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训练培优卷:3.2 熔化和凝固_第1页
【解析】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训练培优卷:3.2 熔化和凝固_第2页
【解析】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训练培优卷:3.2 熔化和凝固_第3页
【解析】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训练培优卷:3.2 熔化和凝固_第4页
【解析】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训练培优卷:3.2 熔化和凝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解析】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训练培优卷:3.2熔化和凝固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训练培优卷:3.2熔化和凝固

一、单选题

1.(2023·北京)将某种金属制成的勺放入15℃的水中,金属勺没有熔化;将该金属勺放入45℃的水中,发现金属勺逐渐熔化。该金属的熔点可能是()

A.10℃B.30℃C.50℃D.60℃

2.(2023·梧州模拟)下列物质是晶体的是()

A.蜡B.铁C.沥青D.玻璃

3.“糖画”是我国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以糖为材料来造型。如图所示,先把糖加热成糖汁,在绘制造型时,用汤勺舀起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各种造型后,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在竹签上即可。关于“糖画”制作过程中糖的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直在吸热B.一直在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D.先吸热,后放热

4.(2023·庐阳模拟)如图所示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固的是()

A.海水结冰

B.叶片上形成露珠

C.冰雪消融

D.草叶上形成白箱

5.(2023八上·麦积期中)0℃的冰放入0℃的水中,(周围空气温度为0℃),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会出现()

A.水全部凝固成冰B.有些冰会熔化成水

C.水和冰都没有发生变化D.无法判断

6.(2023·天河模拟)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此可知该物质()

A.熔点是50℃

B.一定是非晶体

C.t=35min,处于液态

D.在15﹣25min内,温度不变,不吸热不放热

7.(2023·平潭模拟)在恒温环境下将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哪幅图可表示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A.B.

C.D.

8.(2023九下·昆明开学考)如图所示,甲是观察冰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

B.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C.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为0℃,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

D.由图乙可知,冰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不断升高

9.(2023八上·利川期末)如图,燃烧的蜡烛会流下烛液,在太阳下蜡烛也会变软。分析蜡发生熔化需要的条件是()

A.需要吸热B.必须放热C.不一定吸热D.不能确定

10.两盆冰水混合物,各自处于太阳下和背阴处,在盆内冰尚未熔化完以前,用温度计去测盆内水的温度时

A.太阳下的那盆水温度较高B.背阴处的那盆水温度较高

C.两盆水的温度一样高D.不知气温高低,无法判断

11.(2023八上·卫辉期末)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可能是沥青

C.在第20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该物质的熔点是80℃,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

12.(2023九上·淄博期末)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一点也不熔化B.全部熔化

C.熔化一部分D.无法判断

13.(2022八上·铁东期中)如图所示是海波和烛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在第6min时是固态B.甲在ab段停止吸热

C.甲对应海波,乙对应烛蜡D.乙的熔点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14.(2023·泰安)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A.滴水成冰B.气凝结霜C.冰雪消融D.浓雾消散

15.(2023·天河模拟)将铜和锡等物质混合一同加热至全部熔化,制成合金,这是我国古代青铜冶炼的一种方法。根据下表,可这样制取的合金是()

金属(标准大气压)锌银铁铜

熔点(℃)41996215351083

沸点(℃)907221327502567

A.锌﹣银B.铁﹣铜C.锌﹣铜D.铁﹣锌

二、填空题

16.(2022八上·侯马期末)电影《终结者》中有一种常温下像水银一样可以流动的金属,它的名字叫做镓,熔点只有29.8℃,托在手心里就会(选填物态变化名称)为液体,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镓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17.(2023八下·龙川开学考)上物理课复习时,老师写了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变”;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理变化是和,反映一个共性是。

18.(2023·凤阳模拟)滑雪场上,为了保障雪上项目的用雪质量,通常要采用人工造雪对雪地进行补充。人工造雪时将水注入一个专用的喷嘴或喷枪,水流被分割成微小的水雾并喷入寒冷的外部空气中,这些水雾落地后就变成了雪,人工造雪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19.(2023·铁锋)如图为关于“55°”水杯的图片。将沸水倒入这种杯中摇一摇,便可使水温快速变为55℃,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不变,这是因为杯的内壁和外壁间贮存了一种颗粒,这种颗粒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使沸水降温利用了它的特点。

20.(2023·温江模拟)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熔化和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中信息可知,熔化过程要热量,该物质的凝固点为℃。

21.(2023·黄山模拟)根据冰岛气象局最新发布,时隔800年,冰岛火山再次爆发,火山熔岩高高的喷射到空中并染红了夜空,随即两股熔岩从火山口两侧流了出来,形成“冰火山”。据悉,“冰火山”的形成是由于地下熔岩喷出地面后迅速(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22.(2023·南宁模拟)如图是某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图中段表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

三、实验探究题

23.(2023·武汉)某实验小组用两套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分别研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过程。

(1)如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石蜡在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2)海波熔化过程中不断(填“放出”或“吸收”)热量,温度(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有海波和石蜡,当两者全部熔化后,该实验小组继续研究海波和石蜡的凝固过程。将两支试管从烧杯中取出,静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每隔2min同时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记录数据在同一个图像中画出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

A.石蜡的凝固点为48℃

B.实验室内环境温度为20℃

C.0~15min内的任一时刻,石蜡和海波的温度都不可能相同

24.(2023·永安)小兵用图中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某物质的熔化特点。

时间

(a)

物质的状态

(1)实验表格如上表所示,则表格中(a)处应填写的项目是;

(2)小兵正确地进行了实验,并根据所记录的实验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2所示;

①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②第4min时,该物质(选填“继续”或“不再”)吸热,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是min;

③在第7min时,若将试管从温水中取出,并立即放入熔点为-4℃的盐冰水混合物中,此时试管中该物质的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5.(2023·东城模拟)如图所示,小东用“探究萘熔化特点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在实验中记录了加热时间、萘的温度和萘的物态,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02468101214161820222426

温度/℃58728080808080808080819099100

物态□□▲△△△△△△●○○○○

注:□表示萘处于固态,▲表示萘刚有液态出现,△表示萘处于固液共存态,●表示萘刚好完全变为液态,○表示萘处于液态

(1)如图采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

(2)由表格信息可知萘熔化过程所持续的时间为min;

(3)依据表格中的信息请总结一条萘熔化过程中的特点。

四、简答题

26.(2023八上·铁西期中)夏天,如果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上几个冰块,而不是直接加冷水,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熔点和凝固点

【解析】【解答】金属制成的勺放入15℃的水中,金属勺没有熔化;将该金属勺放入45℃的水中,发现金属勺逐渐熔化,说明金属勺的熔点在15℃和45℃间,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固体熔化的条件是到达熔点,继续吸热。

2.【答案】B

【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蜡、沥青和玻璃熔化时没有固定的熔点,属于非晶体,而铁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属于晶体,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3.【答案】D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解答】先把糖加热成糖汁,糖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熔化过程吸热;在石板.上来回浇铸糖汁,等糖汁变成固态,就做好了糖画,这个过程从糖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过程热,ABC错误,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

4.【答案】A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A、海水结冰,是水的液态放热转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A选项符合题意;

B、叶片上形成露珠,是空气中的气态的水蒸气放热转变成液态的水珠,是液化现象,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冰雪消融,是固态吸热转变成液态,是熔化现场,C选项不符合题意;

D、草叶上形成白霜,是空气中气态的水蒸气放热转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从液态转变成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各选项需判断描述的现象的前后的物态情况,进而判断属于对应的物态变化。

5.【答案】C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解答】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所以没有温度差就没有热传递,冰因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能继续熔化,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熔化和凝固的理解,熔化吸热,凝固放热,难点在没有温度差就没有热传递。

6.【答案】C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解析】【解答】AB.从图像可以看出,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80℃不变,所以此物质是晶体,且熔点为80℃,AB不符合题意;

CD.从图像可以看出,在15﹣25min内,温度不变为熔化阶段,需要不断吸热,35min时物质的温度为90℃,以完全熔化,此时物质是液态,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是熔点,熔化后的状态是液态。

7.【答案】B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冰水混合物的初始温度为0℃,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刚放入时温度计内的液体放热,体积缩小,温度将下降至接近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冰水混合物中的冰吸热熔化,温度保持不变,温度计的示数也不变;熔化结束后,水不断吸收环境中的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最后与环境温度保持一致;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刚放入时温度计内液体吸热,体积增大,温度上升至接近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冰水混合物中的水放热凝固,温度保持不变,温度计的示数也不变,凝固结束后,冰不断向环境放热,温度不断降低,最后与环境温度保持一致,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温度计中的液体,在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温度升高,体积变大。

8.【答案】B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解析】【解答】A.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最后调整温度计的高度,使其不要碰到容器底,所以要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A不符合题意;

B.实验中需要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B符合题意;

CD.由图乙可知,该物质从第5~15min之间一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的熔点是0℃,故该物质是晶体,熔化过程持续了10min,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进行加热实验时,组装器材从下到上;探究熔化实验时,需要观察现象并记录温度;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温度不变的时间是熔化时间。

9.【答案】A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解答】燃烧的蜡烛会流下烛液,在太阳下蜡烛也会变软,说明蜡烛在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熔化需要吸收能量。

10.【答案】C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分析】知道冰的熔点是0℃,且冰在熔化过程中是吸热温度不变.

【解答】原来是两盆冰水混合物,各自处于太阳下和背阴处,因为当冰决完全熔化前,冰仍处于熔化状态,温度为冰的熔点,是0℃;所以用温度计去测盆内水的温度会一样高,都是0℃.

故选C.

11.【答案】C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解析】【解答】ABD.分析图像可知,图像中呈水平的一段所对应的温度80℃就是物质的熔点,该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而沥青是非晶体;该物质从第10分钟开始熔化,到第25分钟左右结束,熔化过程持续了15min,ABD不符合题意;

C.在第20min时,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中,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熔化时固液共存,温度不变的时间是熔化时间。

12.【答案】A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解答】冰是晶体,若给烧杯中的冰加热时,烧杯中的冰会熔化,但完全熔化前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试管中的冰达到熔点,但由于温度相同没有热传递,则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13.【答案】C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解析】【解答】从图可以看出,甲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点,所以是晶体,海波是晶体,则甲是海波,乙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所以是非晶体,蜡烛是非晶体,则乙是蜡烛,C符合题意;

甲是晶体,第6min时在熔化过程中为固液混合态,A不符合题意;ab段处于熔化过程,此时继续吸热,B不符合题意;

乙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逐渐上升。

14.【答案】A

【知识点】熔点和凝固点;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

A:滴水成冰是凝固现象A正确符合题意

B:气凝结霜是凝华现象B错误不符合题意

C: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C错误不符合题意

D:浓雾消散是汽化现象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A:滴水成冰是凝固现象。

B:气凝结霜是凝华现象。

C: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D:浓雾消散是汽化现象。

15.【答案】B

【知识点】熔点和凝固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两金属在一定温度下,均为液态时,即可制取合金。即需要满足温度高于金属熔点,低于金属沸点。由表格数据可知,铁的沸点为1535℃,铜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1083℃和2567℃;因此当铁熔化时,铜已经熔化,但还没有汽化,故两种金属可以同时为液态,所以可以制取铁-铜合金;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制合金的过程是都需要将两种或多种金属熔化成液态,然后进行熔合,待冷却后就得到了合金。

16.【答案】熔化;晶体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

(1)人体温度在37℃左右,金属镓的熔点为29.8℃,所以放在手心会熔化。

(2)有熔点的物质为晶体,所以金属镓为晶体。

【分析】

(1)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

(3)有熔点为晶体,没有熔点为非晶体。

17.【答案】凝固;熔化;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水结冰冰温未变”可知,水从液态变成固态发生凝固现象;根据“冰化水水温不升”可知,冰从固态变成液态发生熔化现象。根据“未变”和“不升”可知,二者的共性为: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

【分析】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并确定物态变化的特点。

18.【答案】凝固

【知识点】物质的三态;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解答】

由题意知人工造雪是将水注入一个专用的喷嘴或喷枪,将水分割成微小的水雾并喷射到外部寒冷的空气中,这些微小的液态水雾会放热而凝固成雪(由液体变成了固体),所以人工造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固,因此,本小题的第一空应填:凝固。

【分析】

人工造雪,就是人为地将液态的水变为固态的雪,因此所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凝固。

19.【答案】晶体;熔化吸热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恒温杯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不变,这是因为杯的内壁和外壁间贮存了一种颗粒,这种颗粒晶体,使沸水降温利用了它熔化吸热的特点。

【分析】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20.【答案】吸收;80

【知识点】熔点和凝固点

【解析】【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熔化前温度不断升高,而熔化中温度不变,但是还有继续吸热;

(2)该物质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为80℃,则它的熔点为80℃,那么它的凝固点也是80℃。

【分析】(1)温度升高,则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则放出热量;

(2)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21.【答案】凝固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解答】形成“冰火山”意思是液态熔岩形成固态“冰火山”,从液态变成固态的物态变化,是凝固。

【分析】凝固指的是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22.【答案】晶体;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解析】【解答】由图像可知,该该物质有一段时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该物质为晶体。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表现在温度—时间图像中为,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即BC段表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

【分析】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23.【答案】(1)36℃

(2)吸收;不变

(3)B

【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

(1)如图乙所示,它的示数是36℃;

(2)海波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A石蜡是非晶体,没有凝固点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内环境温度为20℃B正确符合题意,

C0~15min内的任一时刻,石蜡和海波的温度都不可能相同C错误不符合题意;

【分析】

(1)如图温度计的示数可知;

(2)如图海波熔化时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如图,A石蜡是非晶体无凝固点,

B因为石蜡和海波最终的温度是20℃,

C在第5min时,他们的温度是相同的。

24.【答案】(1)温度/℃

(2)晶体;继续;6;不变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在探究固体是熔化规律时,需要记录不同时间物体的温度和状态,设计的实验记录表中,需要有温度,且温度的单位是℃;

(2)①根据图2判断,该固体在BC段熔化,此时的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的熔化特征,所以该固体是晶体;②根据图2,在第4min时,该物体正在熔化,需要继续吸热;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该晶体的熔化时间为t=8min-2min=6min;③在第7min时,该物体正在熔化中,是固液共存状态,此时的温度是-2℃,若放入-4℃的盐冰水混合物中,由于温度低于-2℃,该晶体的混合物中的液体会凝固,由于晶体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

【分析】(1)探究物体的熔化规律时,实验记录表中需要记录时间、温度和状态;

(2)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熔化过程中固液共存,吸收热量。

25.【答案】(1)试管受热均匀

(2)14

(3)熔化过程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在探究萘熔化特点实验中,水浴法是为了使萘受热均匀;

(2)根据温度变化可以判断出萘是晶体,所以萘融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也就是从第4min~第18min之间是融化过程,一共14min;

(3)根据表格可以判断出萘是晶体,晶体的熔化特点:持续吸热且温度不变。

【分析】水浴法加热的特点判断;晶体熔化的特点。

26.【答案】夏天,在饮料中加上几个冰块,冰块吸热首先温度升高达到0℃,然后继续吸热熔化,当全部熔化成0℃的水后,再温度升高吸收热量,致冷效果较好;而冷水加入饮料后,直接吸热升温,吸收的热量较少,致冷效果较差.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分析】固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可以对其它物体降温。

1/1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训练培优卷:3.2熔化和凝固

一、单选题

1.(2023·北京)将某种金属制成的勺放入15℃的水中,金属勺没有熔化;将该金属勺放入45℃的水中,发现金属勺逐渐熔化。该金属的熔点可能是()

A.10℃B.30℃C.50℃D.60℃

【答案】B

【知识点】熔点和凝固点

【解析】【解答】金属制成的勺放入15℃的水中,金属勺没有熔化;将该金属勺放入45℃的水中,发现金属勺逐渐熔化,说明金属勺的熔点在15℃和45℃间,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固体熔化的条件是到达熔点,继续吸热。

2.(2023·梧州模拟)下列物质是晶体的是()

A.蜡B.铁C.沥青D.玻璃

【答案】B

【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蜡、沥青和玻璃熔化时没有固定的熔点,属于非晶体,而铁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属于晶体,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3.“糖画”是我国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以糖为材料来造型。如图所示,先把糖加热成糖汁,在绘制造型时,用汤勺舀起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各种造型后,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在竹签上即可。关于“糖画”制作过程中糖的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直在吸热B.一直在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D.先吸热,后放热

【答案】D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解答】先把糖加热成糖汁,糖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熔化过程吸热;在石板.上来回浇铸糖汁,等糖汁变成固态,就做好了糖画,这个过程从糖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过程热,ABC错误,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

4.(2023·庐阳模拟)如图所示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固的是()

A.海水结冰

B.叶片上形成露珠

C.冰雪消融

D.草叶上形成白箱

【答案】A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A、海水结冰,是水的液态放热转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A选项符合题意;

B、叶片上形成露珠,是空气中的气态的水蒸气放热转变成液态的水珠,是液化现象,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冰雪消融,是固态吸热转变成液态,是熔化现场,C选项不符合题意;

D、草叶上形成白霜,是空气中气态的水蒸气放热转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从液态转变成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各选项需判断描述的现象的前后的物态情况,进而判断属于对应的物态变化。

5.(2023八上·麦积期中)0℃的冰放入0℃的水中,(周围空气温度为0℃),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会出现()

A.水全部凝固成冰B.有些冰会熔化成水

C.水和冰都没有发生变化D.无法判断

【答案】C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解答】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所以没有温度差就没有热传递,冰因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能继续熔化,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熔化和凝固的理解,熔化吸热,凝固放热,难点在没有温度差就没有热传递。

6.(2023·天河模拟)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此可知该物质()

A.熔点是50℃

B.一定是非晶体

C.t=35min,处于液态

D.在15﹣25min内,温度不变,不吸热不放热

【答案】C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解析】【解答】AB.从图像可以看出,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80℃不变,所以此物质是晶体,且熔点为80℃,AB不符合题意;

CD.从图像可以看出,在15﹣25min内,温度不变为熔化阶段,需要不断吸热,35min时物质的温度为90℃,以完全熔化,此时物质是液态,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是熔点,熔化后的状态是液态。

7.(2023·平潭模拟)在恒温环境下将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哪幅图可表示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A.B.

C.D.

【答案】B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冰水混合物的初始温度为0℃,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刚放入时温度计内的液体放热,体积缩小,温度将下降至接近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冰水混合物中的冰吸热熔化,温度保持不变,温度计的示数也不变;熔化结束后,水不断吸收环境中的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最后与环境温度保持一致;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刚放入时温度计内液体吸热,体积增大,温度上升至接近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冰水混合物中的水放热凝固,温度保持不变,温度计的示数也不变,凝固结束后,冰不断向环境放热,温度不断降低,最后与环境温度保持一致,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温度计中的液体,在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温度升高,体积变大。

8.(2023九下·昆明开学考)如图所示,甲是观察冰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

B.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C.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为0℃,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

D.由图乙可知,冰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不断升高

【答案】B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解析】【解答】A.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最后调整温度计的高度,使其不要碰到容器底,所以要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A不符合题意;

B.实验中需要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B符合题意;

CD.由图乙可知,该物质从第5~15min之间一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的熔点是0℃,故该物质是晶体,熔化过程持续了10min,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进行加热实验时,组装器材从下到上;探究熔化实验时,需要观察现象并记录温度;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温度不变的时间是熔化时间。

9.(2023八上·利川期末)如图,燃烧的蜡烛会流下烛液,在太阳下蜡烛也会变软。分析蜡发生熔化需要的条件是()

A.需要吸热B.必须放热C.不一定吸热D.不能确定

【答案】A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解答】燃烧的蜡烛会流下烛液,在太阳下蜡烛也会变软,说明蜡烛在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熔化需要吸收能量。

10.两盆冰水混合物,各自处于太阳下和背阴处,在盆内冰尚未熔化完以前,用温度计去测盆内水的温度时

A.太阳下的那盆水温度较高B.背阴处的那盆水温度较高

C.两盆水的温度一样高D.不知气温高低,无法判断

【答案】C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分析】知道冰的熔点是0℃,且冰在熔化过程中是吸热温度不变.

【解答】原来是两盆冰水混合物,各自处于太阳下和背阴处,因为当冰决完全熔化前,冰仍处于熔化状态,温度为冰的熔点,是0℃;所以用温度计去测盆内水的温度会一样高,都是0℃.

故选C.

11.(2023八上·卫辉期末)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可能是沥青

C.在第20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该物质的熔点是80℃,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

【答案】C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解析】【解答】ABD.分析图像可知,图像中呈水平的一段所对应的温度80℃就是物质的熔点,该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而沥青是非晶体;该物质从第10分钟开始熔化,到第25分钟左右结束,熔化过程持续了15min,ABD不符合题意;

C.在第20min时,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中,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熔化时固液共存,温度不变的时间是熔化时间。

12.(2023九上·淄博期末)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一点也不熔化B.全部熔化

C.熔化一部分D.无法判断

【答案】A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解答】冰是晶体,若给烧杯中的冰加热时,烧杯中的冰会熔化,但完全熔化前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试管中的冰达到熔点,但由于温度相同没有热传递,则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13.(2022八上·铁东期中)如图所示是海波和烛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在第6min时是固态B.甲在ab段停止吸热

C.甲对应海波,乙对应烛蜡D.乙的熔点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答案】C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解析】【解答】从图可以看出,甲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点,所以是晶体,海波是晶体,则甲是海波,乙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所以是非晶体,蜡烛是非晶体,则乙是蜡烛,C符合题意;

甲是晶体,第6min时在熔化过程中为固液混合态,A不符合题意;ab段处于熔化过程,此时继续吸热,B不符合题意;

乙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逐渐上升。

14.(2023·泰安)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A.滴水成冰B.气凝结霜C.冰雪消融D.浓雾消散

【答案】A

【知识点】熔点和凝固点;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

A:滴水成冰是凝固现象A正确符合题意

B:气凝结霜是凝华现象B错误不符合题意

C: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C错误不符合题意

D:浓雾消散是汽化现象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A:滴水成冰是凝固现象。

B:气凝结霜是凝华现象。

C: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D:浓雾消散是汽化现象。

15.(2023·天河模拟)将铜和锡等物质混合一同加热至全部熔化,制成合金,这是我国古代青铜冶炼的一种方法。根据下表,可这样制取的合金是()

金属(标准大气压)锌银铁铜

熔点(℃)41996215351083

沸点(℃)907221327502567

A.锌﹣银B.铁﹣铜C.锌﹣铜D.铁﹣锌

【答案】B

【知识点】熔点和凝固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两金属在一定温度下,均为液态时,即可制取合金。即需要满足温度高于金属熔点,低于金属沸点。由表格数据可知,铁的沸点为1535℃,铜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1083℃和2567℃;因此当铁熔化时,铜已经熔化,但还没有汽化,故两种金属可以同时为液态,所以可以制取铁-铜合金;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制合金的过程是都需要将两种或多种金属熔化成液态,然后进行熔合,待冷却后就得到了合金。

二、填空题

16.(2022八上·侯马期末)电影《终结者》中有一种常温下像水银一样可以流动的金属,它的名字叫做镓,熔点只有29.8℃,托在手心里就会(选填物态变化名称)为液体,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镓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答案】熔化;晶体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

(1)人体温度在37℃左右,金属镓的熔点为29.8℃,所以放在手心会熔化。

(2)有熔点的物质为晶体,所以金属镓为晶体。

【分析】

(1)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

(3)有熔点为晶体,没有熔点为非晶体。

17.(2023八下·龙川开学考)上物理课复习时,老师写了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变”;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理变化是和,反映一个共性是。

【答案】凝固;熔化;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水结冰冰温未变”可知,水从液态变成固态发生凝固现象;根据“冰化水水温不升”可知,冰从固态变成液态发生熔化现象。根据“未变”和“不升”可知,二者的共性为: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

【分析】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并确定物态变化的特点。

18.(2023·凤阳模拟)滑雪场上,为了保障雪上项目的用雪质量,通常要采用人工造雪对雪地进行补充。人工造雪时将水注入一个专用的喷嘴或喷枪,水流被分割成微小的水雾并喷入寒冷的外部空气中,这些水雾落地后就变成了雪,人工造雪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答案】凝固

【知识点】物质的三态;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解答】

由题意知人工造雪是将水注入一个专用的喷嘴或喷枪,将水分割成微小的水雾并喷射到外部寒冷的空气中,这些微小的液态水雾会放热而凝固成雪(由液体变成了固体),所以人工造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固,因此,本小题的第一空应填:凝固。

【分析】

人工造雪,就是人为地将液态的水变为固态的雪,因此所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凝固。

19.(2023·铁锋)如图为关于“55°”水杯的图片。将沸水倒入这种杯中摇一摇,便可使水温快速变为55℃,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不变,这是因为杯的内壁和外壁间贮存了一种颗粒,这种颗粒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使沸水降温利用了它的特点。

【答案】晶体;熔化吸热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恒温杯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不变,这是因为杯的内壁和外壁间贮存了一种颗粒,这种颗粒晶体,使沸水降温利用了它熔化吸热的特点。

【分析】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20.(2023·温江模拟)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熔化和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中信息可知,熔化过程要热量,该物质的凝固点为℃。

【答案】吸收;80

【知识点】熔点和凝固点

【解析】【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熔化前温度不断升高,而熔化中温度不变,但是还有继续吸热;

(2)该物质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为80℃,则它的熔点为80℃,那么它的凝固点也是80℃。

【分析】(1)温度升高,则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则放出热量;

(2)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21.(2023·黄山模拟)根据冰岛气象局最新发布,时隔800年,冰岛火山再次爆发,火山熔岩高高的喷射到空中并染红了夜空,随即两股熔岩从火山口两侧流了出来,形成“冰火山”。据悉,“冰火山”的形成是由于地下熔岩喷出地面后迅速(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答案】凝固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解析】【解答】形成“冰火山”意思是液态熔岩形成固态“冰火山”,从液态变成固态的物态变化,是凝固。

【分析】凝固指的是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22.(2023·南宁模拟)如图是某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图中段表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

【答案】晶体;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解析】【解答】由图像可知,该该物质有一段时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该物质为晶体。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表现在温度—时间图像中为,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即BC段表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

【分析】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

23.(2023·武汉)某实验小组用两套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分别研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过程。

(1)如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石蜡在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2)海波熔化过程中不断(填“放出”或“吸收”)热量,温度(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有海波和石蜡,当两者全部熔化后,该实验小组继续研究海波和石蜡的凝固过程。将两支试管从烧杯中取出,静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每隔2min同时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记录数据在同一个图像中画出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

A.石蜡的凝固点为48℃

B.实验室内环境温度为20℃

C.0~15min内的任一时刻,石蜡和海波的温度都不可能相同

【答案】(1)36℃

(2)吸收;不变

(3)B

【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

(1)如图乙所示,它的示数是36℃;

(2)海波熔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