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揭阳市2018届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说明:此题有很浓郁的“揭阳味”,一家之言,请批判阅读。序图:戎新宇、饶宗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作者简介:戎新宇,著名茶人,多年致力于中国茶学的全球化推广。中国孔子基金会茶文化推广大使。福建评茶师协会副秘书长。国家一级评茶师。戎茗轩私塾茶学讲堂创始人。中国外文局一带一路文化项目重点推荐图书《茶之国度》作者。1.下列关于茶的发展历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A.茶的历史悠久,神农时代茶只是作为草药,用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西汉时期,茶已发展成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B.唐朝饮茶蔚然成风,茶已开始成为贡品,全国茶铺、茶馆林立,陆羽所撰的《茶经》更是推动了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陆羽撰写的《茶经》,其中的阐述只能是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的佐证。陆羽撰《茶经》三卷跟推动茶文化空前发达好像有点不搭界。强加关系。关系错位】C.茶盛于宋朝,上至宫廷、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均以品茗饮茶为时尚,甚至发展到“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的地步。D.明清时期,制茶技术进一步发展,茶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某一种茶叶的制作技术的提高,又往往推动其他茶类的发展。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C)A.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披上了宗教的色彩。比如道家认为茶能延年益寿,佛家则认为“茶中有禅、茶禅一味”。B.茶充当了民族间文化交流的使者,千百年来,中国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并在他乡生根发芽,自成一体。C.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兴衰更迭,蕴含了五千年的文明史。【茶记录着中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是和五千年的兴衰更迭同寿,可以转述为“见证”,但不能张冠李戴为“茶”记录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兴衰更迭。这是关系错位】D.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性,不少地方饮茶已成习惯,如广东人的早茶、北方人的大碗茶、英国的英式下午茶。【解析】茶具有五千年的历史,记录了中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但这不等于记录了五千年的兴衰更迭,曲解文意。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茶对于中国而言意义重大,就如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因其蕴含的文化基因,可以说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B.中国茶文化历经千年,但其“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在中国已日益沦落,已难寻踪影,这说明茶道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C.随着时间的迁移,中国茶的不少品种以及部分传统制茶工艺消失殆尽,如何传承先人给予的茶道文化已摆在眼前。D.如今的中国茶已面临着生存困境,要让中国茶传承得更远,就要改变茶一成不变的古板样式,给茶换上新潮衣装。【首先,古板样式不是古板帽子;其次,茶也没有一成不变;第三,“如今的中国茶已面临着生存困境”于文无据,帽子扣大了,文章只是说“茶做得时尚,让更多年轻人喜爱和接受”的问题,事实上,满大街的贡茶销量还是不错的。我就很喜欢喝奶盖乌龙】A.饶宗颐学问领域宽广,学术视野开阔,所见史料广博,很少有人企及,主要得益其内在的和外在的“因缘”。B.饶宗颐家学渊源深厚,自小好学多思,耽于想象,读书目的性强,从而打下了重要的基础。【“读书目的性强”不符合原文意思】C.追根溯源去探寻饶宗颐身上的各种因缘之由来及其作用,对于未来中国的文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D.饶宗颐生命充满自信,圆融和谐,所以他既能够学问成就卓著,而且艺术上也能达到很高的境界。【颠倒因果关系】E.本文结构严谨,着重叙述了一代国学大师饶宗颐取得成就的种种“因缘”及对待人生的态度。【没有叙述饶宗颐对待人生的态度,无中生有】9.饶宗颐常常用因缘来解释自己的成就,饶先生取得巨大成就的因缘有哪些方面?从中受到什么启发?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答:饶先生一生取得巨大成就颇得天时地利人和,内缘与外缘相得益彰。(内缘:自小就养成好学多思,耽于想象的习惯,强烈的问题意识,且读书全凭兴趣,做学问不失本我,全无功利性(2分)。外缘:早年家境殷实,诗礼传家,读书完全自由,且完全没有功利化色彩;有赖于商帮的支持以及寓港不归的学术际遇(2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題共4小題,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解析】本题难度较高,翻译起来比较累。考生如果没有一定北宋史积累的话,读起来还是比较费劲的。黄廉,字夷仲,洪州分宁人。第【中】进士【进士及第】,历【历任,经过,经历。《指南录后序》:“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州县【的官员】。熙宁初,或【有人】荐【推荐】之【取独】王安石。安石与之【代词,代黄廉】言,问【咨询】免役【免除徭役、兵役】事,廉据旧法以【连词,来】对【答对】,(王安石)甚悉【都知晓】。安石曰:“是必【这一定能】能办【推行】新法。”白【告诉】神宗,(神宗)召访【咨询,采访】时务【时事政治】,对曰:“陛下意在便民【使百姓生活便利】,法非不良【不是不好的法令】也,而吏【操办的官吏】非【并非】其人【执行新法的人,就是上面的经是好的,下面的歪嘴和尚念坏了】。朝廷立法之意【本意,宗旨】则一【统一,一致】,而四方【各地】推奉【推行崇奉,施行政策】,纷然【各种各样,议论纷纷】不同【不尽相同】,所以法行【法令推行】而【然而】民病【民生凋敝。病:弊病,毛病,缺点】,陛下不尽察【没有都察觉到】也。黄廉,字夷仲。考中进士及第,历任州县官职。熙宁初年时,有人将他举荐给王安石。王安石跟他对话,问及免役法的事情,黄廉根据旧的法律来回答,答得很详尽。王安石说:“这个人肯定能办理新法的事情”于是向神宗皇帝报告,皇帝下诏询问关于新法的时事要务,黄廉回答说:“陛下的本意是要方便百姓,新法不是不好,只是任用的官吏不得其人。朝廷立法的本意统一,但是各地推行时各不相同,所以法令实行,却让百姓疲惫(深受其害),陛下无法完全察觉到。河朔被水【被水淹了,遭水灾】,河南、齐、晋旱,淮、浙飞蝗【闹蝗灾】,江南疫疠(lì)【痨病瘟疫横行】,陛下不尽知【都知晓】也。”帝即命廉体量【体察衡量】振济【即赈济】东道,除司农【掌管农业的部长】丞。还报合【合乎】旨,擢利州路转运判官,复丞司农。为监察御史里行,论【议论】俞充结【勾结,结交】王中正致【致信】宰属,并【一并】言【说】中正任使【任务】太重。帝曰:“人才盖无类【没有分类,没有三六九等】,顾【只是,不过】驾御【驾驭,使用】之何如【如何,驾御之何如——如何之驾御,提宾句】耳【罢了】。”对曰:“虽然【即便如此】,臣虑【担心】渐不可长【助长他们的势力】也。”。河决【溃堤,决堤】曹村。受诏安抚京东,发廪振饥【开仓赈济】,远【住在远处】不能至【前来领取救灾钱物】者,分遣吏移给【分别派遣官吏分发】,择高地作【建造】舍【临时屋舍】以居【让……居住】民,流民【失地农民】过所毋【不用】征算,转行者赋粮,质【作抵押。、典当】私牛【私人养殖的牛】而与【给】之钱,养【济养、抚养】男女弃于道【遗弃在道路上的男童女童】者【定语后置】,丁壮则役【作动词,作劳役,出卖他的劳动力赚钱,被雇佣】其力,凡【大凡】所活二十五万。所以河北地区发生水灾,河南、山东、山西发生旱灾,而淮南、浙江发生蝗灾、江南地区发生瘟疫,陛下也无法一一知道。”于是皇帝任命黄廉为司农丞,去赈济济东道地区。回来后向皇帝报告情况,很合皇帝的心意,提拔他为利州路的转运判官,兼任司农丞。担任监察御史里行时,评论到俞充勾结宦官王中正而担任宰相的属员,并且说王中正担任正使一类的官职权柄太重。皇帝回答说:“人才是不分种类的,就看上位者使用人才的能力如何。”黄廉回答道:“虽然道理如此,臣忧虑的是这样助长了不好的风气。”黄河在曹村这个地方决口了,黄廉接受诏命安抚京东地区的灾情,打开粮仓赈济灾民,距离粮仓太远,无法到来的灾民,分别派遣官吏送去。又选择地势高亢的地方给灾民居住,灾民经过关卡不征税,外地转运商人征收粮食冲抵赋税,出钱购买耕牛,收养被遗弃在道路上的男女孩子,年轻力壮的灾民则以工代赈,如此共有25万灾民存活下来。相州狱起【一起案件】,邓温伯、上官均论【都研判出】其冤【这是冤案】,得谴去,诏廉诘之,竟【最终】不能正【匡正】。未几狱成【案件审判成功】,始【开始】悔之。加集质校理,提点河东刑狱。辽人求代【代管】北地【北方的土地】,廉言:“分水畫【劃】境【依照水划分边境】,失中国险固【险要的坚固的屏障】,启【开启】豺狼心【豺狼野心】。”其后契丹果包取【囊括、并吞】两不耕地,下临雁门,父老以为恨【深表遗憾】。王中正发西兵,用一【只需要一支】而【却】调二【征发两支】,转运使又附益【给他多点】之,廉曰:“民朘(juān)剥至骨【已经搜刮尽了民脂民膏】,斟酌不乏兴【喝酒吃肉的时候不乏兴致】,足【你够了】矣!忍【忍心】自竭【自我断绝、自我耗尽】根本【你的根基】邪?”即奏云:“师必无功【若说军队不立战功】,盍【哪有】有以善其后【资本来善后】?”既【过了不久】,大军溃归【败北回来】,中正嫁罪【嫁祸】于转饷【运送军粮】。廉诣上党对理【辩理】,坐贬秩【结果贬官降级】。元祐元年,召为户部郎中。明年,进为左司郎中,迁起居郎、集贤殿修撰、枢密都承旨。上官均论其往附【附会、附议】蔡确为狱【制造案件、制造冤案】,改陕西都转运使。拜给事中,卒,年五十九。相州的冤案发生时,邓温伯、上官均都上书陈述冤情,以致因此贬官,皇帝让黄廉审理这个案件,却最终没能纠正这个冤案。没过多久,案件判决,才开始后悔。后来加官集质校理,并负责提举检点河东地区的司法刑狱。辽国人要求得到雁门关附近的代北地区,黄连说道:“按分水岭划分边界,让中国失去了险要的地形,反而让契丹人起了狼子野心。”后来契丹人果然吞并了两国边界的缓冲地带,一直到了雁门关下,地方百姓对此深以为憾。王中正征发西军,往往征调两倍的人数,负责后勤的转运使又在这个人数上,征调更多的人,黄廉说道:“对百姓的盘剥也太过分了!难道就不怕伤到自己的根本吗?”黄廉随即上奏说:“军队一定不会有战功,怎么用什么方法来妥善处理后事呢?”不久,大军溃败回来,王中正将失败的罪名转嫁给负责后勤转运粮饷的人。黄廉被派到上党负责共同审理此事。最终因此获罪贬官。元祐元年,将他召回担任户部郎中。第二年,又升任尚书省左司郎中,又调任起居郎、集贤殿修撰官、枢密都承旨。上官均评定他过往附会蔡确制造冤狱的罪行,贬官陕西都转运使,并担任给事中,在任上过世,终年五十九岁。(节选自《宋史•黄廉传》)复习“明”的含义①n.智慧。《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②n.视力。《齐桓晋文之事》:“明足以察秋毫之末。”③v.照亮。《游褒禅山记》:“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④v.证明;说明。《五人墓碑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⑤adj.明亮。《石钟山记》:“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⑥adj.英明;高明;明智。《谏太宗十思疏》:“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⑦adv.明白地;公开地。《触龙说赵太后》:“太后明谓左右。”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论俞充结王中正致宰属/并言中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盖无类/顾驾御之何如耳/对曰/虽然臣虑/渐不可长也/B.论俞充结王中正致宰属/并言中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盖无类/顾驾御之何如耳/对曰/虽然/臣虑渐不可长也/【解析:论俞充结王中正致宰属,并言中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盖无类,顾驾御之何如耳。”对日:“虽然,臣虑渐不可长也。”】C.论俞充结王中正致宰属/并言中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盖无类顾/驾御之何如耳/对曰/虽然臣虑/渐不可长也/D.论俞充结王中正致宰属/并言中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盖无类顾/驾御之何如耳/对曰/虽然/臣虑渐不可长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熙宁,同“神宗”一样同是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往往也是时运变化的标志。【熙宁是年号,神宗是庙号,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采用年号纪年。第一个年号是“建元”建元元年即公元前140年。此后凡老皇帝去世或禅位,新皇帝即位后都要改年号,叫做“改元”。遇有重大事件,往往改元以志纪念。有时一个皇帝改元好几次,如汉武帝曾改元十一次。又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B.里行,官名。唐代开始设置,宋沿袭。有监察御史里行、殿中里行等,皆非正官,也不规定员额。C.中国,是指中原河洛地区(河,黄河;洛,洛水、洛阳)。因其在四方之中,以区别其他四方而称为中国。D.郎中,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廉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进谏。他被王安石问及免役的事,用旧法对答。并上报神宗说新法不是不好,只是地方推行走样,让百姓深受其害。B.黄廉恪尽职守,为官坚持原则。他担任监察御史里行时,评论王中正任职的事,皇帝没有听取他的意见,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C.黄廉办事灵活,生性宽厚仁慈。他在黄河曹村决口受灾后,打开粮仓赈济灾民,并能根据灾民具体情况灵活应对,使大量灾民存活下来。D.黄廉认识精辟,理案效果欠佳。他对辽国人要求得到代北地区分析到位,因没能纠正相州的冤案,加之王中正将失败的罪名转嫁他而获罪贬官。【归因错误,没能纠正相州的冤案没有贬官;中正嫁罪于转饷,而未转嫁给黄廉。】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朝廷立法之意则一,而四方推奉,纷然不同,所以法行而民病,陛下不尽察也。(5分)朝廷立法的本意统一,但是各地推行时各不相同,所以法令实行,却让百姓疲惫(深受其害),陛下无法完全察觉到。(评分细则:5分。关键词“一”“病”“察”各1分,句意2分。字词落实,句子通顺,即可。)(2)质私牛而与之钱,养男女弃于道者,丁壮则役其力,凡所活二十五万。(5分)私人抵押的牛要给他们钱,养活那些被抛弃在路上的男女孩子,年轻力壮的灾民则以工代赈,共救活25万灾民。(评分细则:5分。关键词“质”“役”“活”各1分,句意2分。字词落实,句子通顺,即可。)(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送李录事兄归襄邓刘长卿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B、C)A.首联第一句叙述了十年间自己的境遇与朋友李录事相同,均是人生艰难,从面将深沉的感慨寓于其中,令人伤感。B.首联第二句中,诗人借景抒情,用遇风飞转的蓬草形象写出自己飘泊无定的生活,隐含着羁旅中飘泊不定的苦味。【“借景抒情”理解错误。这里应是“比喻”的修辞手法。】C.颈联中“归马”点明朋友归襄邓之事,“杳杳”“萧萧”两个叠音词音的和谐,有音乐美,渲染了欢快的气氛。【“音韵和谐,有音乐美,渲染了欢快的气氛”分析错误。“杳杳”是渺茫、悠远之意:“萧萧”是马的叫声,都含有悲凉的情味】D.尾联写两人分别后相距千万里,所以离别的时候有无尽的伤感,照应了题中的“送”,惜别之意尽显。E.本诗是送别诗,题目点出了主要事件,语句平易晓畅,但情感真切自然,读后让人有种惆怅的心绪。15.诗的颔联语言浅近但情感深沉,请结合全诗分析。(6分)答案:①流露出相逢时的喜悦。相同际遇的人终于在“十年”“移家”“白首”“征战”后相逢。(2分)②抒发对青春岁月流逝的感慨。在战乱流离中,青春不再,青春的锐气也早已消磨。(2分)③同时也发出了对社会动乱的悲叹。个人身世坎坷,社会战乱动荡,诗人的痛苦之情充溢诗句之中。(2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杜甫《春望》中“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两句,通过对稀疏白发的描写,表现出诗人伤时、忧国、念家的愁思之深。(2)荀子《劝学》中以车马为喻,来说明君子资质与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的句子是:“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C)①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洁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穿着衣服鞋帽的方式或习惯。比喻在写文章或讲话的前后硬加进一些例行的政治说教】②在办公楼施工现场,满眼望去,到处是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施工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保证顺利完工,工人们两班轮换,不停施工。【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③WiFi发射器的辐射极小,且随距离不断减弱,一米外的辐射值就已微不足道【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不过,还是建议将发射嚣放置在离床头1米范围之外,不用时尽量关闭电源。(错)④本届展销会邀请到了安徽、浙江、上海等地知名企业,湖笔、宜笔、徽墨、宜纸、歙砚等文房四宝济济一堂。【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错)⑤影片《湄公河行动》取材于当时惊天动地的“10•5湄公河跨国大案”,故事环环相扣、扣人心弦。其中,一场警察扮成商人与毒枭之间过招的戏码看得人惊心动魄。【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错)⑥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长达百余年的国破山河碎、同胞遭蹂躏的悲惨历史,所有中华儿女对此刻骨铭心。【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A.①②⑥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③⑤⑥【解析】①穿靴戴帽:比喻写文章或讲话中套用一些空洞说教,因多在开头和结尾部分.所以说穿靴戴帽。②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③微不足道:足,值得;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与此句语境不合,此处宜用“微乎其微”,④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此处用错对象。⑤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也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与此句语境不合。⑥刻骨铭心: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经过了长时间激烈对垒之后,美国大选在当地时间11月8日决出最终结果,被精英围攻的特朗普终于打败希拉里,入主白宫。B.《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要求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成分残缺,句尾加“的需求”】C.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旅游部门将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推出新的旅游项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要。【不合逻辑。“近年来”和“将”在时态上存在矛盾】D.这本书精心选配了10多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句式杂糅】19.下面是现代小诗《笋》的诗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B)①春天里②想来打听③悄悄地④花开的消息⑤拱出大地⑥树绿的秘密【从意象、意境、连贯等角度考虑。起句不能突兀,打听的顺序应是先树后花。】A.①⑤③②④⑥
B.③⑤②①⑥④C.⑤③②①④⑥
D.②①⑥④③⑤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宁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人长大了,为什么童年时期的记忆会慢慢记不起来了?科学家近日解释称,人在出生后,脑部记忆区域的细胞增长速度极快,令原有细胞连接中断,①__________________。研究员在测试中刺激成年老鼠记忆细胞增生,发现它们变得较健忘;而无法增生记忆细胞的小狗,②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9年春 八年级下册 地理 人教版 说课稿: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说课稿
- 人大徽章改造工程方案(3篇)
- 青马工程主题活动方案(3篇)
- 宁波医院厨房工程方案(3篇)
- 民生工程建成运营方案(3篇)
- 幕墙工程吊篮销售方案(3篇)
- 抹灰工程技术方案(3篇)
- 2025年在线教育平台直播互动体验优化与学员满意度提升策略报告
- 黑龙江:新质生产力发展素材
- 新质生产力和数字治理
- 2025年中国物流集团国际物流事业部招聘面试经验及模拟题集
- 乡镇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航空业面试者必看航空公司招聘笔试预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秋季开学典礼诗歌朗诵稿: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 2025秋仁爱科普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第三版)》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试卷深度评析及2026年备考策略
- 2025年信息安全应急演练记录
- 社区医院创建汇报课件
- 2025-2026秋中小学升旗仪式演讲稿:(第3周)积跬步养习惯向未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