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句课件_第1页
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句课件_第2页
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句课件_第3页
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句课件_第4页
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动(介)词

宾语宾语前置句──动(介)词宾语宾语前置句学习目标:

1.掌握宾语前置句的几种格式。2.正确理解并准确翻译文言文特殊句式。学好文言句式破解古文阅读学习目标:学好文言句式

《语文科考试大纲》中“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主要以翻译题的形式出现(10分),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文言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尤其是像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因此,对文言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应该有足够的认识,这是学习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点。考纲解读《语文科考试大纲》中“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一、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①大王来何操? ②沛公安在?③客何为者?

一、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①大王来何操? 一、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①大王来何操?

②沛公安在?③客何为者?

操何

在安为何句子的特点:1、都是疑问句,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分别作“操”“在”“为”的宾语。结论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何、谁、孰、胡、安、焉等。一、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①大王来何操? 操何在安为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豫州今欲何至?

B、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C、若事之不济(成功),此乃天也。

D、之二虫又何知?C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是()C二、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①忌不自信。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③古之人不余欺也!二、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①忌不自信。二、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①忌不自信。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③古之人不余欺也!不信自未有之不欺余句子的特点:1、都是否定句,有否定词2、都由代词(“自”“之”“余”)充当宾语。结论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否定词:不、未、莫、无等二、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①忌不自信。不信自未有之不欺余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A、城中皆不之觉

B、时人莫之许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尔虞我诈)《左传》C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C三、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何陋之有?3、唯命是从4、唯利是图三、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结论三:用“唯……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三、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何陋之有?3、唯命是从4、唯利是图不知句读、不解惑有何陋唯从命唯图利结论三:用“唯……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3、下列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A、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其李将军之谓也。D、唯余马首是瞻。B3、下列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A、求!无乃尔是过1、何以战?四、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3、项王项伯东向坐2、微斯人,吾谁与归?4.余是以记之。5.一言以蔽之。1、何以战?四、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3、项王项伯东向1、何以战?四、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结论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3、项王项伯东向坐。以何与谁2、微斯人,吾谁与归?向东4.余是以记之。以是5.一言以蔽之。以一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1、何以战?四、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结论四:介4、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不一致的一句是()

A、君何以知燕王?

B、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C、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D、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D

4、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不一致的一句是(

小结:宾语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四、介词宾语,有时也放在介词的前面。小结:宾语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补充说明:1.“见”字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时,可解释为“我”,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后面。2.“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用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例: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望见恕(希望你宽恕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了);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例:①府吏见丁宁。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补充说明:1.“见”字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时,可解释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2014重庆卷)宾语前置这是小亊,有什么艰难?我们愿意竭尽力量,用沿途乞讨得到的钱物,供给先生食用。判断句实战演练1——操千曲而后晓声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把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注意画线句子的句式特点。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①焉。”他日,董祁②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③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注】①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②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③纺:系。实战演练2——操千曲而后晓声把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注意画线句子的句式特点。实战演

董叔要娶范献子的妹妹祁为妻,叔向得知后劝他说:“范家富有,何不停止(这门亲事)呢?”

董叔回答说:“我想把婚姻关系作为绳梯攀援(上去)。”结婚之后的某一天,董祈向范献子那里诉苦说:“(董叔)不尊敬我。”献子就抓来(董叔),(把他)绑缚在院里的槐树上。叔向经过庭院,(董叔)说:“您何不替我说个情呢?”叔向对他说:“你想求‘系’,这不已经系上了吗?你想求‘援’,这不已经绑起来了吗?想要得到的都已经得到了,还要请求什么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