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2-人教新课标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曹刿论战》2-人教新课标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曹刿论战》2-人教新课标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曹刿论战》2-人教新课标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曹刿论战》2-人教新课标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曹刿论战

《左传》

第1页相关《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含有很高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10第2页介绍时代背景这次战争发生时间是春秋早期,交战双方是强大齐国和弱小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以后齐襄公被杀,住在莒国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以后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鲁国战胜了入侵强大齐国。这就是著名长勺之战。第3页学习目标1、掌握本节课实词和虚词及重点文句。2、经过探寻“论战”,基本解读人物形象。学习重、难点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及重点文句,抓住“论战”,基本解读人物形象,是本节课重点,也是本节课难点。50第4页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方式朗诵课文。对照注释,朗诵全文,标出不懂地方,学生相互质疑,释疑,并写入课堂笔记,同桌间也可分角色朗诵、边演出边诵读等。个性化朗诵:15第5页语言积累卡片1给黑体字注音:1)又何间(

)焉2)肉食者鄙()3)弗()敢加也4)小惠未徧()

5)小信未孚()6)望其旗靡()7)登轼()而望jiànbǐfúbiànshìfúmǐ第6页语言积累卡片2

解释以下加横线实词、虚词:1.又何间焉()2.肉食者鄙()3.神弗福()4.再而衰()5.牺牲玉帛()6.望其旗靡()7.小大之狱()8.何以战()9.公与之乘()10.夫战,勇气也()参加鄙陋,眼光短浅赐福,保佑第二次祭奠用牛、羊、猪等倒下狱讼,诉讼案件凭借指代曹刿发语词第7页语言积累卡片3

翻译以下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忠之属也4、夫战,勇气也5、彼竭我盈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7第8页朗诵是学习古文最好方式听范读,纠字音,注意朗诵语气。17第9页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能够一战。战则请从。”17第10页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17第11页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7第12页

1、我眼中曹刿:2、我眼中鲁庄公:从课文中找出各个时期曹刿和鲁庄公表现。合作·品读第13页

鲁庄公

曹刿战前战中战后以分人以信以情目光短浅,仓促迎战政治上无能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将鼓之将驰之

草率行事,操之过急,军事上无知;但能听取曹刿提议民弗从神弗福

能够战爱国热情,政治远见未可能够下视其辙从容应战,等候时机,卓越军事才能勇气也难测也分析取胜原因:过人谋略人物时期虚心讨教,不因胜利而自喜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心胸宽敞“鄙”“远谋”请见问战:参战:论战:第14页作为一名军事家“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谋略。曹刿第15页作为国君见识“鄙”:把战争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请求神灵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他又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明君: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加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白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鲁庄公第16页美品和美悟:温馨提醒:依据你对课文了解,品味课文,表示自己感受,畅谈自己体会和自己发觉。1、假如给课文三段文字各拟一个小标题,你认为最恰当、得体是哪一组?为何?A、从人物曹刿身上看应为:请见、从战、论战。B、从人物庄公身上看应为:将战、实战、问因。

C、从内容上看应为:战前准备、战争过程、取胜原因。

2、你观赏曹刿还是观赏鲁庄公,请畅谈自己体会自己发觉。

27第17页总结曹刿形象特征:曹刿:一位爱国,

政治上深谋远虑,

军事上有卓越指挥才能,紧紧围绕住“远谋”。

第18页从文中可看出曹刿是一个怎样人?作者是怎样塑造这一形象?一个有政治远见出色军事家。他虽出生下层但忠君爱国。慎重、果断、机敏、持重。方法:对比、详略安排人物对话和行动

第19页战前启发鲁庄公认识取信于民主要性。战中准确掌握战机、详察敌情。战后分析战争原理。详请见、从战、克敌。作战规模、战斗情况(只字不提)略表现曹刿『远谋』第20页要求:谈自己一点体会,自己发觉。(1)从《曹刿论战》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从《曹刿论战》谈“民不可失,机不再来”。(3)从《曹刿论战》谈鲁庄公鄙乎。我看《曹刿论战》第21页勇于提问善于提问是学习金钥匙对照注释,朗诵全文,标出不懂地方,学生相互质疑,释疑,并写入课堂笔记。

第22页A、从人物曹刿身上看应为:请见、从战、论战。B、从人物庄公身上看应为:将战、实战、问因。C、从内容上看应为:战前准备、战争过程、取胜原因。

1、假如给课文三段文字各拟一个小标题,你认为最恰当、得体是哪一组?为何?

第23页

这次以少胜多战役胜利条件和原因有哪些?取信于民彼竭我盈战略战术判断敌人动态掌握战机讨论最能激发自己思维第24页

《曹刿论战》故事是众所周知。曹刿,这位公元前684年长勺战争舞台上主角,他毛遂自荐精神、取信于民战略思想、把握战机卓越才能、从来为世人所称道。然而人们却忽略了这场战争中另一人物鲁庄公姬同,往往认为这个物是不值得一提。对此,我一直很有几分不平。试问:假如说当年不是他起用人才,曹刿军事思想能得以实施,鲁国能取得这场战争胜利吗?今日重读《曹刿论战》,对鲁庄公有五赞。

五赞鲁庄公第25页

一赞鲁庄公广开言路,使一介草民曹刿得以参加论战,二赞鲁庄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批评和“小惠”、“小信”刺耳意见,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三赞鲁庄公不高高在上,而是亲临第一线深入实际,“战于长勺”“与之乘”,甘当配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