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1型腱驱动空间多点灵手控制研究
随着宇宙技术的快速发展,空间飞机的结构和组成变得越来越复杂,其性能和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确保空间飞机在复杂的空间环境下能够始终稳定地运行,这是空间技术领域必须尽快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几十年来,各国研究机构进行了一系列地面、空间论证实验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空间在轨服务不仅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而且具有巨大的研究、发展空间。而作为在轨服务智能末端执行器的多指灵巧手技术在国内外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多指灵巧手具有多个多关节手指,能够和人手一样具有很高的灵巧性、通用性和适应性,采用多指灵巧手作为末端执行器对机器人智能化水平和作业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多指灵巧手的驱动方式分为驱动器内置式和外置式2种,国内研究的灵巧手均采用驱动内置式,代表性的是北航BH985手和哈工大HIT/DLRII手,把驱动器和传动装置集成在每个手指内部,使得手指体积庞大、笨重,增加了复杂度,不适宜应用在空间在轨服务领域,同时对小体积、大扭矩电机的设计制造提出了严格要求。为了应对空间环境防护、降低复杂性和提高可靠性,空间灵巧手系统越来越多的采用外驱式的腱驱动形式,典型的有DLR-IHand,R2手,DEXHAND等。外置的驱动器可以减小手指体积和重量,这些特性对手指的灵巧性至关重要。由于腱只可以传递张力,因此为了获得完全独立的自由度控制,必须要保证驱动器的数量多于自由度的个数,与传统的“2N”配置方式不同,文献中提出只需要比自由度的数量多1个即可,即“N+1”型腱驱动系统。然而这种方式在减少腱绳数量的同时却引入了关节位置和腱绳的耦合问题,文献提出在力矩空间进行力矩分配后再转到关节空间的方式,解决了腱和关节位置的耦合问题。为了使多指灵巧手能够可靠稳定地抓握物体,灵巧手应具有一定的柔顺性,目前阻抗控制是主动柔顺的一种主要方法,其优点是把力控制和位置控制纳入统一的框架,设计简单,但是难于实现精确的力跟踪。相对于传统的齿轮传动,腱驱动的难点在于设计一个控制器使其能按照期望的位置运动,同时保证腱的张力保持在期望的范围内。由于腱只能传递张力,而且有一定的延迟,因此在控制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出现腱的松弛,此时基本的位置加阻抗的控制策略很难实现。本文在Matlab+ADAMS联合仿真平台基础上,研究了位置/腱张力混合控制的方法,目标是保证腱张力在期望的范围内的同时进行位置控制,以达到柔顺控制的目的。1基本组织结构参数下的服参考NASARobonaut2灵巧手,设计了多指灵巧手的ProE模型如图1所示,该灵巧手有18个活动关节和12个独立自由度,分布在5个手指中,整个手在尺寸上与人手类似。本文主要针对图1中加深显示的食指的柔顺控制进行深入研究。如图2所示,该手指由基座、侧摆、近指节、中指节和远指节组成,采用“N+1”型腱驱动方式,具有3个独立自由度。其中,远指节通过一个连杆机构与中指节耦合。每个独立关节装有霍尔角度传感器,每一根腱都装有张力传感器,并通过一个无刷直流电机驱动,通过滚珠丝杠把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2术后观察和预测具体位置和腱张力混合控制的原理:在自由空间,采用前馈位置PD控制和最小张力混合的控制方法,使关节跟踪期望轨迹并保证腱张力在期望范围内;在接触物体以后的约束空间,采用前馈位置PD控制和完全张力控制的方法使手指以期望的接触力与物体接触,实现稳定的精确抓持。2.1鞋场中分化的几何建模位置控制器的输入量为:其中,θe代表位置偏差,θd代表规划的关节位置,θb为手指反馈的关节位置。因该灵巧手采用“N+1”型腱驱动,其位置控制有别于传统的齿轮传动结构,4根腱的位置对应3个独立关节,本文采用几何建模的方法实现腱位置到关节位置的解算,即在各关节处对腱的运动路径做几何简化,得到每根腱的位置与关节位置的关系。图3所示的连杆由虚线位置转到实线位置,关节转动Δθ角,腱绳x3由虚线位置运动到实线位置,关节处对应的腱绳长度由l1变为l2,根据余弦定理可知:则,Δx3'=Δl=l2-l1。同理,得到4根腱的位置到关节位置的转换方程:得到腱位移的Δx(Δθ)后,为了改善位置控制的调节时间,增加系统阻尼,减少超调量,引入1个PD控制器,根据式(2)和(3)最终得到位置控制系统表达式如下:2.2鞋外文化中统一张力在腱驱动灵巧手系统中,腱之间存在耦合,为了避免解耦的麻烦,在关节空间规划期望的关节力矩,然后转换成腱空间的张力。根据手指静力学特性,事先规划出指尖接触力Fd,即可通过雅克比矩阵J反解出使手指指尖在接触到物体并保持静态平衡时所需的关节力矩τd。如公式所示:由于腱只传递张力,为了避免腱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松弛,引入腱张力控制器确保腱张力的正定性。腱张力控制器算法的基础是n个关节力矩τ和n+1个腱张力f之间的关系,如式(6)所示:其中,t表示腱的内部张力;L∈R3×3是由3个独立关节的半径组成的对角阵;B表示腱的结构矩阵;WT正交于LB的行空间且正定。系统中腱张力可控的充要条件为P可逆,要求LB行满秩。根据式(6)得到:令P-1=[Aa],则设定腱张力取值范围[fmin,fmax],fmin保证腱始终处于绷紧的状态,fmax保护腱不超负荷。令Ai和ai分别代表A的行向量和a向量的元素。首先根据fmin确定内部张力t的取值,则有:fi=Aiτ+ait≥fmin(其中,i=1,2,3,4)(9)式(9)经过变换得到式(10),计算得出t的4个值:因此,内部张力t取式(10)的最大值即可,如式(11)所示:其中,α为比例缩放因子,且α≤1。综合式(5)~(12),可得腱张力分配算法表达如下:最终得到腱张力控制器系统表达式如下:2.3鞋剂张力控制器因为腱只能传递张力,因此单独的位置控制很难保证腱张力时刻大于0,而且腱本身有一定的柔韧性,对力的传递有迟滞性。而腱张力控制器则解决了这一问题,腱张力控制器可以保证腱张力在[fmin,fmax]范围内,在初始时刻时,给腱绳施加力fi≥fmin,保证腱在初始时刻有预张紧,从而可以忽略腱绳的弹性,使腱绳等效为刚体。首先根据图2中所示腱的排列可以得出结构矩阵B,进而得到腱映射矩阵P,如下所示:同时,根据任务要求及腱的性能设置腱张力范围fmin=8N,fmax=200N。式(4)和(13)相加得到位置/腱张力混合控制系统方程(15):最终完整的控制系统框图如图4所示。3预张紧和鞋间鞋的张力及试验过程为了确定上述位置/腱张力混合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在“Matlab+ADAMS”平台进行了仿真验证,把单指灵巧手PROE模型文件导入ADAMS里,利用ADAMS/Control组件把Matlab/Simulink和AD-AMS模型连接在一起,构成完全非线性的物理模型。使用图5所示的阶跃信号[0°45°90°]作为控制器的关节角度测试信号,设定接触力的期望值为[10N0N0N],根据腱张力分配方法计算出期望的腱张力如图6所示。设置仿真时间为3s,得到图7~9所示的关节位置误差、腱张力误差和接触力大小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0~0.7s单手指在自由空间运动,腱张力从0N逐渐增加到设定的最小张力fmin=8N,同时关节位置保持不变,这一阶段称为腱绳的预张紧;0.7s开始向关节位置输入阶跃信号,从接触力曲线可以看出在0.8s时手指被障碍物阻挡,进入约束空间,关节位置误差不再改变,经过0.5s的调节时间,指尖接触力达到期望值,腱张力误差也趋于稳定,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在1.7s时再次向关节位置输入阶跃信号,使手指原路返回到初始关节位置,经过0.5s的调节时间,手指关节角度达到0°,腱张力恒定为fmin。4鞋外维护工艺控制方法对比为了使基于腱驱动的空间仿人多指灵巧手能够可靠精确的抓握物体,实现空间在轨操作,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关节位置/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吉林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 医疗器械销售合同
- 医院培训课件:《血液净化中心规范化管理》
- 慢性病防治与管理课件
- 新源电梯作业考试题及答案
- 中职汽修高考试题及答案
- 拱型路面考试题目及答案
- 新能源分类考试题及答案
- 食品检验考试试题及答案
- 特岗政治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3年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解析
- 学生生活全景模板
-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普货运输
- 建设项目日照分析报告
- 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员)安徽选拔赛试题及答案
- 无人机装调检修工理论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目录(一至六年级上册下册齐全)
- 湖北省2025届高三(9月)起点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4重庆机场集团公开招聘57人(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数学七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JGJT384-2016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