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第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 新人教版20_第1页
番禺区第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 新人教版20_第2页
番禺区第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 新人教版20_第3页
番禺区第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 新人教版20_第4页
番禺区第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 新人教版2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目标1。会认“呈、雕、幻、蜡、烛、辉、芒、型"8个生字,会写“呈、幻、蜡、烛、诱、润、乘、芒、剑、普、通、模、型"13个生字;正确读写“蔚蓝、雕饰、噼噼啪啪、余晖"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4。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1。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世界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资料库课前搜集:有关彼得·西摩的资料(生平、作品等)。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呈、雕、幻、蜡、烛、辉、芒、型"8个生字,会写“呈、幻、蜡、烛、诱、润、乘、芒、剑、普、通、模、型”13个生字;正确读写“蔚蓝、雕饰、噼噼啪啪、余晖”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环节一、新课导入导入语:同学们,请闭上眼睛,这节课老师先让大家听一段音乐.告诉老师,在这美妙的音乐中你听到了哪些大自然的声音?你的脑海里又浮现出什么样美妙的画面呢?这么多美妙的声音、优美的画面,都是来自于我们生活的世界,这真是个奇妙的世界啊!二、板书课文题目过渡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我们奇妙的世界》这篇课文,去感受世界的奇妙所在。三、资料分享1。彼得·西摩的生平;2。彼得·西摩的作品.先学环节一、出示自学清单(一)

任务: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读一读:借助课文中的注音大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一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新词,把你认为容易读错的、难写的词语每个读写两遍.新词如下:呈现变幻蜡烛诱人圆润乘凉光芒刀剑普通模型容易读错的:难写的:写一写: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语(写在生字表下面),并选择一个生字进行拓展(形近字、名言、诗句等)。我选择的生字是我给它找的形近字是我能给它们分别组词:我看到这个字想到了:温馨提示:自学完成后,小组长检查“自学清单(一)"中的任务并做好评价记录。想一想: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奇妙的世界》一文,作者描写了和,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二、组内交流交流内容:1.朗读课文.2。读会认字,提示哪些字容易读错。3.会写字的组词、拓展,提示哪些字容易写错。4。初步感知课文。三、全班展示按照自学清单,请四个小组展示自学情况。分别展示:“读一读”“标一标”“写一写”“想一想”后教环节精彩预设与点拨预设1会认字提示:幻:读音是“huàn”,不要读成“yòu";蜡:读“là”,不要读成“xī”;烛:读“zhú”,不要读成“dú”;芒:读“máng”,不要只读下部,读成“wáng”。

点拨:结合形近字学习“辉";联系生活,学习“蜡、烛”.预设2会写字1.观察生字结构:(1)“蜡、烛、诱、润、模”都是左边偏旁要写得窄小一点,约占整个字的三分之一;(2)“幻”左右要匀称;(3)“乘”的最后两笔撇、捺要写舒展一些。2.教师重点指导、示范:诱、通.预设3对于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灵活纠正、指导。检测环节自学检测反馈过渡语:孩子们,老师看到你们都自学得很认真,相信你们的自学效果肯定不错。请在小组内先自测一下!1。选择正确读音或生字画上横线。雕(diāodāo)刻(挥辉)煌2.看拼音,写词语.chéngxiànhuànxiǎnglàzhúyòurénshīrùnchéngliángguāngmángdāojiàn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的故事()的羽毛()的形状()的镜子()的蜡烛()的颜色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朗读了课文,自学了生字,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能梳理自己的收获或反思自己的不足。第2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教学环节导入课文,板书课文题目

过渡语: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用提问的形式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学环节一、出示自学清单(二)1.作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2。你从天空中的哪些事物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呢?3.从日出到星夜,天空展示出这么多美妙景象。作者是怎样把这些景象描写得具体生动的呢?4.读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看看二者有什么关系。5。课外搜集彼得·西摩的资料(生平、作品)。二、小组交流1。根据小组人数,组长合理分配问题。2。一人说,其他人听,听后纠正、补充,发表自己的意见。三、全班展示请四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质疑。每个小组展示一个问题。后教环节精彩预设与点拨预设1作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参考答案: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预设2你从天空中的哪些事物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呢?参考答案:日出、云彩、雨后、落日、星星预设3读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看看两者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读这两段。教师点拨:文末总结,与文首照应.参考答案:第1自然段点出了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最后一个自然段点出了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文章开头和结尾呼应,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预设4体会重点语句“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刀剑”既锋利又闪亮,形象地说明了冰柱的特点。“水滴”好像“一颗颗珍珠",说明水滴晶莹剔透.这几句话为我们展现了冬天的奇妙.预设5有感情地朗读“清晨,太阳升起,带来新的一天。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朗读时,语速轻快,要读出惊奇的语气.

检测环节1.仿照例子,写句子。例: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就像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大地的奇妙的?本课小结是啊,天地之间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板书设计我们奇妙的世界天空日出、云彩、雨后、落日、星星大地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拓展阅读《奇妙的内心世界》秦文君秦文君,当代儿童文学作家。1954年生,上海人。198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语言文学系。1971年赴黑龙江大兴安岭塔林林场插队务农,1982年任上海少儿出版社编辑,后为上海《儿童文学选刊》主编,副编审.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委员。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少年作家班编委,“中国少年作家杯”大赛评委会评委.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上海少儿出版社、《中国儿童文学》主编。

作为当代最出色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秦文君以创作儿童小说闻名,她的小说风靡校园.1981年创作出了第一部中篇小说《闪亮的萤火虫》,1982年开始其文学创作。其作品往往从儿童视角出发,展现儿童的所思所行,语言风趣幽默,且不乏感人之外,非常富于感染力。迄今已出版作品400万字,代表作有《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小鬼鲁智胜》、《小丫林晓梅》,先后四十余次获各种文学奖。近年来,《开心女孩》、《男生贾里》等作品出版了日文版,英文版,中文繁体字版,德文版发行海外,并畅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小鬼鲁智胜》、《男生贾里》、《家有小丑》等十余部作品被改为电影、电视连续剧先后播映。她的《“病人”》被选为上海四年级第一学期课文,《一诺千金》被选为河北五年级第一学期课文,《表哥驾到》被选为2010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一篇文章,《伟人细胞》被选为苏州七年级第一学期课文,《选举风波》被选为语文版八年级第一学期课文.

秦文君的小说之所以成功,主要有三点:一是鲜明的时代特点,二是鲜活的少年形象,三是浓郁的儿童文学特色。秦文君从儿童的世界出发,以孩子观察生活的视角展示了今天少年儿童面临的丰富复杂的外部世界。

她的作品被誉为“新时期少年儿童的心灵之作”,她最大的心愿是以少儿为本位,不断开掘艺术潜能,把优秀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小读者。

《秦文君中篇儿童小说选》获1995年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家有小丑》获1996年台湾九歌儿童文学奖;儿童文学《男生贾里》获1997年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1997年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奖及上海市第三届文学艺术奖;《宝贝当家》获1997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四弟的绿庄园》获1998年冰心儿童文学奖。

《男生贾里全传》、《宝贝当家》、《孤女俱乐部》等作品分别获国家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及上海第三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中国作家协会第三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三届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2002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并多次在由读者投票产生的“知音奖”、“好作品奖"中获奖。

《男生贾里》、《开心女孩》等近十部作品在海外出版,译成英、德、日等国文字。

《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小鬼鲁智胜》、《宝贝当家》等十余部小说被改拍为影视作品。

秦文君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电视剧飞天奖、台湾中华儿童文学奖、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台湾九歌文学奖等四十多种奖项。23海底世界▶教学目标1.会认“窃、私"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宁、官"等12个字,正确读写“宁静、器官”等15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特点的。3。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4。能结合课后习题第二题,说出第4、5自然段是怎样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教学重难点体会文章是如何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识字:结合上下文识字:“达、储"这两个字,可以放在课文句子中理解.结合字理识记“肌、胞、储”,这3个字一半表音,一半表义,可结合构字特点,识记生字。结合图片识记“章、属",可分别组词“章鱼”“金属”,再结合图片识字.结合生活经验识记“警"字,可通过播放防空警报声、大自然中动物遇到危险向同伴发出的警报,理解、识记生字。结合动作识记“窃、私”,可引导学生模拟“窃窃私语”的动作识记。写字:“汪、险、攻、推、煤、铁",左窄右宽,可迁移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让学生谈谈易错笔画;“宁、官",上宽下窄,引导学生找出主笔;“参”,上部小,中部撇、捺舒展,下部三撇依次渐长;重点指导“迅、速、退”这3个字部首的写法,指导其笔顺。2.朗读教学课文以问题开头,结尾作答,前后呼应。用通俗形象的语言,向人们介绍了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教学时,可以围绕第1自然段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寻找答案,找到重点句“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仔细品读第2~5自然段,理解段落大意,并掌握语文要素,体会第4、5自然段是怎么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3.积累表达课后第三题给出了两个例句,要求学生体会“窃窃私语”和“免费的长途旅行”在写法上的好处。在引导学生体会时,可采用对比的方式,更换词语,在比较朗读中进行感悟;使学生体会到虽然表达的意思一样,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语句会更生动,也易使读者产生亲切感。引导学生尝试在平时的习作中运用这种修辞手法。▶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窃、私、警”这3个生字,会写“宁、官、汪、险”这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确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特点的。▶教学过程板块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谈话引入,激发兴趣.(1)提问交流。师:大家都见过大海,说说你所知道的大海是什么样的。(2)课件出示海底世界的图片,领略海底的神奇与美丽。师:大海的景色美不胜收,大海深处更是奇妙无穷,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神秘的大海深处,去领略大海的美景。2。抓住问句,走进课文。(1)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全班齐读。课件出示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2)带着疑问,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整体梳理,初步概括文章内容。(1)师: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大海深处有什么。(2)学生自由回答。(3)师: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告诉我们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关键句.课件出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板书:景色各异物产丰富)【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谈话引入课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第1自然段的问句直接切入主题,寻找答案,理清课文思路,初步感知课文第2~6自然段是围绕最后一个自然段来写的,为后面深入学习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做好铺垫。板块二再读课文,感受宁静1.抓住问题,读懂句子。(1)师:读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是从什么方面来描写海底世界的。

(2)学生自由朗读后回答。(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海底的光线.2.通过对比,初次感受海底的奇异之处。师:在第2自然段中,有哪些地方让大家觉得很有意思?(1)预设1:课件出示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①认读词语“波涛澎湃、宁静"。②出示海面波涛澎湃的动画,学生体会“波涛澎湃”。③师:你能说说和“波涛澎湃”意思相反的词语吗?④找出“宁静”的近义词,用“宁静”造句.⑤课件出示句子,再读句子。课件出示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⑥师:从这两句中,你读出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宁静)(2)预设2:课件出示阳光很难射进深海,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①师:阳光很难射进深海,海底是否就一片漆黑?②指名回答.③认读词语“器官"。(游戏:教师发出指令,学生指认身体器官,看谁反应最快)④师:对比下列句子,体会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妙处,说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课件出示句子)课件出示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⑤引导学生再读第2自然段.3.学写生字,指导书写。(1)指导观察“宁、官”,找出异同点。(“宁、官"上宽下窄,上短下长)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官"字下半部分的书写。(“官”字下半部分的笔顺是:竖、横折、横、横折、横)(3)学生书写,教师点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海面与海底的动静不同的句子,体会海底的黑暗与光亮,初步感受海底世界的神奇。同时将字词的学习贯穿其中,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板块三趣味朗读,领略奇异1。师:海底的光线很暗,那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板书:海底的声音)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2。扮演水中听音器,生生合作朗读。(1)人们是怎么听到海底动物的声音的?(2)学生找出相关句子并回答。(3)师:大家拿起水中听音器,(做出手放在耳边的动作)你们听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句子)课件出示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①认识拟声词。师:谁能把你听到的声音模仿给大家听听?课件出示嗡嗡啾啾汪汪师:这种模拟声音的叠词,我们称之为“拟声词”。你还知道哪些拟声词?(滴滴、淅淅、呱呱)②比较下列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课件出示有的嗡嗡,有的啾啾,有的汪汪。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师: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③全班齐读句子。(4)认识“警”字。①播放“警报”音频。师:听到这个声音,大家想到了什么?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警”字?(学生自由回答)

②用“警"字组词。(5)仿写练习.师:海底动物吃东西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什么声音?遇到危险时又会发出什么声音?小组讨论。课件出示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像()的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像()的声音,遇到危险时还会发出像()的警报声.师:能用你刚刚想到的词语,将句子补充完整吗?3.理解“窃窃私语”,指导朗读。师:海底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朗读第3自然段时,是不是要读得大声一点呢?(不是)课件出示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1)师:哪个词最能说明海底并不喧闹?(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窃窃私语。(3)学生用“窃窃私语”造句,教师点评。(4)全班再读第3自然段。4。指导书写生字。(1)观察生字“汪、险”,找出书写要点。(2)教师强调书写要点: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4)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指导朗读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想象、模拟水中听音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朗读时要从读通顺到朗读得有感情,仍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从字词的认识与理解到句式的仿写,让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学习中体会作者写法上的可取之处,使学习的层次更为丰富。第2课时▶课时目标1。随文识记“肌、章、胞、达、煤、储、属”这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参、攻、推、迅、速、退、煤、铁”这8个字.2。指导朗读,能说出第4、5自然段是怎么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说清楚的。3.理解“窃窃私语”和“免费的长途旅行”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教学过程板块一指导朗读,感悟奇妙

1。复习朗读课文时出现的词语,检查认读.(课件出示词语)课件出示宁静器官行进危险2。师:海底的环境如此神奇,在里面生活的动物又是如何活动的呢?3.小组合作学习第4自然段。4。课件出示表格,小组合作完成。课件出示动物名称海参活动方式肌肉收缩活动特点速度极慢5。师: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有趣吗?和同桌交流交流.6.交流反馈。你觉得哪个地方最有趣?7.紧扣有趣,指导朗读。(1)预设1:课件出示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①根据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肌”。②课件出示海参图片,认读“海参”。③师:自由读课件中的这句话,你读出海参的什么特点?哪个词最能体现出它爬得慢?④师生合作读。(重读“只能”)(2)预设2:课件出示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①师:你读出梭子鱼有什么特点?②课件出示梭子鱼图片,猜测梭子鱼的活动方式。③师:用手模拟梭子鱼穿梭前行的动作,让学生理解其活动方法.④指导书写“攻”,注意“工”作偏旁时,下面的横画改为提。⑤指导朗读,突出身体像梭子的鱼行进的速度“比普通的火车还快”.(3)预设3:课件出示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①结合图片识记“章”字。(课件出示章鱼图)②指名表演动作,其余同学朗读。(4)预设4:课件出示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①师:自由读,说说贝类的活动特点是什么。②对比下列句子,说说哪种表达更有趣,为什么?课件出示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移动。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8。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师:和小组同学分工合作,选择其中一个你比较喜欢的海底动物,配上动作,在小组内朗读第4自然段.9.交流展示。10。师:从第4自然段中找出合适的短语,将课件中的句子补充完整。课件出示海里的动物,真是()!【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提取课文信息,再通过角色扮演,在边读边演中积极思考。体会并逐步明确本课段落行文规律,为后面准确说出语文要素做铺垫。板块二自主学习,梳理信息1.轻声读,找出关键句。(1)师:第5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课件出示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2)找近义词,理解“差异"。(3)师:为什么这句话加了“也”字?回顾第3自然段中的设问句,体会句子承上启下的作用。2.再读课文,提取信息。(1)师:第5自然段写了植物哪些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是怎么体现的?(2)同桌交流,小组讨论。(3)交流展示,师板书:植物差异。3。识记生字“胞”.指导归类识字和借助形声字特点识字。【设计意图】此环节由扶到放,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从找出中心句,到抓住关键字词,逐步深入理解中心句的作用和内涵,学习要求明确,体现了学习的梯度.

板块三延伸兴趣,拓展阅读1.知识延伸,海洋矿产知多少。(1)师:大海覆盖地球79%的面积,那么对于人类而言,大海中蕴藏着哪些珍贵的资源呢?(2)小组讨论交流。课件出示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储量很少的稀有金属。(3)交流识记“煤、储、属”。(4)知识拓展:海底所含的稀有金属有锰、钴、钛、钒、锆等。2.回顾全文。课件出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齐读句子,强调“真是”。3.课外小拓展。推荐阅读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了解更多海底的奥秘。【设计意图】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将阅读的兴趣延伸至课外。拓展阅读的广度,引导学生多角度了解大海,真正达到科普的目的。板块四认真观察,指导写字1。观察生字,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生字“参、攻、推、迅、速、退、煤、铁”,引导学生进行归类.(“参”是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攻、推、煤、铁”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迅、速、退”是半包围结构,笔顺先内后外)(2)交流书写的易错点和要点。2。教师范写,并提示书写要点。(1)“参”字上小下大,下面三撇依次渐长.(2)“推”右半部分是“隹",不能写成“住”.(3)“迅、速、退"注意“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