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长征胜利万岁》课件23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高中语文】《长征胜利万岁》课件23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高中语文】《长征胜利万岁》课件23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高中语文】《长征胜利万岁》课件23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高中语文】《长征胜利万岁》课件23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征胜利万岁杨成武长征用具

长征用具

通读文章,明确线索,理清主要事件有哪些?鉴赏文章的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感悟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探讨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学习目标壹壹贰壹叁壹写作背景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后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1934年10月初,国民党军向中央苏区的中心区域进攻,迅速占领了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红军的机动回旋余地更加缩小,在苏区内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已无可能,于是被迫退出苏区。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领中央红军第1、第3、第5、第8、第9军团及中央、军委自属队共8.6万余人,从江西省瑞金、古城等地出发,开始战略转移,准备到湘西地区同红2、红6军团会合。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坚强意志。作者介绍

杨成武(1914.10.27.—2004.2.14),福建省长汀县客家人,是中共的优秀党员,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于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当上团政委。后任红1军团第1师政治委员,指挥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杨成武回忆录》,主要讲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事件。文体知识分类(1)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通常由参加者所写而不像历史那样拘于形式和完备,如凯撒的《高卢战争回忆录》(2)一种自传体描述,其口吻常闲逸而亲切、注意的焦点通常在作者所知的人物、事件或时代上。回忆录文体知识回忆录的写法特点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详细地写出一个阶段的生活,也可写一个侧面。写作回忆录要注意真实、广泛、突出六个字。真实,就是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广泛,是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串连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广泛触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突出,是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提及的其他人物要有个性,不是平平淡淡的叙述。回忆录题目解说

“长征”又被称为“二万五千里长征”,是1934年至1936年间战略转移的专门用语。“长征胜利”是指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万岁”蕴含着作者对参与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行动并取得胜利的自豪之情。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层次结构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8):红四团到达吴起镇第二部分(9-22):吴起镇战斗第三部分(23-44):中央召开全军干部大会,毛泽东宣布长征胜利

全文分析本篇文章的作者是身经百战的英雄,他用朴实无华的笔触融合动人的细节,写出了不一样的战争。《长征胜利万岁》中有些场景描写很生动形象,请挑选你喜欢的进行赏析任务三:品味细节描写文中出现了多个场面描写,请任选其中一个场面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其中体现出的场面特点、描写方式及技巧以及情感内涵。

场面记录(具体段落描述)第一场景:到达吴起镇十月十八日这一天带路的同志指着前面的一个村庄,说那就是吴起镇时,队伍中顿时沸腾起来了!“吴起镇到了!”同志们欢叫着跑了下去,看到这个欢乐、热烈的场面,我们都很高兴。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在欢迎我们。

场面记录(具体段落描述)第二场景:红军歼灭二马骑兵团、消灭反动民团(1)战士们在一旁手里握着枪,眼睛紧盯着川里。(2)刹时间,两边山沟里的轻、重武器一齐吼叫起来,两厢伏兵一齐杀了出来。(3)……敌人无法控制坐骑,纷纷从马背上跌落下来。有的腿还挂在脚蹬里,硬给马拖着跑了。……场面记录(具体段落描述)第三场景:召开干部会议,宣布长征胜利(1)天虽奇冷,但我和黄开湘同志不知性急还是怎么的,骑着马一口气跑了三十多里地,一头是汗。(2)这时太阳在天空露出了笑脸,阳光灿烂,也许是刚才骑马狂奔出了阵汗,衣服湿了,现在骤然一热,我身不由己打了一个寒噤,但还是继续听着毛主席讲话,只觉得周身的热血直往上涌。(3)“顿时响起了热烈的口号声”“会场里霎时升起欢呼声”“口号声此起彼伏”

场面记录(具体段落描述)场景特点描写方式及技巧情感第一场景:到达吴起镇十月十八日这一天带路的同志指着前面的一个村庄,说那就是吴起镇时,队伍中顿时沸腾起来了!“吴起镇到了!”同志们欢叫着跑了下去,看到这个欢乐、热烈的场面,我们都很高兴。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在欢迎我们。

欢乐热烈1.运用动作、神态等描写表现红军的兴奋与激动;2.“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在欢迎我们”运用环境渲染人物心理,拟人的修辞也使得语言活泼有趣。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场面记录(具体段落描述)场景特点描写方式及技巧情感第二场景:红军歼灭二马骑兵团、消灭反动民团(1)战士们在一旁手里握着枪,眼睛紧盯着川里。(2)刹时间,两边山沟里的轻、重武器一齐吼叫起来,两厢伏兵一齐杀了出来。(3)……敌人无法控制坐骑,纷纷从马背上跌落下来。有的腿还挂在脚蹬里,硬给马拖着跑了。……

紧张激烈(1)运用细节和动作描写:一“握”一“盯”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战士们的斗志昂扬。(2)“吼叫”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交战的激烈、场面的壮烈;两个“一齐”交代了战士们士气振奋、上下一心的战斗热情。(3)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了敌人在受到打击时的狼狈。勇于战斗、善于团结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场面记录(具体段落描述)场景特点描写方式及技巧情感第三场景:召开干部会议,宣布长征胜利(1)天虽奇冷,但我和黄开湘同志不知性急还是怎么的,骑着马一口气跑了三十多里地,一头是汗。(2)这时太阳在天空露出了笑脸,阳光灿烂,也许是刚才骑马狂奔出了阵汗,衣服湿了,现在骤然一热,我身不由己打了一个寒噤,但还是继续听着毛主席讲话,只觉得周身的热血直往上涌。(3)“顿时响起了热烈的口号声”“会场里霎时升起欢呼声”“口号声此起彼伏”

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激动兴奋1.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了红军战士心情急切,迫切想要见到毛泽东,听到中央给自己指明方向。2.(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烘托了会后自己的激动和喜悦的心情;象征着中国红军遭遇的困境和中国革命的阴霾都已经成为过去,预示着革命必将胜利的光明未来。(2)运用细节描写刻画出“我”对革命取得巨大阶段性胜利的激动。3.由观众的反应从侧面写出了当时与会人员兴奋激动的心情。①坚强乐观,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经历了艰难的长途跋涉,终于迎来了长征的胜利,战士们沸腾欢呼,兴奋激动;在全军干部会议上,作者听了毛主席的讲话,更加明确了革命目标,对胜利充满信心。②不怕牺牲,勇敢战斗。在吴起镇战斗中,尽管战士们极需休整,但是为了保卫边区人民的革命胜利果实,奋不顾身投入战斗,并且取得了胜利。③亲民爱民,也深受百姓爱戴。工农红军打掉了地主豪绅的反动民团,老百姓欢天喜地慰问红军,可以看出红军的威信。④遵守军纪,服从指挥。尽管经历了艰难的长征,红军官兵还是列队进入吴起镇;在战斗中,听从统一指挥,歼灭敌军。思考这篇文章展示了红军战士们怎样的形象特点?如何理解毛主席“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和在当时的意义?品味句子含义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和在当时的意义是什么?品味句子含义1.连用四个“长征是......”,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气势磅礴,渲染了昂扬向上的气氛;将长征比作“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生动形象地描述了长征的重要意义。2.毛主席对长征的总结和评价,使文章从上文写红军指战员对长征胜利的激动和兴奋,上升到对长征胜利的理性认识层面,是文章内容的深入与推进,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准确、深入地理解长征胜利的意义。毛主席这句话使红军指战员的革命信念更加坚定,激发了红军指战员对革命胜利的信心。这句话告诉红军指战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开创的是一次史无前列的伟大事业,这是一个推翻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事业,是一个必定走向胜利的事业。在当时红军长征损失巨大,革命力量锐减的情况下,有利于及时打消有可能在一些人心里产生的消极悲观情绪,使红军指战员认识到共产党和红军力量的伟大,认识到所从事的事业的伟大,看到革命的光明前途,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革命胜利的信心。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