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使用汇总_第1页
4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使用汇总_第2页
4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使用汇总_第3页
4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使用汇总_第4页
4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使用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其不可而为之背诵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2.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3.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4.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1、弑2、接舆3、长沮4、桀溺5、耦而耕6、耰而不辍7、怃然8、荷蓧9、黍而食10、击磬11、荷蒉12、硁shìyújūJiénìyōuǒuwǔshǔqìnghèkuìkēnghèdiào1、字音2、通假字

(1)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辟通________

(2)植其杖而芸

芸通________避,逃避耘,除草3.词类活用

(1)止子路宿(

)

(2)杀鸡为黍而食之(

)

(3)见其二子焉(

)

(4)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让……停下来让……吃让……拜见使……洁使动用法4.古今异义

(1)孔子沐浴而朝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指洗澡。

(2)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古义:________。今义:水大的样子。)

(3)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古义:___________。今义:指妻子的父亲。)“沐”指洗头,“浴”指洗澡形容动乱年长的男子相关成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以往的已不可制止,未来的还来得及挽回无人问津:比喻无人过问,受到冷落。也比喻无人探索、尝试。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形容脱离劳动,脱离劳动人民。知其不可而为之: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深历浅揭:遇到深水就连衣涉水,遇到浅水就撩起衣服过河。比喻做事要因地制宜。孔子身处“礼崩乐坏”的时代,在多次碰壁后,知道自己的主张、抱负不能实现,但他仍然为之奋斗,被称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而孔子的这种精神却遭到了许多隐士(有识之士)的反对。如接舆(狂放游侠似的隐士)、长沮、桀溺(匿迹山林的隐士)、荷蓧丈人(清高孤傲而性格复杂的隐士)。他们对孔子师徒极尽奚落和嘲弄。同时还遭到普通人的反对,如晨门人、荷蒉者。认为孔子固执,不因势利导改变自己。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

1、其所謂“知其不可而為之”,謂:()(A)明知是錯,執意去做(B)不管可不可以做,做了再說(C)沒有能力,勉強去做(D)義之所在,堅持去作2、在你看来,“其”和“之”应该指代什么?D知其不可而为之知道那不能(成功)却(还要去)做这些事恢复周礼,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评析】“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从这位看门人的话中,我们也可以见出当时普通人对孔子的评论。本课的具体内容

14.21孔子循礼卫道。

18.5接舆评孔子德衰。

18.6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入世思想。

18.7荷蓧丈人批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14.38普通人对孔子的评价。

14.39荷蒉者批孔子固执,不懂通达权变。

9.9孔子的理想无法实现。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部分:第二——第六章第三部分:第七章讨伐弑君者“仕”与“隐”的论争孔子自我总结深入探究文本第一部分:讨伐弑君者背景:

春秋末期,由于公室式微而私室强大,在权力的斗争中弑君的行为时有发生,这其中有公室成员篡位而弑君,卿大夫与国君争权而弑君,公室成员、卿大夫或国君近侍等与国君有仇而弑君。弑君活动最频繁的国家当属晋、齐,而齐国的弑君事件则相对集中于齐桓公诸子争立时期和陈氏最后夺权的时期。这些弑君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转型期矛盾冲突的不可调和,也是社会转型产生的阵痛之下的牺牲。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殷周以来的神权政治价值观的崩解。1、在得知陈成子杀了齐简公之后,孔子为何要”沐浴而朝”?2、按理来说,陈成子杀简公,哀公应该早知道这件事,但他都未表示要出兵。况且杀的是齐国国君而非鲁国国君,为什么孔子还要如此隆重地请求鲁哀公出兵讨伐陈成子呢?3、在遭到哀公的婉拒,又遭到三桓的一致拒绝之后,孔子为什么一连两次说出“不敢不告”?沐浴就是斋戒,古代在举行祭祀或其他典礼前要进行斋戒,包括沐浴、洁食、禁欲,以示庄重和虔诚。这说明孔子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孔子的观念中“君君,臣臣”,现竟然有人弑君,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此种行径当然应该天下共击之。这是孔子“礼”的思想的体现,所以他才会如此隆重地提出这种要求。孔子虽告老还家,但仍用士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孔子对于鲁国君臣实现自己要求原本就没抱太大的希望。反复的申告,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而又想有所作为的心情。探究“仕”与“隐”的论争第二部分:接舆对孔子是一种怎样的态度?

接舆歌笑孔丘,并非纯粹反对孔子,只是觉得孔子的思想在当时难以实现。接舆是个隐士,他不满社会现实,眼看政治无可挽回而知难而隐。他对孔子传道济世的思想持悲观态度,接舆善意地讽喻孔子。既尊崇孔子的德行又同情孔子的四处碰壁。“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劝告孔子避乱隐居。既然要劝阻孔子,为什么接舆却不屑与孔子交谈呢?因为在接舆看来,要劝阻孔子是不可能的,他要说的也都说过了,所以没有必要多说;如果和孔子交谈,说不定反要被孔子劝谏,让自己积极参政呢。既然知道劝阻无效可仍然要劝,这其实也是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做法。长沮的回答是什么意思?

嘲讽孔子周游列国,忙于求仕,应该很熟悉道路情况。桀溺的回答是什么意思?现在世道动乱,政治黑暗,是不会有所作为的,你不应该再追随孔子,而应该追随那些隐士。夫子为何“怃然”?沮和桀溺虽然刁难孔子之徒问津,孔子却是尊重隐士的洁净不扰、洁身不辱的拒抗污染的品德,隐士的话,让孔子感觉到自己力量的渺小,内心也充满了悲凉。疑难探究①荷蓧丈人是怎样一个人?荷蓧丈人是一个隐者。隐者,一般属于道家学派。道家主张清静无为,主张避世,主张“小国寡民”。在他们看来,孔子到处奔波,试图整治天下,是“知其不可而为之”。②荷蓧丈人留子路住在他家,杀鸡做饭给子路吃,又叫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有何用意?

荷蓧丈人开始对子路很气愤,很骄傲,见子路对他恭恭敬敬,又热情地接待他。这是有用意的,是向子路展示田园生活的宁静、安闲、团聚。实际上也向子路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即清静无为,隐居避安。

③如何理解“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是对孔子一味周游求仕,不事生产的讽刺。④子路是如何评价这位丈人的行为的?对他重视长幼之节表示肯定,但又对其废弃君臣大义,消极避世的作为表示反对,认为应该从政济世,知其不可而为之。试概括本课中几位隐士的特征。

接舆是个狂放游侠似的隐士,他主动积极讽谏孔子,却又不愿与孔子对话,既表现了对孔子心志的理解,又表现了对当时现实政治的失望。长沮、桀溺都是匿迹山林的隐士,性格傲慢、冷漠,有点不近人情;对孔子有较深的成见甚至敌意。长沮言辞尖刻,对孔子冷嘲热讽;桀溺较为自负武断更为悲观厌世。丈人是个清高孤傲而性格较为复杂的隐士。他倚老卖老,给了子路一顿训斥,却又好饭好菜招待他;他不愿结交孔子师徒,却又忘不了人之常情,能济人困危;他漠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