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纠葛(ɡé)瓜蔓(màn)牛皮癣(xuǎn)为(wèi)虎作伥B.惬(qiè)意觊(jì)觎蒙(mēnɡ)蒙亮扺(zhǐ)掌而谈C.谄(chǎn)媚压轴(zhóu)一溜(liù)烟间不容发(fà)D.豆豉(chǐ)箴(zhēn)言轧(zhá)马路开门揖(yī)盗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风电属于绿色清洁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不能墨守成规,应该把握机遇,发挥我国幅原辽阔、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电。B.许多造诣远不能与他媲美的人早已声名雀起,他却仍然不急不躁,保持着艺术家应有的淡泊与执著,相信自己终究会跻身真正的大师行列。C.为了抑制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快速膨胀,某市实施限牌新政,规定参与摇号竞价的申请人必须持有驾照,这一门槛绊住了7万多人。D.活根吸水与花茎泡水养出来的花,乍看似无二致,但一段时间后命运迥异:一个让你忍不住精心浇灌,另一个新鲜过后被弃若蔽屣。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连那些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博士都被赶出华尔街,到地铁卖热狗去了,何况他这个半路出家的?B.在外打拼数十年后,他回到了家乡,用省吃俭用的结余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为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了拳拳爱心。C.长期以来,杀虫剂、除草剂、增效剂等各种农药所导致的污染,严重侵害着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D.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百名青年在某市首届成人礼活动中,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末端的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B.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出外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C.工作之余,大家的闲谈话题脱不开子女教育、住房大小、职务升迁,也照样脱不开为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吐槽发声。D.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5.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________。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的苔类。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6.古人有名有字。名与字意义上往往有联系,或同义,或反义,或相关,如岳飞字鹏举,意思是鲲鹏高飞。给下面的人名取字,并说明字与名的意义关联。(各不超过25字)(4分)(1)陈璋,字。说明:(2分)(2)孙冠群,字。说明:(2分)7.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5分)(1)给图表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5字)(2分)(2)根据图表数据,得出相关结论。(不超过40字)(3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内部言语并不是外部言语的内在方面——它本身是一种功能。它仍然是一种言语,也就是说,与词语相联结的思维。但是在外部言语中,思维是由词来体现的,而在内部言语中,随着词语产生思维,词语就消亡了。内部言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用纯粹的意义来思维的。它是一种动态的、转移的、不稳定的东西,在词和思维之间波动着,而词和思维或多或少是稳定的,或多或少描绘了言语思维的组成成分。只有在考察了言语思维的下一个层面以后(这是一个比内部言语更加内在的层面),才能理解言语思维的真正性质和位置。这个层面就是思维本身。每种思维都创造了一种联结,完成了一种功能,解决了一个问题。思维的流动并不同时伴随着言语的展开。这两个过程不是同一的,在思维单位和言语单位之间也不存在刻板的一致性。当一种思维过程流产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指出的,当一种思维“不再进入词语”时,这种情况尤其明显。思维有其自己的结构。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并非易事。思维和言语不一样,思维并不是由彼此独立的单位所组成。当我想与别人交流下面的思想,即今天我见到一名赤足的男孩身穿蓝衬衫沿着街道奔跑,我并不把其中每个项目(item)分别对待:即男孩、衬衫、衬衫的蓝颜色、他的奔跑、不穿鞋子等。我把所有这一切在一次思维中构想出来,但是表述时却用分别开来的词语。一个讲话者往往要花几分钟时间才能将一个思想展现出来。在讲话者的心中,整个思维是立刻呈现的,但是在言语中,它必须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相继展开来。我们可以把思维比作一朵乌云洒下一阵词的雨点。由于思维在言语中没有它的自动对应物(automaticcounterpart),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必须通过意义。在我们的言语中,始终存在着隐蔽的思维,即潜台词。由于从思维向言语的直接过渡是不可能的,因此始终存在思维不可表达性的悲哀:内心将如何表达它自己?他人将如何理解?(F.尤契夫)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是不可能的,不仅在生理上不可能,而且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交流只能用迂回的方式才能达到。(选自列夫·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有删节)8.下列对文中“内部言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内部言语功能与外部言语相对,是完成言语思维的内在方面。B.与外部言语一样,内部言语中的思维也与词语有密切的关联。C.内部言语可以基于纯粹意义来思维,不需要始终伴随着词语。D.内部言语作为一种功能,它是在一定的思维过程当中实现的。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作为比内部言语更内在的层面的“思维”,在文中实际上就是“言语思维”。B.如果把思维比作乌云,那么每朵乌云终究都会变成一阵阵词的雨点洒下。C.每种思维都不是彼此独立的单位,因此它们与言语单位不可能完全一致。D.言语表述时需一个词语一个词语相继展开,并通过意义和思维联系起来。10.在文章末尾,作者认为“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根据本文内容说明理由。(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捡烂纸的老头汪曾祺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花卷、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挨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正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有一些退了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想吃什么要点什么。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①都扔在这儿。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提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这些,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动客人,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啮。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他可不在乎这个),自言自语:“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跳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能把他揍趴下。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八千多块钱,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注】①挑费,京津冀方言,指家庭日常生活开支。(选自《汪曾祺全集》第二卷)11.概括第三段所描写人物的形象特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作者在第四段中通过虚拟的旁观者来评说“老头”的行为,这样写有什么效果?(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赏析文中画线部分。(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本文开头两段不避其繁,结尾两段不避其简,作者为什么作这样的结构安排?(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太平州学记[宋]张孝祥学,古也。庙于学以祀孔子,后世之制也;阁于学以藏天子之书,古今之通义,臣子之恭也。当涂①于江、淮为名郡,有学也,无诵说之所;有庙也,无荐享之地;有天子之书,坎而置之屋壁。甲申秋,直秘阁王侯秬②来领太守事,于是方有水灾,尽坏堤防,民不粒食。及冬,则有边事,当涂兵之冲,上下震摇。侯下车,救灾之政,备敌之略,皆有次叙。饥者饱,坏者筑。赤白囊③昼夜至,侯一以静填之。明年春,和议成,改元乾道,将释奠于学。侯语教授沈瀛曰:“学如是!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命其掾蒋晖、吕滨中撤而新之。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客有过而叹曰:“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今之当涂,昔之当涂也,来为守者,孰不知学之宜葺,而独忘之者,岂真忘之哉?力不赡耳!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王侯易民之忧,纳之安乐之地,以其余力大新兹学,役不及民,颐指而办。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客于是又有叹也:“尧、舜、禹、汤、文、武之天下,传之至今,天地之位,日月之明,江河之流,万世无敝者也。时治时乱,时强时弱,岂有他哉?人而已耳!财用之不给,甲兵之不强,人才之不多,宁真不可为耶?《诗》曰:‘无竞维人。’谓予不信,请视新学。”夏四月既望,历阳张某记。【注】①当涂,古县名,宋代称太平州,今属安徽。②王侯秬,王秬,时为太平州知州;侯,古代对士大夫的尊称。③赤白囊,古代递送紧急情报的文书袋。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坎而置之屋壁坎:挖洞。B.当涂兵之冲冲:突袭,冲击。C.侯下车下车:初到任。D.力不赡耳赡:足,够。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eq\b\lc\{\rc\(\a\vs4\al\co1(臣子之恭也,将以有为也))B.eq\b\lc\{\rc\(\a\vs4\al\co1(及冬,则有边事,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C.eq\b\lc\{\rc\(\a\vs4\al\co1(颐指而办,吾尝跂而望矣))D.eq\b\lc\{\rc\(\a\vs4\al\co1(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夫晋,何厌之有))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名为“学记”,却略于州学本身的具体描述,将重心置于有救民兴学之功的王秬,塑造了一位勤政崇学的地方官形象。B.文中以“客”的口吻盛赞王秬贤于当涂历任长官,就是因为只有他才真正认识到修葺州学的重要性,故能事济而功成。C.文末感叹,自古以来天下之治乱强弱皆系于人,成事与否关键也在于人,太平州学得以重建就说明了这个道理。D.文章语言质朴流畅,叙事简而有法;后半部分的大段议论,宏阔高远,显示出宋代士大夫心忧天下、善议政事的特点。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元]张伯淳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①,扫空眼底②筝。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③乍雨初晴。【注】①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②,一种弦乐器,如筝。③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21.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2分)①②2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选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23.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言,我善养吾________”一句的注释。(2分)24.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古诗文默写。(6分)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天之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子·逍遥游》)(2)长桥卧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3)____________,百步九折萦岩峦。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4)守着窗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5)我最怜君中宵舞,____________。看试手,____________。(辛弃疾《贺新郎》)四、作文(60分)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2015年语文(浙江卷)试卷总评:2015年浙江卷强调语文核心素养,重视基础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突出优秀传统文化及名家经典作品阅读。考试内容贴近社会生活,倡导主流价值观,传递正能量,匠心独运,题型新颖,贴近生活;推陈出新,稳中有变,融合现实。主要有以下特点:(1)突出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引导考生认识和理解文化传统。如语言文字运用题涉及古代命名取字的文化现象,让学生了解礼仪文化传统。(2)重视中外经典阅读。在语料的选择上,语言文字运用题选择了现代名家沈从文的散文语段,论述类文本阅读选自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思维与语言》;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当代名家汪曾祺的短篇小说《捡烂纸的老头》。此外,古诗文阅读及默写题语料均来源于历代名家的经典作品。(3)贴近社会生活与考生实际,传递正能量。试卷内容涵盖社会生活各个重要方面,如材料涉及无偿献血、食品安全、工业节能、农业污染等,也是为了让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责任意识。1.解析:本题考查音近字、难读字和多音字的读音。A项,蔓,应读wàn,指细长不能直立的茎:瓜蔓儿,扁豆爬蔓儿了。又读màn,多用于合成词,如蔓草,蔓延等。“为”是多音字,读wèi,替、给之意,或者表目的:为民请命,为虎作伥,为国捐躯;读wéi,当做、认为、是:为难,习以为常。C项,轴,应读zhòu。指戏曲演出排在最末的一出,一般都是重头、精彩的剧目:压轴。读zhóu,①圆柱形物件:轴心,轮轴。②量词:两轴丝线。③纺织机上持经线的工具:杼轴。④枢要的地位:当轴。⑤数学上指一条直线:坐标轴。D项,轧,应读yà。又读zhá:轧钢,又读ɡá:轧朋友。答案:B2.解析:本题考查音同造成的别字。A项,“幅原辽阔”应为“幅员辽阔”。幅员,领土面积,指国家疆域。宽度叫幅,周围叫员。B项,“声名雀起”应为“声名鹊起”,声望和名誉像喜鹊一样飞起,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D项,“弃若蔽屣”应为“弃若敝屣”。意思是像扔破鞋一样把它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掉。敝:破。屣:鞋。答案:C3.解析:本题考查实词、虚词、成语的运用。A项,何况:指用反问的语气表达更进一层的意思。用在此处恰当。B项,结余:结算后余下的钱、物等。不合语境。此处应用“节余”,指因节约而剩下的钱或东西。C项,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用在此处恰当。D项,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褒义词,用在此处恰当。答案:B4.解析:本题从语意重复、虚词运用不当、语序不当等角度考查对病句的辨析。B项,语意重复。妇孺,即妇女和孩童,与后面“孩童”重复。C项,虚词运用不当,“为”应改为“对”。D项,搭配不当,句子主干为“我国……被称为‘最严食品法’”;语序不当,应为“更严格的监管、更严肃的问责、更严厉的处罚”。答案:A5.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由下文可知,此处的主语应当是“石头”,D项的表述方式更能强调阳光和雨露的作用,这正与下文的叙述相契合。答案:D6.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古人的名与字之间的关系问题及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首先应仔细阅读题干,弄清要求是什么,题干中例子的意思;其次应对陈璋、孙冠群两个名字进行分析,明白“璋”为玉器名,“冠群”意思为冠压群芳,出类拔萃。然后根据此意思,得出两个名字的字,并进行解释。答案:(1)示例:玉成“璋”,玉器名,字“玉成”,表示玉汝于成。(2)示例:谦之“冠群”意为出类拔萃,字“谦之”,以谦虚戒之。7.解析:本题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首先应当看清图表上的文字,弄清楚究竟是比较什么事情;其次应当看清比较的大体情况;最后通过思考,得出相应的结论。答案:(1)示例:2013—2014年浙江省与全国图书报刊及综合阅读率比较(2)①浙江报刊及综合阅读率高于全国水平;②图书阅读率低于全国水平;③浙江人要重视图书阅读。8.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文章开头说:“内部言语并不是外部言语的内在方面——它本身是一种功能”“它是一种动态的、转移的、不稳定的东西”。因此,A项中“内部言语功能与外部言语相对”的表述是错误的。答案:A9.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文中第一段提到“言语思维的下一个层面”,而第二段开头就说“这个层面就是思维本身”,由此可知,内部言语的下一个层面是“思维本身”而不是“言语思维”。B项,文章第三段有“由于从思维向言语的直接过渡是不可能的,因此始终存在思维不可表达性的悲哀”一句,表明并不是所有思维都能转变为言语。例如后文的“隐蔽的思维,即潜台词”。所以,并不是B项所言“每朵乌云终究都会变成一阵阵词的雨点洒下”。C项,强加因果关系。思维的整体性对应的是表述时的分散性。且“每种思维都不是彼此独立的单位”是对文中第三段“思维并不是由彼此独立的单位所组成”一句的曲解。答案:D10.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首先要整体理解文本,找到回答此题的关键:“内心将如何表达它自己”,即言语不能完全地表达思维;“他人将如何理解”,即思维交流要借助言语之类的中介;“在我们的言语中,始终存在着隐蔽的思维”“存在思维不可表达性的悲哀”,即思维并不总表现为言语。因此说“心灵与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答案:①心灵(思维)的交流,需要借助言语之类的中介。②思维并不总是表达为言语。③言语不能完备地表达思维。11.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要从第三段中找出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行为等的语句来分析。他衣着“很破烂”“油乎乎的”“系一根烂麻绳”可见其邋遢;其次,他有“六十几”或“七十几”,可见其年龄大,“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足见其丑;最后,他牙口不好,却总是吃难咬的烧饼,毫不在乎地“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同时又总是不断地说句“回见”,可见其怪异。答案:①老丑;②邋遢;③怪异。12.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通过旁观者的角度来评说,其实就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来评说。本题考查的其实是第三人称叙述方式的表达效果。采用第三人称叙述,可以比较自由、直接地写出老头的举止行为带给别人的感受,还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强现场感、真实感。具体作答时,首先应从原文中找出评论老头的句子,其次要在文学化的形象语言的基础上进行升华、总结、概括。答案:①表现了其他顾客对“老头”的惊讶、怀疑和鄙夷的情感态度。②把读者引入情境,增强现场感、真实感。13.解析:本题考查赏析重点语句的能力。回答赏析句子的题目,首先,应当找出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如本题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其次,应当深入文本理清作者通过这一语句表达的意思,体现的人物性格。如本题体现了老人先前叫阵吵嚷,后来却恢复故态的滑稽情景,借以强化其怪异的性格特征。答案:①运用神态、动作和语言等多种描写手法,揭示了“老头”从愠怒失意到自我宽慰的情绪变化,描写细腻生动,富有戏剧效果。②交代“打架”事件的结局;“老头”的行为、情绪、言语恢复故态,与之前的叫阵形成对照,也与前文的惯常言行呼应,强化了人物的性格特征。14.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文本开头较长,细致地描写小说中的典型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为主要人物“老头”的出场做铺垫;结尾戛然而止,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引人深思。同时这种安排也体现了作者的匠心,使文章结构奇峻峭拔,令人惊奇。答案:①开头以繁笔设置故事场景,营造出浓厚的市井氛围,为“老头”的出场做了铺垫。②结尾交代“老头”死后留下巨款的情节,以简笔收束全文,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③开头与结尾繁简反差巨大,突破了常规写法;繁笔舒缓,简笔急促,结构奇峻峭拔,令人惊奇。15.解析:本题通过分析人物形象考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小说中的老头是一个又老又丑,邋遢且遭人鄙夷的老人,然而他却能在别人说自己坏话时捍卫自己的尊严,即使整个过程显得有些滑稽可笑,但这种行为是令人尊敬的。文章最后写老人攒了不少钱,这件事说明老人对自己的生活还是有想法的,其内心世界是很复杂和丰富的。同时,文章最后的文句也告诫我们,要对下层人士多一些关怀、尊重和理解。答案:①作者刻画这个“老头”,意在揭示:即使是看似微贱、遭人轻视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②作者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呼唤人们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给予他们更多的同情、理解和尊重。16.解析:本题主要从一词多义和文化常识的角度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冲”,本指大道交叉路口,要道,这里指军事或交通上的要地。答案:B17.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前一个“也”,助词,表判断;后一个“也”,助词,表将然语气。B项,前一个“则”,副词,表承接,可不译;后一个“则”,副词,表转折。C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修饰。D项,前一个“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后一个“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答案:C18.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从原文第3段“今之当涂,昔之当涂也,来为守者,孰不知学之宜葺,而独忘之者,岂真忘之哉?力不赡耳”可知,并不是只有王秬才真正认识到修葺州学的重要性,当涂历任长官都认识到了,但没有能力修葺州学。故错。答案:B19.解析:本题考查正确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先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理解这句话的大致意思,然后找出几个可以做主语的词——“郡”“材”“侯”,“先是”是一种常见说法,其后通常要断开,另外“凡”往往在句首。综合起来判断即可。答案: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20.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略,大致。孰,有“哪一个更……”的意思。(2)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结合注释把“王侯”翻译准确,不能翻译成“王侯将相”。答案:(1)现在我们州里外的事大致已定,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优先的呢?(2)当初王侯来时,百姓曾经把水灾作为忧患,随后又把战争作为忧患。【参考译文】学校,是古代以来就有的。在学校立牌位来祭祀孔子,是后世兴起的制度;在学校建阁来收藏天子的书籍,是古今共同的合乎正义的事,是做臣子的应该奉行的事。当涂在江淮地区是有名的郡治,有学习的人,没有传述解说的地方;有牌位,没有祭祀的地方;有天子的书籍,挖坑放在墙壁之中。甲申年秋天,直秘阁王秬来担任太守,正赶上发生水灾,把堤防都冲坏了,百姓没有一粒粮食吃。到了冬天,边境地区又发生战事,当涂是军事要地,上下震动。王秬初到任,救灾的措施,防备敌人的方略,都安排得井然有序。饥饿的人能吃饱,倒塌的堤防进行了修筑。紧急情报日夜送到,王秬都平静地对待。第二年春天,和议达成,改元乾道,打算在学校中举行祭奠先圣先师的典礼。王秬对教授沈瀛说:“学校竟然到了这样(衰败的程度)。现在我们州里外的事大致已定,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优先的呢?”命令他的属官蒋晖、吕滨中拆除后重新修建它。在此之前,郡里打算建楼,建材已经全部准备好,王秬让人取来建造楼阁,开辟了两道门,凡是学校应该有的,没有一样不具备的。有一位经过的客人感叹说:“贤明真的像这样没有止境啊!现在的当涂,还是过去的当涂,来担任太守的,哪一个不知道学校应该修葺,却唯独忘记修葺,难道是真的忘记了吗?是力量达不到罢了!当初王侯来时,百姓曾经把水灾作为忧患,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黑龙江大学《矿山地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体育职业学院《港澳台广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理化学研究进展与前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生物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资源材料与可持续发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汉口学院《对流层传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吕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软件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理工大学《互联网运维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心理健康课件模板
- 2024年陕西汉水电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脑卒中患者的药物管理确保正确用药避免风险
- 小学综合实践《我们的传统节日》说课稿
- 《蚁群算法》课件
- 关于厂房的出售知识讲座
- 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分离技术研究
-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A公司为例5100字(论文)】
- 茶楼组织架构及人员配置方案
- 阀门手册使用与维修
- 住房城乡建设领域重大安全风险隐患清单
- 学校STEM课程调查问卷(学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