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_第1页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_第2页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_第3页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_第4页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西医治疗:除四肢严重瘫痪者以外,均应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以颌枕带作颈椎牵引为主要治疗方法。也可作推拿治疗。改善颈椎稳定性的医疗体操有助于巩固疗效,减少症状复发。这些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较著,但对非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牵引难以评定疗效。对保守治疗无效,症状反覆发作及严重疼痛或瘫痪的病例,应当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后路椎板切除减压,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骨刺切除,椎动脉减压等,手术效果尚称满意。一、非手术疗法:参考‘中西医结合治疗’栏内容。二、手术疗法:(一)适应症与禁忌症:1、适应症:(1)颈椎间盘突出经非手术治疗后根性疼痛未得缓解或继续加重,严重影响生活及工作者。(2)颈椎病脊髓受累表现,经脊髓造影有部分或完全梗阻者。(3)颈椎病病人突然发生颈部外伤或无明显外伤而出现急性肢体痉挛性瘫痪者。(4)颈椎病引起多次颈性眩晕、晕厥或猝倒,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5)颈椎病有明确的交感神经症状,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而严重影响工作者。(6)颈椎病椎体前方骨赘引起食道或喉返神经受压症状者。2.禁忌症:(1)有严重的心血管疾患或肝肾功能不良者。(2)年老体衰者。⑶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者。(4)有精神病者。(二)手术方法:颈椎病的手术途径可分为前路、前外侧路和后路三种。前路手术又分为两类,即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术与骨赘切除椎间融合术。后路手术方法较多,有椎间孔扩大术、单纯椎板切除术、椎板切除及齿状韧带切断术、广泛椎板切除椎间孔扩大以及双侧关节突切除术、经硬脊膜内或硬脊膜外途径骨赘切除术。前路手术患者取仰卧位,沿患侧胸锁乳突肌前缘进入,显露时注意避免喉返神经、喉上神经、甲状腺上、下动脉损伤出血。至病椎后应把突向椎管的髓核及纤维环或骨赘切除,术后在椎体间植骨。因此前路手术具有减压和固定两种作用,其缺点是不能在直视下看到病变的真实现象。前外侧手术途径同前路手术,但其显露范围包括椎体前方、前外侧方的椎体横突,开放横突孔以消除对椎动脉的压迫,刮除椎间盘,切除增生的钩椎关节扩大椎间孔,术后作椎体间融合。后路手术患者取卧位沿颈后侧正中线进入,显露简单,可在直视下开放椎管及部分神经根,探查及明确病变对脊髓及神经根的压迫真象。并解除其压迫因素,达到相对减压的目的。但由于经硬膜内或硬膜外直接切除椎体骨赘,往往因牵拉脊髓致成较大损害,或因器械操作所致的挤压性损伤,或因解剖条件限制使减压不可能达到彻底等原因,使效果不甚满意。此种手术,目前只是在前路手术效果不明显时应用之。(三)术后处理:前路或前外侧手术者,术后石膏围领固定6〜8周,骨移植者应定期拍片检查证明是否骨性愈合。在未骨性融合前,应避免颈椎屈曲,防止压塌植骨块而使椎间隙变窄,影响手术效果。后路手术若做椎管探查、硬脊膜切开者,术后应取头低脚高位仰卧三天,并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加氟美松以脱水,消除脊髓及神经根水肿。颈椎手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了3〜5天,并注意观察有无血肿压迫脊髓的症状出现。中医治疗:一、辨证选方.颈型宜舒筋活络、散风止痛,方剂用舒筋汤。.痹痛型宜温经活血、散寒止痛,方宜桂枝葛根汤或蠲痹汤加减。.眩晕型气虚下陷者,宜补中益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属痰瘀交阻者,宜祛湿化痰,散瘀通络,用温胆汤加减。属肝肾不足,肝阳上亢者,宜滋水涵木,调和气血,用六味地黄汤或芍药甘草汤加减。.瘫痪型宜滋补肝肾、强筋壮骨,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二、针灸疗法详见‘针灸’栏。三、手法治疗详见‘推拿按摩’栏。针灸治疗:1、体针:可取穴绝骨、后溪、大抒、魄户、天柱、天井、合谷、风池等,一般留针10〜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2、穴位封闭:治疗根据病症辨证选穴和经络触诊检查出阳性反应的穴位进行注射。也可进行痛点注射。常用穴位有夹脊、风池、曲池、合谷等。常用药物有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以及5%葡萄糖注射液。推拿按摩:.舒筋手法:采用点压、拿捏、弹拨、按摩等手法,具有疏筋活血,和络止痛的效果。手法每次约20分钟,手法要揉和稳重,以免引起疼痛不适的感觉。.颈项旋搬法:此法基本操作要领是:患者取低坐位,使术者易于操作。术者站于患者背后,一手托住患者下颌,一手托住后枕部,嘱患者放松颈部肌肉。术者两手徐徐用力,将患者头部尽量上提,然后使头部向一侧旋转,当旋转至接近限度时,术者用适当的力量使头部继续向该侧旋5°〜10°,此时多数可听到小关节弹响声,如无不良反应,可再作向对侧旋转。效果明显者可隔日1次。如旋转时患者感觉不适,或合作差者应停作。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手术疗法适用于多数颈椎病病例,对早期病例疗效甚好,一般来说应首先选用。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是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其内容包括颈椎牵引、理疗、手法按摩、推拿、针灸、药物治疗、休息、围领或颈托及医疗体育等,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其中一种或数种方法,同时施行或交替应用之。(一)颈椎牵引:颈椎牵引治疗对颈椎病是较为有效且应用广泛的一种疗法。它适用于各型颈椎病,对早期病例更为有效。对病期较久的脊髓型颈椎病进行牵引时,有时可使症状加重,故少用。颈椎牵引的作用可以制动、解除颈肌痉挛,增大椎间隙及椎间孔,缓解椎间盘的膨出力,牵开嵌顿的小关节滑膜,使扭曲的推动脉变直。通常采用枕颌带牵引,轻症患者采用间断牵引,每日1〜3次,每次1/2—1小时。重症者可行持续牵引,每日牵引6〜8小时。牵引重量可自3〜4kg开始,逐渐增加到5〜6kg。牵引时病人可取坐位或仰卧位,颈部轻度前屈。(二)理疗:理疗可消除神经根及周围组织的炎性水肿,改善神经的血液供应和营养状况,缓解颈部肌肉痉挛,改善颈部软组织的血供。常用的理疗方法有离子导入疗法、高频电疗法、石蜡疗法、中药导入疗法等。可根据情况选择应用。(三)按摩推拿疗法:详见‘推拿按摩’栏。手法宜轻、稳,忌用暴力,注意避免损伤颈脊髓而致瘫痪,本法不宜用于脊髓型。(四)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起到辅助的对症治疗作用。常用有消炎痛、强的松、阿斯匹林、地巴唑、安坦片、维生素B1、B6、B12或ATP、谷维素等。(五)封闭疗法:常用药物有1%普卡因加强的松龙、维生素B1、B12、5%葡萄糖、丹参注射液,作痛点或硬脊膜外腔封闭。(六)中药治疗:见‘中医治疗’栏。(七)休息治疗及围领、颈托固定:颈椎病急性发作或初次发作的患者,要适当注意休息。病情严重者宜卧床休息2〜3周。必要时可配合其它治疗方法治疗。围领和颈托可应用于各型颈椎病,对急性发作期患者更为合适。休息与固定均可使颈部制动、颈肌放松,有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