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件制作:魏兆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制作:魏兆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2教学目的本章促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阶级构成、力量对比和指导思想都发生了剧变,中华民族开始了反抗强权侵略和压迫的崭新历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则是探索救亡图强道路的一次伟大实验,但由于蒋介石、汪精卫集团相继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国民革命终告失败。教学目的本章促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3教学课时2学时教学重点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影响;2、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和经过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3、中国共产党创立的条件和经过;4、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的兴衰。
教学课时2学时教学重点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影响;4教学难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教学难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5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北洋军阀的统治辛亥革命后,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作为帝国主义新的代理人和这种反动统治的主要政治代表就是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个反动的军事政治集团,是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产物。它是中日甲午战争后开始兴起的,是由袁世凯一手培植起来的。1912年3月,袁世凯窃取了临时大总统的职位,从此中国便开始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军阀的专制统治和割据、纷争乃至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使经济遭到极大的破环。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北洋军阀的统治6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复辟帝制(一)、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基本状况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袁世凯篡夺革命(一)、民国初年中国社会7
三大派系直系:冯国璋奉系:张作霖皖系:段祺瑞曹昆吴佩孚张学良
(二)北洋军阀控制中国情况三大派系直系:冯国璋奉系:张作霖皖系:段祺瑞曹昆张学8四个阶段袁世凯:1912.3---1916.6皖系:1916.6---1920.4直系:1920.4---1924.10奉系:1924.10---
1928.12四个阶段袁世凯:1912.3---1916.6皖系:19民主与专制较量国家利益进一步丧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尊孔复古思想泛滥民主与专制较量国家利益进一步丧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尊孔复古10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向何处去?11器物鸦片战争时期:师以之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失败地主官僚改良派失败文化民主和科学(观念形态的革命)新文化运动君主立宪制维新运动革命派资产阶级制度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三)、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路径
先进知识分子器物鸦片战争时期:师以之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失败12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案“求强”、“求富”的方案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的方案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社会改革方案建立资产阶级“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案“求强”、建立资本主义以13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时代背景
这个运动的发生,是基于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辛亥革命的失败,宣告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在新的形势下,一批激进民主主义者,试图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找出救国的新道路。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时14他们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所以不能成功,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了而不能坚持下去,主要原因是国民精神没有得到解放和提高,对封建旧思想旧道德的批判不彻底,没有树立起新思想新道德。因此,他们着眼于对旧思想旧道德的猛烈批判,对新思想新道德大力的提倡,为民主共和制扫清道路。这就是从1915年到1919年间的初期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之一。
他们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所以不能成功,资产阶15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5年16
1916年初,陈独秀应当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邀请,到北京大学当了文科学长,并结识了同时被聘任职于北京大学的李大钊、鲁迅和年轻的留美博士胡适等,由此扩大了新文化运动成员的队伍。1916年初,陈独秀应当年北京大学校长173)、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
主要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3)、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18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
政治上
“要弃数千年相传之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新青年》1卷6号)
民主: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当时主要指向是人权。科学:即用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政治上民主:指资产阶级民主政19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道德上
否定等级制度,否定专制政治,这是“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新道德:“个性解放”,即所谓的“自主的”、“独立的”、“平等的”道德。
旧道德:三纲五常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道德上新道德:“个性解放”,即所谓的20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著名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了著名的“三大主义”: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提倡新文学文学革命1917年1月,胡适在《21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中国先进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受到了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从封建束缚中解放出来,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4)、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思想启蒙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中国先进分子221.对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提倡,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2.使人们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去进行独立思考3.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三)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1.对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提倡,有振聋发聩231.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2.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要根本改造由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的3.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四)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1.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241.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
2.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端的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3.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的事实,更使他们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的疑问
(五)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资产阶级民主怀疑的原因
1.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25新文化运动后期知识分子队伍的分流:
以胡适为代表的一部分人继续沿着资产阶级的道路走下去;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一部分人继承了科学和民主的思想,去寻求科学的社会主义来改造中国社会。新文化运动后期知识分子队伍的分流:26
北大红楼两巨人,纷传北李与南陈;孤松独秀如椽笔,日月双悬照古今。北大红楼两巨人,27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俄国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正如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俄国十月革命推动中国28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的道路;(2)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3)给中国的先进分子以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十月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29李大钊是在中国大地上举起十月革命社会主义旗帜的第一人。1918年7月和11月,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论文,热烈欢呼十月革命的胜利。1919年9月、11月他又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称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并且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阶级斗争理论作了比较系统地介绍。这表明,李大钊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的传播开来。李大钊是在中国大地上举起十月革命社会主义旗帜的30四、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这次运动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弘扬民主、科学的精神,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条件。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四、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311、五四运动的爆发
1)背景(1)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中国的产业工人已达到200多万人,五四运动有比以往的革命斗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2)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3)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五四运动的爆发1)背景(1)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322)五四运动:(1)导火线巴黎和会彻底暴露了帝国主义的狰狞面目,也打破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幻想。先进的知识分子认清了这个真理:只有依靠自己才能解决自己的命运。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2)运动的爆发(3)五四运动的过程:2)五四运动:(1)导火线(2)运动的爆发(3)五四运动的过33
①.1919年5月4日~6月3日运动中心在北京,运动主体是学生
第一个高潮:5月4日,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①.1919年5月4日~6月3日34
第二个高潮:5月19日,挽留蔡元培第二个高潮:5月19日,挽留蔡元培35
②.1919年6月3日~6月10日
运动中心在上海运动主体是工人、市民和学生
第三个高潮:6月5日,实现“三罢”②.1919年6月3日~6月10日36第四个高潮:6月10日,罢免卖国贼第四个高潮:6月10日,罢免卖国贼37
③.1919年6月10日~6月28日
运动中心在巴黎,运动主体是留学生
第五个高潮:6月28日,中国北洋政府代表陆征祥拒签《巴黎和约》③.1919年6月10日~6月2838(4)工人登上历史舞台:(北京→上海;知识分子→工人阶级)(5)达到目的五四运动发展成为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后,北洋军阀政府不得不于6月9日和10日批准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三贼辞职。这是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但拒绝和约问题还没有解决。6月28日是和约签字的一天,中国的留法学生和工人包围了中国代表的寓所,代表被迫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个消息传遍全世界,帝国主义国家大为震动。至此,五四运动所提出的直接目标基本得到了实现。(4)工人登上历史舞台:(北京→上海;知识分子→工人阶级)39
1.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2.社会各阶层联合的作用
3.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指导作用
6)五四运动取胜原因1.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407)、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1)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2)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3)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使之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7)、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1)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41经过五四运动,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开始投身到工人运动中,马列主义通过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这样,五四运动就为1921年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经过五四运动,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42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1、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一、中国早期马克431)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如李大钊、陈独秀。1)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如李大钊、陈独秀。442)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如毛泽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等。杨匏安
蔡和森
2)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如毛泽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等。453)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如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等。3)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如董必武462、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P83)五四运动后,在中国出现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这个运动一开始就具有以下特点:1)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在五四运动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全国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多达400个。2)注意到从中国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3)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2、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P83)473、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P84)五四爱国运动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五四前新文化运动是一个反封建的思想运动,主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科学思想。五四后,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了。中国的先进分子从巴黎和会所给予的教训中,开始看出帝国主义列强联合起来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抛弃了对帝国主义的幻想,走上了彻底反帝的道路。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表现有如下:3、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P84)481)继承了五四运动的科学、民主精神,并赋予它以新的涵义,使它们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了发扬。民主是指以劳动群众为主的多数人的民主;科学指自然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等。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没有中断或取消五四运动以前的反封建的思想启蒙工作。中国的先进分子以唯物史观为武器,把反封建的启蒙运动有力地推向了前进。1)继承了五四运动的科学、民主精神,并赋予它以新的涵义,使它49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1920年7月至8月间,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上海首先建立了第一个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组织,名称定为“共产党”,参加者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此后,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
在建党过程中,陈独秀起着重要的作用。他在上海创建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是各地共产主义者进行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50
1.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1920年2月,“北李”送“南陈”时商议建立党的组织1920年4月,维金斯基来中国指导
2.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上海(陈独秀等)北京(李大钊等)湖南(毛泽东等)湖北(董必武等)济南(王尽美等)广东(谭平山等)日本(周佛海等)巴黎(周恩来等)1.南陈北李,相约建党2.51(二)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1.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2.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3.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二)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1.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2.52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举行,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53代表:李达、李汉俊、张国涛、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谭秋、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代表:李达、李汉俊、张国涛、刘仁静、毛泽东、54(二)“一大”的内容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联合第三国际。党的工作中心:领导工人运动
党的领导机构: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李达负责宣传工作,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二)“一大”的内容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55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1)它成立于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它所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因而能为中国革命指明前进的方向。(2)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这个阶级具有坚强的革命性(3)中国共产党因自身党员队伍的特殊性,受到小资产阶级思想的严重影响,要胜利地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切实、不断地加强自身建设。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56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拥有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正是这个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虽然这时它的力量还很弱小,但它满怀信心地以改造中国为己任,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57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的的、以马列主义为统一行动指南的工人阶级政党,它的诞生表明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当年,它只有几十个党员,28年后,它就成为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了。这说明,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新生力量是不可战胜的。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的的、以58
(1)
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2)
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3)
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
开天辟地焕然一新开天辟地焕然一新59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P89)1、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2)开始采取群众路线的革命方法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P60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有陈独秀、张国焘、李达、杨明斋、罗章龙、王尽美、许白昊、蔡和森、谭平山、李震瀛、施存统。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61二大提出的党的最低纲领是:(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2)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
(3)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关于党的最高纲领,二大宣言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二大提出的党的最低纲领是:(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62民主革命纲领的意义
第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解决了80多年来中国革命末能解决的问题。第二,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途。第三,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国情的初步结合。民主革命纲领的意义632、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1)掀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1922、1—1923、2)二大后党在贯彻民主革命纲领的过程中仍然首先集中力量领导了工人运动。,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全国发生大小罢工一百多次,参加人数在30万以上,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罢工高潮。这次罢工高潮以香港海员大罢工为起点,包括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开滦五矿工人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等等。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到反动政府的镇压后,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2、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641922年1月12日香港海员大罢工1922年1月12日香港海员大罢工65安源路矿工人欢庆罢工胜利(1922年9月14日)安源路矿工人欢庆罢工胜利(1922年9月14日)66京汉铁路总工会罢工工人代表合影(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罢工工人代表合影(1923年2月1日)672)在领导工人运动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运动的工作
1921年9月,经过共产党人的努力,浙江萧山县衙前村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开展反抗地主压迫的斗争。1922年6月,彭湃在广东海丰县成立了农会,次年元旦,海丰总农会宣告成立。2)在领导工人运动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运动的68右图为广东省农民协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合影左图为赤山农会旧址右图为广东省农民协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合影左图为赤山农会69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一)、国共合作的形成1)
中共三大2)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改组后国民党实际上开始成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联盟,成为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这次大会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一)、国共合作的形成701、共产党方面:(一)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条件
党成立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二七”惨案的发生,教育了党和工人阶级,必须与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必须用武装的革命去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1、共产党方面:(一)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条件党成立后71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到会代表有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瞿秋白、毛泽东、张太雷、向警予、张国焘等30多人,代表党员420人。大会的中心任务是确定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策略。大会就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和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的方针和办法作出了正式的决定。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722、国民党方面:继1917年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于1920年再次发起的以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为号召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由于陈炯明的武装叛乱,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这使孙中山认识到,依靠军阀打军阀,革命不能成功,因此必须寻找新的出路。1921年底,在共产党员张太雷的陪同下,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桂林与孙中山进行多次会晤。建议孙中山与共产党合作。2、国民党方面:继1917年护法运动失败后,73(二)国共合作的实现
国民党“一大”旧址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孙中山主持下在广州成功召开,这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1、国民党一大召开(二)国共合作的实现国民党“一大”旧址74
国共合作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2、国共合作的基础
大会同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国共合作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农民阶级、75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
民生主义:阐明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762、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1)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一)大革命的准备1、“黄埔军校的建立”
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校名曾多次变更,但通称“黄埔军校”。它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2、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一)大革命的准备1、“黄埔军校的建立77
1924年11月,经孙中山同意,在中共广东区委直接领导下,成立了“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1925年11月,中国共产党决定以铁甲车队和从黄埔军校抽调的一部份人员作骨干,组成一个独立团。全团约两千人,叶挺为团长。团设共产党支部,营设小组。我党直接领导的这支革命武装,在支持工农运动,保卫广东革命政权和北伐战争中,作出了贡献。2、组建武装
1924年11月,经孙中山同意,在中共广东区委直接领783、国民政府的建立
1925年5月,以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在此基础上,举行了胜利的广东战争,征讨地方军阀陈炯明、邓本殷,统一并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州建立。3、国民政府的建立1925年5月,以五卅运动为起点79(二)北伐战争北伐开始:
1926年7月北伐军总司令:
蒋介石北伐口号:
打倒列强,除军阀
北伐主要目的: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1、北伐战争的开始(二)北伐战争北伐开始:1926年7月1、北伐802、北伐的主要对象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2、北伐的主要对象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813、主要战场
湖南和湖北3、主要战场824、主要战役
汀泗桥和贺胜桥战役是北伐战争中的著名战役。在汀泗桥和贺胜桥的战役中,叶挺独立团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百战百胜的先锋队,为它所在的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称号。4、主要战役汀泗桥和贺胜桥战役是北伐战争中的831927年1月武汉民众欢庆北伐胜利和国民政府迁都武汉5、国民政府迁都1927年1月武汉民众欢庆北伐胜利和国民政府迁都武汉5、国民84《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927年初,毛泽东在武汉创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6、工农运动的发展《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初,毛泽东在武汉创办85准备第三次起义的工人在操练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时,邮务工人驱车往闸北参战准备第三次起义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时,邮务工人驱车往867、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1)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2)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3)广大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4)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5)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7、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1)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87国民革命军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出师还不到10个月,就消灭了军阀吴佩军、孙传芳的主力部队,占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等省,解放了长沙。武汉、南昌、福州、杭州、南京、安庆等大城市,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为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农民运动的高涨。以湖南为中心,广大农村掀起了大革命的风暴。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农民运动的猛烈兴起,工人运动也蓬勃发展起来。上海工人举行三次武装起义,国民政府乘势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二)、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军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出师还不到10个88三)、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没有国共合作,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这场大革命。1)大革命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而这两个口号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
三)、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1)大革命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892)大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广泛、深刻的群众运动而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3)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不仅帮助和推动了国民革命军的建立,而且在军队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积极提高国民革命军的素质,增强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共产党员在战斗中更是身先士卒,起着先锋、表率作用。中国共产党对大革命所作的独特的、重大的贡献,是当时人们所公认的。2)大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广泛、深刻的群众运动而中国共产904、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艺术创作材料投入及支持措施
- 《诗经》器物书写研究
- 《如幻三昧經》同經異譯詞彙研究
- 社区邻里农业互助协议
- 专业咖啡师咖啡冲煮服务合同
- 企业安全生产习题测试卷跟答案
- 美容美发行业服务满意度保证合同
- 用地租赁合同
- 2025年潜水教练资格考试模拟试卷:潜水教练教学方法与创新试题
- 2025年《开学第一课》活动的跨校合作总结
- 四川省元三维大联考·高2022级第三次诊断性测试(绵阳三诊B卷)地理试题及答案
- 汽车吊起重吊装方案-
- 文艺心理学课件
- 阴囊疾病超声诊断课件
- 信息资产及分级管理程序
- 信用修复授权委托书
- 危大工程验收记录表(脚手架工程)
- T-CREA 010-2022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
- GA∕T 1729-2020 保安防卫棍-行业标准
- 综合部岗位廉洁风险点及防范措施汇总表
- 灯具成品检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