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解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学期3.3常见的盐(第3课时)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学期3.3常见的盐(第3课时)
一、夯实基础
1.铅蓄电池中含有硫酸,如果不慎将硫酸漏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
A.二氧化硫B.氧气C.氢气D.二氧化碳
【答案】D
【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分析。
【解答】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能与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故选D。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的反应物是()
A.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B.石灰石和稀盐酸
C.大理石和稀硫酸D.大理石和浓盐酸
【答案】B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所给药品反应速率、能否持续进行及是否会使收集气体含有太多杂质分析。
【解答】A、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反应速率过快,不易控制,不符合题意;
B、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速率适中,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C、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微溶硫酸钙覆盖在固体表面,阻碍反应持续进行,不符合题意;
D、浓盐酸有挥发性,会使生成二氧化碳不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实验室制备并收集CO2,通常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加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⑥验满。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①③④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
【答案】C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分析。
【解答】制备并收集CO2的操作步骤为先②连接装置,再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再③加入大理石,然后④加入稀盐酸,再⑤收集,最后⑥验满;
故选C。
4.检验集气瓶里收集的是不是二氧化碳的最好方法是()
A.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
B.将燃着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立即熄灭
C.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是否变红色
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立即熄灭
【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进行鉴别分析。
【解答】检验集气瓶里收集的是不是二氧化碳要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若变浑浊,则为二氧化碳,否则不是;
故选A。
5.下面是实验室依次制备、收集、验满CO2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A.B.
C.D.
【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有长颈漏斗的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要浸入液面以下、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及验满方法分析。
【解答】A、长颈漏斗下端没有浸入液面以下,气体会从长颈漏斗逸出,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符合题意;
C、验满二氧化碳在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若熄灭,则证明已满,不符合题意;
D、验满二氧化碳在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若熄灭,则证明已满,符合题意;
故选D。
6.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色物质。这层白色物质是,形成原因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碳酸钙;Ca(OH)2+CO2=CaCO3↓+H2O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钙分析。
【解答】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的白色物质为石灰水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钙,反应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故答案为:碳酸钙;Ca(OH)2+CO2=CaCO3↓+H2O。
7.如图装置有多种功能,如收集气体、贮存气体等。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瓶,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
(2)装置中预先盛满水,将水排出贮气,气体从端进入。
【答案】(1)密度比空气小
(2)a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
【解析】【分析】根据密闭容器收集气体时,若气体密度比空气或水小,则短导管进气,若气体密度大,则长导管进气分析。
【解答】(1)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瓶,该气体的密度须比空气小;(2)装置中预先盛满水,因水的密度比气体密度大,将水排出贮气,气体要从a端进入;
故答案为:密度比空气小;a。
8.已知:①二氧化碳气体既不溶于饱和NaHCO3溶液,也不与NaHCO3反应;②NaHCO3+HCl=NaCl+H2O+CO2↑。某学生欲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提供了下列装置和药品。请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仪器②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应选(填字母);若用该装置在实验室制氧气,写出实验室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4)两个净化装置C、D相连接时,其仪器接口顺序应选(填字母)。
A.cdabB.abcdC.dcbaD.badc
(5)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气体应从(填接口字母)进入。
【答案】(1)长颈漏斗;锥形瓶
(2)B;2H2O22H2O+O2↑
(3)吸收水蒸气(或干燥气体)
(4)A
(5)e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制取氧气的原理
【解析】【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发生装置要看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及氧气制取原理分析;
(3)根据浓硫酸有吸水性分析;
(4)根据除杂质时要先除其它杂质最后除水蒸气分析;
(5)根据二氧化碳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分析。
【解答】(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仪器②的名称是锥形瓶;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发生装置应选B,若用该装置在实验室制氧气,则需选择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3)浓硫酸有吸水性,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气体;
(4)C为干燥装置,D为除氯化氢的装置,应先通过D,然后再通过C,且导管长进短出,所以仪器接口顺序应为cdab;
(5)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因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则气体应从e端进入。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锥形瓶;(2)B;2H2O22H2O+O2↑;(3)吸收水蒸气(或干燥气体);(4)A;(5)e。
二、能力提升
9.实验表明,不能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但是可以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A.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反应,与物质的形状有关
B.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C.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化学性质不同
D.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中的元素种类不同
【答案】B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速率与物质的接触面积有关分析。
【解答】不能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是因为二者反应生成微溶硫酸钙覆盖在固体表面会阻碍反应持续进行,但是可以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说明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故选B。
10.在实验室中,同学们用如图装置制取纯净的C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①中固体反应物也可用Na2CO3代替
B.③中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CO2气体中已经不混有HCl气体
C.④中浓H2SO4的作用是吸收CO2气体中混有的H2O
D.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⑤中的集气瓶口,可以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CO2
【答案】A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A、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速率过快分析;
B、根据氯化氢与硝酸银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分析;
C、根据浓硫酸有吸水性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分析。
【解答】A、①中固体反应物用Na2CO3代替,反应速率过快,不易收集,符合题意;
B、氯化氢与硝酸银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可用硝酸银溶液验证气体中是否含氯化氢,③中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CO2气体中已经不混有HCl气体,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有吸水性,④中浓H2SO4的作用是吸收CO2气体中混有的H2O,不符合题意;
D、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⑤中的集气瓶口,通过木条是否熄灭可以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CO2,符合题意;
故选A。
11.小科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铁架台等仪器省略)制备CO2和验证CO2能否与NaOH反应。
(1)请补充画出装置C中a、b导气管。
(2)小意分析实验后,发现此装置有明显不足,至少应添加一个洗气瓶F,你认为应该在(填装置字母)之间加入装有(填试剂字母)的洗气瓶F。
a.浓NaOH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饱和NaHCO3溶液
d.饱和Na2CO3溶液
(3)打开止水夹K1,检查气密性,加入药品开始实验,当观察到装置E的现象是,可确定装置C收集满CO2。
(4)当装置C中收集满CO2,关闭止水夹K1,打开止水夹K2,把注射器D中的5mL浓氢氧化钠压入到装置C中,化学方程式为,观察到的现象是。
(5)小平同学认为证明CO2与NaOH反应,还应把注射器D中浓NaOH溶液换成,再做一次实验,其目的是。
【答案】(1)
(2)A、B;c
(3)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4)2NaOH+CO2=Na2CO3+H2O;装置E中红色石蕊试液会被倒吸入装置C中
(5)5mL水;对照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盐的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分析;
(2)根据实验室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可用碳酸氢钠溶液除去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会使装置内压强变小分析;
(5)根据对比实验的设计要求分析。
【解答】(1)C中为收集二氧化碳装置,因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a导管短,b导管应延长,接近集气瓶底部;
(2)因收集的二氧化碳中会混有氯化氢,干扰实验结果,所以应在AB间加吸收氯化氢的装置,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应选择碳酸氢钠吸收氯化氢;
(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若观察到E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可确定装置C收集满CO2;
(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反时装置内压强变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装置E中红色石蕊试液会被倒吸入装置C中;
(5)因二氧化碳溶于水和与水反应时压强也会变小,所以还应把注射器D中浓NaOH溶液换成5mL水进行对照实验排除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造成的压强变小的可能;
故答案为:(1);(2)A和B;c;(3)紫色石蕊试液变红;(4)2NaOH+CO2=Na2CO3+H2O;装置E中红色石蕊试液会被倒吸入装置C中;(5)5mL水;对照。
12.某市的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曾有“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的考题。
(1)指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
(3)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Ⅰ:废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
猜想Ⅱ:废液中的溶质有。
【进行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废液进行了以下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只有猜想Ⅰ正确
先后猜想Ⅱ正确
如果猜想Ⅰ正确,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拓展】如果猜想Ⅱ正确,要使废液中只含有CaCl2,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加入过量的。
【答案】(1)集气瓶
(2)B
(3)CaCl2、HCl;沉淀产生;产生气泡;产生沉淀;Na2CO3+CaCl2=CaCO3↓+2NaCl;CaCO3
【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盐的性质及用途;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发生装置要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分析;
(3)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钙,盐酸可能有剩余及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为集气瓶;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为B;
(3)【猜想与假设】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钙,盐酸可能有剩余,猜想Ⅱ为废液中的溶质有CaCl2、HCl;【进行实验】猜想Ⅰ正确,则取少量反应后的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只产生白色沉淀的现象,若猜想Ⅱ正确,则盐酸会先与碳酸钠反应,然后氯化钙再与碳酸钠反应,则会观察到先产生气泡,然后再产生沉淀的现象;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反思拓展】如果猜想Ⅱ正确,要使废液中只含有CaCl2,可加入过量的碳酸钙除去盐酸;
故答案为:(1)集气瓶;(2)B;(3)CaCl2、HCl;沉淀产生;产生气泡;产生沉淀;Na2CO3+CaCl2=CaCO3↓+2NaCl;CaCO3。
三、拓展创新
13.取一定质量的CaCO3固体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0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2.0gCO2气体
B.原来CaCO3的质量为14.5g
C.剩余8.0g固体为纯净物
D.剩余8.0g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答案】A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前后固体中钙元素质量不变及固体质量差为生成二氧化碳分析。
【解答】钙元素质量为8.0g50.0%=4g,因反应前后钙元素质量不变,则反应前碳酸钙质量为4g;
A、固体减少质量即为生成气体质量,生成CO2气体质量为10g-8.0g=2.0g,符合题意;
B、原来CaCO3的质量为10g,不符合题意;
C、10g碳酸钙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2.2克,说明剩余8.0g固体为氧化钙和碳酸钙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剩余8.0g固体中含有未分解的碳酸钙,加入稀盐酸会产生气泡,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已知盐酸是HCl气体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其性质的实验中,如果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往往看不到溶液变浑浊的现象。现有一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却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装置的作用是,实验后向B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可看到的现象是,写出B中所有溶质的化学式:。
(3)如果去掉B装置,将A、C直接连接,则C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吸收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溶液变红;HCl、H2CO3
(3)Ca(OH)2+2HCl=CaCl2+2H2O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二氧化碳分析;
(2)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及氯化氢的性质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分析。
【解答】(1)A中为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因浓盐酸有挥发性,生成二氧化碳中含有大量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易溶于水,所以B装置作用为吸收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B中溶液呈酸性,实验后向B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可看到溶液变红;二氧化碳也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B中溶质为HCl、H2CO3;
(3)若二氧化碳中含有大量氯化氢,则通入石灰水中,氯化氢与氢氧化钙反应,会干扰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故答案为:(1)CaCO3+2HCl=CaCl2+H2O+CO2↑;(2)吸收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溶液变红;HCl、H2CO3;(3)Ca(OH)2+2HCl=CaCl2+2H2O。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自动生成1/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学期3.3常见的盐(第3课时)
一、夯实基础
1.铅蓄电池中含有硫酸,如果不慎将硫酸漏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
A.二氧化硫B.氧气C.氢气D.二氧化碳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的反应物是()
A.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B.石灰石和稀盐酸
C.大理石和稀硫酸D.大理石和浓盐酸
3.实验室制备并收集CO2,通常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加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⑥验满。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①③④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
4.检验集气瓶里收集的是不是二氧化碳的最好方法是()
A.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
B.将燃着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立即熄灭
C.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是否变红色
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立即熄灭
5.下面是实验室依次制备、收集、验满CO2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A.B.
C.D.
6.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色物质。这层白色物质是,形成原因的化学方程式:。
7.如图装置有多种功能,如收集气体、贮存气体等。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瓶,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
(2)装置中预先盛满水,将水排出贮气,气体从端进入。
8.已知:①二氧化碳气体既不溶于饱和NaHCO3溶液,也不与NaHCO3反应;②NaHCO3+HCl=NaCl+H2O+CO2↑。某学生欲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提供了下列装置和药品。请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仪器②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应选(填字母);若用该装置在实验室制氧气,写出实验室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4)两个净化装置C、D相连接时,其仪器接口顺序应选(填字母)。
A.cdabB.abcdC.dcbaD.badc
(5)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气体应从(填接口字母)进入。
二、能力提升
9.实验表明,不能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但是可以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A.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反应,与物质的形状有关
B.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C.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化学性质不同
D.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中的元素种类不同
10.在实验室中,同学们用如图装置制取纯净的C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①中固体反应物也可用Na2CO3代替
B.③中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CO2气体中已经不混有HCl气体
C.④中浓H2SO4的作用是吸收CO2气体中混有的H2O
D.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⑤中的集气瓶口,可以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CO2
11.小科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铁架台等仪器省略)制备CO2和验证CO2能否与NaOH反应。
(1)请补充画出装置C中a、b导气管。
(2)小意分析实验后,发现此装置有明显不足,至少应添加一个洗气瓶F,你认为应该在(填装置字母)之间加入装有(填试剂字母)的洗气瓶F。
a.浓NaOH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饱和NaHCO3溶液
d.饱和Na2CO3溶液
(3)打开止水夹K1,检查气密性,加入药品开始实验,当观察到装置E的现象是,可确定装置C收集满CO2。
(4)当装置C中收集满CO2,关闭止水夹K1,打开止水夹K2,把注射器D中的5mL浓氢氧化钠压入到装置C中,化学方程式为,观察到的现象是。
(5)小平同学认为证明CO2与NaOH反应,还应把注射器D中浓NaOH溶液换成,再做一次实验,其目的是。
12.某市的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曾有“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的考题。
(1)指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
(3)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Ⅰ:废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
猜想Ⅱ:废液中的溶质有。
【进行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废液进行了以下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只有猜想Ⅰ正确
先后猜想Ⅱ正确
如果猜想Ⅰ正确,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拓展】如果猜想Ⅱ正确,要使废液中只含有CaCl2,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加入过量的。
三、拓展创新
13.取一定质量的CaCO3固体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0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2.0gCO2气体
B.原来CaCO3的质量为14.5g
C.剩余8.0g固体为纯净物
D.剩余8.0g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14.已知盐酸是HCl气体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其性质的实验中,如果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往往看不到溶液变浑浊的现象。现有一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却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装置的作用是,实验后向B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可看到的现象是,写出B中所有溶质的化学式:。
(3)如果去掉B装置,将A、C直接连接,则C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分析。
【解答】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能与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故选D。
2.【答案】B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所给药品反应速率、能否持续进行及是否会使收集气体含有太多杂质分析。
【解答】A、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反应速率过快,不易控制,不符合题意;
B、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速率适中,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C、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微溶硫酸钙覆盖在固体表面,阻碍反应持续进行,不符合题意;
D、浓盐酸有挥发性,会使生成二氧化碳不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C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分析。
【解答】制备并收集CO2的操作步骤为先②连接装置,再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再③加入大理石,然后④加入稀盐酸,再⑤收集,最后⑥验满;
故选C。
4.【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进行鉴别分析。
【解答】检验集气瓶里收集的是不是二氧化碳要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若变浑浊,则为二氧化碳,否则不是;
故选A。
5.【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有长颈漏斗的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要浸入液面以下、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及验满方法分析。
【解答】A、长颈漏斗下端没有浸入液面以下,气体会从长颈漏斗逸出,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符合题意;
C、验满二氧化碳在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若熄灭,则证明已满,不符合题意;
D、验满二氧化碳在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若熄灭,则证明已满,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碳酸钙;Ca(OH)2+CO2=CaCO3↓+H2O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钙分析。
【解答】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的白色物质为石灰水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钙,反应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故答案为:碳酸钙;Ca(OH)2+CO2=CaCO3↓+H2O。
7.【答案】(1)密度比空气小
(2)a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
【解析】【分析】根据密闭容器收集气体时,若气体密度比空气或水小,则短导管进气,若气体密度大,则长导管进气分析。
【解答】(1)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瓶,该气体的密度须比空气小;(2)装置中预先盛满水,因水的密度比气体密度大,将水排出贮气,气体要从a端进入;
故答案为:密度比空气小;a。
8.【答案】(1)长颈漏斗;锥形瓶
(2)B;2H2O22H2O+O2↑
(3)吸收水蒸气(或干燥气体)
(4)A
(5)e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制取氧气的原理
【解析】【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发生装置要看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及氧气制取原理分析;
(3)根据浓硫酸有吸水性分析;
(4)根据除杂质时要先除其它杂质最后除水蒸气分析;
(5)根据二氧化碳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分析。
【解答】(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仪器②的名称是锥形瓶;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发生装置应选B,若用该装置在实验室制氧气,则需选择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3)浓硫酸有吸水性,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气体;
(4)C为干燥装置,D为除氯化氢的装置,应先通过D,然后再通过C,且导管长进短出,所以仪器接口顺序应为cdab;
(5)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因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则气体应从e端进入。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锥形瓶;(2)B;2H2O22H2O+O2↑;(3)吸收水蒸气(或干燥气体);(4)A;(5)e。
9.【答案】B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速率与物质的接触面积有关分析。
【解答】不能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是因为二者反应生成微溶硫酸钙覆盖在固体表面会阻碍反应持续进行,但是可以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说明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故选B。
10.【答案】A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A、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速率过快分析;
B、根据氯化氢与硝酸银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分析;
C、根据浓硫酸有吸水性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分析。
【解答】A、①中固体反应物用Na2CO3代替,反应速率过快,不易收集,符合题意;
B、氯化氢与硝酸银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可用硝酸银溶液验证气体中是否含氯化氢,③中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CO2气体中已经不混有HCl气体,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有吸水性,④中浓H2SO4的作用是吸收CO2气体中混有的H2O,不符合题意;
D、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⑤中的集气瓶口,通过木条是否熄灭可以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CO2,符合题意;
故选A。
11.【答案】(1)
(2)A、B;c
(3)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4)2NaOH+CO2=Na2CO3+H2O;装置E中红色石蕊试液会被倒吸入装置C中
(5)5mL水;对照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盐的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分析;
(2)根据实验室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可用碳酸氢钠溶液除去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会使装置内压强变小分析;
(5)根据对比实验的设计要求分析。
【解答】(1)C中为收集二氧化碳装置,因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a导管短,b导管应延长,接近集气瓶底部;
(2)因收集的二氧化碳中会混有氯化氢,干扰实验结果,所以应在AB间加吸收氯化氢的装置,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应选择碳酸氢钠吸收氯化氢;
(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若观察到E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可确定装置C收集满CO2;
(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反时装置内压强变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装置E中红色石蕊试液会被倒吸入装置C中;
(5)因二氧化碳溶于水和与水反应时压强也会变小,所以还应把注射器D中浓NaOH溶液换成5mL水进行对照实验排除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造成的压强变小的可能;
故答案为:(1);(2)A和B;c;(3)紫色石蕊试液变红;(4)2NaOH+CO2=Na2CO3+H2O;装置E中红色石蕊试液会被倒吸入装置C中;(5)5mL水;对照。
12.【答案】(1)集气瓶
(2)B
(3)CaCl2、HCl;沉淀产生;产生气泡;产生沉淀;Na2CO3+CaCl2=CaCO3↓+2NaCl;CaCO3
【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住宅小区物业设施维保及更新协议
- 智能药店电子货架标签租赁与医药信息管理系统合同
- 抖音平台火花用户身份验证及用户行为规范合同
- 城市文明抖音火花合作推广合同
- 环保物流兼职货车司机劳动合同
- 知识产权转让与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服务合同
- 高效仓储海外租赁与多维度服务协议
- 新能源充电桩智能充电系统研发与运营服务合同
- 苏科版2025年中考数学三轮冲刺专题-几何动态及最值问题含答案
- 《职业与健康》投稿须知
- 福建省厦门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高层火灾扑救要点及注意事项
- 消防救援队伍微腐败风气教育
- 2025-2030中国共轭亚油酸(CLA)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中央2025年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一课时《勿忘国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 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大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 试岗期协议书模板
- 档案法律法规知识试题及答案
- 第四单元《比例尺》(单元设计教案)-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 2025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学业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