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第二受害者疼痛和支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护士第二受害者疼痛和支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护士第二受害者疼痛和支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护士第二受害者疼痛和支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_第4页
护士第二受害者疼痛和支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护士第二受害者疼痛和支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医疗设施的受害者遭受了意外的医疗错误和对患者造成伤害的不良事件,并遭受了与事件有关的伤害和伤害。1对象和方法1.1纳入及排除标准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5-6月选择四川省某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实习、进修护士。根据样本含量可取变量数的5~10倍,本研究纳入的变量数为25个,计算样本含量约为125~250例。1.2研究工具1.2.1一般护士信息测试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护士的年龄、性别、职称、职务、学历、科室、婚姻状况、用工形式、每周工作时间等。1.2.2最近经历不良事件是否经历科室层级和护理部层级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职业生涯是否经历不良事件、经历的次数和类型;最近经历不良事件的类型、性质、患者伤害程度、发生时间、责任程度,是否经历了科室层级和护理部层级的分析讨论或汇报。此外,设置开放性问题请研究对象描述其不良事件经历和体验,以及对支持的看法和建议。1.2.3表2显示了受害者的经验和支持s耀斑,时间选择,支持,调解SVEST由美国学者Burlison等1.3问卷的发放和回收选择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36名研究对象进行预实验,确定调查内容和流程适宜,研究对象完成调查的时间为147~988秒。征得四川省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主管部门同意,向各临床科室工作群发放问卷二维码及链接,要求护士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填写问卷。问卷使用统一指导语进行解释,护士自愿且独立填写。研究共回收网络问卷526份,剔除无效问卷8份(答题时间少于150秒1份,报告的不良事件分类不规范4份,可疑从事非照护患者的护理工作者的问卷3份),有效问卷518份,有效回收率为98.48%。其中,258名护士报告了不良事件经历,予以纳入分析。1.4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或率描述。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Mann-Whitney检验,KruskalWailis检验或Brown-Forosythe检验比较不同人口学资料和不良事件特征对因变量的差异,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组间比较。纳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α2结果2.1女性转型共258例纳入分析,其中男性3人(1.2%),女性255人(98.8%);大专及以下135人(52.3%),本科及以上123人(47.7%),其余资料见表1。2.2压癌、坠床、输血事件事件类型:管路事件93例(36.0%),输液不良反应87例(33.7%),压疮79例(30.6%),跌倒或坠床78例(30.2%),用药错误75例(29.1%),烧烫伤29例(11.2%),自杀18例(7.0%),输血事件17例(6.6%)。事件分级2.3第二阶段的经验和支持水平表32.4探索性组间比较分别以第二受害者痛苦、组织支持、离职倾向、缺勤和非工作相关支持得分为因变量,检验不同人口学特征和不良事件特征的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探索性组间比较。其中,护士的文化程度、用工形式、科室、职业生涯经历不良事件的次数、不良事件的类型(管路事件、输液不良反应、跌倒或坠床、用药错误、烧烫伤、自杀)、最近一次经历不良事件的时间、不良事件分级、患者损伤程度、科室层级不良事件讨论在各因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分析结果见表1、表2。2.4.1对从事护理管理的研究对象的统计性分析结果护理部层级的不良事件讨论(Z=-1.552,P=0.121):无经历组和有经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当剔除从事护理管理的研究对象(护士长和副护士长及以上的52例)后,再次进行分析,有经历组为93例(3.412±0.927),无经历组113例(3.141±0.89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2,P=0.034)。2.4.2对社会支持的影响:高校与周工家的支持水平比较年龄:年龄>40岁组的支持水平高于其他分组,其他分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职称:护士和护师得到的支持水平低于副主任护师及以上职称组,主管护师与其他分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工作年限:工作年限>20年组支持水平高于1~15年组,其他分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周工作时间:每周工作时间≥60h组得到的支持水平低于其他分组,其他分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部层级的不良事件讨论(t=-2.946,P=0.004):无经历组的支持水平低于有经历组,但是当剔除从事护理管理的研究对象(护士长和副护士长及以上的52例)后,再次进行分析,有经历组93例(2.580±0.578),无经历组113例(2.724±0.57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4,P=0.076)。2.4.3缺勤水平与周转率年龄:31~35岁组缺勤水平高于30岁以下者,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年限:年限<1年组缺勤水平低于其他分组,其他分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周工作时间:每周工作时间<40h组缺勤水平低于其他分组,其他分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责任程度:无责任组缺勤水平高于有责任组,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4无统计学意义年龄:年龄>40岁组非工作相关支持水平高于其他分组,其他分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年限: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F=2.225,P=0.052),使用BrownForosythe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渐进F分布统计量为2.319,P=0.046)。2.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别以第二受害者组织支持、离职倾向、缺勤和非工作相关支持得分为因变量,纳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显著的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情况见表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表6、表7、表8。第二受害者痛苦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仅1个,因此未进行多因素分析。2.6“不良事件”中“被救助者”“连带责任”“被过度追责”回收的开放性问题文本资料分析结果:护士认为不良事件发生与个人经验、患者数量、护患沟通、员工配置、工作压力以及长期加班有关,例如:“我们长期加班,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超负荷工作”。护士被过度追责,例如:“不良事件不可避免,但不一定完全是医护人员的责任”“这种连带责任真的很无辜”“发生事情之后,希望我们的主管上级能够多方面的找原因”。事件造成的心理影响,导致护士质疑职业的选择,例如:“每一次不良事件对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造成影响,特别是心理影响很大,甚至有时候会质疑这个工作”。护士对支持的需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合理的休息和休假,被尊重,更多学习机会,避免责罚。3讨论3.1第二,三级医院护士的痛苦水平非常高,得到的支持水平很低本研究结果显示,护士经历不良事件后作为第二受害者,承受的心理痛苦、生理痛苦和职业自我效能水平高于美国的一项研究3.2护士对第二受害者的痛苦和支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3.2.1影响护士自我效能的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参与护理部层级的不良事件讨论普通护士的第二受害者痛苦水平高于未参与者,因此应当关注护理部层级不良事件讨论对普通护士心理、生理、职业自我效能的负面影响。当前,我国医疗机构开展护理部层级不良事件讨论,旨在营造公平、公正的护理文化,使员工能在事件中获得学习改进机会。但是,这种讨论形式可能增加护士压力,形成心理或职业的负面影响的认识尚不足。护理部层级的不良事件讨论、分析(国外称为同行评审)对第二受害者痛苦的影响仍然是有争议的,多数国外学者认为同行评审应当关注第二受害者的心理健康3.2.2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本研究结果显示,护士职务对第二受害者支持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是独立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副护士长及以上者得到的支持质量高于普通护士,可能是由于副护士长及以上者从事护理管理工作,对不良事件管理的认知、应对能力较好,反之,普通护士得到的组织支持水平较低,需要予以关注和干预3.2.3影响护士辞职和缺勤的因素经历压疮和输血相关不良事件的护士可能感受到严重的疲惫、自责、恐惧、自我怀疑和工作压力,导致离职意愿增强,甚至辞职3.2.4影响非工作的支持因素来自朋友和家人的关爱和支持是主要的非工作相关支持3.3对受害者的组织支持医院管理者应当关注每一名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的独特感受和经验,特别是心理痛苦。医疗机构应当开发针对性的心理辅助和支持项目,向经历不良事件的护士提供情感急救和必要的长期支持。初级职称、低年资和没有护理管理经验的护士经历不良事件后感受到的组织支持水平低,管理者应当提供基于同事-上级-领导的多层次、及时有效、正式的组织支持。建议合理排班,控制护士每天连续工作时数和每周工作时数,每周工作时数不能超过60h。需要关注经历输血不良事件护士的离职倾向,关注在不良事件中负主要责任,工作年限小于1年的护士实际缺勤情况,并给予必要心理缓冲时间或专业心理干预。建议医院继续加强非惩罚性文化建设,避免在事件中责备个人,不良事件的分析应当合理考虑临床实践的复杂性,在责任认定过程中遵循基本伦理原则4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护士经历不良事件后第二受害者痛苦的水平较高,得到的组织支持和非工作相关支持水平较低,并受到多因素影响。医院管理者应当客观认识护士的第二受害者痛苦,并提供正式的组织支持和专业的心理辅导,促进员工职业健康和生活幸福,对改善医疗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安全意义重大。本研究仅调查了四川省2所三级甲等医院,其代表性受到一定的局限。本研究各因变量服从近似正态分布,单因素分析首先使用非参数检验,差异有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