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10姜科、兰科_第1页
第15章10姜科、兰科_第2页
第15章10姜科、兰科_第3页
第15章10姜科、兰科_第4页
第15章10姜科、兰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姜科Zingiberaceae

【分属与分布】约51属,1500余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主产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21属,约200种,分布于东南至西南。已知药用15属,约100种。【化学成分】

姜科药用植物普遍含有挥发油,具有芳香健胃、祛风和抗菌作用。其中莪术醇等为治疗子宫颈癌的有效成分。此外,还含有黄酮类,如高良姜素、山姜素、山柰酚等;甾体皂苷如薯蓣皂苷元(闭鞘姜亚科)。♂♀↑K(3)C(3)A1G(3:3)

草本,全株芳香。叶鞘顶端有明显的叶舌;

,外轮花被与内轮(花萼和花瓣)明显区分,具发育雄蕊1枚和退化雄蕊呈花瓣状。种子具重点特征:姜

Z.offcinalisRosc.

多年生草本。

根状茎呈块状或不规则的指状分枝,断面呈淡黄色。

叶片披针形,穗状花序自根状茎抽出。常见的药用植物:根状茎入药,能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散寒化饮,温肺止咳,解毒。

姜黄CurcumalongaL.

根状茎丛生,多分枝,断面深黄色,极香;须根末端膨大呈块根,淡黄色。

根状茎(姜黄)能破血行气,通经止痛。块根(黄丝郁金)能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广西莪术C.kwangsiensisS.Lee.etC.F.Liang

根状茎卵球形,有明显的环节。块根作郁金入药(桂郁金)。莪术(蓬莪术)C.phaeocaulisVal.

根状茎断面暗绿色,须根近末端膨大成肉质纺锤状。主根茎陀螺形。根状茎(莪术)|块根(郁金、绿丝郁金)入药。以上两种植物根状茎是中药“莪术”,能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块根是中药“郁金”有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的作用。阳春砂AmomumvillosumLour

多年生草本。

叶舌膜质半圆形;叶鞘上有略凹陷的方格状网纹。

穗状花序由根状茎上长出。

果皮多揉刺;种子多角形。果实和种子入药,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的作用。益智(山姜属)AlpiniaoxiphyllaMiq.

叶片基部边缘具脱落性小刚毛;

叶舌膜质,2裂;

总状花序生于茎顶。果实入药,

能温脾止泻摄唾。暖肾固精缩尿。

叶片线状披针形;

叶舌披针形;

总状花序顶生。高良姜

AlpiniaofficinarumHance.

根状茎入药。具有温胃、祛风、散寒、行气、止痛功效。大高良姜(红豆蔻)AlpiniagalangaWilld.

叶片矩圆性,叶舌近圆形;叶脉稍呈波浪皱褶

圆锥花序顶生,密生多花,具苞片与小苞片。

果干时长圆形,中部缢缩,枣红色,不裂。根状茎和果(红豆蔻)入药。草豆寇

AlpiniakatsumadaiHayata

叶片线状披针形,基部两边不对称,叶舌外被粗毛。

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密生粗毛;

蒴果球形。种子聚生成种子团。种子团入药,能燥湿健脾,温中散寒,行气化湿,止呕。兰科Orchidaceae【分属与分布】

约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