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球的历史》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1页
人教版《地球的历史》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2页
人教版《地球的历史》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3页
人教版《地球的历史》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4页
人教版《地球的历史》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滨海试验中学地球历史第1页

学习目标1、理解地层和化石概念,掌握地质年代表2、结合地质年代表,简要描述地球演化历程,掌握地球不一样演化阶段主要特性第2页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1、什么是地层是具有时间次序状岩石第3页地层特性:1、具有层理构造2、岩层上新下老3、同一时代地层具有相同或相同化石;越古老地层具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化石,地层中生物化石上部复杂高级,下部简单低级第4页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什么是化石是保存在地层沉积物中生物遗体和遗迹。第5页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在地层或沉积物中经矿物质填充或置换,就形成了化石。第6页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化石是确定所在地层年代和古地理环境主要根据。第7页辽西鸟化石第8页地质年代表根据地层次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纪等,科学家把漫长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地编年。第9页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地质年代表是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事件发生早晚或先后次序时间单位。第10页2.6236614520129935941944325225004855414000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显生宙距今时间/百万年4600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石炭纪二叠纪第11页为何把寒武纪作为显生宙开始?科学家在研究古老地层时发觉,距今5.41亿年前,地层中埋藏化石,以藻类化石和软体动物留下遗迹化石为主,生命形态都很简单,而此后动物化石数量和种类都呈爆发式增加,并出现了大量有硬壳或骨骼动物化石,生物构造也展现出越来越复杂趋势。

因此,科学家将硬体生物大量出现,作为划分一种新地质年代标志,并将这一地质年代命名为寒武纪,寒武纪也代表地球上有大量生物开始出现新时期,显生宙由此开始,之前漫长时期,由于地球上生物稀少,被统称为前寒武纪。

案例第12页二、地球演化历程第13页前寒武纪(隐生宙)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时间:约40亿年,占地球历史90%冥古宙:只有有机质,没有生命太古宙:出现蓝藻等原核生物,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元古宙:蓝藻大爆发,大气成份开始变化生物演化出真核和多细胞生物其他:铁、金、镍、铬等矿藏出现,大气、海洋、陆地慢慢形成第14页古生代

(远古生物时代)

包括:早古生代、晚古生代时间:距今5.41-2.52亿年地壳运动:运动强烈,海陆大变迁

形成联合古陆早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

早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如三叶虫、笔石、鹦鹉螺后期陆地上开始出现低等植物晚古生代:脊椎动物发展,两栖动物出现进化爬行动物,裸子植物出现蕨类植物繁盛,形成煤其他:后期95%生命灭绝亚欧大陆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南极洲澳大利亚印度联合古陆联合古陆第15页古生代(远古生物时代)三叶虫鹦鹉螺笔石奇虾第16页中生代

(中间生物时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时间: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演化:板块剧烈运动,大陆漂移爬行动物繁盛,“爬行动物时代”中后期,开始向鸟类转化小型哺乳动物出现裸子植物极度兴盛其他:主要成煤期,后期物种大灭绝第17页新生代

(最新生物时代)

包括: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时间:距今6500万年至今演化:联合大陆解体,海陆格局形成

形成褶皱山系,被子植物繁盛

哺乳动物出现,人类出现

第四纪时期,气候数次冷暖交替其他:目前,地球处于一种温暖期第18页课堂练习1、地球上最初生命起源于()A.原始大气B.原始大陆C.原始海洋D.原始森林2、下列有关化石论述,错误是()A.化石能够告诉我们当初地理环境B.化石能够帮助我们分析生物进化史C.化石就是地层中生物残骸D.古老地层中化石构造一般比较简单第19页课堂练习3、下列不符合生物演化规律是()A.由简单到复杂B.由低等到高等C.由海洋到陆地D.由胎生到卵生4、落基山上发觉海洋古生物三叶虫化石,这说明()A.这里海洋面积缩小了B.鱼进化后会爬上山C.这里本来是陆地目前是海洋D.这里本来是海洋后来上升为陆地5、形成地层中煤矿是()A.远古时期苔类B.远古时期藻类C.远古时期鱼类D.远古时期植物第20页1、我们无法选择自己出身,可是我们将来是自己去变化。励志名言:比他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发明奇迹2、伟人之因此伟大,是由于他与他人共处逆境时,他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目标3、每个人都有潜在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4、学生能够以个人参与或小组参与形式,取得在野外寻找岩石亲身经历。5、在课堂中能够让学生经历观测岩石特点活动过程,能够利用多种感官、多种办法对岩石颜色、花纹、手感、气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