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基糖苷的合成与应用_第1页
烷基糖苷的合成与应用_第2页
烷基糖苷的合成与应用_第3页
烷基糖苷的合成与应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烷基糖苷的合成与应用

0烷基糖苷的应用作为新一代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主要类型。满足了“绿色”和“环保”的要求,世界公认了其应用性能。烷基糖苷由于其安全无毒、对皮肤无害、能迅速生物降解、配伍性好以及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使其被广泛地应用于洗涤剂、化妆品、农药、涂料及生物化学等领域。目前,全世界烷基糖苷年消耗量在5万t左右,主要用于洗涤剂、化妆品、公共卫生、工业清洗和农用等。据报道,世界对烷基糖苷的需求量正在增长,并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但烷基糖苷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反应时间太长,生产出来的产品色度较高,聚合度较大等问题,整体生产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实际生产量远低于设计生产能力。高效制得纯净的环保的烷基糖苷是大势所趋。我们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以期提高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1单苷、二苷、三苷、多糖的提取生成的烷基糖苷成分很复杂,除了未反应的正癸醇,还有水分、单苷、二苷、三苷和多糖。其中残留的葡萄糖的含量按GB/T5009.7—2008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中的直接滴定法测定,单苷收率和聚合度通过气相色谱测定,反应液的色号通过比较获得。1.1还原糖含量测定根据GB/T5009.7—2008规定,用反应液滴定标定过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根据反应液消耗的体积计算反应后剩余还原糖的含量。残糖含量测定方法为:吸取5.0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5.0mL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置于150mL锥形瓶中,加水10mL,加入沸石2粒,待沸腾后,从滴定管中滴加待测溶液,直至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消耗葡萄糖的体积。并按式(1)进行计算:式中:X为试样中还原糖的含量,g/100g;m1为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甲、乙各半)相当于葡萄糖的质量,mg;m为试样质量,g;V为测定时平均消耗试样溶液体积,mL。1.2烷基糖苷组分的含量GB/T19464—2004规定使用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分析烷基糖苷的一种有效方法,样品经硅烷化处理后,进入色谱柱进行分离,各组分依据沸点不同以脂肪醇、低碳烷基多糖苷如丁基糖苷、长链烷基单糖苷、长链烷基二糖苷、长链烷基三糖苷、长链烷基四糖苷的顺序依次流出,用面积归一化法求出长链烷基多糖苷各组分的含量,由此得出产品的聚合度。气相色谱法分析烷基糖苷组分,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是测定烷基多糖苷中聚合度最为准确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反应液的硅烷化处理:取2.000g反应液,用吡啶稀释到10mL,取0.3mL样品、0.1mL内标物、0.1mL三甲基氯硅烷、0.2mL六甲基二硅胺烷加入小试管中,摇晃30s以上,静置3h。结果处理及分析如下:(1)单苷含量:式中:Ai为长链烷基单糖苷的色谱峰总面积;∑A为所有长链烷基糖苷的色谱峰总面积之和。(2)聚合度计算:式中:D1为烷基单糖苷的质量分数,%;D2烷基二糖苷的质量分数,%;D3为烷基三糖苷的质量分数,%;D4为烷基四糖苷的质量分数,%。2结果与讨论2.1葡萄糖粒径的确定在反应的醇糖比为6∶1,剂糖比为0.2∶1,温度为100℃,真空度为95.96kPa时,用不同粒径大小的葡萄糖进行反应,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反应时间随粒径变大而变长,在粒径较小时比表面积较大,与正癸醇和催化剂接触面积较大,较大的接触面积使反应速率加快;较小的粒径使反应液粘度变大,沉降变慢,反应液混合更加均匀,最终反应速率变快,得出粒径为15μm比较适宜,色号随粒径的增大而变大,较小的粒径使葡萄糖和正癸醇更加容易接触反应,副反应减少,得到的液体较为澄清。得出粒径为15μm比较适宜。聚合度随葡萄糖粒径的变大而变大,粒径为15μm聚合度最小,较小的粒径使副反应减少,多苷的得率降低,单苷得率增多,得到的糖苷聚合度较小,得出粒径为15μm比较适宜。综上,粒径越小,在体系中的分散越好,越有利于反应。综合反应时间、色号、聚合度3个因素,选取较适宜的葡萄糖粒径为15μm。此粒径得到的产物比较优良。2.2反应时间和聚合度在葡萄糖粒径为15μm,醇糖比为6∶1,剂糖比为0.2∶1,真空度为95.96kPa时,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时间越来越短,反应速率越来越快,但变化速率变慢。为了增大反应速率,减少反应时间,应该选择100℃为适宜温度。色号随着温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因为温度较低时,反应时间较长,会发生一些副反应,而温度较高时,由于产物的热敏性,较高的温度会导致颜色加深,使色号增大。所以90℃时,色号较小,颜色较浅。聚合度随着温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说明聚合度与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有直接的关系。因为95℃聚合度较小,所以选取温度为95℃。综上,反应温度对烷基糖苷合成速率的影响显著。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时间逐渐减少,当温度过高时生成的烷基糖苷的颜色却逐渐变深。这是因为反应体系内生成的水不能及时地从体系中脱除,导致葡萄糖发生自聚等副反应,使产品颜色加深。同时温度过高不利于产品品质的提高,烷基糖苷为热敏性物质,高温容易产生焦化等副反应,给产品的颜色带来影响,因此较适宜的反应温度为95℃。2.3醇糖比对收率的影响在葡萄糖粒径为15μm,剂糖比为0.2∶1,反应温度为100℃,真空度为95.96kPa时,使用不同原料配比进行反应,结果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随着醇糖比的增大,反应时间逐渐减少,反应速率逐渐增大,6∶1和7∶1相差不大,为了增加反应速率,应选取醇糖比6∶1或7∶1,但醇糖比过高时,会造成大量的癸醇剩余,回收困难,增加成本。色号随着醇糖比的增大,逐渐减小,颜色逐渐变浅,所以应该选择醇糖比为7∶1。聚合度随醇糖增大逐渐减小,单苷收率逐渐增大,所以可以选取6∶1或7∶1。综上,当醇糖比的增加,增强了葡萄糖在醇中的分散效果,从而加快了反应速度。而且因为醇对葡萄糖的“稀释”作用,使糖环与醇的反应更容易,而糖环与糖环之间的反应会减少,生成的多糖含量下降,不易发生结块。但醇糖比过高时,会造成大量的癸醇剩余,回收困难,增加成本。故选择适宜的醇糖摩尔比为6∶1。2.4剂糖比对产品色泽的影响本实验选用的催化剂为复合催化剂,催化剂是由对甲苯磺酸和硬脂酸以质量比6∶1溶解在质量分数18.79%的正癸醇中配得。在葡萄糖粒径为15μm,醇糖比为6∶1,反应温度为100℃,真空度为95.96kPa时,使用不同催化剂与葡萄糖的质量比进行反应,结果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随剂糖比的增大,反应时间逐渐变小,反应速率增大,达到一定比例后,基本不再增大。故选取0.2~0.35均可。色号随剂糖比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颜色先变浅后逐渐变深。当催化剂较少时,会使反应时间延长,副反应增多颜色变深,催化剂较多时,因反应速率太快,生成的水不能及时排除,使葡萄糖发生自聚等反应,颜色变深。为了得到颜色更浅的产品,应选取剂糖比为0.2。聚合度随剂糖比的增大,先变大后变小,单苷收率先变小后变大,但变化幅度不大,说明剂糖比对聚合度没有明显的影响。综上,催化剂浓度越大,反应时间越短,反应速率越快。催化剂用量对烷基糖苷的合成影响不明显。但是催化剂浓度不能过大,否则会造成反应过快,反应中生成的水分无法及时从体系中脱除,使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