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浙江省东阳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与社会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东阳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与社会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东阳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与社会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东阳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与社会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东阳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与社会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上学期期末试卷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试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侧思维导图体现的朝代是()把仲朝政 守回林根 护耶里雷A.西汉 B.隋朝 C东汉 D.明朝2.下列关于秦始皇的评价或陈述中,属于肯定或揭示他的主要功绩的有()①司马迁:车同轨,书同文 ②侯生、卢生:刚愎自用,乐以刑杀为威③毛汉东:百代都行秦政制 ④西汉名臣桑弘羊:功如丘山,名传后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某学者指出,中国历史上的秦汉时期有“极其重要者四事”,下列属于“四事”的有()①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 ②中国版图之确立A.①②③ B.①②④③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④中国科技之巅峰C①③④ D.②③④4.下图所示为某同学整理的关于一场历史上发生在洛阳一带战乱的资料图,该战乱是( )约16年J该王期从此衰落j≡用血Ql岁以上的男子IeL⅛当兵SagfiMS某次战役的旅

战人数达30多洛阳万人,死伤约V?方人A.七国之乱 B.黄巾之乱5.正确的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准确解读。A.赤壁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C官渡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6.导致西晋政权统治短暂的原因有( )①统治集团腐朽 ②诸王动乱A.①②③ B.①②④C宦官专权 D.八王之乱下列推论中正确的是( )B∙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D.曹操称帝,开启三国鼎立时代③中原人口南迁 ④内迁各族人民反抗C①③④ D.②③④—J7.下列图片突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北方统一 B.文化昌盛中外交流D.民族交融C.8.看下图,今京杭大运河(浙江段)在隋代大体属于:()A.江南河 B.邗沟9.隋朝开通的大运河()A.某些河段至今仍然发挥着灌溉的作用C.利用了黄河南北水流的自然地形地势C.通济渠 D.永济渠B.加强了南北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D.成为今天南方、北方最主要的交通要道.创造唐朝书法空前绝后的辉煌局面的书法家包括()①颜真卿 ②王羲之 ③李白 ④欧阳询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局面的是( )12.南宋抗金将领岳飞的故事千古流传,下列成语故事或典故中,与他有关的是( )A.破釜沉舟 B.草木皆兵.下列能准确概括从宋到元历史发展趋势的是(A.文明初露曙光B.封建国家陷入危机C.投鞭断流 D.精忠报国)C.由分裂走向统一 D.繁荣与开放.下列关于下侧中国古代民族交融趋势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④A、B阶段的共同特点是游牧文化兴盛③民族交融有助于国家的统一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5.大一统王朝屡屡被农民起义推翻,一再印证了“舟水之喻”。秦末和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共同点是( )A.以,,平等”的口号相号召C有反对民族压迫的特点B.D.以宗教为组织形式

以反对苛政而举兵16.A.C.五代十国时期的开国君主具有的共同特点是(都是把持大权的奸臣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B.D.都是掌权的宦官

都是起义军首领)17.据记载,宋真宗准备让文武双全的陈尧咨陪辽国使者骑射,并允诺授予他高级武官的职位。陈尧咨回家请示其母,其母杖责之:“你们父子均以文章立朝为名臣,现在你为了厚禄,使家族蒙羞忍心吗?”这从侧面反映出宋朝()A.女性居支配地位B.与辽国战事不断C重文轻武D.选官注重家世18.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以下举措中,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国家贫弱问题的是( )A.募役法 B.保甲法19.郑和下西洋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这些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今天的( ),①亚洲A.①②②非洲B.①③③欧洲C②③④北美洲D.②④20.清朝前期,统治者非常重视搜集、整理典籍和编纂图书的活动。下列不属于当时编纂的大型典籍的是A.)《康熙字典》B.《红楼梦》C《古今图书集成》D.《四库全书》(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2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下图)材料二:汉武帝时期,采纳主父偃的建议,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材料三:臣(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史记•秦始皇本纪》臣(董仲舒)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电布布蹬1 一」IC④)制屋(1)写出材料一图中①②所表示的制度,并说说②制度的作用。(4分)(2)指出材料二汉武帝在政治方面的创新举措,并说明这一举措的影响。(4分)(3)根据材料三写出秦汉统治者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的措施,并概括其共同作用2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丝绸之路示意图:。(4分)材料二:唐朝被中国和西方许多历史学家称为最辉煌的朝代……丝绸之路上和平的使团、商队络绎不绝。中国文化那时就传播到了许多国家,同时唐代的音乐、绘画、宗教等也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将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材料三:公元前60年,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西汉对西城地区进行了有效的管辖。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唐朝也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西城地区的管理。(1)据图写出丝绸之路起点和最远到达的地点,并写出与此路开通相关的史实。(4分)(2)根据材料二列举唐朝在文化方面“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史实各一例,并说说其共同作用。(4分)(3)根据材料三列举西汉和唐朝对西域管理的措施,写出这些措施对丝绸之路的影响。(4分)2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元朝形势图(1330年)材料二:元朝机构设置示意图⅛⅛⅛EK的频(1)写出建立元朝的少数民族名称,并根据图一概括元朝疆域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一图中的相关内容,填写材料二思维导图中A、B、C、D的内容。(4分)(3)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说一说元朝统的历史意义。(4分)2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重大科技成果在世界古代重大科技成果中所占比重。时间公元前6世纪一公元前1世纪公元前1世纪一公元400 年 401—1000年1001—1500年比重50%62%71%58%材料二:英国哲学家培根曾写道:“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材料三:英国学者威尔斯在其所著的《世界史纲》一书中这样评价唐朝:“在唐初诸帝时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中国由于迅速恢复了秩序和统一而赢得了这个伟大的领先……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的。”(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特点。(2分)(2)写出材料二中提及的三种发明,及其各自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6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25.(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清朝:设军机处:鞅文字班台博:设台湾曲,隶JK福建市郑和下西洋IW禁海等“则:?满期;推克萨自卫反击战统一步民族国冢进-步巩固

封球制度潮βκ利明朝「康行皆和丞相:设Jil特骋机构;入履地士I前两:在郡北京两瀛,设驻-大更:n⅛f⅛⅛⅛,班禅L新・,平定大小和电敷乱,设伊能将军(1)根据思维导图和所学知识,写出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共同影响。(4分)(2)请列举明朝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两例,并对史实中的两位人物进行合理的评价。(4分)(3)概括明清时期中外交往的变化趋势,并说说该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4分)2022年上学期期末试卷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参考答案评分说明:对非选择题的评阅,符合题意即可酌情给分,但要抓住关键词,学会使用学科术语,语言过于随意要适当扣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5CCADB 6—10BDABC 11—15ADCAD 16—20CCDAB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21.(1)郡县制度、中央集权制度(2分);加强了中央集权。(2分)(2)实行“推恩令”(2分);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2分)(3)秦:焚书坑儒。汉: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以儒学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兴办太学等。(2分)共同作用: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一,加强了统治。(2分)22.(1)长安、大秦(2分);张骞出使西域。(2分)(2)引进来:玄奘西行,带回大量佛经。走出去:鉴真东渡日本,把唐朝先进的文化传到日本。(2分)共同作用:都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发展。(2分)(3)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唐: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3分)影响: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1分)23.(1)蒙古族(2分);疆域空前辽阔或元朝的疆域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2分)(2)A宣政院;B中书省;C澎湖巡检司;D行中书省(4分)(3)结束了唐末以来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为以后各朝代保持统一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4分,一点2分)24.(1)居世界领先的地位。(2分)(2)第一种: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第二种: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