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15课 自相矛盾 课堂实录_第1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15课 自相矛盾 课堂实录_第2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15课 自相矛盾 课堂实录_第3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15课 自相矛盾 课堂实录_第4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15课 自相矛盾 课堂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自相矛盾》课堂实录课前板书:自相矛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自相矛盾》,这是个寓言故事,或者说是成语故事。你们以前学过寓言故事吗?今天我们来商量商量,学寓言故事,我们学什么东西?生:我们学里面表达的寓意师:寓意——也就是道理。要明白这个道理吗?生:要。师:对。那么,在明白道理之前,要先明白什么?(学生稍顿)这个道理是通过什么来告诉我们的?生:故事。师:好。这节课我们就先学习一个故事,然后再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再来商量:你想怎么学习?生:老师说一个意思,我们来回答。生:相互交流。师:你们是希望我来提问题,你们来回答,是吗?生:是。师:可惜啊,你们今天遇到一位懒老师,我最不爱提问题。今天我一个问题不提,谁来提?生:我们提。师:谁来解决?生:老师解决。师:不可能!我一个问题也不给解决。谁来解决?生:我们自己解决。师:好,说到做到。下面商量,学课文,我们先做什么?生:读课文。师:说得好!读(板书:读)。这是个故事,在读完以后,我们还想做个非常有趣的事情,做什么?生:讨论。师:我提个建议。我们先来读,然后再来——(教师摇晃身体,两手伸开做表演状)生:(齐)表演!师:对!再演一演,最后我们来讨论讨论,就这样学习,好吗?生:好!板书:读演论(议)师:我们先来——读,自己先练习读,怎么好就怎么读!开始!(学生自读,很投入)师:停。我问问:谁能把这个故事读下来?(学生纷纷举手)师:嚯!这么多同学!我请一位声音响亮的同学来读,大家推荐一下。(学生推荐眭雨晨,教师请他读。学生读得较投入。)师:读得还不错。师:谁再来读课文?(指一名女生来读)师:一个字都没有错,非常好。我提个要求,五年级的学生了,读这么一篇短文章,不在话下。下面再来读,要求你读出感情,谁来读?(指一名同学读,读得较好)师:你读得不错,介绍介绍,怎么才能读好?生:学好语气。师:(对大家)这个人一直在干什么?生:自夸。师:通俗地讲就是在吹牛。好,下面你们来模仿他吹牛,我看你们谁学得像。(学生练习读)师:(指一生)你来吹一吹,大家看他吹得像不像。(生读,读得一般)师:有没有吹牛的味道?(生笑)师:谁再来吹一吹?要真的像吹!师:好,他吹得不错。师:好,再吹。这次和刚才不一样,只吹他说的话,不用读提示部分。你来读!(指一生)(生读,较有感情。)师;(走到学生跟前,随手拿起一本书递给他)这就是你的盾,拿着它,再吹一次!生:(兴奋地举起书,声音拉长)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师:谁再来吹?(又指两名同学举“盾”吹,相机指导读出感情)师:大家一起来吹一吹吧!(全体学生一起举“盾”吹,同学们很兴奋,放得开,“吹”得很投入,时而夹杂着笑声)师:吹完盾了,再来吹吹矛,谁来吹?生:(语气较平淡)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师:看来,我还得给你个家伙,(随手拿起学生的笔递给他)给,拿着!生(笑,提了精神,较有劲)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师:好!马上会吹了嘛!谁再来?(又指两名学生都执“矛”读,很有感情)师:全班一起来!(全班学生都拿笔作矛,练读,入情入境)师:有意思!比赛一下,每个人左手拿矛,右手拿盾,你就是那个楚国人,看谁吹得像!(学生已记住内容,投入练习,相互指点,很开心)师:哎呀,你们真会吹,都够国际水平的!(生笑)好象还有一个人的话,谁的?生:围观的人。师:也就是旁观者。谁来读旁观者的话?生(读):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师:好,谁再来学学?(又指几个学生读)师:不好,这几位都有点紧张,好象在背台词。(生笑)这样,(指自己)我就是那个楚国人,谁来对我“说”这句话?(一生站起来“说”,仍有些拘谨)师:你当我是谁?还当我是老师?我是那个楚国人!我牛皮吹得那么大,你怎么说我?(生又对师“说”了一遍,语气有进步,手好象要做姿势,但没好意思)师:没事儿,可以用手指我,我不生气!(生笑)你说不好这句话,我还不让你坐下呢!生(大胆用手指老师,身体随语气摇晃)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师:怎么样呢——再拉点长音更好!(生再“说”一遍)师(摸生的头,赞许地)这就对了,你“说”得越气我,我就对你越满意。请坐!谁再来气气我?(又指一生“说”。教师发现学生读“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一句时,都把重音放在“矛”和“盾”上)师:还有不同的读法吗?(学生沉默)你们听老师来读一次。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教师读时突出“子”)师:我们读的有什么不同吗?生:语气不一样。生:我们都强调“矛”和“盾”,老师强调“子”。师:为什么呢?生(稍顿后)我觉得老师好象是表示……“你的矛”和“你的盾”打……师(指黑板上“自相矛盾”)对,是想突出这里的哪一个字?生:自。师:这样读行吗?你们也来试一试。(学生模仿老师读)生(忽然举手)老师……我觉得我们那样读也可以的。师:(稍沉思)哦——你再读读看。生(又读一遍,解释)我们强调的是“矛”和“盾”,因为刚才楚国人吹的是矛和盾,现在就是让他的矛和盾打一场。这样……也有道理的。师(用心地听)你说的像绕口令,不过还绕得挺明白的。(问众生)他讲的有没有道理?生:有。师:你们的读法行不行?生:行。师:真好。你们看,一句话就有两种不同的读法,又都那么有道理。有意思吗?(生:有)还得冲我来,全体同学都做旁观者,我是楚国人,加上手势,说!(全体学生“说”这句话,有些已站起来做出手势,场面活跃)师:(等学生静下来)读过瘾了吧?下面干什么?生:演!师(故意一撇嘴,话风一转):没那么容易,你现在上来演,太便宜你了!课件出示《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学生已静下来,专注地看课件并小声读)

师:读读,不要大声,可以轻声读。(生轻声读)师:谁有什么发现?生:这是俗语。师:俗语?就是说生活中大家一般都这样讲话?这位同学其实想告诉大家的是这和我们平时说的话不一样。谁知道这叫什么?生:论语。师:那是孔子说的话,后来记下来的。我告诉你们吧,我们现在读的很多文章,一听就懂,比如以前学的《南辕北辙》,叫白话文。古人写的文章叫文言文。(板书:文言文)师;学文言文有个方法,你弄懂没弄懂不一定非要讲出来,关键是读。你只要读好了,读对了,读出来别人一听就明白了,我们也就知道你懂了。也就是说把你理解的要读出来。好,再练练,一会儿读给大家听。(学生自己练读)师:(提示)文章不长,关键看哪里要连起来读,哪里要停顿,很有讲究。谁来读?(一生读,误读“曰”为“日”)师:(板书:曰)谁认识它?生:yue师(板书:日)这个呢?生:ri师:有什么区别?(生不语)师:你们老师高吗?生:高。师:瘦吗?生:瘦。师:那就像“日”。看我,身宽体胖,就像“曰”。什么叫曰?生:“说”的意思。师:对。“谁曰”就是———(生:谁说)那么,“吾”是谁?生:我。师:好,下面我再请一位同学读,请一位读书好的同学读给大家听,看能不能把大家“读懂”。(学生推荐钱拾雨读,但他似有不通之处,显得有些犹豫)师:(亲切地)你读,要有问题咱们商量商量。然后,读好了,你再带大家读,好吗?(生读得完整,没有错误,断句基本正确,只是不算流利)师:一点没读错,真不简单!要是读得再连贯一点,像说话一样就更好了。好,谢谢你。(与生握手,然后面向大家)大家跟我读一遍。(教师逐句带学生读一遍)师:你们刚才通过读,明白古文的意思吗?古文讲了一个楚人,一直在干什么?生:吹牛夸口。生:吹矛誉盾。师:先吹什么?生: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师:后来他又吹什么?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师:后面有个人问他什么?生: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师:答得好!有个字,什么意思?(师指“鬻”字)生:(马上接嘴)卖。师:(师走近投去赞许目光)你没举手就发言,还说得这么好。还有,“誉之曰”中的“誉”什么意思?生:夸口。生:吹牛。师:“陷”怎么讲?(生不解)师:其实,在白话文里有个词可以代替。生(快速读书上课文后):戳穿。师:还有一个。“其人弗能应也”,“弗”什么意思?(生稍顿)连起来读读看。生:“弗能应”就是不能回答。师:对,全解决了!你们真了不起!来读吧!拿起你的盾,(学生又拿书作盾)说,‘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生模仿师读)师:拿起你的矛,再说!生:(兴奋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师:现在同桌互相吹一吹。然后———(师看表)我给你们两分钟时间,大家来记记这些话。准备表演!(生自由读、记忆,准备表演)师:谁来做楚国人?谁来做围观的人?(挑选学生,找好道具——一块小黑板作“盾”,教鞭作“矛”)师;台词要是忘了,这次可以看黑板。(学生表演,对话比较流利,但有些拘谨)师:好,两位同学能流利地说台词,不错。再请两位,这次我给他们增加点儿难度,要把表情演出来。(两位学生上台表演,表情夸张。扮演“楚国人”的同学在“旁观者”质问后张了几张嘴)师(及时地)别动!大家看这个楚国人的表情,用哪一个词形容?生:哑口无言!(此为书上词语)师:为他们的精彩表演鼓掌!(学生鼓掌,情绪高涨)师:同学们,你们看,今天我给你们这篇文言文让你读,通过和书上的故事来比较,就容易懂。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读得不太好,没关系。下面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议。师:读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生:我想说,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生:我知道了人们常说的:吹牛不打草稿。师:对,这个楚国人吹牛之前打草稿了吗?生:没有。师:所以啊,前面说盾坚固,后面又说矛锐利,如果他打草稿。还会这么说吗?生:不会。师:看来要夸一个东西之前要先打打草稿,不能太夸张。生:我懂得了生活中能做什么事情,就说什么事情,不能胡说。师:好。咱们帮帮这个人,这样可不行,有人去买他东西吗?(生摇头,表示没有)师:我们来帮帮他,看怎么说最好——既夸了东西,又不吹牛,东西还好卖。也算是替这个人打打草稿吧!生:(上台来,举起“盾”)我的盾是世界上最好的盾,谁的盾敢和我的盾相比?

(又拿起矛)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好的矛,任何矛也比不上!师:好卖吗?生:没卖过不知道。(众生笑)师:你的盾是世界上最好的?吹得更大。谁来反驳他?生:用世界上最好的矛,戳世界上最好的盾,那会怎么样呢?(生与生展开“辩论”,僵持不下)师(见此情况,上前调解):你怎么知道你的矛和盾是世界上最好的?生:……师:盾的好与坏用谁来检验?生:矛。师:矛的好与坏用谁来检验?生:盾。师:那你的话是不是也有些自相矛盾呢?生:不,我……说的是,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好的矛,我的盾是世界上最好的盾。师(顿时明白):哦!你是说——你的盾在盾的品种中是最好的,矛在矛的品种中是最好的?生(得意地):对。师:(向大家)我才算闹明白!这位同学说的很有道理呢!他说,他的盾是世界上最好的盾,但也许还会有矛可以戳穿。(面向该生)对吧?生:对。师;别光对,矛——你来说。生: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好的,但也可能有的盾不能戳穿。

师:但是在盾中,你的盾最好;在矛中,你的矛最好。你的盾和矛都是世界上最好的,是吗?生:是。师:你再换个说法,让大家一听就来买你的盾和矛。生:我的盾是盾中的精品,我的矛是矛中最好的品种。大家快来买啊(吆喝着)(众笑)师:这回他实事求是了,大家买不买?生:(笑)买。师:这是古代一个小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事。有一天,在我们办公室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办公室有个饮水机,有几个同事,他们喜欢喝热水,我喜欢喝凉水。他们问我,你怎么不喝热水?我说,我一直喝凉水,从来不喝热水。可有一次我感冒了,他们不在,我就偷偷地喝热水。如果这时候同事们看见了,会说什么?生:你不是说你不喝热水的吗?怎么又喝了?前后矛盾!生:张老师,你自相矛盾,言行不一!师:对,会这样说。我刚才说的那句话,有两个字说得不好,你注意了吗?生:从来。师:很绝对。谁把我这句话也改一改?生:在通常情况下,我喝冷水,一般不喝热水。师:这样改就好多了。谢谢你,教会了我说话。师: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自相矛盾的事情,谁能再举个例子?生:(吞吞吐吐)说我妈妈……师:没关系,你妈不在这儿!生:有一次,我生病,妈妈直流泪,说她恨不得替我生病;可又有一次,我考试不好,她又说想打死我。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师:对呀!是自相矛盾。可你想过没有,妈妈真的会打死你吗?生(笑):不会。师:其实你妈妈的两句自相矛盾的话都出自一点,那就是对你的——生(接):爱。师(摸学生头)懂事的孩子,请坐。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一个故事,又懂得了一个道理。生活中还有许多自相矛盾的故事,拿起笔,把它记下来,编成一个故事,名字就叫《新编自相矛盾》。(师将题目前面补充:新编)板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