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_第1页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_第2页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_第3页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_第4页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前挑战10分钟1、明朝建立的背景、时间、建立者、都城2、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体现在哪三个方面?3、明太祖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的4点表现4、明太祖改革地方行政机构的表现5、锦衣卫和东厂分别是由谁设立的?目的是什么?6、明朝“八股取士”有什么特点?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自主预习通读课文,拿笔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1、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的、时间、概况、意义及地位。2、倭寇的组成,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及概况,对戚继光的评价。3、葡萄牙对我国的侵略。郑和下西洋2009年5月17日下午,厦门市科学技术局组织在厦门港引航站召开了“郑和一号船舶引航系统”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为什么要以“郑和”来命名船舶引航系统呢?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郑和本人是一个伊斯兰教徒。家庭的原因使的郑和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后入宫当太监在燕王府当差。在“靖难之役”期间,郑和跟燕王朱棣南征北战,建立了不少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初,朱棣亲笔写了一个“郑”字,赐他为姓,并提升为内宫兼太监。由于郑和小字“三保”,所以人们也叫他“三保太监”或“三宝太监”。他率领大型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ABCDEFGA出发点:刘家港B占城(今越南)C马六甲海峡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