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治疗与医院感染控制一中心课件_第1页
静脉输液治疗与医院感染控制一中心课件_第2页
静脉输液治疗与医院感染控制一中心课件_第3页
静脉输液治疗与医院感染控制一中心课件_第4页
静脉输液治疗与医院感染控制一中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静脉输液治疗与医院感染控制一中心文档ppt静脉输液治疗与医院感染控制一中心文档ppt静脉输液是临床一种重要治疗手段,但存在一定风险,一旦发生输液反应,轻者使患者增加痛苦,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2静脉输液是临床一种重要治疗手段,但存在一定风险,一旦发输液反应患者主要表现全身症状:发冷、寒颤、发热,体温在38~40℃,严重可发生休克和败血症。静脉炎:主要是局部发红、肿胀、灼热、疼痛等症状。3输液反应患者主要表现全身症状:发冷、寒颤、发热,体温在38临床意义传统的输液模式为瓶装输液带空气通路,使用时无法杜绝气载微生物和微粒对输液的污染。选择优质输液及安全的输液模式对降低医院感染,尤其是血液感染具有重要意义。4临床意义传统的输液模式为瓶装输液带空气通路,使用时无法杜绝气静脉输液方式的发展第一代输液系统第二代输液系统第三代输液系统全开放系统(中国:二十世纪80年代前)半开放系统全封闭系统(中国:1998年起)广口瓶玻璃瓶

进气管路软袋5静脉输液方式的发展第一代输液系统第二代输液系统第三代输液系统临床意义1.输液环境不洁:目前输液采用密闭式,但外部环境中空气所含杂质、杂菌等都可通过进气管道,进入液体,增加了输液反应。配液过程中的空气污染,治疗室人员频繁出入,空气中细菌不断地增加,在配液过程中就有被污染的可能。2.物体污染:治疗前不按要求进行治疗台、治疗车、治疗盘清洁消毒,不严格执行制度,治疗室卫生洁具不分区使用,抹布反复使用不消毒;输液瓶、药物安瓿长时间裸露放置,由于空气中的沉降使表面受到污染,均是造成配液过程污染的重要环节。6临床意义1.输液环境不洁:目前输液采用密闭式,但外部77临床意义3.操作不规范:静脉输液过程中护士操作不规范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首先是配液过程中安瓿切割后不消毒;其次是输液玻璃瓶上橡皮塞,因加药时反复抽吸、穿刺加药造成药液极高的污染概率(如TPN);液体中微粒过多,可直接堵塞局部血管造成供血不足,组织缺血缺氧。微粒本身是抗原,可引起过敏反应及血小板减少症。4.液体配制时间长:病房患者输液组数多,但量少,护士为了防止液体接不上,因此将多组液体都提前配好备用,由于储存的环境不洁,放置时间过长,药物发生分解或聚合而产生杂质引起输液反应。8临床意义3.操作不规范:静脉输液过程中护士操作不规临床意义5.消毒隔离制度不落实:静脉输液用的皮肤消毒液容器、止血带、输液网套等是常用的治疗用品,如果使用后不消毒灭菌,或是消毒灭菌未达到要求,都可使各种病原菌在患者之间传播。6.总之,输液反应热源既可能来源于液体原料、液体配制过程、使用过程,也可能来源于输液器不洁或消毒灭菌不合要求。9临床意义5.消毒隔离制度不落实:静脉输液用的皮肤消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住院患者静脉滴注给药比例>70.0%,高于国外20.0%~30.0%。有研究发现在输液中加入药物比例已>90.0%,且在治疗室配液时如加入1种和2种药物时,污染率分别为12.7%和16.7%;当加入3种药物时,其污染率急剧上升到44.3%。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的模式具有传统配置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受到国内外医院管理专家普遍重视。10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住院患者静脉滴注给药比例>70.0%,高国内静脉药物使用情况药物生产–GMP百级洁净环境药物流通–GSP院内药物配置–病房输液容器–大部分为瓶装开放系统,空气通过进气针进入输液活性微生物,热原及微粒的污染11国内静脉药物使用情况药物生产–GMP百级洁净环境11其次是输液玻璃瓶上橡皮塞,因加药时反复抽吸、穿刺加药造成药液极高的污染概率(如TPN);细菌、病毒、灰尘、人表皮细胞等可通过谈话、预防输液过程中感染控制5项措施感染管理科将无菌操作作为消毒隔离检查的重要内容,对科室和个人进行考核。有研究发现在输液中加入药物比例已>90.手卫生怎么会这么重要因此治疗操作前后洗手或手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结果:英美药典规定了输液中微粒的限量输液中的药物可能成为污染的载体…活性微生物,热原及微粒的污染实际空气中的微生物分布不是均匀的,所以不是每次输液都会有细菌进入。结果:英美药典规定了输液中微粒的限量美国:76%不能及时干手,易使医护人员冬、春季手部皮肤干裂,增加感染暴露风险。PIVAS为临床用药模式带来改变流有“隙”可乘。*共取样1003瓶洁净环境配药,保证溶液的无菌性,提高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性。静脉输液时先用消毒液擦拭治疗车、治疗盘,车上用物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并备有废物分类桶,静脉输液后未经处理的治疗车不得进入治疗室;加药静脉输液中加入药物英国:45%澳大利亚:63%美国:76%中国:90%+

12其次是输液玻璃瓶上橡皮塞,因加药时反复抽吸、穿刺加药造成药液提高静脉输液安全性输液中的药物可能成为污染的载体…

*共取样1003瓶*85%的样本为5%葡萄糖注射液

溶液类型

污染率%

未加药3.9

加药6.713提高静脉输液安全性溶液类型污染率%未加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输液中的药物可能成为污染的载体…输液中加入的药物种类例数占总例/次比例%只加一种药物2012.7二联用药2616.5三联用药7044.314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输液中的药物可能成为污染的载体…输液中加静脉输液的微生物污染大肠杆菌-每瓶的存在数量不可能被肉眼检测出,甚至在严重污染的情况下!15静脉输液的微生物污染大肠杆菌-每瓶的存在数量不可能被肉眼玻璃瓶=多种组成成分每种成分有自己的膨胀、收缩特性,在高温蒸气灭菌过程中使冷却水回流有“隙”可乘。密封用的瓶塞易受损,是微粒的主要来源。传统的静脉输液容器系统16玻璃瓶=多种组成成分传统的静脉输液容器系统16

微粒的分类:橡胶微粒化学物质微粒(活性碳、粘土、氧化锌...)各种纤维(生橡胶产生)霉菌(主要发生在生橡胶)其它微粒(淀粉、滤器微粒)安瓿打开过程产生的玻璃碎屑产生机制:高压灭菌时,瓶内空气膨胀使橡胶塞表面产生裂纹。

微粒的主要来源17

微粒的分类:微粒的主要来源17“大多数院内感染是由于…

抗菌剂或消毒剂的污染”所以应避免使用需要消毒剂的输液容器被污染的消毒剂18“大多数院内感染是由于…

抗菌剂或消毒剂的污染”所以应避

使用时污染的研究报告

玻璃瓶如悬挂超过48小时,有9%的输液被污染与输液的时间长短直接有关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空气的作用输液引起的败血症:空气所致液体污染19

使用时污染的研究报告输液引起的败血症:空气所致液体污染微粒:沉积在肺部和脑部形成“肉芽肿”-堵塞细小的血管

纤维是最具危害性的

观察到非正常的肺组织结构结果:英美药典规定了输液中微粒的限量静脉输液中微粒的危害20微粒:静脉输液中微粒的危害20血栓形成和静脉炎:

微粒刺激损伤血管内壁,使其不光滑,引起血小板粘着血管栓塞:血管局部堵塞,供血不足,组织缺氧产生水肿和炎症肉芽肿形成:微粒侵入脏器组织,在吞噬细胞等炎性反应细胞包围下造成肉芽肿热原样反应:有些异物可起抗原作用微粒对机体的危害21血栓形成和静脉炎:微粒对机体的危害21

细菌、病毒、灰尘、人表皮细胞等可通过谈话、咳嗽、喷嚏、皮屑脱落向周围空气中大量散发。门诊集中了大量带菌者及易感人群,空气中的菌落数相对高,金葡菌及葡萄球菌分离率分别为67%及45.5%手术室空气消毒合格率为35.48%,病区合格率为27.16%防止空气污染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22

细菌、病毒、灰尘、人表皮细胞等可通过谈话、防止空气污染是病房治疗车上应备有快速手消毒剂,每接触一例患者前后都要手消毒,为了提高护士洗手消毒依从性,六步洗手法示意图应贴在洗手池上方以便于指导医护人员正确操作。输液引起的败血症:空气所致细菌、病毒、灰尘、人表皮细胞等可通过谈话、输液瓶、药物安瓿长时间裸露放置,由于空气中的沉降使表面受到污染,均是造成配液过程污染的重要环节。静脉输液时先用消毒液擦拭治疗车、治疗盘,车上用物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并备有废物分类桶,静脉输液后未经处理的治疗车不得进入治疗室;Baxter全封闭软袋输液(BT)传统的静脉输液容器系统静脉输液时先用消毒液擦拭治疗车、治疗盘,车上用物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并备有废物分类桶,静脉输液后未经处理的治疗车不得进入治疗室;消毒隔离制度不落实:静脉输液用的皮肤消毒液容器、止血带、输液网套等是常用的治疗用品,如果使用后不消毒灭菌,或是消毒灭菌未达到要求,都可使各种病原菌在患者之间传播。破损皮肤或粘膜降低药物使用成本,减少浪费,提高医院效益预防输液过程中感染控制5项措施进气针带滤过膜的普通瓶装输液(FB)各种纤维(生橡胶产生)PIVAS为临床用药模式带来改变首先是配液过程中安瓿切割后不消毒;霉菌(主要发生在生橡胶)预防输液过程中感染控制5项措施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监控中心,2003~2004目的:明确全封闭软袋输液系统在静脉输液过程中避免空气微生物污染的效果。方法:急诊病房模拟静脉输液过程,每次5h。分3组:Baxter全封闭软袋输液(BT)进气针带滤过膜的普通瓶装输液(FB)不带滤过膜的普通瓶装输液(NFB)瓶装输液与百特封闭式软袋输液系统在模拟输液中细菌污染率的比较23病房治疗车上应备有快速手消毒剂,每接触一例患者前后都要手消毒结果空气微生物: 9:00am为2300cfu/m3,1:00pm为1500cfu/m3。按照空气采样结果来看,环境中空气微生物含量约为2000cfu/m3,500mL中的菌量约合1cfu。瓶装输液每输注500mL的注射液就需要有500mL的外界空气进入输液内,理论上每输液一次就会有一个细菌进入输液中。实际空气中的微生物分布不是均匀的,所以不是每次输液都会有细菌进入。瓶装输液与百特封闭式软袋输液系统在模拟输液中细菌污染率的比较24结果瓶装输液与百特封闭式软袋输液系统在模拟输液中细菌污染率塑料瓶输液(开放式系统)需要建立

空气通路以使外界空气进入容器25塑料瓶输液(开放式系统)需要建立

空气通路以使外界空气进入容结果模拟30组,每一组包括BT、FB、NFB各1例。BT污染0 FB污染5例(细菌污染率16.7%) NFB6例阳性(细菌污染率20.0%)SPSS11.0卡方检验,BT组污染率明显低于FB组(P=0.026)和NFB组(P=0.012);FB组细菌污染率与NFB组无显著差异(P=0.500)。全封闭式的袋装输液与人体完全形成一个密闭的通路,不接触外界空气,可以有效地避免空气微生物污染。普通瓶装输液系统中的进气针采用滤过膜对于减少空气中微生物对输液的污染作用不显著。瓶装输液与百特封闭式软袋输液系统在模拟输液中细菌污染率的比较26结果瓶装输液与百特封闭式软袋输液系统在模拟输液中细菌污染率评估CRBSI的26个风险因素医院ICU类型住院天数年龄性别平均的疾病严重度评分慢性肺病冠心病心肌梗塞肥胖酒精中毒肾衰痴呆中风糖尿病高血压心衰癌症开胸手术其它感染导尿管呼吸机CVC使用超过6天开放式输液系统教育表现反馈27评估CRBSI的26个风险因素医院中风27风险因素几率95%CIP

值中央插管使用达到或超过7天8.773.85-19.77<0.0001使用开放式输液系统8.894.57-17.29<0.0001在评估的26个风险因素中仅有2个风险因素与血液感染有关28风险因素几率95%CIP值中央插管使用达到或超过7天8.预防输液过程中感染控制5项措施1.加强环境消毒:要求卫生员搞好室内卫生,并每天定时开窗通风2次。每周进行空气消毒,治疗室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擦拭门窗、门把手和物体表面,每班开窗通风并用含氯消毒液湿式擦拭治疗台面、地面一次,以保证消毒效果,严禁当天摆第两天的输液用药。环境表面29预防输液过程中感染控制5项措施1.加强环境消毒:要求卫生2.严格操作规程:在配液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规程与否,直接影响药物是否被污染,安瓿外壁不净、消毒不严,开瓶时因负压将尘埃微粒吸入药物都有可能导致医院感染。因此,护士在操作前要洗手,戴好帽子口罩,在配液时首先要认真检查液体质量,安瓿切割≤1/4周,要遵守“消、锯、消”的原则,每配一组打开一组安瓿,抽吸时手不能污染针栓。静脉配液时要根据药量和黏稠度选择适当的针头,尽量避免反复穿刺。感染管理科将无菌操作作为消毒隔离检查的重要内容,对科室和个人进行考核。预防输液过程中感染控制5项措施302.严格操作规程:在配液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规程与否,营养药品调配间水平层洁净流台水平层流净化过滤网水平层流台创造局部百级无菌环境用于配置电解质类药物及TPN药物31营养药品调配间水平层洁净流台水平层流净化过滤网水平层流台创正确操作方法×√√回风口×遮挡回风口32正确操作方法×√√回风口×遮挡回风口323.治疗用物消毒灭菌a.静脉输液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对重复使用的压脉带、输液瓶盖、小药杯,统一回收到供应室消毒处理后发放;B.皮肤消毒液容器每周更换,并同时更换消毒液,容器每周灭菌2次;c.输液用的网套等物品使用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冲洗备用;d.静脉输液时先用消毒液擦拭治疗车、治疗盘,车上用物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并备有废物分类桶,静脉输液后未经处理的治疗车不得进入治疗室;e.卫生洁具严格分区使用,抹布使用后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清洗,每周灭菌2次以减少污染。预防输液过程中感染控制5项措施333.治疗用物消毒灭菌a.静脉输液尽量使用一次性医4.严格洗手消毒制度:护理人员静脉输液过程中手部携带病原菌,不仅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微球菌属、棒杆菌属等条件致病菌,还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致病菌。因此治疗操作前后洗手或手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病房治疗车上应备有快速手消毒剂,每接触一例患者前后都要手消毒,为了提高护士洗手消毒依从性,六步洗手法示意图应贴在洗手池上方以便于指导医护人员正确操作。预防输液过程中感染控制5项措施344.严格洗手消毒制度:护理人员静脉输液过程中手部携带病原

洗手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20~30%。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35洗手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接触传播直接、间接、飞沫媒介传播(vehicle)食物、水源、药物、血液空气传播虫(动物)媒传播(vector)手卫生怎么会这么重要36接触传播手卫生怎么会这么重要36手套的一个很小、未察觉的破损可引起皮肤感染静脉输液时先用消毒液擦拭治疗车、治疗盘,车上用物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并备有废物分类桶,静脉输液后未经处理的治疗车不得进入治疗室;食物、水源、药物、血液普通瓶装输液系统中的进气针采用滤过膜对于减少空气中微生物对输液的污染作用不显著。塑料瓶输液(开放式系统)需要建立

空气通路以使外界空气进入容器进气针带滤过膜的普通瓶装输液(FB)NFB6例阳性(细菌污染率20.一些病毒可以在干燥光滑物体表面存活20分钟以上。消毒水浸泡易损皮肤等,都在过去反复实践中被重复证实。每月对不合格的样本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通过医院区域网,向各科室反馈,并督促落实,以确保消毒灭菌的效果。操作不规范:静脉输液过程中护士操作不规范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各种纤维(生橡胶产生)严格操作规程:在配液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规程与否,直接影响药物是否被污染,安瓿外壁不净、消毒不严,开瓶时因负压将尘埃微粒吸入药物都有可能导致医院感染。洗手与输液的时间长短直接有关破损皮肤或粘膜传统的静脉输液容器系统护理不同病人而不更换手套会引起病人间微生物传播。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其次是输液玻璃瓶上橡皮塞,因加药时反复抽吸、穿刺加药造成药液极高的污染概率(如TPN);一些病毒可以在干燥光滑物体表面存活20分钟以上。如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可在门把手、电脑键盘和桌子表面等存活2小时以上。手卫生怎么会这么重要37手套的一个很小、未察觉的破损可引起皮肤感染一些病毒可以在干燥用过水龙头后,接触部位皮肤上每个一元硬币大小的地方可以检出35,000个细菌。办公场所的桌面上,每个一元硬币大小面积的细菌可以超过500个。手卫生怎么会这么重要38用过水龙头后,接触部位皮肤上每个一元硬币大小的地方可以检出3手卫生怎么会这么重要39手卫生怎么会这么重要391.接触病人前后;2.摘除手套后;3.进行侵入性操作前;4.接触病人体液、排泄物、粘膜、破损的皮肤或者伤口敷料后;5.从病人脏的身体部位到干净的部位;6.直接接触接近病人的无生命物体(医疗器械)后401.接触病人前后;40肘开式水龙头的正确使用手卫生用品41肘开式水龙头的正确使用手卫生用品41不使用擦手纸巾,干手必然影响医护人员正常工作,进而影响手卫生的依从率,直接增加医院感染发生风险。从技术讲,既往干手方法均不能很好的解决手卫生的效果和/或对手部皮肤完整性的保护。手卫生的干手问题洗手后干手问题42不使用擦手纸巾,干手必然影响医护人员正常工作,进而影响手卫生不能及时干手,易使医护人员冬、春季手部皮肤干裂,增加感染暴露风险。电动热风机,由于其风口致病源易污染洗净的手,至今发达国家一直不将此类设备准许进入医院。干手毛巾公用保洁困难,单用成本很大(清洗毛巾的水、清洁剂、干燥设施、管理成本等远高于干手纸巾)。消毒水浸泡易损皮肤等,都在过去反复实践中被重复证实。手卫生中正确的干手意义43不能及时干手,易使医护人员冬、春季手部皮肤干裂,增加感染暴露有以下接触危险:

血液生物体液破损皮肤或粘膜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病人使用手套的时机44有以下接触危险:使用手套的时机44手套的一个很小、未察觉的破损可引起皮肤感染护理不同病人而不更换手套会引起病人间微生物传播。摘除手套时会引起污染手腕29%、拇指11%、其它手指33%、手掌24%戴手套不能取代手部消毒不进行或进行手部消毒不彻底,手套下细菌迅速繁殖,增加污染危险。手套不能取代手卫生!45手套的一个很小、未察觉的破损可引起皮肤感染手套不能取代手卫生5.定期生物监测:每月对治疗室空气、消毒液容器、治疗台面、治疗护土的手,定期对皮肤消毒液、压脉带、输液瓶盖、输液网套、治疗室门把手、抹布进行采样细菌培养。每月对不合格的样本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通过医院区域网,向各科室反馈,并督促落实,以确保消毒灭菌的效果。从而降低因静脉输液引发的感染。有效遏制了获得性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预防输液过程中感染控制5项措施465.定期生物监测:每月对治疗室空气、消毒液容器、治疗台FB污染5例(细菌污染率16.全封闭系统(中国:1998年起)与输液的时间长短直接有关干手毛巾公用保洁困难,单用成本很大(清洗毛巾的水、清洁剂、干燥设施、管理成本等远高于干手纸巾)。活性微生物,热原及微粒的污染所以应避免使用需要消毒剂的输液容器从技术讲,既往干手方法均不能很好的解决手卫生的效果和/或对手部皮肤完整性的保护。进气针带滤过膜的普通瓶装输液(FB)护理不同病人而不更换手套会引起病人间微生物传播。026)和NFB组(P=0.进气针带滤过膜的普通瓶装输液(FB)FB污染5例(细菌污染率16.虫(动物)媒传播(vector)感染管理科将无菌操作作为消毒隔离检查的重要内容,对科室和个人进行考核。所以应避免使用需要消毒剂的输液容器细菌、病毒、灰尘、人表皮细胞等可通过谈话、防止空气污染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霉菌(主要发生在生橡胶)一些病毒可以在干燥光滑物体表面存活20分钟以上。当加入3种药物时,其污染率急剧上升到44.仅有2个风险因素与血液感染有关灭菌过程中使冷却水回PIVAS为临床用药模式带来改变洁净环境配药,保证溶液的无菌性,提高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性。减少危害性药物对配置人员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药物的使用错误,减少医疗纠纷。降低药物使用成本,减少浪费,提高医院效益确保药物相容性和稳定性。47FB污染5例(细菌污染率16.PIVAS为临床用药模式带来改感谢聆听48感谢聆听48产生机制:高压灭菌时,瓶内空气膨胀使橡胶塞表面产防止空气污染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Baxter全封闭软袋输液(BT)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9:00am为2300cfu/m3,1:00pm为1500cfu/m3。各种纤维(生橡胶产生)PIVAS为临床用药模式带来改变瓶装输液与百特封闭式软袋输液系统在模拟输液中细菌污染率的比较微粒侵入脏器组织,在吞噬细胞等炎性反应细胞包围大肠杆菌-每瓶的存在数量洗手澳大利亚:63%从病人脏的身体部位到干净的部位;手卫生怎么会这么重要物体污染:治疗前不按要求进行治疗台、治疗车、治疗盘清洁消毒,不严格执行制度,治疗室卫生洁具不分区使用,抹布反复使用不消毒;静脉配液时要根据药量和黏稠度选择适当的针头,尽量避免反复穿刺。瓶装输液与百特封闭式软袋输液系统在模拟输液中细菌污染率的比较干手毛巾公用保洁困难,单用成本很大(清洗毛巾的水、清洁剂、干燥设施、管理成本等远高于干手纸巾)。病房治疗车上应备有快速手消毒剂,每接触一例患者前后都要手消毒,为了提高护士洗手消毒依从性,六步洗手法示意图应贴在洗手池上方以便于指导医护人员正确操作。瓶装输液每输注500mL的注射液就需要有500mL的外界空气进入输液内,理论上每输液一次就会有一个细菌进入输液中。结果:英美药典规定了输液中微粒的限量实际空气中的微生物分布不是均匀的,所以不是每次输液都会有细菌进入。严格操作规程:在配液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规程与否,直接影响药物是否被污染,安瓿外壁不净、消毒不严,开瓶时因负压将尘埃微粒吸入药物都有可能导致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制度不落实:静脉输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