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年中考化学模拟卷及答案(三)2018年中考化学模拟卷及答案(三)一、选择题1.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长期饮用蒸馏水对身体有益。B.在河水中加入明矾可除去所有杂质。C.水体有自净能力,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D.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2.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水的净化。C.燃料燃烧。D.风力发电。3.下列物质溶于水时,使液体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硝酸铵。B.生石灰。C.食盐。D.苛性钠。4.“一滴水中约有1.6×10²¹个水分子”说明了()A.分子间可以再分。B.分子体积很小。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则硝酸与氢氧化钠也能发生中和反应。B.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氧化铁也能起到保护作用。C.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D.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6.下列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CO₂+H₂O═H₂CO₃②2NaHCO₃→Na₂CO₃+H₂O+CO₂↑③2H₂S+O₂→2S+2H₂O④2NaOH+CuCl₂═Cu(OH)₂↓+2NaCl.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7.如图是R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磷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8B.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1C.两种元素可形成化学式为P₂R₅的化合物D.磷可在R中的单质中剧烈燃烧8.有下列实验方案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实验方案A向某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满某气体的集气瓶中C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入到氯化铵、氯化钾中,微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测生成的气体D灼烧棉纱线和羊毛线,闻气味得出结论A.溶液变红,证明该溶液是稀盐酸B.木条火焰熄灭,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C.试纸变蓝色的是氯化钾D.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答案:C二、简答题1.试述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化学计量是指在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它是化学反应的基础,也是化学分析、化学制造等领域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化学计量的应用包括:(1)计算反应物的量和质量:通过化学计量可以计算反应的物质的量和质量,确定反应的最优条件。(2)计算反应的产物的量和质量:通过化学计量可以计算反应产物的量和质量,确定反应的产率和纯度。(3)计算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和质量:通过化学计量可以计算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和质量,确定化学方程式的正确性和平衡。2.简述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失去电子,被称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得到电子,被称为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包括:(1)电池: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如干电池、蓄电池等。(2)冶金:冶金中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进行还原炉炼铁、炼钢等工艺。(3)化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反应,如氧化还原滴定、电位滴定等。(4)化学合成:在有机合成中,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进行还原、氧化、羰基还原等反应。3.简述化学能的基本概念及其转化方式。化学能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所具有的能量。化学能的转化方式包括:(1)热能转化: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能,可用于加热、热水供暖等。(2)电能转化: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电子,可用于电池、电解等。(3)光能转化:化学反应中放出的光能,可用于激光、荧光等。(4)动能转化: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的体积变化,可用于发动机、火箭等。(5)化学能转化:化学反应中原料物质的化学能转化为产物物质的化学能,可用于化学制造、储能等。9.本题为选择题,无需改写。10.根据图示,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因为在同一温度下,甲的溶解度曲线高于乙的溶解度曲线。选项B是正确的,因为在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30g甲,符合曲线上的数据。选项C是错误的,因为在不同温度下,甲和乙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选项D是错误的,因为即使甲中含有少量乙,也不能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11.(1)N2;(2)NH4+。12.(1)利用镁的导电性;(2)2Mg+O2->2MgO;(3)硬度增加;(4)喷漆防止氧气和水接触,减少铁的氧化反应;(5)分子具有香味,暗香指分子在空气中扩散而来的香味。13.(1)利用洗涤剂的表面活性剂作用分散油污;(2)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3)填序号③;(4)喷漆隔绝氧气和水,减少铁的氧化反应;(5)分子具有特定的结构和性质,如香味。14.(1)H2SO4+2NaOH->Na2SO4+2H2O;(2)放热反应;(3)B点溶液中含有Na2SO4,C点的pH<7;(4)CaO+H2O->Ca(OH)2+heat。15.(1)仪器名称为烧杯和漏斗;(2)选择①和③,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验证方法是用一根火柴试点氧气是否能使其燃烧;(3)选择①和③,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验证方法是用一根火柴试点收集的气体是否能使其燃烧。S=CaS+H2O;(3)2D+X+2Y=2E+F.15.(1)制取硫化氢气体可以采用锥形瓶和集气瓶装置;(2)装置①④⑤⑨(或①④⑥⑦)用于燃烧2KClO3,当已收集满气体时停止反应;(3)装置②③⑥⑦用于制取氢气,反应为Zn+H2SO4=ZnSO4+H2↑;(4)制取硫化氢气体可以采用装置②和③,因为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且反应不需要加热。16.(1)化学式为H2S,可用作燃料或用于冶炼金属等;(2)D与Y反应生成硫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S=CaS+H2O;(3)D反应生成E、F,化学方程式为2D+X+2Y=2E+F.17.(1)甘油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7:16;(2)甘油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8.18.(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0.08g;(2)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1.化学实验实验中,当氢氧化钙(Ca(OH)2)和盐酸(HCl)反应时,会产生水和氯化钙(CaCl2)。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同时,也会产生气体,其中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H2O+CO2→H2CO3为了收集这些气体,我们可以使用实验室中的装置。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瓶口,当木条复燃时,说明瓶内氧气的浓度已经达到了可燃的程度。此时,可以认为瓶内的气体已经完全收集。2.化学计算17.甘油酸的化学式为C2H5O2N,由此可知每个甘油酸分子由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因此,甘油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5)=24:5,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5+16×2+14=75。18.在反应中,3g的过氧化氢(H2O2)和50g的硫酸(H2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地合作经营合同范本
- 塔吊租赁托管合同范本
- 土地老宅出售合同范本
- 土地租赁分红合同范本
- 回收物品售卖合同范本
- 地面车位承租合同范本
- 场地平整采购合同范本
- 国际软件买卖合同范本
- 场地演出服务合同协议
- 外墙涂料用工合同范本
- 朝日啤酒集团课件
- 中学生寝室内务及管理
- 华为公司信息安全管理
- 铁道概论 任务一 认知铁道车辆的种类及配属 5-1 认知铁道车辆种类及配属
- 创新方法教程题库题库(449道)
- 物质滥用及依赖完整版
- 文创产品设计专题讲课文档
- 短视频制作教学ppt课件(完整版)
- YY/T 0450.3-2016一次性使用无菌血管内导管辅件第3部分:球囊扩张导管用球囊充压装置
- LY/T 2710-2016木地板用紫外光固化涂料
- GB/T 25098-2010绝缘体带电清洗剂使用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