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市赛获奖_第1页
人教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市赛获奖_第2页
人教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市赛获奖_第3页
人教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市赛获奖_第4页
人教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市赛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赤壁的惊涛骇浪勾起了苏轼的无限遐想,与雄姿英发的周瑜相比,东坡自然感慨万千。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作何感想呢?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用典的含义和表达上的作用;2、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愤概。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山东历城人。他写的诗词甚多,至今留存六百多首,被誉为“词中之龙”。其词题材广泛,风格以豪放为主,与苏轼接近,世称“苏辛”。辛词充满了誓复中原的爱国之志和壮志难酬之情。著有《稼轩词》,又名《稼轩长短句》。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下侵宋。年轻的辛弃疾组织了两千多人,参加了济南最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耿京的队伍。后又代表耿京和南宋王朝联系,共同抗金。不久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二十三岁的辛弃疾毅然直驱金人军营,捉住张安国,投奔南宋政权。南归后,他一直主张坚决抗战,与投降派进行不懈的斗争。他先后向孝宗献《美芹十论》与《九议》等论文,阐明自己的抗战主张和具体措施。但南宋政权一直为主和派所把持,辛弃疾不断受到打击排挤,南宋朝廷从不委以军事重任。晚年他又被谏官弹劾削职,最后含愤去世。写作背景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tuō)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千古江山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 金戈铁马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可堪回首(英雄业绩)(精锐部队)(草率)(落得)(不堪哪堪)(久远的年代)

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豪放/悲凉与惆怅

作者是用什么手法表达这种情感的?

用典(化用典故)欢快、忧愁、寂寞、伤感、恬淡、闲适、激愤、思念、激昂、消沉

引古事来比今事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常用的写法,统称“用典”。恰当运用,可使诗文情思隽永,含蕴深刻。找典故:1、本词有几个典故?2、在文中分别是哪一句话?3、它们分别与谁有关?4、每一个用典的用意何在?(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权)(2)寄奴曾住(刘裕)(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刘义隆)(4)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拓拔焘)(5)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

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孙权:曾在京口建吴都,并曾打败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刘裕:刘裕曾经在京口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大举北伐。建功立业,矢志北伐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讽刺刘义隆,警告当权者。借鉴历史,委婉劝当朝统治者不能草率出兵,必须作好准备。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ì)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心情沉重,表达了隐忧: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思考:用廉颇的典故,作用是什么?

作者以廉颇自况,抒发自己老当益壮,仍不忘为国效力的壮志!这正是全诗的主旨。上片孙仲谋舞榭歌台风流业绩(景仰之情)刘裕金戈铁马万里如虎(赞叹之情)下片刘义隆元嘉草草仓皇北顾(警告当局)拓跋焘佛狸祠下神鸦社鼓(表达隐忧)廉颇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壮志未已)借古讽今多用典故,表达北伐雄图、对国事的忧虑和壮志难酬的愤慨。作者借用典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词中用典

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学习,试分析苏辛二词的异同。提示:题材风格思想情感表现手法角度主旨

相同点:

题材:

咏史怀古词,题目结构“地点+怀古”。

主旨:

托古喻今,都渴望建功立业。风格:

意境雄浑壮阔。苏词:①借景抒情。

②多铺叙。辛词:①情景交融。

②化用典故,含蓄蕴藉。思想情感苏词:功业未就之慨叹辛词:民族忧患,抱负不展,怒斥偏安。表现手法

不同点:延伸阅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