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解析】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2023-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2023-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23七上·龙湖期中)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孔子鸟化石B.珊瑚C.钟乳石D.生石花
2.(2023七上·龙湖期中)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一滴汤水会招来许多的蚂蚁,这些现象说明生物具有哪一特征()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生物能拍出体内产生的废物D.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3.(2023七上·龙湖期中)同学们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A.B.
C.D.
4.(2023七上·龙湖期中)对草坪、灌木丛和裸地三种不同植被环境空气湿度测量的结果如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③--草坪B.①--灌木丛
C.②--裸地D.③--灌木丛
5.(2023七上·云南期中)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阳光、温度和水属于非生物因素
B.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合作关系
C.环境能影响生物,生物只能适应环境
D.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
6.(2023七上·葫芦岛期中)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与此相似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C.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D.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7.(2023七上·龙湖期中)礐石山属于AAAA级国家风景区,近年来周边环境优美,有山有水,生物种类众多,成为大家爬山踏青的好去处。以下有关礐石山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山中及周边的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礐石山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C.小球藻←水蚤←小鱼,是石球湖水中的一条食物链
D.放养外来物种有利于改善礐石山的生态环境
8.(2023·巴中)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枳”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长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A.温度和水分B.光和温度C.水分和光D.土壤和温度
9.(2023七上·龙湖期中)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生物圈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三部分
C.生物圈的厚度大概10千米左右
D.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
10.(2023七上·龙湖期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瓶。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正确的是()
A.白天水草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B.影响生态瓶里小鱼生活的生态因素只有阳光、水、空气、温度
C.该生态瓶必须是透明的、开放的,且投放小鱼数量尽量多些
D.根据该生态瓶可以建立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细菌、真菌
11.(2023七上·龙湖期中)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D.淡水生态系统
12.(2023七上·龙湖期中)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你据表分析,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生物种类ABCDE
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0.0450.0240.0030.1450.009
A.C→E→B→A→DB.E→D→C→B→A
C.A→B→C→D→ED.D→A→B→C→E
13.(2023七上·翁牛特旗期中)在一个由水稻、蝗虫和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若青蛙被大量捕杀,能表示蝗虫数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A.B.
C.D.
14.(2023七上·澄海期末)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相互联系
B.生态系统多样并且相互联系
C.各类生态系统共用阳光、空气等
D.各种生物都能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存在
15.(2023七上·迁安期末)2023年6月1日发生了“东方之星”沉船事故,事故中部分遇难者被发现时已面目全非,为辨认其身份,需提取死者的DNA样本.DNA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16.(2023七上·龙湖期中)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丁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B.甲、乙、丙都是消费者
C.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乙→甲→丙
D.若甲的数量增加,则丁的数量将减少
17.(2023七上·龙湖期中)下列生物属于分解者的是()
A.鸟B.木瓜C.蘑菇D.人
18.(2023七上·龙湖期中)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看清细胞后,他兴奋地把显微镜搬给同桌看,结果视野变得很暗.要重新看清物像,先进行的操作是()
A.转动转换器B.调节反光镜
C.调节粗准焦螺旋D.调节细准焦螺旋
19.(2023七上·龙湖期中)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最多的是()
显微镜序号目镜物镜
A16×10×
B10×4×
C10×40×
D5×40×
A.AB.BC.CD.D
20.(2023·仙游模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具有,而人体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
A.叶绿体和液泡B.细胞壁和线粒体
C.细胞壁和液泡D.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21.(2023七上·龙湖期中)如图所示,甲图为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图像。在显微镜下,若将甲图转换成乙图,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的明暗变化分别是()
A.向右移动,视野变亮B.向右移动,视野变暗
C.向左移动,视野变亮D.向左移动,视野变暗
22.(2023七上·钦州港期中)如果盖盖玻片的方法不恰当,很容易出现气泡,影响观察效果.下列四种盖盖玻片的方法中,最不容易出现气泡的是(图中半扁圆形结构代表水滴,箭头代表盖盖玻片的方向)()
A.B.
C.D.
23.(2023七上·龙湖期中)如下图所示,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⑤②④①③B.⑤④②③①C.②③⑤④①D.②⑤④①③
24.(2023七上·龙湖期中)下列图示能正确表达植物细胞各结构之间的关系的是()
A.B.
C.D.
25.(2023·赤峰)如图是植物细胞相关知识概念图,其中甲、乙表示结构,a、b表示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所有植物细胞,甲内都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B.乙能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C.a是支持和保护
D.把新鲜菠菜叶洗净放在冷水中,水不变绿与b有关
26.(2023七上·龙湖期中)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若a是供卵细胞的母羊,b是供细胞核的母羊,c是代孕母羊,则培育出的小羊多莉性状像()
A.aB.bC.cD.a和b
27.(2023七上·龙湖期中)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是()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
A.①⑤⑥B.②④⑥C.②③D.①⑤
28.(2023七上·龙湖期中)在下列细胞中,同时俱备两种能量转换器的是()
A.植物根尖的细胞B.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C.黄瓜表层叶肉细胞D.口腔上皮细胞
29.(2023七上·龙湖期中)取一粒小麦种子,穿到铁丝上,放到火上烧。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烬是()
A.有机物B.无机物C.蛋白质D.无机盐
30.(2023七上·龙湖期中)为了保护珠穆朗玛峰的生态环境,攀登珠峰的人被要求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这主要是因为珠穆朗玛峰()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B.缺少生产者
C.缺少消费者D.分解者很少
二、新添加的题型
31.(2023七上·龙湖期中)这是小娴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有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画横线出),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她所提出的问题。
(1)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
(2)实验步骤:
①准备材料用具:10只鼠妇,铁盘,纸板,干土,湿土(潮湿程度相当)。
②设计实验装置:在铁盘中以横线为界,一侧放干土,另一侧放湿土。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实验。变量是。
③在铁盘两侧的上都各放入大小相同的鼠妇。
④观察与记录:观察,每分钟统计一次干土与湿土中鼠妇的数量,统计10次。
(3)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如下表。
环境2min3min4min5min6min7min8min9min10min11min
干土2111121101
湿土89999899109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求值。
(4)得出结论:鼠妇适应于的生活环境。
实验结束后请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环境中。
三、综合题
32.(2023七上·龙湖期中)下面是某草原生态系统,请回答。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该有非生物部分和。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和流动的。
(2)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是生态系统的。
(3)如果在该草原上过度放牧,破坏草场植被,会造成土地沙漠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4)该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最长的食物链是。
33.(2023七上·龙湖期中)如图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生物细胞模式图,请分析回答:(在方括号内填图中序号,横线上填结构名称或文字)
(1)图甲属于细胞,你判断的依据是此图中的细胞具有[①],[③]、[⑤]。
(2)若将细胞甲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一般不容易看到的结构是(②),它能够控制物质的。
(3)储存遗传信息的结构是[]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4)西瓜之所以甜美多汁,主要是因为[⑤]中含有大量。
(5)甲和乙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34.(2023七上·龙湖期中)下图是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及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三个视野。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根据你的经验判断,图所示视野是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2)产生图1所示现象的原因是在制作临时装片时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没有。
(3)图2所示视野出现,这是在制作临时装片时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4)由图2→图3的操作,先要向(方向)移动载玻片,然后转动让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解:孔子鸟化石、珊瑚、钟乳石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是生物,A、B、C不符合题意。
生石花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属于生物,D符合题意。
【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2.【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解: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应激性。应激性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向日葵的花盘总是向着太阳,一滴汤水会招来许多的蚂蚁,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具有应激性。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解:能生长、能繁殖、能对环境变化作出相应反应,都属于生物的特征,说明这些小颗粒属于生物,A、C、D不符合题意。
体小且呈绿色不属于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如绿色小纸片,B符合题意。
【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4.【答案】B
【知识点】探究植物对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解析】【解答】解:草坪有矮小的植物、灌木丛植物相对高大且茂密,裸地没有植物。植物多蒸腾作用大,空气湿度就大。因此测量裸地、草坪和灌木丛的空气湿度,灌木丛湿地最大,裸地湿度最小,草坪介于二者之间,故①--灌木丛,②--草坪,③--裸地。B符合题意。
【分析】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灌丛,而湿度最小的是裸地,而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在不同的地点,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裸地最少、灌丛最多,植物多蒸腾作用大,空气湿度就大。
5.【答案】A
【知识点】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生物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A符合题意;
B、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由于相互争夺食物、配偶、巢穴等,因此会发生竞争关系;但是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也有合作关系如蜜蜂、蚂蚁、狒狒、猕猴等。因此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既有竞争关系又有合作互助关系,B不符合题意;
C、生物依赖环境而生存,生物适应环境,也能影响改变环境,C不符合题意;
D、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因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首先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和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影响生物生存的各种生物.环境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生物的生存.生物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否则就要被淘汰,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其活动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可见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6.【答案】B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选项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也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符合题意.而其它选项均反应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影响环境,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影响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
7.【答案】B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解: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山中及周边的所有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因为缺少非生物成分,如果把山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应包括空气、阳光、水分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A错误。
太阳能是一切能量的来源,因此老乐山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B正确。
箭头反了,食物链的箭头应该指向消费者,C错误。
外来物种缺少天敌,因此放养外来物种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D错误。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8.【答案】B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春兰秋菊”主要是春季和秋季的光照强度和温度不同的影响,“南橘北枳”主要是受南北温度的不同造成的,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9.【答案】D
【知识点】生物圈的概述;生物圈的范围;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解析】【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A错误。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B错误。
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C错误。
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D正确。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据此解答。
10.【答案】A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解:瓶中的水草是生产者,它能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供其他生物需要,光合作用需要光,只能在白天进行,A正确。
影响该生态瓶里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空气、温度等,生物因素有水草等其他生物,B错误。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是循环的,投放小鱼数量过多会破坏该生态系统,因此该生态瓶必须是透明的、密闭的,且投放小鱼数量尽量少些,C错误。
食物链不包括细菌和真菌,该生态瓶里可以建立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D错误。
【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11.【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
【解析】【解答】解: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A不符合题意;
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
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C符合题意;
淡水生态系统是指在由淡水生物群落及淡水水域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分为静水的和流动水的两种类型。前者指淡水湖泊、池塘和水库等;后者指河流、溪流和水渠等。具有易被破坏、难以恢复的特征,D不符合题意。
【分析】在生物圈中,由于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别很大,生物种类也是千差万别,因此,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
12.【答案】A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营养级别越低,有害物质含量越少。表格中有害物质的由少到多依次是C、0.003、E、0.009、A、0.045、B、024、D、0.145。因此几种生物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C→E→B→A→D。
【分析】(1)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会增加。(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13.【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青蛙杀光,短时间内蝗虫会因为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数量会上升,但由于食物有限,水稻被它们吃光后,它们会因为缺少食物,数量又会下降。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的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它们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机物.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某种成分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成分发生相应的变化,甚至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发生一系列变化.
14.【答案】D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人类的生存依赖与生物圈
【解析】【解答】A、B、C、各生态系统并不是密闭的,孤立的,而是开放的,相互联系在一起.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和动物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因此某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加或减少,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其中有害物质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在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这说明DDT等物质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已加入全球性的物质循环当中,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整体性体现在地域相互关联、非生物因素相互影响、生物因素相互关联.不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不同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以及不同种类的生物,各种生物不一定能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存在.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多种多样,它们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此解答。
15.【答案】D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A、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最外层透明的薄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也有保护作用,B不符合题意;
C、细胞质的流动能加速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不符合题意.
D、细胞核中有携带遗传物质的结构﹣染色体,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是DNA,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
16.【答案】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解:A、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丁数量最多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
B、从图中可以看出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丁、乙、甲、丙。因此,四种生物丁是生产者,甲、乙、丙都是消费者,B正确;
C、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丁>乙>甲>丙,食物链的正确构成是丁→乙→甲→丙,C正确;
D、由分析可知,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的正确构成是丁→乙→甲→丙,在该食物链中,若甲的数量增加,则乙的数量减少,丁的数量增加,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因此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就越少,生物的数量就越少;营养级越低,获得的能量就越多,生物数量就越多。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丁>乙>甲>丙,故食物链的正确构成是丁→乙→甲→丙。
17.【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解答】解:鸟和人属于消费者;木瓜属于生产者,蘑菇是真菌属于分解者。故C符合题意。
【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18.【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用显微镜观察标本之前,首先要对光,对光时,先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关镜,使光线正好反射到镜筒内,到达我们的眼睛,直到看清明亮的视野为止。因此对好光之后,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野变得很暗,此时要重新看清物像,先进行的操作是调节反光镜,B正确。
【分析】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能够调节光线强弱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物像后,不可以随便移动显微镜的位置,否则就会因为光源角度改变或者围观人员阻挡光线而找不到要观察的细胞。
19.【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范围越小,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范围越大,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所以四台显微镜中应选放大倍数最小的一台。
A:16×10=160倍;不符合题意。
B:10×4=40倍;符合题意。
C:10×40=400倍;不符合题意。
D:5×40=200倍;不符合题意。
【分析】微镜中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物镜和目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放大实物的长度或宽度,显微镜物像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20.【答案】C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与人体细胞相比,除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还具有细胞壁、液泡等结构.
故选:C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体细胞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区别.解此题运用比较法,比较人体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1.【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从图甲和图乙可以看出,图甲中图象在视野的偏左边,且图乙中的图象比图甲中的图象大。这是在低倍镜观察到物像后换用高倍物镜观察,首先要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上都即图乙,因为高倍镜的视野窄,虽然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的物像,如果偏离视野上都的话,换上高倍镜,物像可能就不在视野中了;低倍镜换、高倍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当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需要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变得亮一些;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只是有点模糊,一般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使用物像更加清晰。可见,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放大的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上都,应向右上方移动.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上都,看到的图形.
22.【答案】B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盖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皮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所泡而影响观察。因此选项B的盖盖玻片的方法,最不容易出现气泡。
故答案为:B
【分析】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
1.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水:在载玻片上都滴一滴清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3.取材、展平: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薄膜(可以用刀片纵横划数刀,形成0.5cm×0.5cm大小的正方形),将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上都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展平;
4.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23.【答案】A
【知识点】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解: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简单记忆为:擦、滴、刮、抹、盖、染。图中⑤是滴、②是刮、④是涂、①是盖、③是染,所以正确顺序为⑤②④①③。
【分析】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包括:1.擦: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2.滴:在载玻片上都滴一滴生理盐水;3.取:用牙签在口腔内侧轻刮几下(操作前请漱口),并将之涂抹在生理盐水滴中;4.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5.染: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24.【答案】C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解: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它们都是并列关系,ABD错误;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面,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然后是细胞膜,再是细胞质,细胞核在最里面,C正确。
【分析】植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线粒体和液泡,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
25.【答案】A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解: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膜起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的作用,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的信息库,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线粒体能够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因此图中甲是叶绿体和线粒体,乙是细胞核,a是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b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A、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植物细胞的绿色部分有叶绿体,而非绿色部位如根细胞没有叶绿体,A符合题意;
B、乙是细胞核,能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B不符合题意;
C、a是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把新鲜菠菜叶洗净放在冷水中,水不变绿与b细胞膜有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据此答题。知识点如下:
(1)细胞膜:保护细胞的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2)细胞质: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液态的,可以流动的,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植物细胞的细胞质里面有叶绿体、线粒体、液泡等结构。
(3)细胞核:遗传物质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所以细胞核与生物遗传有密切关系。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4)细胞壁:保护和支持。保护细胞的内部结构和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5)大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带甜味、酸味的汁液--来自于液泡中的细胞液(多数植物细胞具有)。
(6)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放出二氧化碳和水。
(7)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主要存在于植物叶肉细胞中,幼嫩的表层细胞中也有分布。
26.【答案】B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如克隆绵羊“多利”就是用乳腺上皮细胞(体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的,它利用了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的传统方式。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若a是提供卵细胞母羊,b是供核母羊,c是代孕母羊,小羊多莉的细胞核来自于b供核母羊,具有b供核母羊的全部遗传信息v所以培育出的小羊多莉像供核母羊。故答案为:B。
【分析】“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如克隆绵羊“多利”就是用乳腺上皮细胞(体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的,它利用了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的传统方式。细胞核能够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代谢、生长、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部位,在克隆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
27.【答案】B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解:由分析可知,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②细胞膜、④细胞核、⑥细胞质、线粒体。故B符合题意。
【分析】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28.【答案】C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解:植物根尖的细胞,只有线粒体,不含叶绿体,A不符合题意。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只有线粒体,不含叶绿体,B不符合题意。
黄瓜表层叶肉细胞,既含有叶绿体,又含有线粒体,C符合题意。
口腔上皮细胞含有线粒体,不含有叶绿体,D不符合题意。
【分析】植物细胞中含有叶绿体,但并不是每个植物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叶绿体只在见光绿色部分的植物细胞内有,因为叶绿体内叶绿素的形成要在光下,因此见光部分的植物细胞中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不见光部分的植物细胞中只有线粒体。
29.【答案】D
【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解析】【解答】解:有机物能够燃烧释放出能量,其中绝大部分能量转化为热量;种子中的水在种子燃烧的过程中,被气化成水蒸气,剩余的灰烬就是无机盐。因此取一粒浸软的小麦种子穿在铁丝上,放到火上烧,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烬是无机物(无机盐)。
【分析】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包括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含水和无机盐)。种子中加热后碳化并可以燃烧的物质称为有机物,而加热后不可以燃烧的物质称无机物。
30.【答案】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解答】解: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南极的温度很低,而且南极的有机物较少,因此不适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若把粪便等生活垃放在南极,由于细菌真菌较少,分解缓慢,会造成环境污染,故科学工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缺少分解者。
【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根据获得的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31.【答案】(1)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2)对照;土壤湿度
(3)平均值
(4)潮湿
【知识点】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解:(1)假设是对提出问题肯定或否定的解答,根据问题:“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作出的假设是: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或土壤的潮湿程度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2)实验步骤:
②设计实验装置:在纸盒里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放干土,另一侧放等量湿土。这样,在盒里就形成干燥与潮湿两种环境,形成一组以土壤的潮湿程度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可以减少误差,因此应对上述数据求平均值。(4)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下,干燥环境中平均鼠妇约为2个,潮湿环境平均为18个,可以得出实验结论: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32.【答案】(1)分解者;食物链;食物网
(2)草;生产者
(3)自动调节
(4)5;草→鼠→蛇→鹰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解:(1)图中植物草是生产者,各种动物是消费者,因此,除图中所示的成分外,还缺少了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2)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在该食物网中,草是第一营养级,所以,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生产者--草。(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4)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总是维持在相对的稳定状态,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功能。
33.【答案】(1)植物;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2)细胞膜;进出
(3)④;细胞核
(4)细胞液
(5)线粒体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解:(1)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此外,植物细胞还具有①细胞壁、③叶绿体、⑤液泡。因此甲图是植物细胞,乙图是动物细胞。(2)②细胞膜紧贴细胞壁且极薄,起着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一般不容易看到。(3)储存遗传信息的结构是④细胞核,它是细胞的控制中心。(4)西瓜之所以甜美多汁,主要是因为⑤液泡中含有大量细胞液。(5)图中结构③叶绿体只有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化器是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
【分析】观图可知: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
34.【答案】(1)1
(2)展平
(3)气泡
(4)左下;转换器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解:(1)图1细胞结构中有细胞壁,应该为植物细胞。(2)图1中的细胞重叠了。是因为没有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展开。(3)在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一步很重要,要不然容易产生气泡(如图2),气泡与细胞重叠不易观察。其正确操作是: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缓缓的盖下时使水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不留气泡。(4)图2变为图3,要把细胞移至上都,细胞体积变大,所以向左下方移动玻片,使观察对象位于视野上都,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
【分析】(1)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载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2)在制作玻片标本要防止产生气泡,目的是便于观察。(3)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要理解“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自动生成1/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2023-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23七上·龙湖期中)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孔子鸟化石B.珊瑚C.钟乳石D.生石花
【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解:孔子鸟化石、珊瑚、钟乳石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是生物,A、B、C不符合题意。
生石花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属于生物,D符合题意。
【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2.(2023七上·龙湖期中)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一滴汤水会招来许多的蚂蚁,这些现象说明生物具有哪一特征()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生物能拍出体内产生的废物D.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解: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应激性。应激性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向日葵的花盘总是向着太阳,一滴汤水会招来许多的蚂蚁,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具有应激性。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2023七上·龙湖期中)同学们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A.B.
C.D.
【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解:能生长、能繁殖、能对环境变化作出相应反应,都属于生物的特征,说明这些小颗粒属于生物,A、C、D不符合题意。
体小且呈绿色不属于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如绿色小纸片,B符合题意。
【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4.(2023七上·龙湖期中)对草坪、灌木丛和裸地三种不同植被环境空气湿度测量的结果如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③--草坪B.①--灌木丛
C.②--裸地D.③--灌木丛
【答案】B
【知识点】探究植物对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解析】【解答】解:草坪有矮小的植物、灌木丛植物相对高大且茂密,裸地没有植物。植物多蒸腾作用大,空气湿度就大。因此测量裸地、草坪和灌木丛的空气湿度,灌木丛湿地最大,裸地湿度最小,草坪介于二者之间,故①--灌木丛,②--草坪,③--裸地。B符合题意。
【分析】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灌丛,而湿度最小的是裸地,而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在不同的地点,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裸地最少、灌丛最多,植物多蒸腾作用大,空气湿度就大。
5.(2023七上·云南期中)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阳光、温度和水属于非生物因素
B.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合作关系
C.环境能影响生物,生物只能适应环境
D.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
【答案】A
【知识点】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生物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A符合题意;
B、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由于相互争夺食物、配偶、巢穴等,因此会发生竞争关系;但是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也有合作关系如蜜蜂、蚂蚁、狒狒、猕猴等。因此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既有竞争关系又有合作互助关系,B不符合题意;
C、生物依赖环境而生存,生物适应环境,也能影响改变环境,C不符合题意;
D、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因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首先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和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影响生物生存的各种生物.环境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生物的生存.生物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否则就要被淘汰,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其活动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可见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6.(2023七上·葫芦岛期中)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与此相似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C.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D.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选项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也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符合题意.而其它选项均反应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影响环境,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影响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
7.(2023七上·龙湖期中)礐石山属于AAAA级国家风景区,近年来周边环境优美,有山有水,生物种类众多,成为大家爬山踏青的好去处。以下有关礐石山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山中及周边的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礐石山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C.小球藻←水蚤←小鱼,是石球湖水中的一条食物链
D.放养外来物种有利于改善礐石山的生态环境
【答案】B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解: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山中及周边的所有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因为缺少非生物成分,如果把山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应包括空气、阳光、水分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A错误。
太阳能是一切能量的来源,因此老乐山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B正确。
箭头反了,食物链的箭头应该指向消费者,C错误。
外来物种缺少天敌,因此放养外来物种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D错误。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8.(2023·巴中)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枳”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长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A.温度和水分B.光和温度C.水分和光D.土壤和温度
【答案】B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春兰秋菊”主要是春季和秋季的光照强度和温度不同的影响,“南橘北枳”主要是受南北温度的不同造成的,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9.(2023七上·龙湖期中)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生物圈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三部分
C.生物圈的厚度大概10千米左右
D.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圈的概述;生物圈的范围;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解析】【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A错误。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B错误。
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C错误。
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D正确。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据此解答。
10.(2023七上·龙湖期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瓶。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正确的是()
A.白天水草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B.影响生态瓶里小鱼生活的生态因素只有阳光、水、空气、温度
C.该生态瓶必须是透明的、开放的,且投放小鱼数量尽量多些
D.根据该生态瓶可以建立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细菌、真菌
【答案】A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解:瓶中的水草是生产者,它能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供其他生物需要,光合作用需要光,只能在白天进行,A正确。
影响该生态瓶里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空气、温度等,生物因素有水草等其他生物,B错误。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是循环的,投放小鱼数量过多会破坏该生态系统,因此该生态瓶必须是透明的、密闭的,且投放小鱼数量尽量少些,C错误。
食物链不包括细菌和真菌,该生态瓶里可以建立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D错误。
【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11.(2023七上·龙湖期中)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D.淡水生态系统
【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
【解析】【解答】解: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A不符合题意;
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
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C符合题意;
淡水生态系统是指在由淡水生物群落及淡水水域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分为静水的和流动水的两种类型。前者指淡水湖泊、池塘和水库等;后者指河流、溪流和水渠等。具有易被破坏、难以恢复的特征,D不符合题意。
【分析】在生物圈中,由于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别很大,生物种类也是千差万别,因此,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
12.(2023七上·龙湖期中)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你据表分析,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生物种类ABCDE
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0.0450.0240.0030.1450.009
A.C→E→B→A→DB.E→D→C→B→A
C.A→B→C→D→ED.D→A→B→C→E
【答案】A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营养级别越低,有害物质含量越少。表格中有害物质的由少到多依次是C、0.003、E、0.009、A、0.045、B、024、D、0.145。因此几种生物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C→E→B→A→D。
【分析】(1)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会增加。(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13.(2023七上·翁牛特旗期中)在一个由水稻、蝗虫和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若青蛙被大量捕杀,能表示蝗虫数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A.B.
C.D.
【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青蛙杀光,短时间内蝗虫会因为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数量会上升,但由于食物有限,水稻被它们吃光后,它们会因为缺少食物,数量又会下降。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的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它们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机物.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某种成分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成分发生相应的变化,甚至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发生一系列变化.
14.(2023七上·澄海期末)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相互联系
B.生态系统多样并且相互联系
C.各类生态系统共用阳光、空气等
D.各种生物都能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存在
【答案】D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人类的生存依赖与生物圈
【解析】【解答】A、B、C、各生态系统并不是密闭的,孤立的,而是开放的,相互联系在一起.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和动物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因此某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加或减少,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其中有害物质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在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这说明DDT等物质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已加入全球性的物质循环当中,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整体性体现在地域相互关联、非生物因素相互影响、生物因素相互关联.不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不同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以及不同种类的生物,各种生物不一定能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存在.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多种多样,它们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此解答。
15.(2023七上·迁安期末)2023年6月1日发生了“东方之星”沉船事故,事故中部分遇难者被发现时已面目全非,为辨认其身份,需提取死者的DNA样本.DNA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答案】D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A、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最外层透明的薄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也有保护作用,B不符合题意;
C、细胞质的流动能加速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不符合题意.
D、细胞核中有携带遗传物质的结构﹣染色体,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是DNA,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
16.(2023七上·龙湖期中)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丁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B.甲、乙、丙都是消费者
C.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乙→甲→丙
D.若甲的数量增加,则丁的数量将减少
【答案】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解:A、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丁数量最多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
B、从图中可以看出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丁、乙、甲、丙。因此,四种生物丁是生产者,甲、乙、丙都是消费者,B正确;
C、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丁>乙>甲>丙,食物链的正确构成是丁→乙→甲→丙,C正确;
D、由分析可知,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的正确构成是丁→乙→甲→丙,在该食物链中,若甲的数量增加,则乙的数量减少,丁的数量增加,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因此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就越少,生物的数量就越少;营养级越低,获得的能量就越多,生物数量就越多。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丁>乙>甲>丙,故食物链的正确构成是丁→乙→甲→丙。
17.(2023七上·龙湖期中)下列生物属于分解者的是()
A.鸟B.木瓜C.蘑菇D.人
【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解答】解:鸟和人属于消费者;木瓜属于生产者,蘑菇是真菌属于分解者。故C符合题意。
【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18.(2023七上·龙湖期中)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看清细胞后,他兴奋地把显微镜搬给同桌看,结果视野变得很暗.要重新看清物像,先进行的操作是()
A.转动转换器B.调节反光镜
C.调节粗准焦螺旋D.调节细准焦螺旋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用显微镜观察标本之前,首先要对光,对光时,先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关镜,使光线正好反射到镜筒内,到达我们的眼睛,直到看清明亮的视野为止。因此对好光之后,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野变得很暗,此时要重新看清物像,先进行的操作是调节反光镜,B正确。
【分析】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能够调节光线强弱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物像后,不可以随便移动显微镜的位置,否则就会因为光源角度改变或者围观人员阻挡光线而找不到要观察的细胞。
19.(2023七上·龙湖期中)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最多的是()
显微镜序号目镜物镜
A16×10×
B10×4×
C10×40×
D5×40×
A.AB.BC.CD.D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范围越小,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范围越大,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所以四台显微镜中应选放大倍数最小的一台。
A:16×10=160倍;不符合题意。
B:10×4=40倍;符合题意。
C:10×40=400倍;不符合题意。
D:5×40=200倍;不符合题意。
【分析】微镜中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物镜和目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放大实物的长度或宽度,显微镜物像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20.(2023·仙游模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具有,而人体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
A.叶绿体和液泡B.细胞壁和线粒体
C.细胞壁和液泡D.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答案】C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与人体细胞相比,除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还具有细胞壁、液泡等结构.
故选:C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体细胞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区别.解此题运用比较法,比较人体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1.(2023七上·龙湖期中)如图所示,甲图为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图像。在显微镜下,若将甲图转换成乙图,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的明暗变化分别是()
A.向右移动,视野变亮B.向右移动,视野变暗
C.向左移动,视野变亮D.向左移动,视野变暗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从图甲和图乙可以看出,图甲中图象在视野的偏左边,且图乙中的图象比图甲中的图象大。这是在低倍镜观察到物像后换用高倍物镜观察,首先要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上都即图乙,因为高倍镜的视野窄,虽然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的物像,如果偏离视野上都的话,换上高倍镜,物像可能就不在视野中了;低倍镜换、高倍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当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需要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变得亮一些;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只是有点模糊,一般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使用物像更加清晰。可见,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放大的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上都,应向右上方移动.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上都,看到的图形.
22.(2023七上·钦州港期中)如果盖盖玻片的方法不恰当,很容易出现气泡,影响观察效果.下列四种盖盖玻片的方法中,最不容易出现气泡的是(图中半扁圆形结构代表水滴,箭头代表盖盖玻片的方向)()
A.B.
C.D.
【答案】B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盖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皮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所泡而影响观察。因此选项B的盖盖玻片的方法,最不容易出现气泡。
故答案为:B
【分析】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
1.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水:在载玻片上都滴一滴清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3.取材、展平: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薄膜(可以用刀片纵横划数刀,形成0.5cm×0.5cm大小的正方形),将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上都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展平;
4.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23.(2023七上·龙湖期中)如下图所示,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⑤②④①③B.⑤④②③①C.②③⑤④①D.②⑤④①③
【答案】A
【知识点】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解: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简单记忆为:擦、滴、刮、抹、盖、染。图中⑤是滴、②是刮、④是涂、①是盖、③是染,所以正确顺序为⑤②④①③。
【分析】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包括:1.擦: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2.滴:在载玻片上都滴一滴生理盐水;3.取:用牙签在口腔内侧轻刮几下(操作前请漱口),并将之涂抹在生理盐水滴中;4.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5.染: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24.(2023七上·龙湖期中)下列图示能正确表达植物细胞各结构之间的关系的是()
A.B.
C.D.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解: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它们都是并列关系,ABD错误;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面,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然后是细胞膜,再是细胞质,细胞核在最里面,C正确。
【分析】植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线粒体和液泡,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
25.(2023·赤峰)如图是植物细胞相关知识概念图,其中甲、乙表示结构,a、b表示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所有植物细胞,甲内都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B.乙能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C.a是支持和保护
D.把新鲜菠菜叶洗净放在冷水中,水不变绿与b有关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解: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膜起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的作用,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的信息库,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线粒体能够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因此图中甲是叶绿体和线粒体,乙是细胞核,a是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b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烘焙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核电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车展其他相关活动方案
- 汉字板书考试题及答案
- 攻防演练考试题及答案
- 高速飙车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不玩激光笔
- 洱海保护考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15∕T 3385-2024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抚育技术规程》
- 客户服务流程优化与反馈跟踪表
- 售后索赔流程管理办法
- 2025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之综合思维培养(气候与建筑)课件
- 幼儿园中国茶文化课件
- 食堂燃气操作人员培训
- 2025年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报告-中国医学创新联盟
- 2023年宪法学习宪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汇率预测模型优化-洞察及研究
- 稳评机构各项管理制度
- 建筑安全与人工智能的深度结合
- 202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3共3册知识点背诵提纲汇编
- 广告标识牌采购投标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