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金银器的陈设与赏玩_第1页
清宫金银器的陈设与赏玩_第2页
清宫金银器的陈设与赏玩_第3页
清宫金银器的陈设与赏玩_第4页
清宫金银器的陈设与赏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宫金银器的陈设与赏玩打开文本图片集金银在我国的使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早可上溯至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金片,金箔、金叶,还有北京、山西等地发现的金笄、金耳环,是目前发现最早的黄金制品。到春秋战国、秦汉时期金银器的发展取得了新成就。出现了鎏金、金银错和包金等工艺,并在铜器装饰上开始使用。之后又历经各个朝代逐渐发展,捶操、累丝、焊接、镶嵌、錾花等金属工艺相继出现,并日趋成熟。金银器尢论从数量到种类日益增多,工艺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直至清代发展到最高峰。由于黄金、白银属贵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以随心所欲地制成各种器物,施加各种上岂,制作出精美的纹饰。另外其独特的材料荚,光泽的持久性,具有耐酸、防腐蚀,易于保存,不容易摔碎、变形等特性,是制作各种器物的首选材质之一。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数千件消代的金银器,可谓集金银器制作之大成。这些清官旧存,大多来自清宫造办处生产,也有来自各地方官员向朝廷进贡,还有少量来自民间作坊。据(《清官造办处档案-养心、殿造办处行取册》记载,乾隆十九年,仅九成金一年的用尽量就达二千七百六十两。清朝初年,由内务府管理,在宫内设立清官造办处,其下专门设置有“金玉作,,“累丝作,,“錾刻作”“镶嵌作”“撒花作”等多个手工艺作坊进行加工生产,并在各作汇集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约200余人,以保证宫廷内对器物制作的高水平和多数量的需求。金银器是清代宫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备受皇帝后妃的青眯和喜爱。因此遍布宫廷的各个殿堂,涉及宫廷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清官陈设档》中,对此均有详细的记载。有清宫殿堂中的陈设,皇帝、后妃佩戴的首饰、佩饰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等。这些品种繁多,功能齐全、造型各异的金银器除具有实用功能外,更重要的是用来丰富宫廷内皇帝、后妃文化生活的需要,满足其欣赏水平与文化品位的需要。皇帝、后妃在宫廷内利用闲暇时光,通过对其认识、赏析、研究、把玩,赋予其更多的文化内涵,将其变成自己心爱的物件。如乾隆皇帝酷爱文玩,经常在赏过的书画上盖有鉴赏章、在观过的器物后题有御制诗,此种情况在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极为常见。清宫中皇帝、后妃用于把玩的金银器按类别可分为首饰、陈设用品、日常用器几类。首饰清代宫廷珍藏的后妃首饰中大多采用黄金、白银制作。由于材质本身具有的柔韧性,不仅能制作出精美的造型及纹饰,而且还是高贵与财富的象征。因此在宫廷内得到广泛使用。清官后妃的戒指、手镯、扁方、指甲套、簪子以及朝冠、钿子上装饰的金风、金翟鸟等,均有用黄金制作,一般采用纯度较高的八、九成金。宫廷内皇帝、后妃所佩戴的首饰、佩饰通常由清宫造办处生产,在《清官内务府造办处档案》中,涉及首饰制作的内容很多。如乾隆三十一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金玉作》,关于制作金银首饰完工情况的记载很多。如手镯、簪子、钿子上的面簪、结子等。朝冠上所用金凤和金翟鸟制作完成后对含金数量也有明确的记载。如:“四月初九日,催长四德笔帖式五德来说,太监胡世杰交:金顶凤三枝(只),……重四两一钱。金凤七枝(只),……重三十二两五钱。金翟鸟壹枝(只),……重二两二钱。”有关白银质地的首饰的记载与实物和黄金相比亦不逊色,同样具有相当的质量与数量。这些精美的首饰主要来自清官造办处的“撒花作”“累丝作”“镶嵌作”制作的。除此之外,还有民间作坊生产的。到清代晚期,由于宫廷财力匮乏,造办处规模缩减,加工数量受限,因此出现有委托民间作坊进行生产的情况。如在首饰上常见錾刻有“德华足金”“宝华足金”,的铸记。“德华”“宝华”为金店的名称。如:银镀金嵌珠广片蝴蝶纹头花,錾刻“志成足纹”。足纹、足银是纯银制品的标志,而“志成”为民间银店的名称。皇后冬朝冠(图一),此冠高30、口径23厘米。顶三层为金镶桦树皮凤顶,顶上3只金风用大珍珠上下隔开。冠的四周沿部饰金凤7只,分别装饰珍珠。冠后部饰金翟1只,尾部垂珠穗。冠顶及四周布金凤和金翟鸟,整体显示出富丽堂皇、高贵典雅的风格,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此冠来自清官造办处制作,只有帝后专享。银镀金嵌宝石钿花(一套)(图二),钿子是由骨架、内胎、外饰钿花构成。钿花依据黄条书写的内容,也可称为结子。结子的形状多种多样,有葵花、菊花、莲花、灵芝等。此钿花一套六件,银镀金质地,一套分别为灵芝一簇,錾刻灵芝枝干。并镶嵌有红、蓝宝石、翡翠,做工精致、纤细柔美,造型活泼,极富动感。可称为上乘之作。金镶宝石蜻蜒簪(图三),黄金质地,采用累丝、点翠、镶嵌等工艺。簪花为蜻蜓造型,翅膀及身体上部分别镶嵌红宝石5颗,胡须顶端镶珍珠2颗。腹部两侧施加点翠,针为银质。寓意“清廷平安”,“青春永驻”。此簪应为年轻女子使用。银镶石项圈(图四),项圈白银质地,錾刻暗八仙图案。上部顶端镶嵌有珍珠l颗,两侧等距分别包镶红珊瑚及青金石,并嵌红宝石4颗。一端錾刻蝙蝠与寿桃,另一端錾刻磐与鱼,寓意“福寿”“吉庆有余”。金黄色绦,珊瑚珠缀角。根据绦的颜色,应为皇贵妃及以下妃嫔所佩戴。金镶珠翠蝙蝠耳环(图五),金质耳钩与月牙形翠相连,饰金累丝蝙蝠,腹部镶红宝石,头尾点翠,两翅膀布满米珠,两胡须为金质,顶端嵌珍珠,蝙蝠寓意富贵。此耳环为清代后妃所戴。金套链双龙戏珠镯(图六),金质,采用累丝及錾刻工艺加工成器,錾刻二龙戏珠题材,将二龙身躯弯曲形成镯圈。镯圈用椭圆形小金环,环环相扣呈链状,恰似鳞状龙身,构思巧妙,极富动感。有“原金五成”的铸记。黄签书“金镯一对,共重四两三钱五成金,同治元年三月十七日收。”金镶珠宝累丝香囊(图七),香囊呈委角长方形,采用九成金,镂空累丝工艺,周身花纹依次排列,面上中间装饰珍珠造型,边缘饰绿松石一周,内贮香料,两端明黄色丝绳间系红宝石各一,可系于腰间,随身携带。陈设用品在清官旧藏的明清金银器中拥有大量的陈设用品,置于殿堂中,寝室内,以供欣赏。从《清官陈设档》中,可以感受。对于宫廷内的各个殿堂的陈设均有详实记录,其中关于金银器的记载也较为常见。档案中发现曾经作为皇帝寝宫的静怡轩,殿堂内陈设有小银鱼、金质葵瓣盒等摆件。金葫芦形器(图八),八成金质,器型为葫芦半边抛面形。器身周围有葫芦藤叶缠绕,并有盛开的花朵。花朵和花叶上錾刻花筋和叶筋,花叶和花瓣上可见动感昆虫。此器构思巧妙,做工精致,造型逼真,用料饱满厚重,富有质感。银六方盆金桃树盆景(图九),树为金质,树干为分段焊接,树叶錾刻叶筋,金片上镶嵌红宝石做桃花,中间镶嵌珍珠做花蕊,桃上錾刻鱼子纹和团寿纹,四只蝴蝶在树的顶端用螺旋金丝托起。底部为六角形,盆折沿六面折角开光,施吉祥祝寿图案。此器造型独特,不拘一格。金镂空葫芦香熏(图十),金质,葫芦形,口沿处雕蝙蝠及如意纹,双耳有金质环形链下垂,上端用金链相连。器身镂空雕刻“喜”“寿”“甘字纹。葫芦上下中部锦地上雕出“大”“吉”。底部呈花瓣形。香熏是古代用来熏香衣物的器具,内贮香料,香气自孔中散发。此器造型优美、精致华丽。金累丝嵌石如意(图十一),金质,金累丝工艺,器身全部镂雕,头部呈三层效果,上层中心嵌有绿松石,柄正面雕有风和祥云,上嵌各色宝石。五成金制成。“如意”有个两个功能,一是具有实用功能,可用做痒痒挠。二是可作为吉祥物。如意头做成弯曲回头状,其寓意为“回头即如意”,可视为陈设珍玩之物。生活用具生活用具是宫廷内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与皇帝后妃生活相依相伴、息息相关。自然用量不少,并大量流传下来保存至今。以建福宫花园内的静怡轩为例,这里是乾隆时期的建筑,曾为寝宫。咸丰年曾奉皇贵太妃幸此侍午膳。据《清官陈设档》载:金执壶曾在此使用。金錾云龙纹嵌珠宝葫芦式执壶(图十二),金质,在《清宫造办处档案■各作暂领金档》曾有过这样的描述:乾隆六年,三月二十九日做执壶,领二等金二十两的记载,可见用金的数量。壶身葫芦造型,流为龙形,曲柄、圈足。流与壶体用横梁连接。盖与柄用环状金链连接。壶盖錾卷草纹。壶颈錾夔龙纹。壶体饰二龙戏珠,其地上满饰流云纹。束腰处饰流云海水纹。足饰海水、流云、杂宝纹。壶身有珍珠、珊瑚、绿松石等宝石镶嵌,是清代酒具中的精品。金瓜形手炉(图十三),金质,手炉是冬天暧手的用具。器身呈瓜棱形,炉有盖,盖上镂空五福捧寿图,炉身光洁素面。炉有活动提梁。造型小巧玲珑,简洁可爱。是宫中常见的取暖用具。金漱盂(图十四),金质,漱盂是宫中必不可缺的日常生活用品。它的功用不言而喻,是用来盛漱口水的器皿。器型敞口,鼓腹、圈足。器身錾刻“正”字纹地,上下间排列双喜和团寿纹。此器应为喜庆结婚时使用的器物。银錾花长方委角盒(图十五),银质,盒为长方形,四角呈花瓣形,有盖,盖整体錾单环、双环、三环图案。环内饰各式花朵。盒内有镂空古钱和蝙蝠图案的算子,在其下可加热水保温,此盒应盛饭的食盒。金錾福寿纹匙(图十六),七成金,匙中心錾一组团寿,匙身遍布“正”字不断纹,寓意“延年益寿”。足专为帝后生口所做。综上所述,清官旧藏的金银器具有叫显特征;从材质上多采用金银纯度较高的用料,体现饱满、大气;从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