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学前教育课程课件_第1页
第四章学前教育课程课件_第2页
第四章学前教育课程课件_第3页
第四章学前教育课程课件_第4页
第四章学前教育课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学前教育的课程第四章学前教育的课程1——案例分析如何对待幼儿活动中出现的“不速之客”?——案例分析如何对待幼儿活动中出现的“不速之客”?2案例分析一场大雨过后,活动场地上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蚯蚓。晨间活动时,孩子们发现它在场地上躺着,于是一个个好奇地瞅着它,有的蹲着,有的猫着腰,有的踮起脚;一会这个用小手轻轻地触碰它,一会那个用小脚试图轻轻地踩它……正当小朋友们观察得起劲时,老师温柔的声音传过来了:“小×班的宝宝,快来抓妈妈的‘尾巴’哦。”在老师的呼唤下,小朋友们极不情愿地离开了。可是不一会儿,又有几个孩子偷偷地跑过来关注这个“不速之客”。这时,老师走来了,对孩子们十分生气地说:“还不快来抓我的“尾巴”!……案例分析一场大雨过后,活动场地上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蚯蚓3案例分析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经常会出现在幼儿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时无意中闯进一些“不速之客”,就像案例中孩子们感兴趣的蚯蚓,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这时,教师是停下正在进行的活动,依据幼儿的需要及时生成孩子喜欢的活动,还是对这些“不速之客”置之不理,将原有的活动进行到底?如何对待幼儿活动中出现的“不速之客”?如何看待这种现象?面对诸如此类的突发性事件,教师应该怎么做?案例分析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经常会出现在幼儿活动开展得热火朝4讲述提纲第一节学前教育课程的界定第二节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第三节学前教育课程的方案讲述提纲第一节学前教育课程的界定5第一节学前教育课程的界定第一节学前教育课程的界定6一、学前教育课程的涵义几种典型的课程定义1.课程即学习的科目2.课程即儿童在学校获得的学习经验3.课程即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4.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5.课程即教学计划你比较认同哪一种观点?一、学前教育课程的涵义几种典型的课程定义你比较认同哪一种观点7一、学前教育课程的涵义幼儿园课程的涵义张雪门:“课程是什么,课程是经验。幼儿园课程是什么?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陈鹤琴:幼儿园应该给儿童一种充分的经验,这种经验的来源有二:一是与实物的接触,二是与人的接触。应该把儿童能够学而且应该学的东西有选择地组织成系统,应该以儿童的两个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中心组织幼儿园的课程。一、学前教育课程的涵义幼儿园课程的涵义8一、学前教育课程的涵义幼儿园课程的涵义张宗麟:“幼稚园课程者,由广义的说之,乃幼稚生在幼稚园一切之活动也。”陶行知:“儿童的生活就是儿童的教育,儿童的生活进程就是幼稚园的课程。”提出:“全部的课程就是生活,我们没有课外的生活也没有生活外的课程。”一、学前教育课程的涵义幼儿园课程的涵义9一、学前教育课程的涵义幼儿园课程的涵义20世纪50——80年代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的实质主要是指幼儿园所设科目,如体育、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六科,这些科目及其进程安排就构成了幼儿园课程的总体。1982年由唐淑、赵寄石两位教授在《挖掘幼儿智力潜力,促进幼儿智力发展》一文中再次重新使用“课程”这一概念。但在八十年代初期,“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所设科目”的观念仍占主导地位。一、学前教育课程的涵义幼儿园课程的涵义10赵寄石赵寄石(1921——),上海松江人。1940年毕业于苏州景海女师幼师科,曾任幼稚园、婴儿院及小学教师,1952年在美国取得幼儿教育学士和硕士学位后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学前教育研究室和研究室主任。

赵寄石赵寄石(1921——),上海松江人。1940年毕业于苏11一、学前教育课程的涵义幼儿园课程的涵义幼儿园课程是指“幼儿园整体教育或某一科目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时间安排等。”(卢乐山,1991年)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中幼儿的全部活动或经验。”(王月媛1995年)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在幼儿园教育环境中进行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冯晓霞,1997年)一、学前教育课程的涵义幼儿园课程的涵义12卢乐山卢乐山(1917——),祖籍湖北,生于天津,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教育系,主修学前教育,获学士、硕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首任导师。卢乐山卢乐山(1917——),祖籍湖北,生于天津,毕业于北平13王月媛王月媛1958年8月分配在崇文区第二幼儿园工作,1985年8月调入北京市崇文区教育局幼教科,后任幼教科科长,1994年起任崇文区幼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直至退休。

王月媛王月媛1958年8月分配在崇文区第二幼儿园工作,19814冯晓霞冯晓霞,女,1948年出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学前教育研究》杂志主编。冯晓霞冯晓霞,女,1948年出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15一、学前教育课程的涵义幼儿园课程的涵义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保证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李季湄1997年)幼儿园课程是“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有目的地选择、组织和提供的综合性的、有益的经验。”(虞永平2001年)一、学前教育课程的涵义幼儿园课程的涵义16李季湄李季湄,女,1947年9月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现在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国家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组负责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专家。李季湄李季湄,女,1947年9月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现在华17虞永平男,1962年生,教授。学前教育博士,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学前课程及学前教育管理等领域的研究。虞永平男,1962年生,教授。学前教育博士,博士生导师。兼任18“经验”经验通常指感觉经验,是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与传统的经验定义不同的是,杜威的经验并不单纯地指感觉经验,而是一个“双义语”,“它不仅包括人们做些什么和遭遇些什么,他们追求些什么、爱些什么、相信和坚持些什么,而且也包括人们是怎样活动和怎样受到反响的,他们怎样渴望和享受,以及他们观看、信仰和想象的方式……等能经验的过程”。经验是有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经验”经验通常指感觉经验,是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19一、学前教育课程的涵义幼儿园课程界定的三种倾向一是学科倾向的界定,是以学科来组织课程的内容,如音乐、美术、语言、常识、体育、计算等,它在我国八十年代的幼儿园教育中是比较普遍的。二是活动倾向的界定。认为幼儿园课程是为幼儿安排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各种活动总和。三是经验倾向的界定。强调幼儿园课程是为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所提供的有益的经验。

一、学前教育课程的涵义幼儿园课程界定的三种倾向20一、学前教育课程的涵义学前教育课程定义学前教育课程是在婴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使婴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一、学前教育课程的涵义学前教育课程定义21二、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类(一)公开的学前教育课程(二)隐蔽的学前教育课程(三)两种课程之间的关系二、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类(一)公开的学前教育课程22(一)公开的学前教育课程公开的学前教育课程即显性的、正式的学前教育课程。包括学前教育工作者为实现教育目标精心设计的一切教育活动。公开课程的特点涉及全体儿童,并有利于其全面发展;考虑到每个儿童的知识、经验、技能、能力及个性倾向;反映学前教育机构、家庭、社区及社会的各种特征和要求;承认人类的知识来源于各种文化资源,并从中发源。(一)公开的学前教育课程公开的学前教育课程即显性的、正式的学23(二)隐蔽的学前教育课程隐蔽的学前教育课程即潜在的、非正式的学前教育课程。一般体现在托幼机构和班级的环境中,包括建筑物、设备、器械、游戏材料、玩具等物质环境,也包括活动室的不知、各种活动区的设立、班级的规章制度等文化环境,还包括保教人员之间的关系、教师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儿童同伴之间的关系等人际环境。(二)隐蔽的学前教育课程隐蔽的学前教育课程即潜在的、非正式的24(二)隐蔽的学前教育课程隐蔽的学前教育课程的特点隐蔽性非预期性例如:“蹲下来说话”与“总是站着、叉腰说话”所营造的师生关系(二)隐蔽的学前教育课程隐蔽的学前教育课程的特点25(三)两种课程之间的关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日益重视隐蔽课程的作用。公开课程与隐蔽课程的差异虽然较大,但两者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相互转化。例如“交通工具”主题(三)两种课程之间的关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前教育26第二节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第二节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27一、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观点(一)成熟社会化的理论(二)教育训练的理论(三)认知发展的理论一、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观点(一)成熟社会化的理论28(一)成熟社会化的理论成熟社会化理论的哲学基础来自卢梭的思想,其心理学基石由埃里克森和格赛尔等人奠定的。该理论重视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认为学前教育应让儿童的内在潜力得到充分挖掘与发展。教育者应为儿童设计积极的、充满社会情感的环境,创设开展游戏活动的条件,促进儿童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儿童通过在活动中的自由探索,能够了解社会规则,正确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学前教育课程应以儿童为中心,注意开放性。(一)成熟社会化的理论成熟社会化理论的哲学基础来自卢梭的思想29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卢梭“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所谓教育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就是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卢梭“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必须顺应儿童30格赛尔

"双生子爬梯实验"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个为实验对象(代号为T)在他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代号为C)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的时候,T练了8周,C只练了2周。这两个小孩哪个爬楼梯的水平高一些呢?实验结果:只练了两周的C其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了8周的T好——C在10秒钟内爬上那特制的五级楼梯的最高层,T则需要20秒钟才能完成。格塞尔认为:46周开始练习爬楼梯为时尚早,孩子没有做好成熟的准备,所以训练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53周开始爬楼梯,这个时间就非常恰当,孩子做好了成熟的准备,所以训练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启示: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地等待,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内在“时间表”人为地通过训练加速孩子的发展。

格赛尔

"双生子爬梯实验"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31(二)教育训练的理论教育训练理论也称为行为主义的理论,以哲学家洛克、心理学家斯金纳和班杜拉等人的思想为基础。该理论认为学前教育是为儿童以后的教育和未来的生活做准备的,必须以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方法,把准备学习的知识、技能、道德观念和社会规则教给儿童。教育者要为儿童安排适宜的教育环境,提高有意义、有趣味的活动材料和正确行为的范例。学前教育课程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二)教育训练的理论教育训练理论也称为行为主义的理论,以哲学32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他说:"除了基本有反射之外,人并不具备很多先天获得的行为,人们必须学会它们。"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的习得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例如,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式学习和传统行为主义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式学习均属于这一类。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他33(三)认知发展的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又称为相互作用理论,创设人是皮亚杰和布鲁纳。该理论强调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教育应该贯穿于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提倡自发产生的相互作用。该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阶段,而且这些阶段的顺序是稳定不变的;在每一个阶段中,儿童认识环境的方法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有本质的区别;儿童发展的动力虽来自内部,但更来自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性质。(三)认知发展的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又称为相互作用理论,创设人是34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是适应,是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平衡。适应(adaptation)是指生物体的保存与维持,即个体与环境之间达成平衡状态,是指认知图式因环境的限制而主动改变的心理路程。而个体在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会产生两种心理历程:同化(assimiation):指把新的知识归入到先前已学会的一些相同概念中。顺应(

accommodation):指个体遇到新情景时,既有的图式无法适应新环境事物特征时,必须改变自己既有的图式以符合环境的需求,以获得平衡。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是适应,是同化与顺应35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36流派代表人物特点教师作用中心成熟社会化格赛尔社会情感社会环境儿童教育训练斯金纳班杜拉准备教育环境教师认知发展皮亚杰互动适当环境教师与儿童各流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流派代表人物特点教师作用中心成熟社会化格赛尔社会情感社会环境37二、学前教育课程观的测试美国学前教育专家精心设计学前教育工作者通过回答如下30个问题,测查自己的课程观。六个选项分别为“很同意”、“同意”、“勉强同意”、“有点不同意”、“不同意”、“很不同意”分,请在自己认为最恰当的一个答案上打“√”。二、学前教育课程观的测试美国学前教育专家精心设计38二、学前教育课程观的测试六个选项分别为“很同意”(6分)、“同意”(5分)、“勉强同意”(4分)、“有点不同意”(3分)、“不同意”(2分)、“很不同意”(1)分。“认知发展”课程理论的题号为1、2、5、7、9、13、14、20、22、27;“教育训练”课程理论的题号为4、10、11、16、17、18、23、24、25、29;“成熟社会化”课程理论的题号为3、6、8、12、15、19、21、26、28、30。比较差异:高分减低分,差额大于10分,则表明你的信仰程度。二、学前教育课程观的测试六个选项分别为“很同意”(6分)、“39第三节学前教育课程的方案第三节学前教育课程的方案40阅读指导及问题请阅读第三节内容五种幼儿园课程方案,请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师作用三个方面列表讲述。阅读指导及问题请阅读第三节内容五种幼儿园课程方案,请从教育目41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师作用发展儿童认知的课程方案提高儿童能力的课程方案陶冶儿童情感的课程方案训练儿童行为的课程方案协调家园关系的课程方案五种学前教育课程方案的比较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师作用发展儿童认知提高儿童能力陶冶儿童情感42思考题你是如何理解幼儿园课程的?简要概述学前教育课程的五种典型方案。思考题你是如何理解幼儿园课程的?43参考书目许卓娅主编,《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虞永平著,《学前教育课程价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参考书目许卓娅主编,《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南京师范大学出44第四节学前教育课程的设计第四节学前教育课程的设计45前言课程设计是构建课程的关键环节遵循科学的原则选择适当的内容制定有效的策略前言课程设计是构建课程的关键环节46一、设计学前教育课程应遵循的基本的原则承认儿童的权利反映民族特色面向世界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挖掘儿童的发展潜力一、设计学前教育课程应遵循的基本的原则承认儿童的权利47承认儿童的权利儿童是人,他们能通过各种活动,激发自身的潜能;儿童不是“白板”,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感情、愿望和需要;儿童不是“小大人”,他们是发展中的人,具有自身的身心特点和发展潜力,需要成人的尊重关怀和照顾。因此,我们要真确地看待儿童,承认并维护他们作为特殊人的一切权利,这是设计科学学前教育课程不可忽视的前提。承认儿童的权利儿童是人,他们能通过各种活动,激发自身的潜能;48反映民族特色首先,中国式一个具有几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度,有许多优良的传统,如爱国主义、尊老爱幼等,应体现在课程中,并创新和发展;其次,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学前教育课程建设,应反映农村生活的特点;再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学前教育课程设计应注意因陋就简,因地制宜,主动适应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居民生活实际;此外,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课程设计应为儿童顺利过渡到小学打好基础。反映民族特色首先,中国式一个具有几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度,有许多49面向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认为:“教育的使命就是教育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使他们认识到地球上的所有人之间具有相似性而且相互依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让孩子成为多民族大家庭中合格的一员,让孩子们树立全球化的观念以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是我们必须承担起的历史重任。

面向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认为:“教育的使命50面向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就个体而言,多元文化教育,可以发展孩子积极的自我概念,培养其良好的社会文化价值,使其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促进其个人的自我发展;就社会而言,多元文化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民主与公平,使各族群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文化而言,多元文化教育更有利于社会各文化体系和文化遗产的传承,丰富人类文化精神生活。面向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51面向世界首先,接纳外籍孩子,尊重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的同伴。国际班有不同外貌的外籍孩子,引导孩子接纳并开展多方面的交流。如进餐活动中,比较中西方餐具、菜肴的不同,并尝试制作和品尝,如幼儿做寿司、水果色拉等。其次,利用节日活动接纳不同的文化。如中秋节,让孩子们一起吃月饼;元宵节一起包汤团;万圣节孩子们设计各种面具,制作南瓜灯,开展假面舞会;如世界粮食节,我们带孩子去蕉叶咖喱进餐,运用刀叉,进行西餐礼仪教育。再次,利用语言进行多元文化教育。对幼儿进行“两文三语”教育,即中文和英文,宁波话、普通话、英语。我们在“我是宁波人”邀请电视台的主持人进园教孩子宁波童谣,聘请美国奥本大学的教授每天教孩子学英语,英语助教一日生活中都渗透英语。班级老师有意识鼓励孩子把不同国家的书、音像磁带拿到幼儿园,听各种语言的童谣或歌曲,看到不同风格的各国动画片,不同文化自然地渗入幼儿的心灵中。最后,创设多元文化环境丰富多元信息。幼儿园创设墙裙:中国京剧脸谱、国画、中英文的问候语;各班吸取意大利的蒙台梭利教育特色,摆放各种蒙氏教具,但在日常生活区域中,很多的教具富有中国特色和本土特色,不同风格的物品被协调地放在一起;请外籍家长来园参加活动,上台表演等,通过直观感受,让幼儿对其他国家产生兴趣。面向世界首先,接纳外籍孩子,尊重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的同伴。国52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设计课程时提供孩子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儿童多听、多看、多想、多说、多做,丰富孩子的感性经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游戏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注重儿童的个体差异,促进儿童个性发展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设计课程时53挖掘儿童的发展潜力首先,重视儿童的学习过程其次,让儿童愉快地学习再次,要充分调动儿童的积极性最后,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挖掘儿童的发展潜力首先,重视儿童的学习过程54二、设计学前教育课程的内容(一)全面性(二)启蒙性(三)社会性(四)发展性(五)灵活性二、设计学前教育课程的内容(一)全面性55(一)全面性首先,这是实现托儿所、幼儿园教育任务的需要其次,这是儿童整体发展的需要再次,这是世界学前教育课程内容发展的必然趋势最后,在安排各方面内容时,需注意均衡此外,设置具体课程时,注意学科内容的全面性(一)全面性首先,这是实现托儿所、幼儿园教育任务的需要56(二)启蒙性首先,这是由学前教育的性质决定的其次,这是由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决定的再次,这也是当前学前教育改革的需要(二)启蒙性首先,这是由学前教育的性质决定的57(三)社会性首先,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鸟兽鱼虫、山川河流、风云景物都是增长儿童知识的良好素材;例如青蛙的生长过程其次,社会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建筑;再次,社会生活史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组成的,社会生活中不同职业的人都是课程的生动内容。(三)社会性首先,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鸟兽鱼虫、山川河流、风云58建筑比萨大教堂的钟楼,1173年8月9日开始建造时的设计是垂直竖立的,原设计为8层,高54.8米,它独特的白色闪光的中世纪风格建筑物,即使后来没有倾斜,也将会是欧洲最值得注意的钟楼之一。建筑比萨大教堂的钟楼,1173年8月9日开始建造时的设计是垂59建筑埃菲尔铁塔(法语:LaTourEiffel)是一座于1889年建成位于法国巴黎战神广场上的镂空结构铁塔,高300米,天线高24米,总高324米。埃菲尔铁塔得名于设计它的桥梁工程师居斯塔夫•埃菲尔。铁塔设计新颖独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因而成为法国和巴黎的一个重要景点和突出标志。

建筑埃菲尔铁塔(法语:LaTourEiffel)是一座于60发展性一方面,课程内容要不断更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学前教育课程内容还要不断扩展、拓宽,以适应儿童发展的需要。发展性一方面,课程内容要不断更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61灵活性首先,同一地区,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物质条件、不同师资水平的托幼机构,课程内容不应完全一致;其次,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同一托幼园所、同一年龄阶段,但不同班级的儿童存在差异,教师应构建有弹性的课程内容;再次,教师可以根据托儿所、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程序,随机应变,捕捉教育时机,促进儿童发展;最后,教师应利用偶发事件作为随机教育的素材。灵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