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里看夏季养生之道_第1页
《黄帝内经》里看夏季养生之道_第2页
《黄帝内经》里看夏季养生之道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帝内经》里看夏季养生之道夏季睡眠的三大讲究每到夏天,夜间气温高、湿度高,睡眠质量或多或少有些影响。有时贪凉的人群睡了一觉,醒来竟发现,自己腰酸背痛加头疼,白天上班工作更显得乏力。那么,夏日睡眠都有哪些讲究呢?1、入睡后忌开电风扇入睡后人体血液循环减慢,抵抗力减弱,整夜开着电风扇吹风睡觉,极易受凉,引起感冒。2、忌袒胸露腹睡觉人体的腹部和胸部皮肤温度几乎固定不变,因此即便热得难以入睡时,也常有人因胸腹保暖不够,导致受凉发生腹痛腹泻。因此无论天气多热,都应在胸部腹部盖上被子或毯子,以免受凉而生病。3、忌用凉水擦席子有人误以为,用凉水擦凉席、草席、竹席可以更凉快些。其实,人体在炎夏极易出汗,凉席本身并不干燥,如再用凉水湿布擦洗,更增加了睡床的湿度,成为各类霉菌、细菌的滋生地。正确的办法是,用温水、热水拧干抹布再擦拭凉席,同时可用电风扇彻底风干凉席,方可安然入睡。夏三月调养,中医里有大学问夏日心情:心静自然凉中医把人体的五种情志——喜、怒、忧、思、恐,分别对应心、肝、肺、脾、肾五脏,并由心统领。黄帝内经之《灵枢•灵兰秘典》中这样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这句话把五脏中的心比做一个国家的君主,它掌控着人体的心神与情志。夏季和心在五行当中均属于火。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观点,盛夏的自然之火与体内的心火可以相互影响。烈日酷暑,容易使人心烦意躁;而躁动不宁的心绪,可以使人更觉暑热难挡。此外,“五志过极皆化火”,也就是说五种情志过度都可以化火。心属火,情志之火都可以波及到心。因此在盛夏期间,我们应当做到“使志无怒”,清心寡欲,恬淡虚无,静养心神。就像嵇康在《养生论》中所说,“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减少,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这正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心静自然凉”。夏日饮食,勿忘“酸咸之品”夏天吃什么?中医营养学认为,夏日饮食宜温凉有节,顾护脾胃。小孩或年轻人在酷暑时,往往喜欢贪凉饮冷,饮料非冰镇不喝,三餐非生冷不吃。却不知日复一日地饮冷食寒,会慢慢地损伤脾胃之气,影响人体的消化功能,容易出现胃痛、食欲减退、腹泻等症状。因此,夏季进食应以温为宜,不宜过食寒凉,要顾护人体的脾胃之气。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的源泉。一旦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不足,会引起全身各脏器的病变。夏天心、脾、胃三脏腑最容易受损,应当格外注重这三脏器的饮食调补,可食用薏仁、芡实、山药等以健脾养胃。在黄帝内经之《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还提出,“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这句话告诉我们,夏季也可多食酸味或咸味之品来养心。其原因在于,夏天易多汗,而中医理论认为“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会导致心气不足、气津两亏。为此,我们可有选择性地食用一些酸味之品,如乌梅、五味子煎汤代茶等,它们非但可补气,还能生津止渴。夏天容易心火亢盛,中医认为咸味入肾,有补肾的作用,通过补肾水来调剂心火,使心火不易亢盛。此外,咸味之品还能补充因汗液流失而缺少的钠,以此来确保人体水电解质的平衡。夏日居家:祛湿邪可防病夏日防湿邪,也是黄帝内经中讲述的一种生活方式。中医理论认为,“湿伤肉”,即感染了湿邪后,就会损伤人体肌肤,患上常见的风湿性关节炎等。黄帝内经中有记载,“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湿邪损伤人体,总是从下部开始的。比如常见的脚气、下肢溃疡等。因此,盛夏季节里,居室一定要做到通风、防潮、隔热。如果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