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编排《辞源》献疑_第1页
重编排《辞源》献疑_第2页
重编排《辞源》献疑_第3页
重编排《辞源》献疑_第4页
重编排《辞源》献疑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编排《辞源》献疑

《慈源》的编纂始于1908年,于1915年开始出版。后经修订,最新版为修订本重排版,商务印书馆2010年6月出版。修订本重排版《辞源》历经几代专家学者的修订,体例得到了进一步地改善,内容也不断地得到了校订。该书由商务印书馆承担校审出版,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其权威性。然细读该书,并与其同类的其它工具书,如《王力古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故训汇纂》等相参校,其间尚存一些不足和问题。文章以《辞源》“肉”部字为考察对象,梳理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助于《辞源》的进一步修订。一、“心”和“史”字注称“部”书虽不无鱼鲁帝虎之失,然有此类常识性错误定会影响其质量和价值。代表国家级辞书水平的《辞源》在其修订本重排版中仍然存在不少此类文字性错误,其中仅就“肉”部一部的字,仅在注音文字上就存在如下常识性错误:(2780)胥(2785):《辞源》汉语拼音注音为xū,下并列“相居切,平,鱼韵,心”和“私吕切,上,语韵,初”。“私吕切”中切上字“私”中古音属“心”母,《辞源》注为“初”母显误。脂(2792):《辞源》列有一个音项:zhī,旨支切,平,脂韵,照。切下字若为“支”,则为“支”韵字,显然不能注以“脂韵”;若注以“脂韵”,则切下字不可能为“支”字。显然这里的“旨支切”乃为“旨夷切”之误。腰(2800):《辞源》列有一个音项:yāo,於霄切,平,霄韵,影。今案《广韵》并无“霄韵”,“霄韵”之“霄”显然为“宵”字之误。臕(2811):《辞源》列有一个音项:biāo,甫姣切,平,宵韵,帮。今检《广韵》,“甫姣切”乃为“甫娇切”之误。臛(2811):《辞源》列有一个音项:hù,火酷切,入,沃韵,匣。切上字“火”中古音为晓母,《辞源》标注“匣”母显误。《辞源》中存在的这些常识性错误在今后的修订过程中一定要得以改正。二、别引《宝宝》本修订本重排版《辞源》规定单字下要加注中古音。在加注中古音的时候,如果在《广韵》中能找到中古音的读音理据则标注《广韵》的反切。但《广韵》反切本身亦有错误之处,若在征引时不加辨别,就可能误引《广韵》本身有误的反切。这在“肉”部字中亦有体现,如:胠(2787):《辞源》汉语拼音注音为qū,下并列“去鱼切,平,鱼韵,溪”和“近倨切,去,御韵,溪”。切上字“近”与所注中古音声纽“溪”母不合。“近倨切”,《广韵》泽存堂本如此作。然《广韵》北宋本、巾箱本、黎本、影宋本均作“丘倨切”。周祖谟《广韵校本》校“近倨切”中的切上字“近”为“丘”脰(2797):《辞源》汉语拼音注音为dòu,田候切,去,候韵,定。今检泽存堂本《广韵》“豆”小韵下注有“又姓,后魏有将军豆代田候切。”三、别补注中古音声纽修订本重排版《辞源》虽然明确规定了其注音体例,但在具体的条目下,在注音体例上却有很多不一之处,多处漏注中古音声纽即为其中较为突出的一点。如:肣(2780):《辞源》列有1个音项:qín,《集韵》渠金切,平,侵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群。朌(2781):《辞源》列有1个音项:bān,《集韵》逋还切,平,删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帮。肵(2781):《辞源》列有1个音项:qí,《集韵》渠希切,平声,微韵。依《辞源》注音体例,“平声”之“声”当删;另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群。肺(2781):《辞源》列有2个音项,音项2为:pèi,《集韵》普蓋切,去声,太韵。依《辞源》注音体例,“去声”之“声”当删;另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滂。胖(2787):《辞源》列有4个音项:1.pàn,《集韵》普半切(当删“《集韵》”,改用《广韵》普半切),去,换韵。2.bǎn,《集韵》补绾切,上,潸韵。3.pán,《集韵》蒲官切,平,桓韵。4.pàng。依《辞源》注音体例,前3个音项后当分别补注中古音声纽:滂、帮、並。胇(2788):《辞源》列有2个音项。音项2为:fèi,《集韵》芳废切,去,废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敷。胜(2788):《辞源》列有3个音项,音项2为:qìng,《集韵》七正切,去,劲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清。胣(2789):《辞源》列有1个音项:chǐ,《集韵》丑豸切,上,纸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彻。胞(2789):《辞源》列有3个音项,音项2为:páo,《集韵》蒲交切,平,肴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並。朐(2789):《辞源》列有1个音项:qú,《集韵》权俱切,平,虞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群。胕(2789):《辞源》列有3个音项:1.fǔ,符遇切,去,遇韵,並。2.fū,《集韵》风无切,平,虞韵。3.fú,《集韵》冯无切,平,虞韵。依《辞源》注音体例,音项2和音项3当补注中古音声纽:非、奉。胲(2791):《辞源》列有2个音项,音项2为:gǎi,《集韵》己亥切,上,海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见。胳(2793):《辞源》列有2个音项,音项2为:gé,《集韵》各頟切,入,陌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见。脇(2793):《辞源》列有1个音项:xié,《集韵》迄业切,入,业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晓。胻(2793):《辞源》列有1个音项:héng,《集韵》何庚切,平,庚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匣。脱(2794):《辞源》列有2个音项。音项2为:tuì,《集韵》吐外切,去,泰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透。脭(2797):《辞源》列有1个音项:chéng,《集韵》驰贞切,平,清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澄。脩(2798):《辞源》列有3个音项。音项2为:yǒu,《集韵》以九切,上,有韵。音项3为:tiáo,《集韵》他彫切,平,萧韵。依《辞源》注音体例,音项2、音项3当增补中古音声纽:喻(2799):《辞源》列有1个音项:jì,《集韵》巨几切,上,旨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群。腇(2800):《辞源》列有1个音项:něi,《集韵》弩罪切,上,贿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泥。腞(2803):《辞源》列有1个音项:zhuàn,《集韵》柱兖切,上(2803):《辞源》列有1个音项:hóu,《集韵》胡沟切,平,侯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匣。膠(2806):《辞源》列有3个音项。音项2为:jiǎo,《集韵》吉巧切,上,巧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见。膛(2807):《辞源》列有1个音项:tāng,《集韵》他郎切,平,唐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透。膻(2809):《辞源》列有2个音项,音项2为:shān,《集韵》尸连切,平,仙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审臃(2809):《辞源》列有1个音项:yōng,《集韵》於容切,平,钟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影。(2811):《辞源》列有1个音项:dú,《集韵》徒谷切,入,屋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定。臓(2813):《辞源》列有1个音项:zàng,《集韵》才浪切,去,宕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从。(2813):《辞源》列有1个音项:huān,《集韵》呼官切,平,桓韵。依《辞源》注音体例,此条音注后当增补中古音声纽:晓。四、《汉字部》5页《辞源》修订本在其出版说明中明确指出如下的注音原则:“单字下注汉语拼音和注音字母,并加注《广韵》的反切,标出声纽。《广韵》不收的字,采用《集韵》或其他韵书、字书的反切。”(2779):《辞源》汉语拼音注音为xū,无注音理据。《王力古汉语字典》在此音后注有:“《五音集韵》相居切。”胖(2787):《辞源》列有4个音项,音项4汉语拼音注音为pàng,无注音理据。《王力古汉语字典》在此音下注有:“《正字通》读若棒。”能(2790):《辞源》列有4个音项。音项2汉语拼音注音为nài,无注音理据。对应义项为:ue09a受得住。通“耐”。ue09aue11a姓。《王力古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故训汇纂》在此音下俱标注有《广韵》奴代切。今检《广韵》代韵耐小韵奴代切下收有“能”,折合今音为“nài”,训为:技能,又姓,何氏姓苑云长广人。与《王力古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故训汇纂》合,《辞源》“nài”音项可据此增补:奴代切,去,代韵,泥。之部。音项3汉语拼音注音为tái,无注音理据。对应义项为:ue11b星名。通“台”。《王力古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故训汇纂》在此音下俱标注《集韵》汤来切。今检《集韵》咍韵胎小韵汤来切下收有“台能”,训为:三台,星名。或作能,俗作非是。与《王力古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故训汇纂》“tái”音项合。则《辞源》“tái”音项可据此增补如下注音理据:《集韵》汤来切,平,咍韵,透。膘(2806):《辞源》列有2个音项。音项2汉语拼音注音为biāo,无注音理据。《王力古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在此音下俱标注“《集韵》纰招切”。今检《集韵》宵韵“漂”小韵纰招切下收有“膘”,训为“臜(2813):《辞源》列有1个音项,汉语拼音注音为zān,无注音理据。《王力古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在此音下俱标注“《字汇补》兹三切”。今检《字汇补》肉部收有“臜”,注释有:“兹三切。音臧。(元人填词)腌臜。”五、原复音词“肉”的解释由于种种原因,修订本重排版《辞源》还存在有音项缺失和音义匹配不当的问题。音项的缺失往往与音义匹配不当有关,而音义匹配不当也可能会导致音项的缺失。限于篇幅,此略举2例。肉(2775):《辞源》列有1个音项:ròu,如六切,入,屋韵,日。义项为:ue11a人体及动物的肌肉。ue11b蔬果除去皮核外的可食部分。ue11c形容声音丰满悦耳。ue11d有孔圆形物的边体。详“肉好ue11b”。《王力古汉语字典》亦列有“ròu、如六切”一音。今检《广韵》屋韵肉小韵如六切,折合今音为rù或ròu,训为“骨肉”。无“有孔圆形物的边体”义。今检《集韵》宥韵0小韵如又切下收有“肉”,折合今音为ròu,训为“钱璧之体”。与《辞源》义项“ue11d有孔圆形物的边体”相合。《汉语大字典》虽设一个音项“ròu(又读rù)”,然其下分列两个反切:《广韵》“如六切”对应“供食用的禽兽肉”等义项,《集韵》“如又切”对应“中间有孔的环状物的体部”、“乐音洪美”等义项。则《辞源》该条可参考《汉语大字典》修改如下:1.ròu(又读rù),如六切,入,屋韵,日。觉部。对应《辞源》原义项ue11a、ue11b。2.ròu,《集韵》如又切,去,宥韵,日。对应《辞源》原义项ue11c、ue11d。原复音词词条“肉好”改成“肉肩(2778):《辞源》列有1个音项:jiān,古贤切,平,先韵,见。义项为:ue11a肩膀。ue11b动物的腿根部。ue11c兽三岁曰肩。ue11d任用。ue11e负担。《王力古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故训汇纂》俱收有xián音项,《集韵》胡千切,对应义项为“瘦小的样子”“直貌”等。今检《广韵》先韵坚小韵古贤切下收有“肩”,折合今音为jiā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