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_第1页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_第2页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b.a.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20世纪前苏联著名的教师和世界著名的教师。在他35年的教育生涯中,研究过3700名学生,写了40多部书、600多篇论文和1000多篇供儿童阅读的文艺作品,为教育事业留下了极其丰厚的宝贵遗产。他非常重视学生文学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活动,并把它看成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就语文学科的创作活动而言,它是“使用语言进行创作的活动”,是以文学体裁为主体同时包括其他文章体裁的创作活动。在苏霍姆林斯基领导的学校,创作活动已经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主要观点仍对我们今天的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一、创作活动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和目语文课要不要学生进行文学创作,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他说:“不只是作家而是每个有文化教养的人都应当会用语言进行创作,会用艺术形象体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感受。”创作是运用语言进行创造的智力活动,它可以使学生“鲜明的思想”、“生动的词语”和“创造精神”得到全面的训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创作活动能克服传统作文教学存在的严重脱离周围世界和现实生活的重大弊病,创作活动使作文教学与周围现实生活相联系,在观察中每个学生总是用自己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所以各人的思想不会雷同,语言的表达必定带有深刻的个性,创作的内容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独创性。而且,文学创作是具有审美性质的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它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学创作使学生感受到了自然美、社会美和语言美。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审美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审美情感以及语言的艺术表现力都得到了发展。二、第四,科学设计,将学生作为实践对象观察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是发展智力的途径。学生可在观察中汲取知识,而知识也可以在观察中活跃起来。苏霍姆林斯基规定儿童在小学阶段要进行300次观察,并编写了300页的观察教材———《大自然的书》。他认为,传统的作文教学,“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别人的思想,却没有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作文“是一些硬挤出来的、笨拙的、背诵下来的句子和词组,它们的意思连儿童本人也是模糊不清的”。他主张一开始不让学生写记忆性的命题作文,而写观察作文,进行“实物写生”。他们用自己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他们的语言表达就具有自己的独创性。换言之,观察作文能使学生产生“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和“创造精神”。这三点正是科学作文教学的“三根支柱”。他在自己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从1~10年级推荐他设计的233个作文题中,其中“写生”性质的观察作文题有116个,占总数的50%,可见他对学生写观察作文的重视。观察作文题分成两类,一类是艺术性的描写文,如《学校附近的花》、《晚霞》、《春天的溪流》、《树林里的冬日》等。这既可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同时让学生提高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孩子们感受到和体验到所看到和听到的东西的美,就能领会语言的细微色彩,而美则通过语言进入他们的心灵”,另一类是科学的描写文,如《燕子筑巢》、《小麦是怎样抽穗的》、《蚂蚁的生活》、《湖与河的比较》等,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兴趣和能力,使学生获得有关大自然变化规律的科学基础知识。“表象———不管他们是多么鲜明,并不是目的本身和教学的最终目的。智育是从有理论思维的地方开始的。”这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即抽象思维),否则学生的智力是难以提高的。“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我们应该“让他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打开他的创作的泉源”三、创设写作环境,强化思维的能力书籍是学校精神生活和智力生活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学校首先就意味着书籍,他把学校办成一个“书的世界”。课外阅读是搞好课堂阅读的智力背景,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丰富源泉。因此,他提倡学生写读书笔记。在他设计的233个作文题中,读书笔记共有98篇,占总数的42%,居作文数的第二位。他认为,阅读是“丰富精神世界的源泉”,让学生通过阅读,借助书本来观察和认识世界及自我,从而攀登上智育、德育和美育的顶峰。读书笔记可让学生阐发个人的志趣和理想,发展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道德和审美方面的自我教育。他把读书笔记分成两类:一是对课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如《杜布罗夫斯基身上什么东西吸引我》(普希金的小说《杜布罗夫斯基》的读书笔记)、《我们今天还有变色龙式的人吗?》(契诃夫短篇小说《变色龙》的读书笔记)。二是对课文中的格言或谚语展开议论,如《个人即使伟大,毕竟还是微弱的》(高尔基语)、《诚实比一切更接近于伟大》(维克多·雨果语)、《任何一个不做事的公民都是贼》(让·雅克·卢梭语)等。低年级(1~5年级)以写观察作文为主(共85篇,占总数的79%),高年级(6~10年级)以写读书笔记为主(共76篇,占总数61%)。这样安排写作训练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序列和认识事物的规律,可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从而实现这三种思维形式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转化。另外,苏霍姆林斯基还特别重视为学生创设一个创作活动的环境,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外文学创作小组,活动的方式主要有:让学生采集民歌和民间故事,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和创作;学校办有手抄的文学杂志《我们的创作》和《我们的思想》,办有《青年文学创作》墙报,设有文学创作陈列橱,专门编辑、张贴和陈列学生创作的作品;学校成立儿童话剧团,有的班级还成立了戏剧小组,孩子们在这里学习排演儿童戏剧,成为一个创作的集体;学校和班级经常为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