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粤教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始得西山宴游记-粤教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始得西山宴游记-粤教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始得西山宴游记-粤教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始得西山宴游记-粤教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始得西山宴遊記》柳宗元第1页看見這些景物,你有甚麼感覺?第2页第3页第4页第5页題解《永州八記》賞評課文解說評賞寫作特色段落大意第6页柳宗元(773-819)題解唐順宗永貞元年,柳宗元因王叔文一案牽連,被貶為永州司馬。永州在今天湖南省零陵縣,當時還是一個半開化地方。柳宗元到任後,经常利用空閒時間,「施施而行,漫漫而遊」,藉著永州奇山異水,排遣他滿腹委曲鬱悶。在遊山玩水之時,柳宗元寫出了許多山水小品文字,其中最受後世推崇,就是「永州八記」。本文選自《柳河東集》,為《永州八記》中第一篇。第7页《永州八記》賞評柳宗元被貶永州後,愁困之餘,藉遊山玩水消愁,依序撰有《遊黃溪記》、《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等九篇,後八篇文脈相聯,分之可為八篇,合之則為一文,所以合稱《永州八記》,後世推為山水遊記名作。有些人說:「文學是苦悶象徵。」柳宗元用文學、藝術筆法,將心中苦悶牢騷,與永州原始奇麗山水,做了最正确結合。這八篇遊記超越了普通山水記遊文章,成為日後寫景山水文章模範,其原因正在於柳宗元並不是只寫山水景物,而是用山水景物來反应心靈神思,专心靈神思來詮釋山水景物,它們可說是自然與心靈相互融合創發結晶。

第8页課文解說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受懲罰刑辱人驚恐不安時常句意:自從我獲罪被貶到這裏(永州)後,經常擔驚受怕。這裏第9页課文解說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迴谿,其:我;徒:朋友其徒:我朋友走到…盡頭句意:日日與友人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波折溪水盡頭。迴:波折;谿:同「溪」第10页課文解說

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幽僻、隱蔽山泉奇特怪石句意:看過隱蔽山泉,見過奇特石頭,沒有哪個遙遠地方沒有去過。第11页課文解說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撥開野草句意:到達目标地後便撥開野草席地而坐,把壺中酒倒盡,喝個大醉。倒盡酒壺酒第12页課文解說醉則更相枕以卧,卧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句意:醉了便輪流相互枕著臥下,臥很快便做起夢,在夢中自然地便到了心目中嚮往地方。相互枕著至、到之意往(同「趨」)之意第13页課文解說覺而起,起而歸,睡醒句意:睡醒了就起來,起來就離開歸去。歸去第14页課文解說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句意:那時以為凡是這個地方(永州)奇山異水我都遊覽過了。特異形貌我都遊覽過第15页課文解說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句意:卻還沒有發現西山這個怪異奇特地方。怪異奇特未曾之意第16页段落大意本文全文共兩段,可分四層次:第一段:1.寫自己初貶到永州心情和在發現西山之前到處遊山玩水情形。第17页課文解說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句意:今年(元和四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坐在法華寺西亭,第18页課文解說望西山,始指異之。句意:望向西山,才指著它,說它奇異怪特。指着它(西山)才異:感到奇怪第19页課文解說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句意:於是派遣僕人,渡過湘江,沿着染溪,於是緣:沿着之意第20页課文解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句意:一路上或砍伐或焚燒野草(以開闢山路),直到到了山頂才停下來。砍伐茅草及茂密雜草雜亂草木第21页課文解說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句意:於是我們相互攀援上山,到了山頂上便任意席地而坐,並盡情放眼遠眺四面景物。相互攀援放眼向遠處眺望席地而坐,雙腳像簸箕形狀第22页段落大意第二段:1.寫發現西山及登上西山經過。本文全文共兩段,可分四層次:第23页課文解說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袵席之下,句意:看見附近數州景物都好像就在我們坐席之下。袵席:睡覺用席子第24页課文解說其高低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句意:四面地勢高低起伏,有深邃,有低陷,好像是螞蟻洞穴堆成小丘,山谷低深之貌山谷深陷之貌山峰形勢蟻穴堆成小丘第25页課文解說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遯隱。句意:眼前只有尺寸大小土地,實際是千里遼闊;遠處山聚攏堆積在一起,但都逃不過我們視線,無所遁形。攢:湊集;蹙:聚攏在一起眼前只有尺寸大小土地,實際是千里遼闊遯;同遁,隱藏之意第26页課文解說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句意:青山白水相互環繞,向外延伸,直與天際相連,四面都是一樣。向外延伸,與天際相連縈、繚:纏繞之意;青山白水相互環繞都是一樣第27页課文解說然後知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句意:我這時才明白到:西山獨特出眾之處,是跟那些小土丘絕不類同。小土丘特出類同第28页課文解說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句意:它(西山)飄渺遼遠,與大自然景色交融一起,我無法知道它邊際在哪裏。大自然遙遠,飄渺不知道第29页課文解說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句意:它(西山)廣闊高遠,似是與天地萬物同遊並存,我無法知道它盡頭在哪裏。指天地萬物廣大、廣闊不知道第30页段落大意第二段:1.寫發現西山及登上西山經過。本文全文共兩段,可分四層次:2.寫在西山上極目遠眺所見奇特景色,並讚嘆西山高遠廣大。第31页課文解說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句意:我把酒杯倒滿了酒,喝得進入醉鄉,連太陽下山也不知道。頹然:酒醉倒下觴:酒杯;酌:酒瓶舉起並添滿酒杯太陽下山第32页課文解說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句意:當黃昏天色從遠而近變得昏暗,直至甚麼也看不見了,依然不想歸去。昏暗依然第33页課文解說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句意:此時我心像是凝止不動,我形體軀殼似是獲得釋放,渾然忘记了自己存在,不知不覺地與天地萬物融合在一起。凝:靜止獲得釋放形體、軀殼冥合:暗中融和第34页課文解說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句意:這時我才明白,我以往遊覽山水,根本不算真正遊覽過,這一回才算是真正開始遊覽山水之勝啊!嚮:以往未算真正遊覽過由此開始第35页課文解說故為之文以志也。是歲元和四年也。句意:所以我特別寫下這篇文章。這一年是元和四年。志:同誌,記述之意這年第36页段落大意本文全文共兩段,可分四層次:第二段:1.寫發現西山及登上西山經過。2.寫在西山上極目遠眺所見奇特景色,並讚嘆西山高遠廣大。3.寫自己在西山上暢飲情態,醉後感受,並交代寫作這篇遊記目标和時間。第37页柳宗元登西山經過坐在法華寺西亭上遠眺,發現西山奇異怪特;於是渡過湘江,沿染溪而行,沿途斬野草,焚茅草,最後才找到上山路。與友人相互攀援牽引登山到達西山頂,隨意伸開雙腳,席地而坐,盡情眺望遊賞,盡覽西山附近數州景色第38页段落大意本文全文共兩段,可分四層次:第一段:1.寫自己初貶到永州心情和在發現西山之前到處遊山玩水情形。第二段:1.寫發現西山及登上西山經過。2.寫在西山上極目遠眺所見奇特景色,並讚嘆西山高遠廣大。3.寫自己在西山上暢飲情態,醉後感受,並交代寫作這篇遊記目标和時間。第39页《始得西山宴遊記》主旨

本文記作者發現和遊覽西山經過,描述山勢奇特,宴遊樂趣,並借西山超然特立形勢,表達自己正氣浩然,人格高尚,不畏強權「仁者之慨」。第40页「始得」意思文章以「始得」為題,-標示著作者探索自然美開端,-也反应作者心境上轉折。表面意思:-第一次到西山宴遊。深層意思:-真正享受到遊山之樂,乃由西山開始。-他真正開始感到自己正氣浩然,仁者無懼。

第41页從西山上遠眺附近怪特之處1.從高處遠望:-附近數州土地,都在衽蓆之下,-千里之地,萬物之眾,都聚在眼底。2.俯視所見:-地勢高低起伏,有深邃,有低洼,像蟻塚,像蟲穴。3.環視四面:-青煙白雲纏繞西山,與天相接。此節寓意:

寄寓了作者孤高傲世,不與俗同流情懷。以四面景物渺小襯托西山之高峻寫白雲與西山齊高襯托西山之脫俗第42页作者登上西山飽覽景色後感受1.與造物者遊:-自己精神(真我)與大自然合一2.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物我兩忘3.不欲歸去,不願重返痛苦現實世界(不知日之入)第43页柳宗元游西山前後改變心情前:憂懼不安,閒悶之情後:心景拓闊,物我兩忘,拋開憂愁宴遊前:和朋友醉醒就回去,沒有留戀後:醉醒暮色深沈,但仍不想歸去第44页文中點出「始得」主題句子:1.「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遊遍永州還未開始知西山奇特。2.「始指異之」:-這時才開始指著西山,驚異它奇特。3.「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才知道以前算不上真正游覽。4.「遊於是乎始」:-真正遊覽是從這次遊西山開始。第45页文中點出「遊」之處:柳宗元和朋友們每逢到了山水勝地,便撥開野草坐下,倒出壺中酒喝到醉倒,醉了便相互枕著對方身體躺下,醒了便起來回去。施施而行,漫漫而遊洋洋乎與造物者遊然後始吾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第46页寫作特色多樣化記敘手法

多樣化描寫手法

多樣化抒情手法

多樣化修辭手法

前後呼應對比第47页多樣化記敘手法1.順敘法記事依時間先後順序:先寫謫居永州,次寫發現西山,三寫登西山,再寫登山後所見,最後抒寫個人感受。2.步移法記述登上西山經過:「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第48页多樣化描寫手法1.映襯法:-自以為遊遍永州美景,襯托發現西山後才知道遊山之樂。2.白描(直接描寫):-描寫西山景色:如「岈然洼然」是直接描寫山谷深邃低陷。3.比喻法:-「若垤若穴」,以「垤」、「穴」比喻眾山之渺小。第49页多樣化抒情手法1.直接抒情-直接寫遊西山後,感覺自己與萬化冥合,超越時空,有物我兩忘感受。2.借景抒情-「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以「西山」自喻孤傲不群,不一样流合污;以「培塿」比喻阿諛奉承小人。3.情景交融-「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寫暮色由遠而近,即使甚麼也看不見,仍不想離去。第50页多樣化修辭手法1.對偶2.排比3.頂真4.誇張5.擬人6.借代7.疊字、疊詞第51页前後呼應對比前後心情「恆惴慄」「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醉態「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引觴滿酌,頹然就醉」歸家「覺而起,起而歸」「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始遊「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然後知是山之特立」第52页評賞在本文中,柳宗元用自己性情人格寫西山,又借西山凸顯自己性情人格,甚至物我兩忘地謳歌西山: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峻潔高遠,自負自況;然而,既是「特立」,就得面對「古來聖賢皆寂寞」,或「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惡」困頓和無奈。第53页文章首段先敘述宴遊來歷,再說永州之山無遠不遊,為底下「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埋設伏筆。然後連續用了「頂真格」修辭法,使讀者感受到由文字背後所透顯出暢快遊興,而後再點出西山來,期待一遊之心躍然紙筆。第54页第二段則著力描寫攀遊西山情景,語語入畫,真是深得遊中三昧。而其中「悠悠乎」至「與萬化冥合」一段,脫胎於「莊子」,將自然人化了,使當下山水景物成為極高審美境界,只可直觀領受,不能用言語說清。在這神秘一刻,一切寵辱、得失、貴賤、壽夭...等差別全不存在,但只此一刻而已,宗元仍必須下山,生命還是那麼無奈。第55页参考译文

自从我成了被贬受辱人,居住在这个州里,经常惊慌不安。在那空闲时候,就缓步地行走,漫无目标地游历,天天与我同事、朋友上高山,入深林,走遍迂回波折溪流。凡是有幽泉怪石地方,不论多远没有不到;一到就拨开茅草坐下,倒出壶里酒来尽情喝醉;醉了就相互枕着睡觉,睡着了作起梦来,心中想到哪里,梦也做到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