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针型针灸按摩仪加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无针型针灸按摩仪加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无针型针灸按摩仪加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无针型针灸按摩仪加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无针型针灸按摩仪加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针型针灸按摩仪加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叶志敏;池红井;杨静茹;任连峰;李海山【摘要】目的::探讨无针型针灸按摩仪加穴位注射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为急性期肩周炎的治疗提高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急性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无针型针灸按摩仪加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中医推拿手法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患肢疼痛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并作统计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VAS疼痛评分、各项关节活动度评分显著由于对照组(P<0.01)。结论:无针型针灸按摩仪加穴位注射在急性期肩周炎的治疗中疗效显著,不仅可以有效起到止痛的功效,还能明显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功能,是一个理想的急性期肩周炎治疗措施。【期刊名称】《河北医学》【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328-330)【关键词】无针型针灸按摩仪;穴位注射;急性期肩周炎肩关节活动度【作者】叶志敏;池红井;杨静茹/任连峰;李海山【作者单位】河北省宽城县峪耳崖中心卫生院,河北宽城067601;河北省承德市医学情报站,河北承德067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6医院,河北承德067000;河北省隆化县医院,河北隆化068150;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河北承德067000【正文语种】中文肩周炎在中医学中属“痹证”范畴,其临床症状主要为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1] 。肩周炎的主要发病人群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2] 。患者还会因疼痛而无法自主穿衣和洗漱,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受到制约[3] 。为有效减轻急性期肩周炎患者的疼痛,提升患者的活动能力,我院对所收治的患者开展了应用无针型针灸按摩仪加穴位注射治疗的尝试,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期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符合卫生部发布的《中医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骨科康复医学》中制定的急性期肩周炎诊断标准与分期标准,所有患者病程均在1月以内,临床症状主要为一侧肩关节活动障碍,肩关节周围有难以忍受的疼痛。患者中男56例,女74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45岁,平均(54.7±4.6涉;病程最短6d,最长30d,平均(13.2±3.0)d;左侧肩周炎73例,右侧57例;轻度疼痛22例,中度疼痛68例,重度疼痛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患病部位、疼痛程度等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纳入标准:①年龄38~70岁的中老年患者,有汗出当风、受凉等风湿寒邪侵袭病史或曾有肩部损伤、偏瘫等病史;②慢性起病,肩部持续性疼痛,肩部活动时或夜间有明显加重;③肩关节在上举、夕卜展、后伸、内旋及外旋运动时受限,尤以外旋受限最为严重;④肩胛间、简前方、肩峰下、肩突、结节间沟、三角肌附着处等肩周部位有压痛,岗上肌、岗下肌及三角肌均有明显萎缩[4]。1.3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无针型针灸按摩仪加穴位注射治疗,具体为:首先采用VTIC型无针型针灸按摩仪(由北京海粒三特电子技术研究所生产),选取患肢一侧取外关穴、肩贞穴、肩前穴、肩髃穴及痛点,实施提拉、强提拉或提插针法,使用按揉法进行按摩,选取剂量时以耐受为标准,治疗时间10~20min,随后采用穴位注射治疗,注射药物为5mg地塞米松和0.5mgVitB12混合液,取穴肩应穴。在患肢天宗穴附近寻找压痛点,压痛最明显部位即为肩应穴,取穴位置可不固定,但必须都在肩胛骨上。注射时,令患者取端坐位或侧卧位(患肢在上),先用碘酒在肩应穴局部消毒,再用75%酒精进行消毒,然后使用5号一次性空针管吸取药液并直刺肩应穴,得气后缓缓注射药液,使针感遍布患肢疼痛部位。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中医推拿手法治疗。①松散放松法:嘱患者取坐位,按摩患肢,重点位于三角肌部、肩前部与肩后部;②解痉止痛法:接上势,点压患肢合谷、肩贞、肩井、肩髃、肩髎、肩前、曲池等穴,为痛点和粘连部位施弹拨手法;③运动关节法:接上势,医生用一手扶患肢,令一手托住肘部或握住腕部,以肩关节为轴心进行环转,幅度逐渐增大,随后再进行肩关节内收、夕卜展、后伸与内旋扳动;④舒筋活血法:接上势,拿揉肩臂,使用搓法自肩部到前臂上下反复搓动3~5遍,接着握住患肢腕部将其缓缓上举并牵拉提抖,最后轻微拍打肩臂。以上全套手法每次20min。两组患者均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个疗程。1.4观察指标1.4.1治疗效果:依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衡量患者的治疗效果,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患者疼痛消失,可以正常活动,半年内未复发;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可完成日常工作,但受凉或劳累后会有复发或不适症状;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好转,但难以胜任正常工作;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或有所加重。总有效率=(痊愈人数+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x100%。1.4.2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定患者疼痛程度,该法用一条长度为10cm的尺子,两端分别标明0和10,0端表示无疼痛,10端表示剧烈疼痛,在治疗前后使用尺子测量疼痛强度的数值以评价患者疼痛程度。1.4.3关节活动度:采用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设计的方盘量角器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关节活动度,依照美国Michaelfeese医疗中心的评分标准对肩关节活动度加以评价。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平均值士标准差(士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组间t检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比较计数资料,若Pv0.05,则差异达到统计学标准。2结果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3585,Pv0.01)。见表1。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v0.01组别n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651219161872.31观察组65202118690.772.2两组患者VAS评分及肩关节功能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基本接近,经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6.6425,Pv0.01),上举外展、夕卜旋、后伸内旋等肩关节功能活动度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t=4.6632、12.4891、4.5812,均Pv0.01)。见表2。表2两组患者VAS评分及肩关节功能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组别n治疗时间VAS评分(分)上举外展(度)夕卜旋(度)后伸内旋(度)对照组65治疗前7.43±2.0885.43±18.9323.35±5.3611.67±3.58治疗后5.86±1.7294.75±22.4726.28±6.2512.23±3.79观察组65治疗前7.46±2.1185.61±19.0223.28±5.4211.59±3.63治疗后2.19±0.45*114.20±25.31*42.19±8.15*15.47±4.26*3讨论肩周炎是由年龄、感受风寒、受伤等多种因素引发的肩关节周围组织炎性渗出、钙化、纤维化、增生,造成肌肉组织韧带粘连运动障碍的一种病症[5]。肩周炎乃正虚邪实之证,其急性期以邪实为主,患者由于肝肾不足、气虚血亏,风寒湿之邪乘虚侵袭肩部,邪气入络,筋脉收引拘急,不通则痛[6]。临床治疗肩周炎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推拿手法、刺络拔罐法、肩三针取穴法等[7]。肩周炎的治疗涉及多个组织结构与病变部位,然而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适应症和局限性,患者在治疗后仍然伴有严重的疼痛,肩关节活动依旧存在不便。无针型针灸按摩仪是一个采用脉冲调制中频技术设计的新型仪器,而穴位注射则是公认的急性期肩周炎治疗手段,为更有效的减轻急性期肩周炎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本文中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而关节功能也优于对照组,说明无针型针灸按摩仪加穴位注射确实是一个有效、可行的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方法。无针型针灸按摩仪具有模拟人工针灸、按摩的功能,运用中国传统医学中医经络学的理论,通过自动循环取穴刺激相应的穴位,疏通经络迅速,消炎止痛效果上佳,在疏通筋脉祛寒清热之余,还能调和气血,实现通则不痛的作用。无针型针灸按摩仪设计巧妙,治疗过程柔和舒适,操作简便易学,适合不同文化层次消费者的使用[8]。几乎所有的肩周炎患者都可在天宗穴附近找到压痛点,即为本研究穴位注射所选的肩应穴,实施穴位注射时,针感强烈,可传遍患肢疼痛部位。穴位注射药物为地塞米松和VitB12混合液,地塞米松具有抗炎、消水肿的功效,而VitB12则是能为神经肌肉提供营养的良药,二者合用即能消除肩关节周围炎症,又可舒筋通络,消弭病灶。注射部位位于远离肩关节的肩胛骨,因而可有效避免肌腱僵化和关节僵硬的风险。参考文献:[1]郭涛,芮庆林.国际心肺复苏最新指南变化与进展[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2,18(2):112-115.[2]康明明,王漫,石学敏.针刺阳陵泉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3,8(4):442-444.[3]ShangYJ,WangZD,ZhangY.Acupunctureacceleratinggi-flowalongmeridiansfortreatingperiarthritisofshoulder[J].WorldJournalofAcupuncture,2012,22(2):17-21.梁景荣,饶汉荣,陈喜炎,等.玻璃酸钠注射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急性期肩周炎临床疗交攵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2):11-12.[5]罗子芮,李世刚,于丽伟,等.强度-时间曲线用于颈源性肩周炎的预后判断及疗效评价[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4):329-333.[6]VasJ,OrtegaC,OlmoV,etal.Single-pointacupunctureandphysiotherapyforthetreatmentofpainfulshoulder:am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