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_第1页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_第2页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_第3页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_第4页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口课标导航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2•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1.结合列宁主义的形成过程,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列宁主义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深远意义。2•从“时空观念”角度理清俄国十月革命的基本历程,从中概括十月革命的特点和伟大意义。3•了解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到“苏联模式”的演进,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曲折性和渐进性并运用“唯物史观”评价苏联模式。读教M自主学习认知顶习圧罷丸.1/.'.':列宁主义的形成1•条件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政治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阶级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组织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俄国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苏联共产党的前身思想1900年,流亡国外的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2.确立: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革命派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3.内容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J7—.在“同时胜利论”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一国胜利论”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4.意义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托丿丄十月革命的胜利1•背景丁两个政权并存:二月革命胜利后,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的领导人将政权交结束沙皇专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给临时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镇压人民的反抗。指明革命方向:1917年4月,列宁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过程占领冬宫:1917年11月7日,即俄历10月25日,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成立新政权成立:1917年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推翻临时政府,成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意义:标志着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意义⑴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成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勺:•!占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他们通过武装斗争,使苏俄陷入内战当中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目的体现了政策的“战时”特点内容最重要的是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作用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说明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新经济政策时间1921年3月内容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实质是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企业作用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3.“苏联模式”背景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1924年1月,列宁逝世。措施措施:在斯大林领导下,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结果: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特点在经济上表现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政治上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评价积极性苏联在很短时间内,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苏联模式”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消极性: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发展工业化»阅读教材•想一想1•阅读教材P90“史料阅读”,思考:为什么说“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作为一个政党而存在,是从1903年开始的”?提示: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布尔什维主义的出现,标志着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在俄国的建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2•阅读教材P92“学思之窗”,思考: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区别作了怎样的说明?提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为应对战争和解决粮食危机而实施的,作为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探索是失败的新经济政策是在恢复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的基础上,间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3•阅读教材P92“历史纵横”,思考:《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绘了苏俄哪一时期的社会画面吗?小说塑造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怎样的人物形象?提示:社会画面: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广阔的社会画面。形象:保尔是一个自觉的、无私的革命战士,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充满青春活力,不畏困难,勇敢坚强,意志坚定。»发掘教材•读一读1•阅读“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攻占冬宫(绘画作品)”(见教材P90)信息解读:冬宫就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基地和象征。1917一年IL月.8旦凌晨,革命武装攻占冬宫的意义在于,它彻底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象征着十月革命取得胜利。2.阅读“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苏俄内战形势图(1918—1922年)”(见教材P91)信息解读:俄国十月革命后,,新生政权面临着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的武装叛乱,国内经济形势日益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列宁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一切人力、物力应对战争的威胁。3.阅读“农民加入集体农庄”(见教材P93)信息解读:农业集体化消灭了富农阶级,,把广大劳动农民引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为苏联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要求过急,强迫命令,出现违反自愿原则、侵犯中农利益的过火行为、组织形式比较单一等。4•阅读“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见教材P93)信息解读:拖拉机厂承担军工厂的功能,熊生产坦克,体现了苏俄(联)工业生产的特点;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提能刀合i乍搽究荻堆点宠饭探究一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史论史识1•从“唯物史观”角度看待列宁主义的继承与创新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新的历史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规律,总结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的新经验,概括了20世纪初期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到了一个新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2•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在适用于帝国主义时期无产阶级斗争的新条件下,建立了不冋于第一国际各国政党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溃疡以及必然灭亡的条件,是对马克思主义划时代的贡献“一国胜利”理论在帝国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这是帝国主义的时代特征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结果关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理论正确分析了由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和策略,并且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无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问题命题探究探究1列宁主义的理论创新史料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①。——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②……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

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③列宁《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读史:①传统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共产主义革命将在一切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发生②资本主义在各国发展不平衡③列宁主义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做了新的发展设问:列宁为什么认为社会主义“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对比两段史料,对我们认识马克思主义有何启示?提示:原因:资本主义在各个国家的发展极不平衡。启示: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需要打破理论束缚,进行大胆创新。探究2运用列宁主义分析十月革命的时代性史料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读史: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①。此外,如果谈到某一个国家(例如谈到这个国家的民族纲领),那就要估计到,在同一历史时代这一国家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具体特点②。”读史:①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要与国情相结合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特点及其意义》设问:根据史料,概括列宁的观点,并运用这一方法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提示:观点:社会问题带有鲜明的时代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探究二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史论史识1•从“时空观念”角度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和賈彌棗打革谕7.S1[)-(两牛歧权井存).77ior决定真装母亘\rn7A|0|了」仆1"西刀提沏-七月爭件丨•月直血左沙呈指方闻丢如坦曲略此(1)一个过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⑵“四个变化”建立政权:两个政权并存f资产阶级临时政府f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革命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f社会主义革命。革命策略:和平夺权f武装起义。国家性质:资本主义f社会主义。2•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暴力夺权”是俄国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俄国二月革命之后,列宁曾设想用和平方式完成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用暴力手段血腥镇压示威群众,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不可调和,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要推动俄国社会的进步,唯有用武装斗争的方式。3•多角度认识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理论角度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在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革命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革命道路由中心城市起义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革命性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命题探究探究1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史料1914—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大量的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了工厂,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至1917年,俄国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①。时间罢工资料②参加人数1914年8月12月68次3.5万1915年1000次54万1916年1500次100万1917年3月8日事件20多万工人、士兵读史:①—战给俄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②人们的罢工游行不断设问:史料反映了什么问题?表格中1917年3月8日发生了什么事件?该事件后俄国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提示:(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带来巨大伤亡;人民反战罢工、游行不断;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俄国依然很落后。(2)二月革命。(3)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探究2十月革命的特点史料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①。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②。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列宁“四月提纲”读史:①俄国革命应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阶段②政权应当从资产阶级手中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设问:史料反映了列宁最初主张用什么方式夺权?原因是什么?提示:方式:和平夺权。原因: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探究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史论史识1•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适应一适应战时需娶(/非常时期十内忧外崽1呵怡常(惟常玫邃一最人跟度集屮人力.物力*财力一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允许私人经济等笋种鮭济成分'两死许f存在v允塀商品经济的疫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来发展生产力,着眼点在于生产关系的变革,结果忽视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而新经济政策则是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2•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苏联模式”的特点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3•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与灵魂苏(俄)联在20世纪20—30年代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的探索。尤其是苏联模式在短期内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的严重缺陷,且日益僵化。表明任何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改革创新是保持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和灵魂。命题探究探究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史料“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一种非常态的经济体制的表现,它的提出和推行是与战争形势和物资严重短缺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的①,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明显背离了经济规律②,它仍然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即作为“战时经济”的合理性③。——余伟民等《世界通史(第三编)》读史: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与当时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违背了经济规律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战时需要设问: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政治上的合理性”的主要体现。提示:适应战争的需要,实行余粮收集制。探究2苏联模式的弊端史料目前这种困难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①……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②;为不允许产品生产者的竞争付出代价,这妨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③,使俄罗斯经济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读史:①咼度集中计划经济造成经济、生活状况困难②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轻工业发展缓慢③妨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设问: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式的经济”是什么?给苏联发展带来的严重问题有哪些?提示:“苏联式的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问题: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限制生产竞争,妨碍了科学技术发展;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说方进题塑对接f技巧捏能【典例1】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公开发表《四月提纲》指明革命前进的方向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社会主义革命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属于应对战争的经济政策明立意以列宁的某次演讲内容为切入点,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俄国十月革命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抓关键由“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可知,这应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排干扰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政权落入了资产阶级的手中《四月提纲》发表时,掌握政权的仍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不符。4;九.[C【典例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指新经济政策,间接方式实现过渡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二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指在社会主义主导下,允许私营经济存在——《苏联兴亡史》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列宁的指导思想有何变化?据材料二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出这种变化的实质。这个政策的实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第一步审设问•定方向申读关键审读通则引导词第⑴问和第(2)问中,“据材料”说明答案来自材料;第(1)问中,“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答案来源于教材基础知识。提示词第(1)问,指出直接概括;第⑵问,说明解释清楚;指出直接概括。限制词第(1)问,时空限定第(2)问,时空限定1921年开春以来;内容限定新经济政策。1921年;内容限定新经济政策。;核心词第(1)问,变化;第(2)问,变化、实质、影响。第二步读材料•提信息第(1)问,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来回答。第⑵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1921年”“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已经'LbLLhLALLhLALLhLU^Lm4Lm4Lm4Lm4Lm4Lm4Lm4Lm4Lm4Lm4L_rn4L_rn4L_rn4L_rn4L_rn4L_r失败了”可推知变化;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来回答实质。第三小问影响需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第三步列要点•组答案变化:由直接过渡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变化:用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质:俄国开始从本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影响:新经济政策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欢迎,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学业质量課届评估讣盼蒂实评价基础^过^关马克思说,社会主义革命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前提下在全世界同时发生。下面事件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是()美国独立战争B.列宁主义C.新中国的成立D.法国大革命解析美国独立战争发生于1775—1783年,而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故A项错误;列宁主义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其指导下十月革命爆发,在―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故B项正确;新中国的成立是通过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完善的是革命道路问题,故C项错误;法国大革命发生于1789年,早于马克思主义诞生,故D项错误。答案B列宁说:“战争使最文明的、文化最发达的国家陷于饥饿的境地。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战争这一巨大的历史过程又空前地加速了社会的发展。”由此推断一战的积极作用是()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推动了十月革命的爆发促进了美苏的崛起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解析一战给了俄国沉重的打击,使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进而得出战争加速了社会的发展,故选B。答案B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符合这一论述的是()二月革命具有历史的进步性社会主义革命条件已经成熟“四月提纲”符合俄国实际十月革命受到科学理论指导解析据材料“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并结合所学可知是1917年3月的“二月革命”,“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肯定了“二月革命”的功绩,故选A项;社会主义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而不是“专制”,排除B项;《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排除C项;十月革命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排除D项。答案A有人评价俄国在经历一次重大变革后,便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历史的引领者”。这里的“重大变革”指的是()彼得一世改革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答案D5.1918—1920年,苏俄人民响应布尔什维克党“一切为了前线”的号召,发扬拼命精神,忘我劳动。这里的“前线”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线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前线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前线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18—1920年”“苏俄人民响应布尔什维克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的是苏俄三年国内战争。十月革命后,苏俄国内存在地主、资产阶级和国际帝国主义发动的反苏维埃政权的战争,苏俄人民奔赴“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前线,英勇抗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故选C。答案C6.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强攻的办法”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苏联模式D.十月革命答案A7.1920年底,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逐渐平息。但是,工厂停工,农业产量急剧下降,饥荒严重。面对严重的危机,苏俄政府实行()A.工业化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0年底,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逐渐平息,但是,工厂停工,农业产量急剧下降,饥荒严重。面对严重的危机,苏俄政府从国情出发,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间接过渡的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行,重新建立了工业与农业之间正常的经济联系,受到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欢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选项C符合题意;而工业化政策、农业集体化政策是在斯大林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1918—1921年实行,因此选项A、B、D不符合题意。答案C列宁说:“向社会主义过渡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式,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为此,苏俄实行()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第一个五年计划D.市场经济体制解析从材料中“向社会主义过渡可以有各种不同形式,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应该利用资本主义”可知应该指的是新经济政策,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故选B项;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社会主义过渡已经失败,排除A项;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斯大林上台后的1928—1932年,排除C项;新经济政策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资本主义的发展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而非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答案B某一时期,苏俄(联)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恢复私人小企业,据此可知苏(俄)联这一时期是()A.苏联模式时期B.“战时共产主义”时期C.三年国内战争时期D.新经济政策时期解析苏联模式时期,苏联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故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时期,苏俄大中小企业一律国有化,故B项错误;三年国内战争时期,也就是“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所有企业实行国有化,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时期,苏(俄)联政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于苏联不能开办的企业以租让的形式租让给外国资本家,故D项正确。答案D“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计划就是法令”,这说明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经济体制特点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多种所有制并存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解析通过题干可知,斯大林时期没有实行市场经济,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多种所有制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的问题,故C项错误;通过题干表述可知在斯大林统治时期,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D项正确。答案D能力提升11.1917年俄国相继发生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分别定义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选项区别二月革命十月革命A革命背景沙皇统治矛盾重重和平夺权化为泡影B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C革命任务推翻沙皇统治推翻临时政府D革命结果两个政权并存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解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反对封建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以建立民主制度为目的的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劳动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革命任务决定革命性质,故选C项。答案C十月革命的目击者美国记者约翰•里德认为,“不论人们对布尔什维克的观感如何,它的兴起是一件具有世界意义的非凡大事。”我们所理解的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社会主义理想变成现实社会主义阵营已经形成解析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终于从理论变为现实。据“不论人们对布尔什维克的观感如何,它的兴起是一件具有世界意义的非凡大事”及所学知识可知,我们所理解的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是社会主义理想变成现实。答案C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是指()A.实行按劳分配原则B.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实行新经济政策D.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解析根据题目中“共产主义原则”,得出考查的是1918—1921年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B项正确;A项不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分配原则,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利用的是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与题目中的共产主义无关,故C项错误;D项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有史学家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