管混用。7、吸痰时需要左右旋转、向上提出,吸引过程中病人咳嗽厉害稍等片刻再吸出。每次吸痰时间不予考虑,而且吸痰时压力越大吸的越干净。8、吸痰引起肺不张时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例如气管切开、借助支纤镜对肺不张的部位充分的吸引冲洗、嘱病人深呼吸。不应用抗生素。9、发生低氧血症时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例如加大吸氧流量、给予面罩加压吸氧、酌情适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