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写作“发展”与“有创新”_第1页
浅谈写作“发展”与“有创新”_第2页
浅谈写作“发展”与“有创新”_第3页
浅谈写作“发展”与“有创新”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浅谈写作“发展”与“有创新”最新出版的高考语文科大纲明确规定:(考生)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在上面的考生写作总体要求中,发展等级是比较高的写作等级要求。而发展等级中"有创新"又是比较高的写作等级要求。即:“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该项要求是高考写作的发展等级要求中最高且写作技巧难度最高的等级要求。我们可以将其简单概括为“五新”,即:见解新,材料新,构思新,推理新,个性新。在高考写作发展等级的“五新”中,并不是说要求考生每项都具备,这五项中只要具备一点,就可能得到发展等级的满分20分,并且发展等级中的“深刻、丰富、有文采”三项中的各个小项的要求也是只要具备一点,就可能得到发展等级的满分20分。

既然发展等级中的“有创新”的写作要求那么高,我们考生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高考写作有创新呢?我们姑且把有创新分为“内容新”和“形式新”两方面。我们把“五新”中的“见解、材料、推理和个性”几方面划为内容新,把“构思”这一方面划为形式新。我们要在写作中达到有创新,见解新是建立在多角度分析问题、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和用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基础之上的。材料新是建立在平时多读书看报、多留心观察生活、多搜集总结课本中的作文素材基础之上的。推理想象有独特之处和有个性色彩则需要我们在多读基础上多思多练。构思新需要我们从考试作文的外在形式去把握,比如作文的标题怎样出新,段落分配的合理性,文体选择的合适性,字体要求的准确、规范性,卷面要求的整洁美观性,标点符号运用的准确性,同时,我们只有认真训练,才可能琢玉成器,化腐朽为神奇。

但是,我们切记:不能为了表面上的求新去刻意模仿,不能去生搬硬套。创新是在符合要求之上而得到的。就好比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一样,应试作文毕竟不是作文大赛,更不是文学创作,在阅卷老师眼中,符合要求的作文才是高分作文。但是,学写作要切记:处处留心皆学问。

2.技法指津

古人写作强调文无定法,但不是说文无法。技法在写作中非常重要,文章写作中义理、考据和辞章三者缺一不可。写作,是一项综合地复杂的高智商的智力活动,我们只有把她看作是雕琢一件艺术品来对待,而不是用劣质的碎砖块碎瓦片胡乱拼凑,也不是用泥随便捏一个不伦不类的造型就完事了,若有那样的态度去写作,那我们根本就不要动笔去写作,否则,徒劳无功,费时费力,出力不讨好。

3.误区警示

有创新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最高要求,我们考生且不可为了所谓的创新去刻意模仿,生编乱造。创新不能走极端,创新更不能作秀。我们不能在某一个考生今年高考写作采用诗歌体裁得了高分的情况下,我们其他考生明年都去模仿诗歌创作去写诗歌,我们不能在某一个考生今年高考写作采用文言写作得了高分的情况下,我们其他考生都去模仿文言创作助复古潮流,我们更不能在一个考生今年高考写作编故事得了高分的情况下,我们其他考生都去围绕体裁创新去瞎编乱造盲目追捧。

所以,我们说,离奇古怪不叫创新。高考作文创新不是偏离题意无原则地想象夸张。创新需要切合实际,创新需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创新需要有继承。高考作文字体千奇百怪不是创新,高考文体四不像作文也不是创新。当然,与考试制度唱反调更不是创新,交白卷更不是一种创新。

4.新题演练

4.1文题亮相

作文(60分):“品味”的涵义:1、表层含义:品:尝。味:滋味。品尝的多指具体实物。例如:茶、酒、饭菜等等。2、深层含义:仔细体会,玩味。也可以作为名词:品质风味之意。请以“品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4.2思路点拨

可采用以小见大写作手法,即是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品:吸,吮。羔有跪乳之恩,牛有舐犊情深。品味“母爱”。品:咬。咬定青山不放松。品味“毅力”。品:咀嚼。咬文嚼字。品味“追根究底做学问”。品:饮。饮茶,饮酒。品味“茶文化,酒文化”见友情,见爱国情,见人生价值观。

4.3相关素材

居里夫人,一身素衣,一间小屋,淡饭粗茶,她在这平淡似水的生活中品味出了献身科学的无限乐趣;她获得了诺贝尔奖,从不张扬,她的奖杯、奖章成了孩子的玩具,平凡人生中,她品味出平平淡淡才是真;茫茫人海里,我们品味出人生奉献即是理。

通过以上解析和训练,我们深深知道,高考写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训练出优秀作文来的,它需要运用技法,常读常练,就像打造一件工艺品,需要精雕细琢,绝非是粗制滥造、简单拼凑就可以成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