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挥发油对脑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_第1页
当归挥发油对脑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_第2页
当归挥发油对脑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归挥发油对脑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缺血性脑病(icvd)也称为嗜水性损伤,是神经系统中的常见疾病。由于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它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安全和生活质量。当归为伞形科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主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痈疽疮疡等,自古以来一直被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素有“十方九归”之称。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当归对缺血脑组织有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大脑中动脉阻断术(MCAO)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从而探讨当归挥发油对脑缺血损伤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胶原蛋白与肾上腺素混合诱导剂诱导血栓形成,研究当归挥发油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1实验材料1.1动物驱动scxkSPF级Wistar大鼠60只,体质量250~300g,SPF级昆明种小鼠50只,体质量18~20g,雌雄兼用,由甘肃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CXK(甘)2004SCXK(甘)20041.2银杏叶片的制备当归挥发油(含藁本内酯>70%)由甘肃兰州和盛堂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100307,用1%吐温-80(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生产,批号20090711)助溶,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银杏叶片,25mg/片,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100721。LBY-N6A型自清洗旋转黏度仪,北京普利生科贸集团生产。2实验方法2.1树叶片组织造模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灌胃等容积生理盐水)、模型组(灌胃等容积生理盐水)、当归挥发油小剂量组[灌胃剂量为50mg/(kg·d)]、当归挥发油中剂量组[灌胃剂量为75mg/(kg·d)]、当归挥发油大剂量组[灌胃剂量为100mg/(kg·d)]、阳性对照组[灌胃银杏叶片混悬液,剂量为50mg/(kg·d)],各组灌胃7d,每天2次,每次2mL,于末次给药1h后造模。造模方法:以7%水合氯醛(5mL/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将大鼠固定,使右侧面部朝上,剃毛消毒后,在右眼与右耳间中点划一长约2cm的垂直弧形切口,切开颞肌并向嘴侧翻起,在颧弓与颞鳞骨接合处的前端2mm处用牙科钻做一直径约4mm的骨窗,暴露大脑中动脉(MCA),轻轻挑起后电凝阻断位于嗅束内1~2mm至大脑下静脉处的一段,阻断血管后逐层缝合颞肌及皮肤,待苏醒后放回鼠笼,单独饲养。假手术组按上述步骤切开、缝合,但不凝闭MCA。术后72h股动脉取血,以20U/mL肝素制备抗凝血液及血浆,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由计算机直接计算出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变形指数。2.2灌胃银杏叶片混悬液制备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灌胃等容积生理盐水)、当归挥发油小剂量组[灌胃剂量为5mg/(kg·d)]、当归挥发油中剂量组[灌胃剂量为10mg/(kg·d)]、当归挥发油大剂量组[灌胃剂量为15mg/(kg·d)]、阳性对照组[灌胃银杏叶片混悬液,剂量为5mg/(kg·d)],各组灌胃7d,每天2次,每次0.2mL。末次灌胃给药1h后尾静脉注射胶原蛋白(225μg/只)-肾上腺素(9μg/只)混合诱导剂诱导血栓形成,小鼠出现死亡或者偏瘫,观察5min内小鼠的死亡数和15min内小鼠偏瘫恢复数。2.3统计方法实验数据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3结果3.1各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比较经脑缺血损伤后,模型组大鼠低、中、高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均显著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当归挥发油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可显著降低低、中、高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对血浆黏度无明显的影响;各给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果见表1。3.2挥发油对全血还原黏度的影响经脑缺血损伤后,模型组大鼠全血还原黏度显著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当归挥发油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可显著降低低、中、高切变率下的全血还原黏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各给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果见表2。3.3各组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的比较经脑缺血损伤后,模型组大鼠的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与红细胞变形指数变化不大,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当归挥发油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可显著降低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刚性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对红细胞聚集指数与红细胞变形指数无明显作用(P>0.05);各给药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果见表3。3.4小鼠死亡数和治疗率尾静脉注射胶原蛋白-肾上腺素混合诱导剂后,模型组小鼠5min内全部死亡,各给药组5min内小鼠死亡数均减少,15min内偏瘫恢复数均增加。结果见表4。4挥发油对脑梗死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脑卒中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异常,脑梗死时常存在着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的增高。脑缺血时血流量减少和血流速度下降后,血流黏度增大,形成血流非流动状态,因而红细胞的可逆性凝集增高,血液黏度的升高使微循环更加恶化,其结果是陷入血流停止状态。在脑缺血病灶内,血管闭塞或痉挛,随血流减慢,血液切变率降低,血液黏度进一步增高,血流进一步减缓,脑缺血更为严重,呈现一种恶性循环。血液黏度增高伴随局灶性脑血流量减少,此观点已在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得到证实。红细胞压积是影响血液黏度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现已证实,低切变率下的血液黏度随红细胞压积而升高,红细胞压积增高可促进红细胞凝集速度,当它增加40%~50%时,血液黏度便可增加2倍。缺血性中风患者红细胞压积、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与脑血流量呈负相关。红细胞压积(>50%)与脑梗死呈正相关,认为是红细胞压积升高,血液黏度增加,继发性减少脑血流量,不利于侧支循环的建立,因此扩大梗死范围。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是脑缺血带来的严重后果之一,发生后又使病情进一步恶化。本实验结果表明,当归挥发油可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