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食物中毒课件_第1页
第六节食物中毒课件_第2页
第六节食物中毒课件_第3页
第六节食物中毒课件_第4页
第六节食物中毒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食物中毒的概念、特征、分类1、定义: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食物中毒是一种食源性疾病(food、bornedisease)暴饮暴食所致急性胃肠炎、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食物过敏、有毒食物的慢性损害不属于食物中毒。2、食物中毒的特征突然暴发,潜伏期短;临床表现相似,多为急性胃肠道症状;人与人之间无传染性;停止食用有毒食品,发病很快停止。发病者均与某种食物有明确的联系一、食物中毒的概念、特征、分类1、定义:2、食物中毒的特征突3、食物中毒的分类(病因分类)细菌性食物中毒自然毒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原因不明的食物中毒3、食物中毒的分类(病因分类)细菌性食物中毒二、细菌性食物中毒感染型食物中毒:进食大量活的细菌(潜伏期8~24h)沙门菌属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毒素型食物中毒:细菌产生的毒素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肉毒毒素中毒1、细菌性食物中毒类型某些细菌在食品中存活时,可以通过活菌的摄入引起人体(通常是肠道)感染——食品感染;或预先在食品中产生的细菌毒素导致人类中毒——食品中毒。二、细菌性食物中毒感染型食物中毒:1、细菌性食物中毒类型某些芽孢菌(Sporeforms)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蜡样芽孢杆菌非芽孢菌(Nonsporeforms)流产布氏杆菌猪布氏杆菌空肠弯曲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性链球菌弧菌属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感染型食物中毒的细菌:芽孢菌(Sporeforms)非芽孢菌(Nonsporefo(一)沙门菌属食物中毒病原:引起食物中毒最常见的为: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该菌属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不耐热,100℃立即杀灭,70℃5min杀灭,60℃1h杀灭。(一)沙门菌属食物中毒病原:引起食物中毒最常见的为:引起沙门菌属食物中毒的食品:动物性食品:(肉类、禽类和蛋类,奶类等),生熟交叉污染常见。

不分解蛋白质,感官改变不明显。

生前感染;宰后感染发病季节主要发生在夏秋季,但全年可发生。沙门菌在肠道内繁殖,并通过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引起全身感染(使胃肠粘膜发炎、水肿);细菌可在肠系膜淋结和网状内皮系统中被破坏而放出内毒素;沙门菌亦可产生外毒素,称沙门菌肠毒素。(内、外毒素使消化道蠕动增强,呕吐、腹泻沙门菌食物中毒机制:引起沙门菌属食物中毒的食品:动物性食品:(肉类、禽类和蛋类沙门菌食物中毒临床特征:潜伏期数小时~3天,一般为12~24小时。主要症状为呕吐、腹痛、腹泻。大便为黄绿色水样便,可带脓血和粘液。多数病人体温可达38~39℃。五型:胃肠炎型,类霍乱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类败血症型。沙门菌食物中毒临床特征:潜伏期数小时~3天,一般为12~2(二)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病原:

革兰染色阴性;活动性强;在含盐3%~3.5%的培养基或食物中生长良好;该菌不耐热,对酸(醋)敏感(2%醋酸或50%食醋中1分钟即可死亡)

。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中毒食品主要为鱼、虾、蟹、贝类等海产品或腌菜、凉拌菜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二)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病原: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机制:细菌在胃肠道繁殖,侵入肠上皮细胞,引起病变。可产生肠毒素及耐热性溶血素(心脏毒性),非耐热因子(引起水样便)。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临床特征:潜伏期2~40小时,多为14~20小时;主要症状为呕吐、腹痛、频繁腹泻;腹泻一般为水样、血水样、粘液或脓血样便,里急后重不明显;部分病人发冷、发烧,重者脱水,意识不清、血压下降、循环障碍。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机制:细菌在胃肠道繁殖,侵入肠上皮细胞(三)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病原:

金黄色葡萄球菌;不耐热,耐干燥和低温。肠毒素,已知有A、B、C、D、E五种抗原型,A型毒力最强。肠毒素耐热,一般烹调不破坏,100℃2h方破坏。引起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为肉制品、剩米饭、糯米糕、熏鱼、奶及奶制品、含奶冷食等。(三)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病原:引起葡萄球菌食引起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机制:活菌不中毒肠毒素作用于迷走神经的内脏分枝,而致呕吐;作用于肠道使水分的分泌与吸收失去平衡而致腹泻;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临床特征:潜伏期2~4小时(1~6小时)剧烈,反射性呕吐,腹痛腹泻;体温一般正常或稍高。病程短,1~2天内恢复引起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机制:活菌不中毒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四)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病原:

肉毒梭状芽胞杆菌(厌氧性革兰阳性杆菌)芽胞对热的抵抗力很强;可产生肉毒毒素(A、B、C、D、E、F、G八型毒素,其中A、B、E、F型对人有致病力。1μg即可使人致死。

肉毒毒素不耐热;80℃30分钟或100℃10~20min可完全破坏毒素中含有神经毒蛋白和红细胞凝集素。引起肉毒毒素中毒的食品:

国外多为火腿、香肠、罐头食品我国主要见于植物性食品(家庭自制的发酵食品,豆浆、面酱、臭豆腐等)(四)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病原:引起肉毒毒素中毒的食品:国引起肉毒毒素中毒的机制:毒素作用于颅脑神经核、神经肌肉接点和植物神经末梢,抑制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肌肉麻痹和神经功能不全。肉毒毒素中毒的临床特征:

潜伏期1~4天早期全身乏力、头晕、食欲不振,然后是视觉改变(模糊,眼脸下垂、复视、瞳孔放大等)严重者吞咽、咀嚼、语言、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心力衰竭体温、血压、感觉、意识正常引起肉毒毒素中毒的机制:毒素作用于颅脑神经核、神经(五)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病原:

大肠杆菌一般不致病致病性大肠杆菌;不耐热性肠毒素;耐热肠毒素引起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的食品:各类食品均可受该菌污染(加热不彻底或生熟交叉污染) (五)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病原:引起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机制:细菌侵入肠粘膜上皮细胞并繁殖,致回肠及结肠有明显的炎症病变(急性菌痢型);肠毒素引起中毒,引起米泔水样便(急性胃肠炎型)。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临床特征:

潜伏期4~48小时,呈急性菌痢样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体温升高;呈米泔水样便,伴剧烈腹痛与呕吐。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机制:细菌侵入肠粘膜上皮细胞并繁殖,致病原菌好发食品沙门菌属食物中毒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动物性食品副溶血型弧菌食物中毒副溶血型弧菌海产品或腌菜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致病性大肠杆菌各类食品葡萄球菌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肉制品、剩米饭肉毒毒素食物中毒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植物性食品、火腿、香肠、罐头细菌性食物中毒小结病原菌好发食品沙门(六)细菌性食物中毒治疗原则迅速排除毒物(催吐,洗胃等)对症治疗特殊治疗:抗生素,抗毒素血清,肉毒中毒用盐酸胍(七)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原则防止污染防止病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