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光伏产业链分析报告_第1页
2023年光伏产业链分析报告_第2页
2023年光伏产业链分析报告_第3页
2023年光伏产业链分析报告_第4页
2023年光伏产业链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光伏产业链分析报告2023年4月目录一、中国将逐渐取代德国,引领全球光伏发电市场需求 PAGEREFToc357611517\h41、政策落地后,国内需求下半年集中爆发 PAGEREFToc357611518\h4(1)等待电站与分布式光伏电价细则出台 PAGEREFToc357611519\h5(2)地方政策进一步补贴光伏发电 PAGEREFToc357611520\h5(3)2023年起,分布式光伏将替代金太阳示范项目,度电补贴替代投资补贴 PAGEREFToc357611521\h6(4)国网、南网、金融机构表示支持光伏 PAGEREFToc357611522\h7(5)为弥补补贴金额的不断扩大,期待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再次提升 PAGEREFToc357611523\h72、日美需求爆发,加速单晶市场比重 PAGEREFToc357611524\h73、欧洲市场重要性下降,“双反”博弈“一切皆有可能” PAGEREFToc357611525\h85、晶硅组件系统是光伏系统中最有竞争力的发电方式 PAGEREFToc357611526\h10二、产能收缩,供需逐步恢复平衡 PAGEREFToc357611527\h111、下游产能缩减慢于中游 PAGEREFToc357611528\h112、2023年产能利用率提高 PAGEREFToc357611529\h12(1)有效产能缩减,无效产能增加 PAGEREFToc357611530\h12(2)需求稳定增长 PAGEREFToc357611531\h13(3)2023年产能利用率提高 PAGEREFToc357611532\h14三、产业链各环节价格企稳 PAGEREFToc357611533\h14四、2023年,行业拐点 PAGEREFToc357611534\h151、双反对行业的负面影响可控 PAGEREFToc357611535\h16(1)双反成立,多晶硅价格上涨,中下游环节产品价格上涨,需求不受影响 PAGEREFToc357611536\h16(2)欧洲双反的影响大部分会被中国本土需求弥补 PAGEREFToc357611537\h162、财务状况改善、新商业模式萌芽,企业盈利转好 PAGEREFToc357611538\h17五、重点公司简况 PAGEREFToc357611539\h191、阳光电源:国内光伏市场启动,业绩弹性最大的公司 PAGEREFToc357611540\h192、特变电工:光伏业务收入和毛利率双升;传统业务受益于特高压建设加速 PAGEREFToc357611541\h19一、中国将逐渐取代德国,引领全球光伏发电市场需求1、政策落地后,国内需求下半年集中爆发欧美光伏市场的快速发展及美国光伏公司的率先经营改善,离不开所在欧美光伏市场良好的市场环境,包括明确的补贴/上网电价的金额和期限、简易的并网条件、完善的技术标准、良好的融资环境等。随着光伏市场环境的转好,中国将取代德国,成为全球市场容量最大增速最快的光伏市场。已颁布的国家、电网支持政策请阅附录。2023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超4.5GW,我们预计2023年为6-9GW,其中金太阳3GW(2023年国家进行了两轮金太阳示范项目的招标,1.709GW和2.83GW),大型电站3GW,分布式约1-3GW。较其他新能源,国家对光伏的支持力度在加大。我们预计行业最重要政策将在欧洲双反后颁布,之前的电站上网价格和金太阳示范工程将结束,引发下半年的抢装潮流。国内光伏政策历程:(1)等待电站与分布式光伏电价细则出台(2)地方政策进一步补贴光伏发电(3)2023年起,分布式光伏将替代金太阳示范项目,度电补贴替代投资补贴(4)国网、南网、金融机构表示支持光伏(5)为弥补补贴金额的不断扩大,期待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再次提升2、日美需求爆发,加速单晶市场比重我们预计2023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分别37GW,同比增长14%。日美需求爆发,加速规模较小的商业光伏系统和居民光伏系统的增长,单晶市场比重逐渐提升。3、欧洲市场重要性下降,“双反”博弈“一切皆有可能”随着可再生能源行动计划(NREAP)目标的完成,平价上网将是驱动欧洲光伏装机容量的的主要因素。到2023年,NREAP要求欧洲20%的能源消费来自于可再生能源。经分解后,目标20%中超过40%将由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来完成,其中,光伏发电量占10-15%。根据欧洲环境局(EEA)的报告,27个成员国按照现有进度都可完成、部分可提前完成NREAP目标。西班牙是第一个停止对光伏和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预分配流程和刺激政策(2023年1月西班牙会议通过的皇家法令1/2023)的国家,也是欧洲最早报出光伏无不贴项目建设的国家。根据欧洲光伏联盟的研究,德国、南意大利、荷兰和西班牙已在2023年实现平价上网,北意大利、葡萄牙和奥地利也将在未来2年内实现平价上网。在欧洲,补贴引导的装机时代逐渐远去,无补贴的平价上网已经十分靠近。27个欧盟成员国的零售电价为0.3$/度,而光伏发电成本在0.16$/度左右。欧洲大部分地区已实现平价上网。2023年是德国和意大利的光伏新增装机的高峰,7.5GW和9.3GW。我们预计2023-2023年德国和意大利的光伏新增装机下降至5-7GW和3-6GW,这部分缺口将由法国、英国等GW规模国家稳定增长,以及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和奥地利等MW规模国家快速增长,来弥补。我们预计2023-2023年欧洲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分别为21GW和20GW。根据EPIA统计的2023年欧洲占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的比重,根据并网容量74%,根据安装量为54%。欧洲市场的重要性在下降。欧洲“双反”博弈正在进行中,存在好于市场预期的可能。变化因素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双反终裁于13年年末出台,中国政府仍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协商。另一方面,欧洲市场5-8GW的销售缺口将由中日美等新兴国家需求弥补。欧洲组件产能只有2-4GW,无法满足所有欧洲需求,因此,即使“双反”结构非常不利,中国组件厂商仍有拿到部分市场份额。5、晶硅组件系统是光伏系统中最有竞争力的发电方式晶硅组件系统、薄膜组件系统以及光热发电系统这几种光伏发电系统,多晶硅组件构成的发电系统成本最低。在与传统能源和其他新能源发电成本的比较中,成本控制较好的多晶硅组件系统也能与传统的火力发电,天然气发电和陆上风电竞争。二、产能收缩,供需逐步恢复平衡1、下游产能缩减慢于中游我们按照台湾产能淘汰20%,其他中国企业产能淘汰30%,全球其他产能淘汰50%计算得出2023年产业链中下游环节产能数据,组件下降6GW剩33GW,电池片下降7GW剩35GW,硅片下降10GW剩34GW。由于大厂扩产,一线多晶硅企业产能没有呈下降趋势。2、2023年产能利用率提高(1)有效产能缩减,无效产能增加有效产能是指能够满足主流用户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产能。随着用户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对应生产线需要进行技改,不然,就会被客户淘汰。有效产能包括一线厂家及部分二线厂家的产能。有效产能和需求的差距在缩短,企业产能利用率上升。2023年,我们假设组件、电池和硅片的有效产能是一线企业产能加上部分二三线企业的产能,组件环节增加12GW,电池增加10GW,硅片增加8GW。多晶硅环节门槛较高,一线企业产能也有部分为无效产能(如A股上市公司)。我们按照每瓦耗硅7克计算出43万吨产能对应61GW,有效产能约55GW。2023年,组件、电池和硅片有效产能继续缩减,无效产能增加。门槛越高,缩减越快,因此电池和组件下降6GW,硅片下降8GW。由于大厂的扩产,多晶硅料有效产能反而增加了2GW。(2)需求稳定增长BNEF统计的2023-2023年数据,全球多晶硅组件占光伏组件总产量比重维持在90%左右,并自2023年开始有上升趋势。随着多晶硅成本的大幅下降,多晶硅组件性价比较其他光伏组件高。我们假设2023-2023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中90%来自于多晶硅组件。组件是终端产品,硅料、硅片和电池片是半成品。市场的组件主要来自于安装和渠道两部分。硅料、硅片和电池片,比组件多一个来源,库存。因此,实际的需求,上游有放大效应。我们假设硅片的需求比电池和组件增加20%,硅料增加10%。(3)2023年产能利用率提高三、产业链各环节价格企稳2023Q3开始企业经营情况开始恶化。2023Q2开始企业运营困难,收入都不能覆盖企业运营成本。2023Q1毛利率和EBITDA率开始回升,营运情况改善。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在2023年末多数已跌破现金成本,因此不可持续。随日本抢装、多晶硅双反等契机,产业链各环节价格自2023年起开始企稳。四、2023年,行业拐点2023年我们对光伏行业的看法是,一季度现金吃紧,进一步整合产能。二季度进入旺季,多晶硅双反定价格走势(我们认为不会大幅上涨)。三四季度政策明朗,产生新的商业模式,供需逐渐恢复平衡。2023年,由多晶硅料价格的大幅下降带领的产业链其他环节生产成本的下降,企业盈利能力开始转好。行业需求不景气,企业负债率高起,行业龙头面临倒闭风险等一系列原因造成银行对光伏行业的贷款变得十分谨慎。从原先的支持新建产能,支持电站建设,到现在的不支持扩产,谨慎对待电站项目贷款,不愿意对原有贷款进行展期。2023H1,我们关注中下游企业的现金流是否得到改善,是否可持续经营至2023Q2和Q3需求市场开始向好(特别是国内光伏市场)的时候。2023年,这些“胜”下来的企业受益于多晶硅成本的下降,以及新商业模式的开展,业绩改善。1、双反对行业的负面影响可控(1)双反成立,多晶硅价格上涨,中下游环节产品价格上涨,需求不受影响我们认为多晶硅双反成立后,多晶硅价格上涨,中下游环节产品价格上涨,需求不受影响。多晶硅价格上涨对产业链中下游企业报表上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库存价值和生产成本。库存价值方面,受到多晶硅价格会上涨的担忧,企业将有加大的多晶硅的库存。多晶硅价格的上涨,也将减少了过去一段时间因为库存减值造成的非现金成本,提高企业的账面盈利能力。生产成本方面,企业无法再享受多晶硅价格持续下跌带来的降本红利,未来企业须从提价、提高工艺水平、更换新设备、采用新技术,或者改变商业模式等方式来提高毛利率。我们认为,中下游企业已经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经营困难,已无法再持续亏损,成本上涨的压力将传导至产品价格。(2)欧洲双反的影响大部分会被中国本土需求弥补2023年末,组件的综合成本已降至每瓦0.6美元,多晶硅环节0.13美元/瓦,硅片加工0.12美元/瓦(保利协鑫2023Q2硅片加工成本0.125美元/瓦),电池片加工0.15美元/瓦,组件加工0.2美元/瓦。我们假设的2023年欧洲新增装机容量是20GW。如果国内企业供应比例是60%,那么国内企业出口欧洲的容量为12GW。欧洲已无GW级产能的光伏企业可以弥补中国组件的缺口。在欧盟需要平衡当地光伏制造企业和当地系统集成商/用户的经济效益后,我们认为欧洲双反将造成中国组件企业6GW左右的组件市场缺口。这部分缺口/影响,超过50%可以被中国的需求弥补,剩下的将被日本、南非、澳大利亚等新兴市场需求弥补。2、财务状况改善、新商业模式萌芽,企业盈利转好2023年“胜”下来的企业财务状况改善来自于:1、现金流的改善;2、2023年的一次性计提损失,不会再2023年重现;3、存货的减值准备的下降。2023年开始,商业光伏系统和居民光伏系统的快速增长,商业光伏系统、居民光伏系统和光伏电站形成三足鼎立状态。未来光伏电站的比重将逐渐下降。项目融资来源将从原来的银行、政府两方面,逐渐开拓出新的金融产品为光伏系统融资。小型屋顶系统的推广,也将推动部分个人拿出几个月的工资来尝下新鲜。2023年,企业除了需要继续改善现金流情况,还需要创新商业模式,寻求不可快速被复制的盈利模式。如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为用户提供具备25年保修期的产品或系统集成服务。2023-2023年,多晶硅料仍然是组件的主要成本,比重超过15%。我们认为保利协鑫的硅烷法制备多晶硅将在2023年可预见,大幅降低多晶硅的生产成本。成本降低部分的一部分企业保留为毛利,一部分让给下游厂商,最后一部分留给光伏的系统用户。此外,2023年萌芽的商业模式也将逐渐成型,部分企业或尝试成功。2023年,企业盈利能力开始转好。五、重点公司简况1、阳光电源:国内光伏市场启动,业绩弹性最大的公司(1)光伏逆变器业务:我们预计2023-2023年出货量分别为2.2GW、3.3GW和4.1GW,毛利率维持在28-29%的水平。期间产品需求增速及毛利率水平假设的主要原因为:中国将成为全球市场容量最大并且增速最快的光伏新增装机市场,2023-2023年分别装机6-9GW、8-10GW和10-15GW;公司市场份额维持在30%以上;公司有原材料采购的规模优势、品牌溢价能力;技术持续创新降低产品生产成本。(2)风电变流器业务和电力电源业务:我们预计2023-2023年收入和毛利率维持稳定。(3)公司重视费用率和成本控制后,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较2023年下降。2、特变电工:光伏业务收入和毛利率双升;传统业务受益于特高压建设加速公司光伏业务包括多晶硅生产和EPC总包,随着多晶硅价格的上涨和国内光伏市场的爆发,具备成本优势的多晶硅产能释放、EPC工程快速增长,光伏业务享受收入和毛利率的双升(2023Q2光伏业务不到2%的毛利率);传统业务,公司是三大变压器龙头之一,受益于特高压建设的加速。

2023年IPTV行业分析报告2023年4月目录一、IPTV真正受益于“三网融合”、“宽带中国” 31、三网融合:网络运营商推动IPTV的动力 32、宽带中国:IPTV高清化及增值业务的增长引擎 43、与有线电视的竞争:捆绑销售、一线入户优势明显 6二、以“合作”姿态在产业链中占据有利地位 71、政策监管已趋完善稳定 72、合作心态开放,促进多方共赢 83、积极持续投资影视内容形成积累 9三、未来增长看点在IPTV挖潜与OTT扩张 91、IPTV增长依靠增值业务提升ARPU 92、机顶盒“小红”领先布局 113、IOTV:发挥IPTV与IPTV的协同效应 12一、IPTV真正受益于“三网融合”、“宽带中国”1、三网融合:网络运营商推动IPTV的动力我国“三网融合”方案提出、试点已有多年,从目前三网融合进程中来看,电信系更占优势,IPTV是电信系进入视频领域重要的成功战略。电信系网络运营商在现有网络上开展IPTV视频业务也非常平滑。我国拥有超过4亿多电视用户,网络用户近2亿,宽带网络用户为IPTV的潜在客户。三网融合试点的第一阶段(2023-2021年)已经收官,即将迈入推广阶段(2022-2020年),第二批54个试点城市已经包括全国大部分重要省市,覆盖人口超过3亿。在电信、视频网站、广电等各利益方的参与下,我国IPTV用户数已从2022年的470万户发展到了2021年底的2300万,成为全球IPTV用户最多的国家。预计未来两年仍将有40%-50%的增速,2022年底用户数有望达到3400万的规模。2、宽带中国:IPTV高清化及增值业务的增长引擎带宽决定着IPTV是否能够实现高清内容的传输,进而决定IPTV的用户体验。今年四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发布《关于实施宽带中国2022专项行动的意见》:目标2022年新增光纤入户覆盖家庭3500万户,同时宽带接入水平将有效提升,使用4M及以上宽带接入产品的用户超过70%。各省级网络运营商也反应迅速积极,出台相关规划。IPTV业务作为电信运营商推动宽带升级服务的重要卖点。运营商的推广积极性高。例如2020年上海电信发布的"二免一赠一极速"的"城市光网"计划,与百视通联手推出IPTV3.0视频业务,共同发力高清IPTV业务。电信与百视通的合作使得此次宽带升级实施顺利,上海IPTV用户也发展到了百万规模。而带宽约束被打破后,高清点播也将成为IPTV增值业务的重要增长引擎之一。从IPTV存量的广度上来看,我国IPTV当前的区域性明显,集中在上海、江苏、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其中仅江苏一省就已经发展了430万的客户规模,占比18.9%。这种情况与中国电信在发达地区宽带基础建设优异相关。西部和北部地区市场依然广阔,有待于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的发力。宽带及光纤业务作为中国电信目前最为核心的一块领域,其市场领先的优势由来已久,相比而言,覆盖了大部分北方省市的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的积极性是行业的最大变数。2021年以来,两家公司都在宽带业务方面积极发力,以中国移动为例:2021年中国移动新增FTTH覆盖家庭超过180万户;使用4M及以上宽带产品的用户超过50%;新增宽带端口320万个;新增固定宽带接入家庭超过120万户。3、与有线电视的竞争:捆绑销售、一线入户优势明显IPTV最直接的竞争者是各地的有线电视。价格上来看,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有线电视网的公益属性导致其价格相对较低,这也成为有线电视网络市场化程度低、升级换代困难,“三网融合”中竞争能力弱的原因。IPTV基于IP网络传输,通常要在边缘设置内容分配服务节点,配置流媒体服务及存储设备,而有线数字电视的广播网采取的是HFC或VOD网络体系,基于DVDIP光纤网传输,在HFC分前端并不需要配置用于内容存储及分发的视频服务器,运营成本大大降低。但带来的问题是如要实现视频点播和双向互动则必须将广播网络进行双向改造。从技术角度看,IPTV成本较高,难以与有线电视比拼价格。但IPTV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利用互联网,而与宽带的捆绑销售能够大大降低客户对价格的敏感度。在各地网络运营商的支持下,IPTV与宽带捆绑营销,对于用户来讲,更像是宽带赠送的增值业务,收费模式则可以订制,包月、按频道等,灵活而更有针对性。而“三网融合”进程中的电信系宽带接入商的强势,使用户在互联网光纤一线入户后,较为自然的选择IPTV作为电视方案。二、以“合作”姿态在产业链中占据有利地位1、政策监管已趋完善稳定由于电视内容播控属于国家宣传范畴,监管较为严格。根据广电总局43号文规定,IPTV集成播控总平台牌照由中央电视台持有,而分平台牌照由省级电视台申请。广电总局要求通过IPTV集成播控平台及各地分平台来达到“可管可控”的方针。与央视的合资公司正式落地将解除市场对百视通IPTV业务政策性风险的担忧。过去拥有IPTV全国性运营牌照四家分别是:上海文广(百视通)、央视国际、南方传媒、中国国际广播电台。5月18日,百视通和央视IPTV合资公司“爱上电视传媒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正式成立,成为全国唯一中央级集成播控平台。其中百视通股权占比45%。合资公司同时减少了与地方台和有线网运营商的沟通成本。IPTV的发展对地方电视台和有线网络运营商的冲击最大,43号文再次强调IPTV总分二级播控平台的落实,城市台丧失了内容的运营主导权,收入分配权掌握在省平台手中;而IPTV是网络运营商直接抢占了有线数字电视的客户。CNTV在广电系统内有良好的关系,能够有效降低沟通成本。2、合作心态开放,促进多方共赢公司一方面与CNTV合资成立全国集成播控平台,另一方面在与中国电信为主的网络接入运营商的的长期合作中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和市场经验。长期的市场运营环境使电信运营商在产品推广、业务计费、系统维护、客户服务方面有相对广电系统比较显著的优势。百视通合作心态开放,在与电信运营商和电视台的长期合作中积累了市场经验。从历史上看,在IPTV市场的第一轮抢占中,机制灵活的百视通通过与电信运营商合作,迅速地抢占了市场;而具有显著资源和内容优势的CNTV却受体制制约,用户开发非常缓慢;IPTV市场最终形成了以百视通用户为主体的局面,为统一播控平台合资公司中具体条款方案的商定创造了条件。百视通与其它牌照商也有较多合作,如2021年5月,百视通与国广东方宣布启动互联网电视业务全面发展合作,利用其国际资源加快自己的国际化策略。百视通与终端制造商的合作:1)一体机:2020年4月,百视通联合海尔推出卡萨帝电视。此外,公司与康佳、三星、夏普均有智能电视方面的合作。2)互联网电视机顶盒:2021年1月,百视通与联想共同推出了互联网电视机顶盒A30。3、积极持续投资影视内容形成积累随着产业竞争的激烈,最终影响用户选择的还是内容之本。百视通注重在影视内容上的投入,每年在内容上的投入约为3-5亿,持续的投入建成了较大的网络视听版权库,节目总量超过40万小时,其中高清节目总量超过5万小时,覆盖了70%的热播剧和国内外强档电影。以美国的Netflix为例可以看到精品内容的重要性,2022一季度年Netflix业绩大幅超预期,自制剧和独播剧是重要推力,根据Netflix的统计,平台上最为热播的top200部剧中有113部为独有,尤其是2月1日独家上线13集的自制内容“纸牌屋”受到热捧为网站吸引了大量流量。三、未来增长看点在IPTV挖潜与OTT扩张1、IPTV增长依靠增值业务提升ARPU百视通70%以上的营业收入来自IPTV业务,2021年该项业务营收达到14.2亿,同比增长73%。截止2021年末,公司IPTV用户数已达1600万,同比增长60%;ARPU值增长8.3%,达88.62元/年。不同于网络视频用户,电视用户转换成本高,客户粘性大。根据CSM和艾瑞的调查,IPTV用户有较高的忠诚度,基本养成了较为稳定的收视习惯,优酷和PPS一周之内所有访客平均使用天数均不如IPTV。而IPTV丰富的点播内容和互动性,更把年轻人重新吸引到电视机前,存量客户的价值效应即将凸显。IPTV的收入模式包括:用户基本收费、高清、广告、按部点播(PPV)、增值服务等方面。过去,用户基础收费一直是IPTV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国外IPTV发展经验表明,随着用户数的增加和协同效应的增强,将实现收入模式由基础服务费向多样化增值业务转型,有利于整体提升IPTV业务ARPU值。宽带提速和智能终端推动增值业务的发展。随着带宽约束逐渐被打破,高清点播将成为增值业务的重要增长引擎之一。年报显示,百视通2021年已在上海等地发展50万高清用户。而OTTTV等智能终端的引进,也增强IPTV的服务扩展能力,有助于多样化的增值业务的引入。增值服务也越来越多地得到用户认可,开始贡献收入。在业务开展前期,直播功能延续了用户的传统收视习惯,所占比例较高;但随着活跃用户比例的提升,用户对IPTV操作熟悉程度越来越高,点播模式成为最主要的收视方式,且所占比例不断提升。由此可见,用户使用电视的习惯能够随着熟悉程度的提高逐渐转变,特别是高清、按部点播等功能发展潜力巨大。且随着技术的改进,多样化的增值服务将有广泛的发展空间。2、机顶盒“小红”领先布局OTT((OverTheTop,泛指互联网电视、机顶盒)是2021-13年互联网与新媒体行业中最热门的概念。2021年6月,百视通在7家互联网电视牌照方中率先发布自主研发,具有高清、智能、3D功能的OTT机顶盒“小红”;11月份,百视通宣布获得国内200万端、国内最大规模OTT牌照序列号审批;12月份,百视通OTT获得放号,首批规划突破100万。目前国内机顶盒市场产品丰富,乐视盒子、小米盒子、百视通小红、华数彩虹等产品充分竞争,Tplink、PPTV等厂商也在不断推出产品。大多数电视盒子、一体机制造商和视频网站着重抢占入口,期许只通过用户规模来吸引资本或者谋求广告收入,缺乏有差异化的独有版权内容,繁华过后必然大浪淘沙。我们认为,在平台端拥有内容优势的乐视盒子和百视通小红目前处于领先地位。另外与乐视盒子、小米盒子主打互联网营销不同,我们预计百视通小红的主要销售渠道是通过与网络运营商合作推广,在用户订阅费用落实上会较有优势。3、IOTV:发挥IPTV与IPTV的协同效应OTT对于IPTV来说是继承中的演进,两者协同效应与竞争效应并存。IPTV、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云电视、OTT,新的概念和术语背后是不同利益方为谋求市场拓展所寻求的不同切入点产生的不同称谓。OTT目前依然处于基础商业模式的探索阶段,培养新用户、推动机顶盒和智能电视的销售量仍是大多数厂商的首要目标。而IPTV的增值业务已经历经多次变革,从以技术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多款应用都经过了用户考验。我们认为仅有产品的OTT,既达不到广电总局“可管可控”的要求,也难以发展可靠的付费模式,只能靠硬件微薄盈利,难以形成产业。作为最早进军OTT的企业之一,百视通团队提出“借鉴IPTV收费经验进行OTT运营”,布局“一云多屏”搭建了百视云平台。百视通的“云电视”平台采取动态码率等技术,可以同步对接IPTV专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3G/4G、NGB、WIFI等各类网络,可服务IPTV、智能电视OTT/一体机、PC、手机/PAD等各类终端,能够初步实现公司新媒体业务的集约化运营。百视通最近于电信日推出的高清IOTV版本的“小红”则是一种综合OTT与IPTV功能的新型产品,意图将IPTV的成熟商业模式和付费优势与OTT的创新能力形成互补,从电信的渠道大力推广。

2023年胰岛素行业分析报告目录TOC\o"1-4"\h\z\u一、胰岛素是人体血糖控制的关键 PAGEREFToc368763251\h41、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 PAGEREFToc368763252\h42、胰岛素分泌异常会导致糖尿病 PAGEREFToc368763253\h53、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快速提升 PAGEREFToc368763254\h54、胰岛素产品已经发展到第三代 PAGEREFToc368763255\h75、不同胰岛素生产工艺差别较大 PAGEREFToc368763256\h8二、医生在处方胰岛素的时候考虑的问题 PAGEREFToc368763257\h91、随着病程的推进,胰岛素使用量逐步加大 PAGEREFToc368763258\h92、胰岛素的注射模拟体内分泌过程 PAGEREFToc368763259\h103、胰岛素一般采用笔式注射,注射部位有讲究 PAGEREFToc368763260\h13三、市场容量能够支撑胰岛素的快速增长 PAGEREFToc368763261\h141、使用胰岛素的患者群体庞大 PAGEREFToc368763262\h152、胰岛素的使用费用 PAGEREFToc368763263\h163、胰岛素国内市场容量超过200亿 PAGEREFToc368763264\h17四、基层需求推动二代胰岛素放量 PAGEREFToc368763265\h181、二、三代胰岛素聚焦市场不同 PAGEREFToc368763266\h182、二代胰岛素在定价和医保报销方面具备优势 PAGEREFToc368763267\h193、价格合理使得国产二代胰岛素进入多省基药增补目录 PAGEREFToc368763268\h204、基层放量,提前布局是关键 PAGEREFToc368763269\h21一、胰岛素是人体血糖控制的关键1、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血糖是人体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人体细胞从血液中摄取糖分用以提供能量,血糖是人体最为直接的能量供应物质。血糖的含量过高和过低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过高的血糖含量会引起心血管疾病以及视网膜等组织的病变,而过低的血糖含量则会使人体能量供应不足,产生晕厥等症状。胰岛是人体内调节血糖浓度的关键脏器,其分泌胰高血糖素用于提升血糖浓度,分泌胰岛素用于降低血糖浓度,两者相互制约达到体内血糖浓度的平衡。糖尿病患者就是胰岛素的分泌出现异常,使得体内血糖浓度过高。2、胰岛素分泌异常会导致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胰腺分泌功能缺陷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主要分为I型和II型两种,I型糖尿病主要是自身胰岛细胞受损引起,占比较小约为5%;II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与生活习惯联系紧密,占比较高,在90%以上。3、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快速提升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升较快,但保健意识未相应跟上,这直接导致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急剧提升。目前我国已经超越印度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糖尿病患者人群已达9,000万。巨大的患者人群也为糖尿病治疗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迅速提升,国内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也将推升糖尿病发病率。从糖尿病发病的绝对人口数量来看,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发病数量较农村略多;但是从潜在人口来看,农村患前驱糖尿病(葡萄糖代谢异常)的人口远多过城市,农村的糖尿病治疗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增长潜力。4、胰岛素产品已经发展到第三代胰岛素最初是从猪和牛等动物脏器中获取,但是动物源性胰岛素注射到人体内之后会引起较强的排异反应,效果较差,这是第一代胰岛素。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率先体外合成人胰岛素,由于与人自身胰岛素结构类似,人工合成胰岛素逐步替代动物源性胰岛素,这是第二代胰岛素。到2023年的时候,人们发现通过改变体外合成胰岛素的结构,能够控制其在体内发挥效果的时间,效果能够得到更好的控制,胰岛素衍生物应运而生,这是第三代胰岛素。那么在国内这三代胰岛素的使用情况如何?第一代动物源性的胰岛素由于疗效问题在国际上基本已经被淘汰,在国内仅在农村地区使用;第二代胰岛素由于疗效稳定,价格相对便宜,性价比较高,是目前国内使用的主力品种;第三代胰岛素目前正在国内推广,但由于价格相对较高,目前主要在一线城市使用。5、不同胰岛素生产工艺差别较大第一代胰岛素来自于动物,主要从屠宰场猪和牛胰腺中获取。从第二代胰岛素开始,人们首次通过基因工程在微生物中体外合成胰岛素,目前主要以大肠杆菌和酵母两种菌类为载体合成,通化东宝和礼来通过大肠杆菌培养体系合成,诺和诺德通过酵母合成。第三代胰岛素同样以微生物为载体合成,在第二代胰岛素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基因修饰,即基因片段与人体内合成胰岛素的基因片段不完全一致,具备不同的功效,所以也叫胰岛素类似物。二、医生在处方胰岛素的时候考虑的问题1、随着病程的推进,胰岛素使用量逐步加大对于胰岛素依赖型的I型糖尿病患者,只能通过终生胰岛素的注射来治疗。对于占患者大多数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的II型糖尿病患者,在初次诊疗的时候一般会选用口服降糖药来进行治疗,在治疗后期机体对于口服降糖药不敏感的时候才转为胰岛素治疗。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几类口服降糖药的机理,目前口服降糖药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促胰岛素分泌药、胰岛素增敏药、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它们分别从增加胰岛素分泌,增强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营养物质吸收等方面来降低血糖。机体对于口服降糖药有一个耐受的过程,胰岛β细胞在药品刺激下超负荷运分泌胰岛素,时间长了之后可能会逐步丧失功能,一旦体内无法分泌正常所需胰岛素,就需要外源注射胰岛素来补充,这个时候就需要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如果控制效果仍不够理想,需要逐步加大胰岛素的使用量,直至完全使用胰岛素。随着病程的推移,大部分糖尿病人在病程的中后期都会开始使用胰岛素,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内使用胰岛素病人的比例处于提升的过程之中。2、胰岛素的注射模拟体内分泌过程胰岛素的使用需要模拟体内分泌的过程,因此临床胰岛素的分为基础胰岛素和短效胰岛素。基础胰岛素主要用于保持体内胰岛素含量稳定,而短效胰岛素主要用于进餐后血糖浓度快速升高的时候,迅速降低血糖。从下图我们可以很清晰看到,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与进餐时间几乎同步,因此注射胰岛素的时候也应模拟体内分泌的过程,在进餐时注射起效快短效胰岛素,而用长效胰岛素维持基础浓度,理论上凌晨3-4点应该是体内胰岛素含量最低的时候。根据上图我们大概可以将外源注射的胰岛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在餐后快速控制血糖的短效胰岛素,一类是用于维系体内胰岛素浓度的长效胰岛素。对于短效胰岛素,要求是注射后能够迅速吸收,使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在短期类达到波峰,用于降低餐后体内迅速上升的血糖,而在血糖波峰过后,又能够快速代谢掉,避免出现低血糖风险;而对于长效胰岛素,要求是注射后能够在体内稳定的释放,不出现明显的波峰与波谷。那么胰岛素类药品为什么会有长效和短效之分呢?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胰岛素在体内吸收的过程。体外合成的重组人胰岛素在溶液中会以六聚体的形式存在,在体内逐步分解为单体后发挥作用。超短效胰岛素就是通过改变胰岛素部分结构,但保留有效部位,这样生产的胰岛素类似物会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进入体内后迅速分解为单体发挥作用,较短效的六聚体更快。后面科研人员又发现胰岛素与大分子的鱼精蛋白结合能够大大延缓体内释放速度,由此便形成了长效的鱼精蛋白锌胰岛素,这是在二代胰岛素的基础上添加大分子蛋白形成聚合物从而达到缓释的目的。在三代胰岛素类似物中,科研人员通过改变胰岛素结构使得其释方速度变慢,形成了长效产品,详细原理请见下面表格。3、胰岛素一般采用笔式注射,注射部位有讲究目前胰岛素的注射分为胰岛素注射笔和胰岛素注射器两种,胰岛素注射器相对便宜一些,但携带不太方便,并且每次注射前需要抽取胰岛素,会造成一定不便,所以逐步被淘汰。各厂家生产的胰岛素注射笔基本区别不大,胰岛素注射笔上标有剂量刻度,每次使用能够较为精准的定量,其使用的注射笔用针头非常细小,因此能减少注射时的痛苦和患者的精神负担。此外,胰岛素注射笔使用方便,便于携带。由于胰岛素在脂肪组织中吸收较快,而在肌肉组织中不易吸收,所以胰岛素一般需要注射至皮下脂肪组织。由于腹部脂肪较多,所以一般使用短效或与中效混合的胰岛素的时候优先考虑腹部;而使用长效胰岛素的时候,由于希望胰岛素缓慢的释放,合适的注射部位是脂肪组织相对较少的上臂,臀部或大腿。三、市场容量能够支撑胰岛素的快速增长接下来我们会对胰岛素的市场容量做一个测算,以便使得投资者有一个定性的认识。在测算之前我们首先得弄清楚胰岛素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使用胰岛素的病人群体有多大,使用胰岛素的费用有多高。1、使用胰岛素的患者群体庞大目前糖尿病主要分为I型和II型,I型糖尿病人需要终生使用胰岛素,约占患者数量的5%,按照9200万的患者数量来计算,I型糖尿病患者数量大概在460万人。II型糖尿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患者约占患者数量的90%,约为8,200万人,部分II型糖尿病人需使用胰岛素,具体用量要根据患者病情而定,一般会在口服胰岛素逐步失效的情况下,开始加用胰岛素。具体使用胰岛素的II型糖尿病人比例目前还没有精确的数据统计,我们在走访临床医生的过程中了解到了一些经验性的数据,大多数临床医生认为接诊的II型糖尿病患者中约有20%需要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如果按照上面我们测算的II型糖尿病患者8,200万人,那么需要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II型糖尿病患者数量约为1,600万人。合并以后,我们认为国内需要使用胰岛素糖尿病患者的数量约为2,000万。2、胰岛素的使用费用前面我们已经谈到目前市场上胰岛素分为三代,每一代之间的价格差别比较大,并且国产胰岛素与进口胰岛素之间也有价格差别。我们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两家企业来进行价格的比较,国产选取通化东宝(二代胰岛素为主),进口选取诺和诺德(占据国内胰岛素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通过以上表格我们对不同类型胰岛素的价格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那么一个糖尿病人一天应该使用多少胰岛素呢?在临床上医生对糖尿病人胰岛素用量的方法比较复杂,个体差别较大,为了便于计算,我们采用简易的计算方式——按病人体重来测算。对于病情较轻的糖尿病人胰岛素的使用量为0.4-0.5IU/kg,对于病情较重的糖尿病人胰岛素的使用量为0.5-0.8IU/kg,我们择中选取0.6IU/kg,假设糖尿病人的平均体重为65kg(男性,女性患者体重平均数值),一个糖尿病人每天平均使用量约为40IU(如果是I型糖尿病人用量还会略高一些约为45IU/天)。长效胰岛素由于只维持体内基础胰岛素浓度,患者使用量会小一些,大概为0.2IU/kg,对应每天使用量为13IU。对病人每天胰岛素用量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我们就可以根据中标价格来推算每天的费用。3、胰岛素国内市场容量超过200亿在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已经把需要使用胰岛素患者数量的计算方式与日均费用的测算方式向大家阐述清楚了,下面我们对胰岛素内市场容量进行测算,由于临床个体情况可能差别较大,我们的测算结果不一定十分精确,但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个数量级上定性的认识。我们再重点看一下二代胰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