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医学生的德与德培养
中医学的道德素质是新时期美德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如何培养热爱病人、救亡救人的美德道德习惯,对中国传统的医学教育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1古代医学对于生生学的影响古代医学生多以师徒传授的形式培养,老师在择徒授艺时,首先重视的是学生的人品,主张学医以医德为中心,医德至上。认为医家只有具备仁爱之心,方能够为病人施仁术,否则,即有可能“挟技以邀财,吝术以自贵”。因此,并不是向任何人都可以传授医学的。春秋战国《黄帝内经》记载,医学是“精光之道……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魏晋杨泉的《物理论·论医》讲到:“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晋·杨泉.物理论[M].平津馆存版,嘉庆十年刻.15.)清代费伯雄认为:“欲救人而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古人对医学生的挑选十分严格,学生必须是品德高尚,聪明好学,才可能获选。否则,绝对不教。长桑君收扁鹊为徒,是经过“出入十余年”的观察,发现“扁鹊非常人”,“非常人”是指有道德修养和聪明才智的人,也就是说扁鹊具备学医的条件,长桑君才收他为学生,并把全部秘方传授给他。公乘阳庆为西汉名医,轻易不收授学徒,但当他看到淳于意酷爱医学,对待老师又很恭敬,便破例收他为学徒4。金代名医李杲,为将医术传授于后人,遍访亲朋好友,寻求品学兼优的学生。有人讲罗天益“性行敦朴,尝恨所业未精,有志于学”。当他第一次与罗天益见面时,劈头就问:“汝来学觅钱医人乎?学传道医人乎”144?直到罗天益回答说:“亦传道耳”,他才收罗天益为徒弟。明代中央设有“太医院”,地方府州县设有学校,学生多由医家子弟选入,称为“医丁”。同时也从各地的医官、医士中挑选优秀者保送到太医院考试,合格者方得选入读书,从而保证这支队伍的质量。历代医家择徒授艺,都要挑选心诚意专的人。即使是名医的子孙,也不一定都能克绍萁裘,继承家学。明代儿科医家万全,其十个儿子,没有一个子承父业。清代名医叶天士曾谆谆告诫他的儿子:“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书万卷,而后可以济世……子孙慎勿轻言医。”目前,我国医学院校招收本科生,主要是以高考分数决定的,至于学生本人是否适合当医生,校方并未过多地考虑。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医学院校招收学生,从第一关就忽略了“廉洁淳良”人品的考查,这就很难保证招收的学生都适合做医生。因此,古代重视医学生人品的作法今天仍需继承。医学院校的学生,既要成绩一流,也要人品一流,保证走进医学院校的学生品学兼优。2以知人行,学识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习惯师道传承是中医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医德作为一种伴生于中医药学术的道德文化,同样具有明显的师道传承特征。师徒传授决定了老师在培养徒弟医德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晋代葛洪认为“夫务学不如择师”,要学习医学本领,济世救人,“决须好师,师不足奉,亦无由成也。”“未遇名师而求要道,未可得也。”其论述既强调了学生拜“好师”的重要性,也强调了老师培养徒弟医德品行身教、事教并重的重要性。我国历代名医济世救人、博极医源的医德精神,为中医身教、事教的教育模式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医圣张仲景年轻时曾得名医何、张伯祖的真传。何博学多识,素以知人著称,被人誉为“先知独觉,言无虚发”。张伯祖“性志沉简,笃好方书,精明脉证,疗病十全”。在封建社会,大多数医生都将医术视为谋生的手段而不外传,像何、张伯祖将经验倾心传授给他人的医生则不多见。张仲景受老师的影响,也甘愿将经验传授给徒弟。张仲景授徒多人。其中杜度、卫凡等人,亦皆成为明医。据《太平御览》引《张仲景方序》载:“杜度……仲景弟子,识见宏敏,器宇冲深,淡于骄矜,尚于救济。事仲景,多获禁方,遂为名医。”又载:“卫凡,好医术,少师仲景,有才识,……皆行于世。”足见他们在张仲景的言传身教下,既学到了高超的医术,又培养了高尚的医德。名医罗知悌带徒朱丹溪时,抱病教学、治病救人,对患者宽心解难、供其食宿,与其钱财,身心并治。朱丹溪对此耳濡目染,受到极大的教益。朱丹溪成为闻名遐迩的名医后,其“仁术”风范深深影响了弟子戴原礼。戴原礼描述老师“四方以疾迎候者,无虚日,先生无不既往,虽雨雪载途,亦不为止”。由于师徒接触密切,若老师能够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听其言、观其行,就能从中既学到治病救人的本领,又受到良好医德品行的熏陶,而使中医薪火世代相传。目前,我国中医教育主要是院校式教学,师生接触时间有限,老师主要向学生传授医学知识,只做到了“授业”,并未做到“传道、解惑”。毕业实习时,又因大多数学生忙于考研而疏忽临床实习,带教老师难以通过临床实践培养学生关爱病人及工作的责任心。因此,教师要创造与学生相互交流、沟通的机会,引导学生成为医德高尚的医生;同时尽早带学生接触病人,将课堂教学和医疗实践有机结合,通过“床边教学”、“临症教学”,培养学生“爱病人”的医德风范。院方对任课老师和带教老师的业务水平、道德品行也要经常考核,培养老师“身教、事教树典范”的意识。3医学近代以来,医生并没有任何传统道德的学习中国古代医德文献大多包含在医学著作之中,尽管其中医德文献比起医学理论所占比重有限,但其启发价值不容小觑,有些信条至今仍在医学职业领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古代中医师道传承的教材就是包含医德内容的医学名著,徒弟在学习医学知识的同时受到医德的熏陶。医学著作处处可见医学道德规范内容。如《黄帝内经》中的“疏五过论”、“征四失论”,详细论述了医生在临床中失误的原因;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自序,提出了仁爱济世、清廉正直、认真负责、刻苦钻研、破除迷信、反对巫医的思想主张。南北朝时《褚氏遗书》录有:“世无难治之病,有不善之医,其德能仁恕博爱,其智能宣扬曲解;……如此乃谓良医”。隋唐孙思邈《千金要方》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就医生的思想品德、专业学习,对待病人的态度,如何处理同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进行了全面、深刻、精辟的论述。他提出的“大慈恻隐”、“誓愿普救”、“无欲无求”、“一心赴救”、“普同一等”、“精勤不倦”、“尊重同道”、“举止端庄”等医德规范,至今对世界各国医学界仍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宋代林逋所著《省心录·论医》的“无恒德者不可作医……”,尖锐地批评了庸医误病、贪利沽名的不道德行为。明代徐春甫《古今医统》中提出“医本仁术”的传统医德。清代喻昌《医门法律》“治病”中提出了“六大失”、“六不治”的医德要求。这种医德医理并举的教育方法,对于培养医、德双馨的医学人才十分有益。但在近代西学东渐的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医学教材仅是医理,医德内容不再涉及。医学只注重人的自然因素——躯体的病变。随着疾病谱的变化,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兴起,人们又逐渐认识到医生医德素养的重要性。因此,在医学回归人文的思潮中,20世纪60年代“医学伦理学”课程走进西方医学院校课堂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也相继开设了此课程。但是,有些院校不作为必修课、这表明仍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做医生最重要的还是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古代医学教育医德医理并举的方法提示我们,应将医德内容纳入医学专业课教材中,使医学专业课教学结合临床实际进行医德教育,这样更有利于强化学生医德素质的培养。4满师“成医”,行业设限我国封建社会没有将病人集中治疗的医院,医生往往要走乡窜户,跋山涉水,前往病家出诊,医生工作的辛苦可想而知。而历代医家认为医学是仁术,特别强调医生不辞辛苦、“一心赴救”的精神。孙思邈要求医生“勿避险峨,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北宋唐慎微,凡病家有请,“不以贵贱,有所召必往”。元代朱丹溪不惮路途远近,有请必往。他的仆人怕主人累坏了身体,劝他注意休息,朱丹溪讲道:“病者度刻如岁,而欲自逸也?”所以,在古时当徒弟满师时,老师送给徒弟两件礼物:灯笼和雨伞。这实际上也是学生满师“成医”的仪式活动。亦即老师告诫徒弟:当病家有请,不管刮风下雨,天黑路滑,要立即前往,争分夺秒,全力救治。我国医学生满师的优良传统,理应传承。而中医的满师传统今天已鲜为人知,只是1988年10月17日成立“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的会徽上镌刻着这两件礼物,至今《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每期的封面都印有这枚会徽。曾几何时,中国的医学生也穿上了适合西方人高大身躯和具有欧洲传统文化意义的毕业礼服,而我们既没有欧洲的传统文化,又缺少西方大学毕业典礼的其他形式,一切显得不伦不类。我国医学院校是否应该为学生举办具有祖国传统医学文化的毕业盛典,在校园和毕业会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线电岗位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村级垃圾长制下环境管理职位招聘模拟题及解答技巧
- 2025年旅游行业导游员招聘考试模拟题集与答案解析
- 第2课 ブログ 第三课时教案 2023-2024学年初中日语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册
- 2025年银行柜员岗位招聘考试必-备知识模拟题与解析
- 2025年教育机构行政助理面试指南与常见问题解答
- 2025年外语教师招聘全解英语教学法与课堂组织技巧预试题
- 信托助理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车队维修工专业笔试模拟题集与解析
- 2025年医卫类放射医学(师)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 《英语句子成分》课件
- 河北农业大学分子生物学题库(带答案)
- 2025四川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及答案
- 产品包装设计与印刷流程手册
- 随机动态规划与强化学习-洞察分析
- 肾占位性变病
- DB51-T 2968-2022 经济开发区安全风险评估导则
- 饮料制造企业环境管理制度要求
- 2024年卫星遥感数据服务长期租赁合同
- DB21-T+3942-2024.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