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员试题及答案_第1页
试验员试题及答案_第2页
试验员试题及答案_第3页
试验员试题及答案_第4页
试验员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试验(实验)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B)按碳量多少,又分为低碳钢钢筋(含碳量低于0.25%,如I级钢筋),中碳钢钢筋(含碳量0.25%~0.7%,如IV级钢筋),高碳钢钢筋(含碳量0.70%~1.4%,如碳素钢丝)A.合金钢 B.碳素钢钢筋 C.普通钢筋 D.碳素钢丝各种化学成分含量的多少,对钢筋(B)和可焊性的影响极大。一般建筑用钢筋在正常情况下不作化学成分的检验。A.弹性 B.机械性能 C.化学性能 D.塑性钢材按照(C)一般可分为软钢和硬钢。这是根据它们是否存在屈服点划分的,由于硬钢无明显屈服点,塑性较软钢差,所以其控制应力系数较软钢低。A.可焊性 B.化学性能 C.机械性能 D.熔点软钢(热轧钢筋)有明显的屈服点,破坏前有明显的预兆(较大的变形,即伸长率),属(C)破坏。A.硬性 B.脆性 C.塑性 D.刚性钢材之所以存在屈服点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软钢和硬钢两种钢是铁(Fe)中(A)含量不同所导致。A.碳 B.硫 C.磷 D.锰E.普通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光圆钢筋是指横载面为圆形,且表面为光滑的钢筋混凝土配筋用钢材,此类钢筋属Ⅰ级钢筋,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为(C)。A.6mm~18mm B.8mm~18mm C.8mm~20mm D.6mm~20mm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B)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A.一道 B.两道 C.三道 D.四道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B)。A.4% B.5% C.8% D.10%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C)倍。A.3 B.4 C.5 D.6墙的钢筋网绑扎同基础。钢筋有(B)弯钩时,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A.45° B.90° C.135° D.180°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两层钢筋之间,应设置撑铁(钩)以固定钢筋的(A)。A.间距 B.高度 C.位置 D.尺寸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竖向受力筋外绑一道水平筋或箍筋,并将其与竖筋(C),以固定墙、柱筋的位置,在焊接固定时要用线锤校正。A.闪光对焊 B.气压焊 C.点焊 D.电渣压力焊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B)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A.12mm B.15mm C.18mm D.25mm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A),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A.30mm B.40mm C.50mm D.60mm钢筋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B)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A.8 B.10 C.12 D.15钢筋(C)分帮条焊、搭接焊、坡口焊和熔槽四种接头形式。A.闪光对焊 B.气压焊 C.电弧焊 D.点焊(D)是利用电流通过渣池产生的电阻热将钢筋端溶化,然后施加压力使钢筋焊合。A.闪光对焊 B.气压焊 C.电弧焊 D.电渣压力焊钢筋主要机械性能的各项指标是通过静力拉伸试验和冷弯试验来获得的。由静力拉伸试验得出的应力一应变曲线,是描述钢筋在单向均匀受拉下工作特性的重要方式,静力拉伸试验是由四个阶段组成的(见图1-3),其中CD是如下哪个阶段(D)?图1-3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A.弹性阶段 B.屈服阶段 C.强化阶段 D.颈缩阶段当应力超过比例极限后,应力与应变不再成比例增加,开始时图形还接近直线,而后形成接近于水平的锯齿形线,这时,应力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而应变急剧地增长,这种现象好象钢筋对于外力屈服了一样,所以,这一阶段叫做(B)。A.弹性阶段 B.屈服阶段 C.强化阶段 D.颈缩阶段钢筋拉试验过了第二阶段即屈服阶段以后,钢筋内部组织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重新建立了平衡,钢筋抵抗外力的能力又有了很大的增加。应力与应变的关系表现为上升的曲线,这个阶段称为(C)。A.弹性阶段 B.屈服阶段 C.强化阶段 D.颈缩阶段钢筋的(B)通过试验来测定,钢筋这一性能的质量标准有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性能等指标。A.化学性能 B.机械性能 C.抗拉性能 D.抗拔性能抗拉强度就是以钢筋被拉断前所能承担的最大拉力值除以钢筋截面积所得的拉力值,抗拉强度又称为极限强度。它是应力一应变曲线中最大的应力值,虽然在强度计算中没有直接意义,但却是钢筋(B)中必不可少的保证项目。A.化学性能 B.机械性能 C.抗拉性能 D.抗拔性能伸长率是应力一应变曲线中试件被拉断时的最大应变值,又称延伸率,它是衡量钢筋塑性的一个指标,与抗拉强度一样,也是钢筋(B)中必不可少的保证项目。A.化学性能 B.机械性能 C.抗拉性能 D.抗拔性能伸长率δ值越大,表明钢材(C)的越好。A.刚性 B.弹性 C.塑性 D.柔性冷弯性能是指钢筋在经冷加工(即常温下加工)产生(B)时,对产生裂缝的抵抗能力。冷弯试验是测定钢筋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能力的试验。A.弹性变形 B.塑性变形 C.机械变形 D.冷弯变形检查钢筋试样有无裂缝、鳞落、断裂等现象,以鉴别其质量是否合乎要求,(A)是一种较严格的检验,能揭示钢筋内部组织不均匀等缺陷。A.冷弯试验 B.冷拉试验 C.热轧试验 D.冷压试验一般情况下,硬度高时,耐磨性也较好,并且硬度和强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根据硬度可以大致估计材料的(B)。A.抗压强度 B.抗拉强度 C.抗剪强度 D.抗弯强度弹性是指金属品格受力后发生畸变。即在该方向,原子间距离增大或缩短(拉伸或压缩),但在作用力去除后能恢复原状的一种性能。弹性的大小用弹性模量表示,弹性模量是物质本身固有的一种量。弹性模量一般用(A)的比值表示。A.应力和应变 B.应变和应力 C.应力和面积 D.应力和体积二、多选题(每题的4个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编号字母填写在括号内,错选或少选都不得分)。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ABC)。钢筋可以承受拉力,增加机械强度。A.光圆钢筋B.带肋钢筋C.扭转钢筋D.拉伸钢筋 E.抗剪钢筋钢筋种类很多,通常按(BCD)等进行分类。A.物理性能B.化学成分C.机械性能D.生产工艺 E.生产流程(BC)属于硬钢,冷拉热轧钢筋属于软钢。硬钢和软钢根据它们是否存在屈服点划分的,由于硬钢无明显屈服点,塑性较软钢差,所以其控制应力系数较软钢低。A.钢筋B.钢丝C.钢绞线D.碳素钢 E.合金钢钢筋混凝土用钢筋一般可分为(ABCD)。A.热轧带肋钢筋 B.余热处理钢筋C.热轧光圆钢筋D.普通低碳钢热轧圆盘条E.碳素钢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对国产建筑用钢筋,按其产品种类不同分别给予不同的符号,供标注及识别之用。以下属于非热轧带肋钢筋的有(ADE)。A.HPB235(Q235) B.HRB335(20MnSi)C.HRB400(20MnSiV、20MnSiNb、20MnTi) D.RRB400(K20MnSi)E.RRB500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对国产建筑用钢筋,按其产品种类不同分别给予不同的符号,供标注及识别之用。以下属于非余热处理钢筋的有(ABC)。A.HPB235(Q235) B.HRB335(20MnSi)C.HRB400(20MnSiV、20MnSiNb、20MnTi) D.RRB400(K20MnSi)E.RRB500常见钢筋弯钩的形式有三种,分别为(BCD)。A.圆弯钩B.半圆弯钩C.直弯钩D.斜弯钩E.半斜弯钩以下对于钢筋弯曲和弯钩描述正确的有(ABD)。A.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B.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C.钢筋弯心直径为3.5d,平直部分为5d。D.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转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E.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转半圆弯钩为7.25d,对直弯钩为4.5d,对斜弯钩为4.9d。对于墙体钢筋的绑扎,以下正确的有(ABCD)。A.墙的钢筋网绑扎同基础。钢筋有90°弯钩时,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B.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两层钢筋之间,应设置撑铁(钩)以固定钢筋的间距。C.墙筋绑扎时应吊线控制垂直度,并严格控制主筋间距。剪力墙上下两边三道水平处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D.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竖向受力筋外绑一道水平筋或箍筋,并将其与竖筋点焊,以固定墙、柱筋的位置,在点焊固定时要用线锤校正。E.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水平向受力筋外绑一道水平筋或箍筋,并将其与水平筋点焊,以固定墙、柱筋的位置,在点焊固定时要用线锤校正。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双向板钢筋交叉点应满绑。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对以下(ABD)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及高度。A.雨蓬B.挑檐C.过梁D.阳台E.楼板钢筋的绑扎接头规定符合要求的有(ABCD)。A.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B.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C.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D.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E.受弯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钢筋的绑扎接头规定符合要求的有(BCD)。A.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5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B.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C.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D.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根据设计要求,板筋采用钢筋马凳纵横@600予以支撑。E.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钢筋电弧焊分(ABCD)等接头形式。A.帮条焊B.搭接焊C.坡口焊D.熔槽E.平口焊钢筋主要机械性能的各项指标是通过(BC)来获得的。A.静力挤压B.静力拉伸试验C.冷弯试验D.冷拉试验E.热轧试验硬钢在拉伸试验中屈服则很不明显,也没有明显的屈服点,以下属于硬钢的有哪些(BCD)。A.钢丝B.碳素钢丝C.刻痕钢丝D.冷拔低碳钢丝E.低碳钢筋钢筋的机械性能通过试验来测定,钢筋质量标准的机械性能有(ABCD)等指标。A.屈服点B.抗拉强度C.伸长率D.冷弯性能E.可焊性钢筋有(AB)过程中的缺陷,以及钢筋的化学成分含量的不稳定,常常反映到抗拉强度上,当含碳量过高,轧制终止时温度过低,抗拉强度就可能很高;当含碳量少,钢中非金属夹杂物过多时,抗拉强度就较低。A.熔炼B.轧制C.焊接D.冷拉E.搬运冷弯性能是指钢筋在经冷加工(即常温下加工)产生塑性变形时,对产生裂缝的抵抗能力。对冷弯的描述正确的有(ACD)。A.冷弯试验是测定钢筋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能力的试验B.试验时应考虑应力的大小,C.冷弯时将直径为d的钢筋试件绕直径为D的弯心(D规定有1d、3d、4d、5d)弯成180°或90°D.冷弯试验是一种较严格的检验,能揭示钢筋内部组织不均匀等缺陷E.冷弯试验时在低温下进行的试验。金属材料硬度常用的测定方法为布氏法、洛氏法等,故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洛氏硬度指标可以用以下哪些表达(ABC)。A.HRAB.HRBC.HRCD.HE.HRR三、判断题碳素钢中除含有铁和碳元素外,还有少量在冶炼过程中带有的硅、锰、磷、硫等杂质。(A)锰(Mn)是炼钢时作为脱氧剂加入钢中的,可使钢的塑性及韧性提高,因此含量要合适,一般含量在1.5%以下。(B)钢材按照机械性能一般可分为软钢和硬钢。这是根据它们是否存在屈服点划分的,由于硬钢有明显屈服点,塑性较软钢差,所以其控制应力系数较软钢低。(B)余热处理钢筋是指将钢材热轧成型后立即穿水,进行表面冷却控制,然后利用芯部余热自身完成回火处理所得的成品钢筋,它也是带肋钢筋,目前仅有月牙钢筋,其钢筋表面及截面形状与热轧带肋钢筋相同,余热处理带肋钢筋的级别为Ⅲ级。(A)当构件中配有不同种类的钢筋时,每种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y及抗压强度设计值f'y应采用各自的强度设计值。HPB235(Q235)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y取值210,抗压强度设计值f'y取值210(A)施工中如需要钢筋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钢筋砼设计规范的各种规定,可以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的钢筋。凡重要部位的钢筋代换,须征得甲方、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时方可代换。(B)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心头是否与下料表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采用20#铁丝绑扎直径12以上钢筋,22#铁丝绑扎直径10以下钢筋。(A)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下。(B)搭接焊只适用于Ⅰ、Ⅱ、Ⅲ级钢筋的焊接,其制作要点除注意对钢筋搭接部位的预弯和安装,应确保两钢筋轴线相重合之处,其余则与帮条焊工艺基本相同。一般单面搭接焊为10d,双面焊为5d。(A)顶压钢筋,完成焊接:“电渣过程”延时完成,电渣过程结束,即切断电源,缓慢顶压钢筋,形成焊接接头。(B)钢筋焊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焊接接头外观检查,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A)硬钢的特点是抗拉强度高和伸长率小,没有明显的屈服阶段,弹性阶段长而塑性阶段短,试件破坏时有明显的信号而突然断裂。因此,在构件中采用硬钢配筋时,必须注意这些特点。(B)当钢筋的应力超过屈服点以后,拉力不增加而变形却显着增加,将产生较大的残余变形时,以这时的拉力值除以钢筋的截面积所得到的钢筋单位面积所承担的拉力值,就是屈服点σs°。(A)抗拉强度是钢筋在承受静力荷载的极限能力,可以表示钢筋在达到屈服点以后还有多少强度储备,是抵抗弹性破坏的重要指标。(B)伸长率的计算,是钢筋在拉力作用下断裂时,被拉长的那部分长度占原长的百分比。把试件断裂的两段拼起来,可量得断裂后标距段长L1,减去标距原长L0就是塑性变形值,此值与原长的比率用δ表示,即伸长率。(A)伸长率与标距有关,对热轧钢筋的标距取试件直径的50倍长度作为测量的标准,其伸长率以δ50表示。对于钢丝取标距长度为100mm作为测最检验的标准,以δ100表示。对于钢绞线则为δ200。(B)试验时不应考虑应力的大小,而将直径为d的钢筋试件,绕直径为D的弯心(D规定有1d、3d、4d、5d)弯成180°或90°。(A)金属材料硬度常用的测定方法为布氏法、洛氏法等,故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A、HRB、HRC)。(A)洛氏硬度有三种:分别以HRA、HRB和HRC来表示。它们的应用范围是:HRA用于测量表面硬度极高的合金,如硬质合金等;HRB用于测量表面硬度较小的金属,如退火钢、有色金属等;HRC用于测量表面硬度大的金属,如淬火钢等。(A)一、单选题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A)。A、行为准则 B、思想准则 C、行为表现 D、思想表现 二、多选题要大力倡导以(ABCDE)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E、奉献社会(一)单选题某水泥细度,标准样给定的筛余率为5.6%,筛余时测得筛余物重量为1.35g,若该负压筛测得水泥筛余率为5.0%,则该水泥的细度为为(C)(称取的试样和标准样的重量均为25.00g)。P6-7-8A.5.6 B.5.4 C.5.2 D.5.0解:Ft=Rt/w=1.35/25=5.4(实测) C=FS/Ft=5.6/5.4=1.04Fc=C·F=1.04×5.0%=5.2%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一组试块3d龄期抗折强度的数据:4.1MPa,3.5MPa和4.3MPa,则该组试块3d的抗折强度为(C)。 D.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解:三值平均为4,(4-3.5)/4=12.5%超10%剔除3.5取(4.1+4.3)/2=4.2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一组试块28d龄期抗压强度的数据:77.8kN,73.5kN,75.0kN,76.2kN,75.6kN和74.5kN,则该组试块28d的抗压强度为(C)。P18D.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解:六值平均为75.4,(77.8-75.4)/75.4=3.1%(75.4-73.5)/75.4=2.5%均不超10%RC=FC/A=[75.4/(40*40)]*1000=47.1MPa有一水泥试样,用雷氏法测定其安定性,测试数据如表所示。经计算判断该水泥试样的安定性是(C)。不合格B.合格C.应立即重做D.应立即用试饼法重做,并以试饼法结果为准编号ACC-A测定值判断111.013.02差4.5212.018.56.5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一组试块3d龄期抗折强度的数据:4.1MPa,3.7MPa和4.3MPa,则该组试块3d的抗折强度为(A)。 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有一水泥试样,用雷氏法测定其安定性,测试数据如表所示。经计算判断该水泥试样的安定性是(A)。A.不合格B.合格C.应立即重做D.应立即用试饼法重做,并以试饼法结果为准编号ACC-A测定值判断111.017.06212.518.05.5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一组试块3d龄期抗压强度的数据:31.0kN,32.5kN,28.5kN,27.7kN,34.0kN和33.5kN,则该组试块3d的抗压强度为(D)。 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一组试块3d龄期抗折强度的数据:2200N,1900N和1800N,则该组试块3d的抗折强度为(A)。P17 D.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解:三值平均1967N(2200-1967)/1967=10.6%>10%剔除2200(1900+1800)/2=1850N1850*0.00234=4.3MPa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一组试块3d龄期抗折强度的数据:2000N,1900N和1800N,则该组试块3d的抗折强度为(A)。 D.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一组试块3d龄期抗压强度的数据:43KN,42kN,39kN,40kN,41kN和46kN,则该组试块3d的抗压强度为(A)。 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采用80μm试验筛(试验筛的修正系数为1.00)进行水泥细度测试时,称取25.00g水泥样品,筛余时测得筛余物重量为1.35g,则该水泥样品的细度为(B)。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一组试块28d龄期抗压强度的数据:90kN,93kN,89kN,91kN,90kN和90kN,则该组试块28d的抗压强度为(B)。 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一组试块28d龄期抗折强度的数据:3200N,3400N和2800N,则该组试块28d的抗折强度为(C)。 D.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一组试块3d龄期抗压强度的数据:40KN,42kN,39kN,40kN,41kN和40kN,则该组试块3d的抗压强度为(B)。 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一组试块28d龄期抗折强度的数据:6.8MPa,6.2MPa和6.9MPa,则该组试块28d的抗折强度为()。 D.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有一水泥试样,用雷氏法测定其安定性,测试数据如表所示。经计算判断该水泥试样的安定性是(B)。A.不合格B.合格C.应立即重做D.应立即用试饼法重做,并以试饼法结果为准编号ACC-A测定值判断111.013.02212.015.53.5有一水泥试样,用雷氏法测定其安定性,测试数据如表所示。经计算判断该水泥试样的安定性是(B)。A.不合格B.合格C.应立即重做D.应立即用试饼法重做,并以试饼法结果为准编号ACC-A测定值判断111.014.5212.015.0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一组试块28d龄期抗折强度的数据:6.8MPa,6.2MPa和7.9MPa,则该组试块28d的抗折强度为(D)。 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一组试块28d龄期抗压强度的数据:80kN,73kN,89kN,91kN,90kN和90kN,则该组试块28d的抗压强度为(B)。 D.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测得的一组试块28d龄期抗折强度的数据:7.3(7)MPa,6.3MPa和7.6(5)MPa,则该组试块28d的抗折强度为()。 7.6 该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试验有一水泥试样,用雷氏法测定其安定性,测试数据如表所示。经计算判断该水泥试样的安定性是(A)。A.不合格B.合格C.应立即重做D.应立即用试饼法重做,并以试饼法结果为准编号ACC-A测定值判断111.517.06.5212.018.06有一水泥试样,用雷氏法测定其安定性,测试数据如表所示。经计算判断该水泥试样的安定性是(B)。A.不合格B.合格C.应立即重做D.应立即用试饼法重做,并以试饼法结果为准编号ACC-A测定值判断114.016.52.5差4212.518.06.5有一水泥试样,用雷氏法测定其安定性,测试数据如表所示。经计算判断该水泥试样的安定性是(B)。A.不合格B.合格C.应立即重做D.应立即用试饼法重做,并以试饼法结果为准编号ACC-A测定值判断111.016.05212.514.52采用45μm试验筛(试验筛的修正系数为1.00)进行水泥细度测试时,筛余时测得筛余物重量为0.5g,则该水泥样品的细度为(A)。P6解:Ft=Rt/w=0.5/10=5% Fc=C·F=1×5.0%=5%采用45μm试验筛(试验筛的修正系数为1.06)进行水泥细度测试时,筛余时测得筛余物重量为0.5g,则该水泥样品的细度为(C)。某水泥细度,标准样给定的筛余率为5.6%,采用80μm试验筛,筛余时测得筛余物重量为1.35g,则其试验筛的修正系数为()。 B.1.04 解:Ft=Rt/w=1.35/25=5.4% C=FS/Ft=5.6/5.4=1.04某水泥细度,标准样给定的筛余率为5.4%,采用80μm试验筛,筛余时测得筛余物重量为1.40g,则其试验筛的修正系数为(A)。 B.1.04 解:Ft=Rt/w=1.40/25=5.6%C=FS/Ft=5.4/5.6=0.96矿渣水泥不适用于(C)。A.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B.蒸汽养护的预制构件C.早期强度较高的混凝土 D.水中工程二、多选题水泥细度检验用试验筛的筛孔尺寸可以为(CD)。A.135μm B.90μmC.80μmD.45μmE.160μm水泥密度检验时,用到的主要仪器设备有(ABC)。P23A.李氏瓶 B.恒温水槽C.天平D.净浆搅拌机E.沸煮箱水泥比表面积检验时,用到的主要仪器设备有(ABC)。P21A.勃氏透气仪B.烘箱C.天平D.净浆搅拌机E.沸煮箱水泥凝结时间检验时,用到的主要仪器设备有(ABC)。P8A.水泥净浆搅拌机B.维卡仪C.天平D.沸煮箱E.烘箱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试验中,温度达到(20±2)℃的包括(ABCE)。P8A.水泥温度B.标准砂温度C.试验室温度D.养护水温度E.试验仪器温度水泥安定性检验时,用到的主要仪器设备有(ABCD)。A.水泥净浆搅拌机B.维卡仪C.天平D.沸煮箱E.烘箱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时,用到的主要仪器设备有(ABC)。A.水泥净浆搅拌机B.维卡仪C.天平D.沸煮箱E.烘箱水泥试样应存放在密封干燥的容器内,并在容器上注明(ABCDE)。P6A.生产厂名称B.品种C.强度等级D.出厂日期E.送检日期以下水泥技术试验中说法正确的是(ACD)。A.雷氏夹膨胀测定仪中标尺最小刻度为0.5mmP8B.量水器最小刻度为1mlP90.1ml1%C.天平最大称量不小于1000gD.天平分度值不大于1gE.沸煮箱能在45±5min内将箱内的试验用水由室温升至沸腾并保持3h以上,整个试验过程中无需加水p1230±5min以下水泥(AD)试验用到了水泥标准稠度净浆。A.安定性检验B.细度C.强度D.初、终凝时间测定E.密度以下水泥安定性检测结果判定中叙述正确的是(BD)。P12A.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值大于5.0mm时,该水泥安定性不合格B.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5.0mm时,该水泥安定性合格C.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差值大于5.0mm时,该水泥安定性不合格D.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差值超过4.0mm时,该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E.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差值超过4.0mm时,该水泥安定性不合格以下水泥初、终凝时间检测叙述正确的是(ACE)。P14A.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B.当试针沉入试体(4±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C.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D.当试针沉入试体(6±1)mm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E.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以下有关水泥强度检测叙述正确的是(BC)。A.水泥检测采用的是水泥标准稠度净浆B.水泥检测采用的是水泥胶砂试体C.水泥抗压强度试验机的加荷速率为(2400±200)N/SP18D.水泥抗折强度试验机的加荷速率为(150±10)N/SP1750±10N/SE.试件在水中养护的养护水的温度为(20±2)℃(20±1)℃水泥抗折强度测定结果判断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CD)。P18A.抗折强度:当三个试件的强度值中有一个超过平均值的±10%时,应取中间值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B.抗折强度:当三个试件的强度值中有一个超过平均值的±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C.抗折强度:当三个试件的强度值中有一个超过平均值的±15%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D.抗折强度:当三个试件的强度值中有两个都超过平均值的±10%时,应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E.抗折强度:当三个试件的强度值中有两个都超过平均值的±10%时,应重做试验水泥抗压强度测定结果判断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DE)。A.抗压强度:当六个测试值中有一个超过六个平均值的±15%时,应剔除这个结果再取剩下的五个平均值作为结果B.抗压强度:当六个测试值中有一个超过六个平均值的±10%时,应剔除这个结果再取剩下的五个平均值作为结果C.抗压强度:当六个测试值中有一个超过六个平均值的±10%时,应剔除这个结果再取剩下的五个平均值作为结果:若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值的±10%的,该组结果作废。D.抗压强度:当六个测试值中有一个超过六个平均值的±10%时,应剔除这个结果再取剩下的五个平均值作为结果:若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值的±15%的,该组结果作废。E.抗压强度:当六个测试值中有一个超过六个平均值的±15%时,应剔除这个结果再取剩下的五个平均值作为结果:若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值的±15%的,该组结果作废。水泥胶砂的配制当中,每锅胶砂的材料质量为(BCE)。P16A.水泥应为(450±5)gB.水泥应为(450±2)gC.标准砂应为(1350±5)gD.水应为(450±1)gE.水应为(225±1)g下列有关水泥试体不同龄期的强度应在规定的时间里进行说法正确的是(BCD)。P17A.24h±5minB.24h±15minC.72h±45minD.7d±2hE.>28d±6h8h以下有关水泥抗压强度试验说法正确的是(ABD)。P18A.抗压强度在试件的侧面进行B.半截棱柱体试件中心与压力板受压中心差应在±0.5mm内C.棱柱体露在压板外的部分约有15mm10D.整个加荷速率为(2400±200)N/SE.整个加荷速率为(2200±100)N/S以下有关水泥细度检测说法正确的是(AD)。P6A.水泥细度检测用有负压筛、水筛法、手工筛法三种B.几种方法中以手工筛法为准C.试验筛应保持清洁,负压筛和手工筛应保持湿润D.几种方法中以负压筛法为准E.试验称取的试样应精确至0.1g0.01以下关于水泥胶砂流动度仪器设备中说法正确的是(ABCDE)。P20A.跳桌的基座尺寸为400mm*400mm*690mmB.捣棒直径为(20±0.5)mm,长度约为200mmC.天平量程不小于1000g,分度值不大于1gD.试验时,水泥试样、拌合用水、仪器、用具的温度与试验室温度相同E.试模由截锥圆模和模套组成以下关于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步骤中说法错误的是(ABE)。P20A.如跳桌在48h内未被使用,先空跳一个周期25次B.将拌好的胶砂分三层迅速装入试模C.第一层装至截锥圆模高度约三分之二处D.开动跳桌后,以每秒钟一次的频率,在25s±1s内完成25次跳动E.流动度试验,从胶砂加水开始到测量扩散直径结束,就在8min内完成三、判断题水泥试件除24h龄期或延迟至48h脱模的试体外,任何到龄期的试体应在试验(破型)前15min从水中取出。(√)水泥抗折强度测定时,加荷速率为(150±10)N/S。(×)含水为5%的砂子220kg,将其烘干恒重为209.52kg。(√)水泥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的水泥粉末具有的总表面积,以m2/kg表示。(√)当水泥试验筛修正系数C值在0.75~1.25范围内时,试验筛可继续使用。0.8-1.2(×)水泥强度检测试体为40mm×40mm×160mm的棱柱体。(√)(四)计算题或案例分析题(一)小李是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人员,现在做通用硅酸盐水泥技术性质的相关试验,请对他的工作给予指导(多选题):在做通用硅酸盐水泥化学指标相关试验时,化学指标中非选择性指标的是()。P4A.碱含量B.不溶物C.三氧化硫D.氯离子E.细度在做通用硅酸盐水泥物理指标相关试验时,物理指标中非选择性指标的是()。A.安定性B.凝结时间C.烧失量D.强度E.细度水泥的安定性检测中,用到的仪器设备包括()。A.水泥净浆搅拌机B.维卡仪C.雷氏夹D.雷氏夹膨胀测定仪E.沸煮箱水泥细度检测中,当修正系数C值符合()时,试验筛可继续使用。C.0.9E.1.3(二)混凝土一、单选题欲设计C35普通混凝土,其试配强度为(A)MPa。P64A.43.2 B.41.6 C.44.9 D.40试配强度35+1.645*5=43.2MPa混凝土强度等级<C20C20~C35>C35标准差4.05.06.0欲设计C50普通混凝土,其试配强度为(D)MPa。A.56.6 B.55 C.58.2 D.59.9某工程的混凝土变异系数为20%,平均强度为24MPa,设计强度等级C20,该工程混凝土的标准差为(D)。变异系数亦即为标准差与平均强度的比根据下式计算:20%=/24=24*20%=4.8MPaA.2.3MPa a以下有关混凝土的质量评定说法错误的是(D)。A.变异系数是评定混凝土质量均匀性的指标B.变异系数等于标准差除以平均值C.混凝土的标准差随着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增大D.变异系数越大,表示混凝土质量越稳定现场需300kg的干砂,那么含水率3%的湿砂需(C)kg。A.330 B.303 C.309 D.300.3解:由∵砂含水率=水/干砂得砂含水率=(湿-干)/干干=湿/(1+含水率)300=湿/(1+3%)∴湿砂=300(1+3%)=309kg以下有关混凝土的碳化说法错误的是(B)。(547-553基础)A.混凝土的碳化会减弱对钢筋的保护作用B.混凝土的碳化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C.混凝土的碳化会引起混凝土的微细裂缝D.混凝土的碳化有弊无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生成物的固相体积,小于水化前反应物的总体积,从而致使混凝土产生体积减缩,这种现象称为(D)。A.干湿变形 B.徐变 C.温度变形 D.化学收缩用坍落度或维勃稠度来测定混凝土的(D)。A.粘聚性 B.保水性 C.泌水性 D.流动性建筑工程中一般多采用(A)作细骨料。A.河砂 B.湖砂 C.山砂 D.海砂混凝土强度中(A)最大。A.抗压强度 B.抗拉强度 C.抗弯强度 D.抗剪强度混凝土强度中(B)最小。A.抗压强度B.抗拉强度 C.抗弯强度 D.抗剪强度(A)常作为判定混凝土质量的指标,并作为确定强度等级的依据。A.抗压强度 B.抗拉强度 C.抗弯强度 D.抗剪强度(567相关)某工程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工地一月内按施工配合比施工,先后取样制备了30组试件(150mm×150mm×150mm立方体),测出每组(3个试件)28d抗压强度代表值依次为(MPa):26.5、26.0、29.5、27.5、24.0、25.0、26.7、25.2、27.7、29.5、26.1、28.5、25.6、26.5、27.0、24.1、25.3、29.4、27.0、29.3、25.1、26.0、26.7、27.7、28.0、28.2、28.5、26.5、28.5、28.8,该批混凝土强度的平均值为(B)MPa。A.27.5 B.27.0 C.26.8 D.27.4欲设计C30普通混凝土,其试配强度为(B)MPa。A.21.8 B.38.2 C.30 D.40已知普通混凝土的试配强度为38.2MPa,水泥实际抗压强度为48MPa,粗骨料为碎石(A=0.46,B=0.07),则其水灰比(W/C)应为(B)。石子最大颗粒尺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A)倍。A.1/4 B.1/2 C.3/4 D.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注:1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2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mm要试配混凝土强度为C25时按GB50204规定,混凝土标准方差取(B)。A.4 B.5 C.6 D.8要试配混凝土强度为C40时按GB50204规定,混凝土标准方差取(C)。A.4 B.5 C.6 D.8要试配混凝土强度为C15时按GB50204规定,混凝土标准方差取(A)。A.4 B.5 C.6 D.8设计钢筋混凝土大型楼板,板厚20cm,钢筋间距为5cm,选用碎石的粒级应为()。5*3/4=37.5mm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A.5~10mm B.5~20mm C.5~40mm D.5~60mm某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400×400mm,钢筋最小间距为40mm,则混凝土最大粒径(mm)不得超过(C)。40*3/4=30A.10 B.20 C.30 D.100混凝土质量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1:2.13:4.31,W/C=0.58,水泥用量为310kg/m3,1立方米混凝土中含砂(C)kg。一定考A.656 B.632 C.660 D.566解:由水泥:砂=1:2.13得310:砂=1:2.13∴砂=660混凝土质量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1:2.13:4.31,W/C=0.58,水泥用量为310kg/m3,1立方米混凝土中含水(B)kg。A.185 B.180 C.175 D.170混凝土质量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1:2.13:4.31,W/C=0.58,水泥用量为310kg/m3,1立方米混凝土中含石(D)kg。A.1356 B.1366 C.1363 D.1336某工程的混凝土变异系数为20%,平均强度为23MPa,设计强度等级C20,该工程混凝土的标准差为(C)。A.2.3MPa 某工程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工地一月内按施工配合比施工,先后取样制备了30组试件(150mm×150mm×150mm立方体),测出每组(3个试件)28d抗压强度代表值依次为(MPa):26.5、26.0、29.5、27.5、24.0、25.0、26.7、25.2、27.7、29.5、26.1、28.5、25.6、26.5、27.0、24.1、25.3、29.4、27.0、29.3、25.1、26.0、26.7、27.7、28.0、28.2、28.5、26.5、28.5、28.8,该批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为(C)MPa。A.2.0 混凝土表观密度为2400kg/m3,水泥用量300kg/m3,水灰比0.60,砂率35%,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含石(C)kg。A.1366 B.1429 C.1248 D.1294解:由∵水泥用量C=300kg/m3,水灰比(W/C)=0.60∴水=300*0.6=180kg/m3∴砂+石=2400-水泥-水=2400-300-180=1920kg/m3∵砂率=砂/(砂+石)∴石=1920*(1-35%)=1248kg/m3某住宅楼工程构造柱用碎石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0,已知混凝土强度标准差为4.0MPa,则混凝土的配制强度为(C)MPa。含水率为4%的湿砂100kg,其中水的质量为()kg。A.4 D.3.92解:由∵砂含水率=水/干砂得砂含水率=(湿-干)/干干=湿/(1+含水率)∴干=100/(1+4%)=104=96.15∴水=湿-干=100-96.15=3.85含水率为3%的湿砂500kg,其中干砂的质量为(A)kg。A.485.44 D.477.12解:由∵砂含水率=水/干砂得砂含水率=(湿-干)/干干=湿/(1+含水率)∴干=500/(1+3%)=485.44某钢筋混凝土柱的设计强度等级为C30,已知混凝土强度标准差为5.0MPa,则混凝土的配制强度为(A)MPa。A.38.2 B.39.0 C.37.5 D.32.8已知某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5,用水量为180kg/m3,砂率为33%,混凝土拌合料成型后实测其表观密度为2400kg/m3,则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含砂(A)kg。A.614 B.641 C.656 D.665已知某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5,用水量为180kg/m3,砂率为33%,混凝土拌合料成型后实测其表观密度为2400kg/m3,则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含石(C)kg。A.1366 B.1429 C.1247 D.1294已知某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5,用水量为180kg/m3,砂率为33%,混凝土拌合料成型后实测其表观密度为2400kg/m3,则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含水泥(C)kg。A.332 B.323 C.360 D.345某混凝土工程,所用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1:1.98:3.90,W/C=0.64。已知混凝土拌合物的体积密度为2400kg/m3,1立方米混凝土中含水(A)kg。A.204 B.240 C.345 D.354水:水泥:砂:碎石=0.64:1:1.98:3.90水={0.64/(0.64+1+1.08+3.9)}*2400=204某混凝土工程,所用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1:1.98:3.90,W/C=0.64。已知混凝土拌合物的体积密度为2400kg/m3,1立方米混凝土中含砂(C)kg。A.656 B.632 C.665 D.566某混凝土工程,所用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1:1.98:3.90,W/C=0.64。已知混凝土拌合物的体积密度为2400kg/m3,1立方米混凝土中含水泥(D)kg。A.355 B.432 C.452 D.319某钢筋混凝土结构,所需设计强度等级为C30,已知混凝土强度标准差为6.0MPa,则混凝土的配制强度为(D)MPa。 B.37.9 C.39.7 580、某混凝土,取立方体试件一组,试件尺寸为150mm×150mm×150mm,标准养护28d所测得的抗压破坏荷载分别为456kN、385kN、404kN。计算该组试件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值为(D)MPa。A.21.4 B.18.0 C.22.3 D.18.5解:456/22.5=20.3385/22.5=17.1404/22.5=18.0(20.3-18.0)/18.0=12.9%(18.0-17.1)/18=4.7%取三值平均(20.3+17.1+18)/3=18.5某混凝土,取立方体试件一组,试件尺寸为100mm×100mm×100mm,标准养护28d所测得的抗压破坏荷载分别为363kN、465kN、490kN。计算该组试件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值为(B)MPa。P5859-60A.44.8 B.44.2 C.45.8 D.46.5已知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水泥:砂:碎石=343:625:1250,W/C=0.54,测得施工现场砂含水率为4%,石含水率为2%,每立方米需另加水量为(A)kg。A.135 B.140 C.145 D.150解:根据题意:设水泥为343kg则水=343*0.54=185kg砂625kg:碎石1250kg,∵砂(石)含水率=水÷干沙(石)∴砂中含水=625*4%=25kg石中含水=1250*2%=25kg每立方米需另加水量=185-砂中含水-石中含水=185-25-25=135kg某混凝土,取立方体试件一组,试件尺寸为150mm×150mm×150mm,标准养护28d所测得的抗压破坏荷载分别为336kN、472kN、490kN。计算该组试件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值为(D)MPa。(中值)A.21.5 B.20.4 C.22.1 D.21.0某混凝土,取立方体试件一组,试件尺寸为150mm×150mm×150mm,标准养护28d所测得的抗压破坏荷载分别为425kN、456kN、472kN。计算该组试件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值为(D)MPa。A.21.5 B.20.9 C.22.1 D.20.1某混凝土工程,所用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1:2.24:3.36,W/C=0.55。已知混凝土拌合物的体积密度为2400kg/m3,1立方米混凝土中含水泥(A)kg。(类同576)A.336 B.319 C.391 D.298某工程基础用碎石混凝土,所需设计强度等级为C30,已知混凝土强度标准差为4.8MPa,则混凝土的配制强度为(B)MPa。 B.37.9 C.39.7 已知砂的筛分试验中,β--β6分别为5.4%,14%,23.4%,61.6%,82.0%,98.4%,,可求得该砂的细度模数为(A)。P30 B.3.3 D.3.5注:建筑用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其细度模数分别为:粗砂:3.7~3.1;中砂:3.0~2.3;细砂:2.2~1.6。特细砂:1.5~0.7接上题,此砂属于(B)。P26A.粗砂 B.中砂 C.细砂 D.特细砂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测定,若采用10cm正立方体试件,则试验结果应乘以换算系数(B)A.0.9 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测定,若采用20cm正立方体试件,则试验结果应乘以换算系数(C)A.0.9 1立方米的混凝土中,其各组成成分的质量比为水泥:砂:石:水=324:646:1255:175,其砂率为(C)。A.646/(324+646+1255+175) B.(646+1255)/(324+646+1255+175)C.646/(646+1255) D.646/1255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是以具有95%保证率的(D)天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代表值来确定的。A.3,7,28 B.3,28 C.7,28 D.28含水率5%的砂220g,其干燥后的重量为(B)g。(类同571)A.209 C.210 二、多选题以下有关普通混凝土中用砂说法正确的是(ACD)。P26A.砂按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B.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1C.砂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称为砂率D.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Ⅱ区砂E.细度模数相同的砂,级配也相同以下(ABCDE)是普通混凝土中砂的技术要求。A.颗粒级配状况B.含泥量C.有害物质含量D.碱活性骨料E.含泥块含量砂的筛分析试验中包括(ABCDE)仪器设备。P29A.试验筛B.天平C.摇筛机D.烘箱E.浅盘、硬、软毛刷等以下关于砂的筛分析试验步骤中叙述正确的是(ACDE)。A.用于筛分析的试样,试验前先将来样通过公称直径10.0mm的方孔筛,并计算筛余。B.称取准备好的烘干试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中固紧,筛分15min。10minC.筛分取出后,按筛孔由大到小的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一手筛,直到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D.试样在各只筛子上的筛余量均不得超过计算得出的剩留量,否则应将该筛的筛余试样分成两份或数份,再次进行筛分,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该筛的筛余量。E.称取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的剩余量之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相差不得超过1%;普通混凝土砂中含泥量测定中用到的仪器设备包括(ABDE)。P31A.筛孔公称直径1.25mm和80μm方孔筛各一个B.天平C.筛孔公称直径1.25mm和630um方孔筛各一个D.烘箱E.洗砂用的容器及烘干用的浅盘等普通混凝土砂中泥块含量测定中用到的仪器设备包括(BCDE)。A.筛孔公称直径1.25mm和80μm方孔筛各一个B.天平C.筛孔公称直径1.25mm和630um方孔筛各一个D.烘箱E.洗砂用的容器及烘干用的浅盘等普通混凝土中砂的表观密度试验用到的仪器设备包括(ABD)。P32A.容量瓶B.天平C.筛孔公称直径1.25mm和630um方孔筛各一个D.烘箱E.摇筛机普通混凝土中石的技术要求包括(ABCDE)。A.含泥量和泥块含量B.针、片状颗粒含量C.强度D.最大粒径E.碱活性骨料以下有关混凝土中石的强度说法正确的是(ABCD)。A.粗骨料的强度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B.碎石的强度可用岩石抗压强度和压碎值指标表示。C.压碎值指标是测定石子抵抗压碎的能力D.碎指标值越小,表明石子抵抗破碎的能力越强。E.碎指标值越大,表明石子抵抗破碎的能力越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AD)。A.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B.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3,且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2/3C.对于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50㎜D.对于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2,且不得超过50㎜40㎜E.对于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2,且不得超过45㎜普通混凝土石中含泥量测定中用到的仪器设备包括(ABDE)。A.筛孔公称直径1.25mm和80μm方孔筛各一个B.秤C.筛孔公称直径1.25mm和630um方孔筛各一个D.烘箱E.容器普通混凝土石中含块泥量测定中用到的仪器设备包括()。A.筛孔公称直径为2.50mm及5.00mm的方孔筛各一只B.秤C.筛孔公称直径1.25mm和630um方孔筛各一个(砂中泥块标准)D.烘箱E.容器混凝土坍落度法中用到的仪器设备包括(ABCDE)。P52A.坍落度筒B.捣棒C.装料漏斗D.小铁铲E.钢直尺、抹刀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中用到的仪器设备包括(ABCDE)。A.压力试验机B.振动台C.搅拌机D.试模、捣棒E.抹刀以下关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结果判定叙述错误的是(BC)。A.以三个试件强度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代表值(精确至0.1Mpa)B.以三个试件强度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代表值(精确至1Mpa)C.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有一个与中间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应剔除该值后取另外两个平均值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代表值D.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代表值E.如果无效。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有(ABCDE)。P61A.水泥标号B.水灰比C.温度和湿度D.龄期E.骨料表面特征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ACE)。P63A.满足混凝土设计标号B.满足现场的水泥标号C.满足施工要求D.满足现场所有的石子、砂E.尽量节约水泥及降低混凝土成本依据提供资料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步骤是(ABCE)。A.计算混凝土的试配强度B.计算水灰比C.选用单位水量D.确定养护条件、方式E.选用合理砂率,确定砂石单位用量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但又不降低混凝土强度的措施有(BCD)。A.增加用水量B.采用合理砂率C.掺加减水剂D.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浆用量E.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有(ABCD)。A.选用高强度水泥B.掺用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外加剂C.采用机械搅拌和机械振动成型D.采用蒸压养护E.采用高水灰比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有(ABCD)。A.水泥浆的数量B.水泥浆的稠度C.砂率D.水泥品种E.水泥强度改善混凝土和易性的方法有(BCDE)。A.在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减少混凝土单位体积中的水泥浆数量B.选择合理砂率C.在其它都满足的情况下,优选卵石D.骨料级配好E.混凝土浇筑后,保持良好的温、湿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必须按耐久性要求校核(BD)。A、砂率 B、单位水泥用量 C、浆骨比D、水灰比 E.石子最大粒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措施有(ABC)。A.采用最佳砂率 B.改善砂、石级配C.当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太小时,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适量的水泥浆D.当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太大时,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适量的水泥浆E.当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太小时,保持砂石比不变,增加适量的砂、石现场浇注混凝土时施工人员随意向新拌混凝土中加水,关于这一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CDE)。A.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后,不能随意更改,故这种做法是错误的B.向新拌混凝土中加水不会对混凝土的性能造成影响C.向新拌混凝土中加水使水灰比发生了改变D.这种做法是禁止的,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降低E.若坍落度较小时,应在水灰比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水泥浆的量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σ宜根据同类混凝土统计资料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以下规定()。P64A.计算时,强度试件组数不应少于10组B.计算时,强度试件组数不应少于25组C.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和C25,其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2.5MPa时,计算配制强度用的标准差应取不小于2.5MPD.当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或大于C30,其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3.0MPa时,计算配制强度用的标准差应取不小于3.0MPE.当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或大于C30,其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3.0MPa时,计算配制强度用的标准差应取不小于2.5MP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混凝土试配时,拌合物取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E)。P66A.当釆用机械搅拌时,其搅拌量不应小于搅拌机额定搅拌量的1/4B.当釆用机械搅拌时,其搅拌量不应小于搅拌机额定搅拌量的1/3C.集料最大粒径31.5㎜及以下时,拌合物最小搅拌量为15LD.集料最大粒径40㎜时,拌合物最小搅拌量为20LE.集料最大粒径40㎜时,拌合物最小搅拌量为25L用于混凝土的粒化高炉矿渣粉技术要求包括(ABCDE)。P45A、活性指数B、烧失量C、氯离子含量D、比表面积E.流动度比根据坍落度的不同,混凝土拌合物分为(ABCD)。A、低塑性混凝土B、塑性混凝土C、流动性混凝土D、大流动性混凝土E、干硬性混凝土骨料的含水状态分为(ABCD)。A、干燥状态 B、气干状态 C、饱和面干状态D、湿润状态 E、吸水状态三、判断题普通混凝土标准试件经28d标准养护后,立即测得其抗压强度为23MPa,与此同时,又测得同批混凝土试件保水后的抗压强度为22MPa,以及干燥状态试件的抗压强度是25MPa,则该混凝土的软化系数为0.92。0.88(×)软化系数是耐水性性质的一个表示参数,表达式为K=f/FK——材料的软化系数;f——材料在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MPa;F——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MPa。软化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其值越大,表明材料的耐水性越好。软化系数的大小,有时被作为选择材料的依据。长期处于水中或潮湿环境的重要建筑物或构筑物,必须选用软化系数大于0.85的材料。用于受潮湿较轻或次要结构的材料,则软化系数不宜小于0.70。通常认为软化系数大于0.85的材料是耐水性材料。试配混凝土,经计算砂石总重量是1880kg,选用砂率30%,其石子用量为1016kg。1880*(1-30%)=1316(×)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和天然砂配制混凝土,制作尺寸为100mm×100mm×100mm试件3块,标准养护7d,测得破坏荷载分别为140kN、135kN、142kN。该混凝土7d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为13.9MPa。0.95(×)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和天然砂配制混凝土,制作尺寸为100mm×100mm×100mm试件3块,标准养护7d,测得破坏荷载分别为140kN、135kN、142kN。估算该混凝土28d的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为22.6Mpa。(√)采用普通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在10°C的条件下养护7d,测得其150mm×150mm×150mm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为15MPa。估算该混凝土在此温度下28d的强度为25.7MPa。(√)某工程的混凝土变异系数为10%,平均强度为23MPa,设计强度等级C20,该工程混凝土的标准差为2.3MPa。(√)某工程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工地一月内按施工配合比施工,先后取样制备了30组试件(150mm×150mm×150mm立方体),测出每组(3个试件)28d抗压强度代表值依次为(MPa):26.5、26.0、29.5、27.5、24.0、25.0、26.7、25.2、27.7、29.5、26.1、28.5、25.6、26.5、27.0、24.1、25.3、29.4、27.0、29.3、25.1、26.0、26.7、27.7、28.0、28.2、28.5、26.5、28.5、28.8,该批混凝土强度的平均值为26.0MPa。(×)某混凝土预制构件厂,生产钢筋混凝土大量需用设计强度为C30的混凝土,已知混凝土强度标准差为4.0MPa,则混凝土的配制强度为36.58MPa。(√)某混凝土工程,所用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1:1.98:3.90,W/C=0.64。已知混凝土拌合物的体积密度为2400kg/m3,1立方米混凝土中含石1344kg。(×)某混凝土工程,所用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1:1.98:3.90,W/C=0.64。已知混凝土拌合物的体积密度为2400kg/m3,1立方米混凝土中含砂632kg。(√)某混凝土,取立方体试件一组,试件尺寸为100mm×100mm×100mm,标准养护28d所测得的抗压破坏荷载分别为356kN、285kN、304kN。计算该组试件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值为29.5MPa。(×)混凝土表观密度为2400kg/m3,水泥用量300kg/m3,水灰比0.60,砂率35%,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含水144kg。(×)混凝土表观密度为2400kg/m3,水泥用量300kg/m3,水灰比0.60,砂率35%,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含砂672kg。(√)混凝土C20的配合比为1:2.2:4.4:0.58(水泥:砂:石:水),已知砂、石含水率分别为:3%,1%。那么一袋水泥50(kg)拌制混凝土的加水量为23.5kg。(√)某工程的混凝土变异系数为15%,平均强度为23MPa,设计强度等级C20,该工程混凝土的标准差为3.45MPa。(√)砂的筛分析试验中烘箱的温度控制范围为(105±2℃)。(105±5℃。(×)对于长期处于干燥环境的重要结构混凝土,其所使用的碎石或卵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掺合料与外加剂主要不同之外在于外加剂参与了水泥的水化过程。(×)粉煤灰中的碱含量按Na2O+0.658K2O计算值表示,当粉煤灰用于活性骨料混凝土,要限制掺合料的碱含量,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粉煤灰可以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可泵性以及抹面性等性能。(√)由于粉煤灰效应,当粉煤灰取代水泥量过多时,不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未经处理的海水严禁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水质检验水样不应少于3L;5L用于测定水泥凝结时间和胶砂强度的水样不应少于2L。3L(×)釆用坍落度法即可全面测得混凝土的和易性情况。(×)试验表明,立方体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之比约为0.7~0.8。(×)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fcp与立方体抗压强度fcu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大量试验表明:在立方体抗压强度fcu为10~55MPa的范围内,fcp=(0.7~0.8)fcu。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低,只有其抗拉强度的1/10—1/20,且这个比值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降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对于混凝土的抗裂性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结构设计中确定混凝土抗裂度的主要指标,也是间接衡量混凝土的抗冲击强度、混凝土与钢筋之间强度的重要指标。(√)坍落度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不小于20mm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混凝土抗折强度检测结果评定规定:三个试件中若有一个折断面位于两个集中荷载之外,则混凝土抗折强度值按另两个试件的试验结果计算。P59(√)混凝土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石强度及其与骨料表面的粘结强度。(√)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颗粒形状和表面特征上。(√)水泥强度等级和水灰比相同时,碎石混凝土强度比卵石混凝土的低些。(×)徐变的产生,有利也有弊。(√)碱—骨料反应在干燥状态下是不会发生的。(√)四、计算题或案例分析题(一)某工程混凝土试验室配合比为:1:2.2:4.26,w/c=0.6,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为300kg,现场实测砂的含水率为3%,石的含水率为1%,现采用250L搅拌机进行搅拌,请应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单选题):该工程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为(C)。A.1:2.2:4.26B.1:2.23:4.27C.1:2.27:4.3D.1:2.3:4.261、施工配合比=1:(2.2*1.03):(4.26*1.01)=1:2.27:4.3每搅拌一次水泥的用量为(D)kg。A.300B.200C.195D.752、250升=250/1000=0.25米3水泥=300*0.25=75kg每搅拌一次砂的用量为(A)kg。A.170.0B.165.0C.600.0D.681.0砂=75*2.27=170.0kg每搅拌一次石的用量为(D)kg。A.319.5B.1278.0C.1290.8D.322.7石子=75*4.3=322.5kg每搅拌一次需另加水的用量为(C)kg。A.45B.36C.36.9D.40.1水=水灰比*水泥-砂水-石子水=75*0.6-(75*2.2)*3%-(75*4.26)*1%=36.9kg(二)某结构用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为C30,施工釆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坍落度为30~50㎜,根据施工单位近期同一品种混凝土资料,强度标准差为3.2MPa。试回答以下问题(多选题):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包括(ABCDE)。A.确定配制强度B.确定水灰比、用水量、水泥用量C.确定砂率、计算砂、石用量D.计算初步配合比、配合比调整E.试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确定配制强度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E)。A.该梁混凝土配制强度为35.26MpB.若无历史统计资料,该梁混凝土配制强度为38.22MpC.若无历史统计资料,该梁混凝土配制强度为36.58MpD.若现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为C40又无历史统计资料时,该梁混凝土配制强度为49.87MpE.若现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为C40,根据施工单位近期同一品种混凝土资料,强度标准差为3.2Mpa时,该梁混凝土配制强度为45.26Mp混凝土强度等级<C20C20~C35>C35标准差4.05.06.0下列有关确定水灰比说法正确的是(AD)。A.若经计算已得w/c=0.46,又查表可知,该混凝土允许最大水灰比w/c=0.65,则该结构混凝土w/c=0.46B.若经计算已得w/c=0.46,又查表可知,该混凝土允许最大水灰比w/c=0.65,则该结构混凝土w/c=0.65C.若经计算已得w/c=0.60,又查表可知,该混凝土允许最大水灰比w/c=0.55,则该结构混凝土w/c=0.60D.若经计算已得w/c=0.60,又查表可知,该混凝土允许最大水灰比w/c=0.55,则该结构混凝土w/c=0.55E.若经计算已得w/c=0.60,又查表可知,该混凝土允许最大水灰比w/c=0.55,则该结构混凝土w/c=0.65下列有关确定每立方米水泥用量说法正确的是(BCE)。A.若经计算已得水泥用量mco=380kg,又查表可知,该混凝土允许最小水泥用量mco=280kg,则该结构混凝土mco=280kgB.若经计算已得水泥用量mco=380kg,又查表可知,该混凝土允许最小水泥用量mco=280kg,则该结构混凝土mco=380kgC.若经计算已得水泥用量mco=270kg,又查表可知,该混凝土允许最小水泥用量mco=280kg,则该结构混凝土mco=280kgD.若经计算已得水泥用量mco=290kg,又查表可知,该混凝土允许最小水泥用量mco=280kg,则该结构混凝土mco=280kgE.若经计算已得水泥用量mco=290kg,又查表可知,该混凝土允许最小水泥用量mco=280kg,则该结构混凝土mco=290kg(四)试验员在进行混凝土抗压、抗折试验,请结合实际回答以下问题(多选题):进行混凝土抗压试验时,以下(ABC)情况会使所测得的试验值偏小。A、试件尺寸加大B、试件高宽比加大C、试件表面加润滑剂D、加荷速率增大E.试件表面无润滑剂进行混凝土抗压试验时,以下(BDE)情况会使所测得的试验值偏大。A、试件尺寸加大B、试件高宽比减小C、试件表面加润滑剂D、加荷速率增大E.试件尺寸减小以下有关混凝土抗压试验试件说法正确的是(ACDE)。A、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是标准试件B、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是标准试件C、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是非标准试件D、边长为200mm的立方体是非标准试件E.特殊情况下,可采用Φ150mm×300mm的圆柱体试件以下有关混凝土抗折试验中所用试件说法不正确的是()。注:试件为150㎜×150㎜×600㎜的棱柱体标准试件,当试件尺寸为100㎜×100㎜×400㎜非标准试件时,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0.85。A、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是标准试件B、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是标准试件C、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是非标准试件D、边长为200mm的立方体是非标准试件E.特殊情况下,可采用Φ150mm×300mm的圆柱体试件(三)某一施工项目现场,工人在浇筑混凝土时,发现坍落度过小,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判断题):工人应立即加水以增加其流动性。(×)工人可以增大砂率以增加其流动性。(×)工人可以增大水灰比以增加其流动性。(×)浇筑工应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浆量。(√)工人可以减小水灰比以增加其流动性。(×)(四)某试验室在进行混凝土抗压试验时,发现试验条件的改变会影响试验值,请就以下各类情况作出判断(判断题):进行混凝土抗压试验时,当试件尺寸加大,试验值将偏大。(×)进行混凝土抗压试验时,当试件高宽比加大,试验值将偏大。(×)进行混凝土抗压试验时,当试件受压表面加润滑剂,试验值将偏大。(×)进行混凝土抗压试验时,当试件位置偏离支座中心,试验值将偏小。(√)进行混凝土抗压试验时,当加荷速度加快,试验值将偏大。(√)(三)外加剂一、单选题根据GB8076混凝土外加剂检验时,所用水泥应满足(D)。P80A.42.5强度等级水泥 B.P·I型硅酸盐水泥C.比表面积(350±10)m2/kg D.至少满足ABC根据GB8076混凝土外加剂检验时,所用砂的细度模数应为(C)。P81A.大于2.3 B.2.3~3.0 D.小于3.0根据GB8076混凝土外加剂检验时,所用石子应满足(D)。A.公称粒径为5mm~20mm的碎石或卵石B.针片状物质含量小于10%C.含泥量小于0.5% D.至少满足ABC根据GB8076检测高性能减水剂时,配制基准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用量(C)kg/m3。A.310 B.330 C.360 D.390根据GB8076检测除高性能减水剂和泵送剂外的其它外加剂时,配制基准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用量(B)kg/m3。A.310 B.330 C.360 D.390根据GB8076检测泵送剂时,配制基准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用量(B)kg/m3。A.310 B.330 C.360 D.390根据GB8076检测引气剂时,配制基准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用量(B)kg/m3。A.310 B.330 C.360 D.390依据GB8076标准,对于引气型外加剂,其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的砂率与基准混凝土的砂率(C)。↓1-3%(高性能减水剂和泵送剂均为43-47%,其它均为36-40%)A.相等 B.高 C.低 D.不确定依据GB8076标准,进行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测试时,应通过调整用水量,使混凝土坍落度达(D)。A.80±10B.100±10C.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