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融结合法律风险管控主讲老师课件_第1页
产融结合法律风险管控主讲老师课件_第2页
产融结合法律风险管控主讲老师课件_第3页
产融结合法律风险管控主讲老师课件_第4页
产融结合法律风险管控主讲老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14/2023产融结合法律风险管控8/4/2023产融结合前言工商企业控股金融机构:工商企业为母公司,金融机构为子公司类金融控股公司:形式上具备金融控股公司架构,但与金融混业和协同效应不完全相同产融结合的企业集团被称为类金融控股公司类金融控股公司法律风险极大前言工商企业控股金融机构:工商企业为母公司,金融机构为子公司第一节产融结合的“先烈”——德隆产融结合案一、德隆事件的回顾1、产业整合1992年新疆德隆公司成立,注册资本800万元1995年唐万新带队到北美考察,发现中国传统产业巨大的投资价值:中外制造业在技术水平上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小;廉价的劳动力价格使生产成本远低于发达国家;中国产业布局地方化、投资分散、规模小、效率低,没有经过行业整合;通过资本的力量进行“产业并购”可以实现传统产业的价值提升。1997年在北京召开“达园会议”,将企业战略从“项目投资”转向“行业投资”,采取“以资本为手段,以文化为核心”的整合模式。1996年,收购上市公司“新疆屯河”,组建新疆屯河集团,并间接控制上市公司“天山股份”对水泥和番茄酱生产进行行业整合。第一节产融结合的“先烈”——德隆产融结合案一、德隆事件的回1997年6月控股上市公司“合金投资”,进过整合,奠定了“合金投资”在电动工具、园林机械、清洗机械生产方面的领导地位。1997年11月控股上市公司“湘火炬”,使“湘火炬”成为中国最大的重型卡车和军用越野车生产基地。1999年,德隆总部从北京转移到上海,2000年更名为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德隆国际),注册资本5亿元。1999年下半年,聘请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按照产业运作为向导,资本运作为手段的“GE(美国通用电气)模式”设计德隆国际的控股管理模式。2、进军金融业德隆把金融服务业和“中国传统产业”、“欧美品牌通道企业”并列为“中国最大的三类投资机会”1997年收购新疆金融租赁公司,发行特种金融债券。1997年6月控股上市公司“合金投资”,进过整合,奠定了“合随后,通过旗下多家影子公司以曲线联合控股方式,先后控制了:上海新世纪金融租赁、金信信托、伊斯兰信托、德恒证劵、恒信证劵中富证劵、大江国际、东方人寿2000年参股深发展2002年6月起以曲线进入方式控制了昆明市商业银行、株洲市商业银行、长沙市商业银行2003年参股南昌市商业银行2000年德隆成立友联管理研究中心,负责德隆的投资银行业务,目的是要成为“中国的摩根士丹利”,通过对产业和资本的不断集中,德隆促使金融资本和工业资本加速融合,其产融结合的“新财团”形象越来越清晰。随后,通过旗下多家影子公司以曲线联合控股方式,先后控制了:德隆在金融业进行并购的特点:一是:在所有涉足的金融机构中都尽量占有控股地位。二是:通过一家或多家下属公司、壳公司、影子公司,有时甚至是法律关系非常模糊的关联公司的联手和复杂倒手,对金融机构实行联合控制或间接控制,保持低调和神秘。三是:自己不出钱,不出面,完全以代客理财方式收购,但主要操作者和实际掌控者都是德隆系的人。四是:利用更长更隐秘的资本链条对金融机构进行更隐晦的控制。五是:运用德隆企业家俱乐部理念,“输出管理”,将合作伙伴推向前台,具体掌控收购目标机构的人手则由德隆派出。德隆在金融业进行并购的特点:一是:在所有涉足的金融机构中都尽3、德隆系的组织架构3、德隆系的组织架构4、德隆大厦坍塌德隆资金链条包括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关系复杂。数百亿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没有投入企业发展,消耗在维持上市公司股价以及大量并购和财务成本上。资金流动性越来越差,资金断裂,德隆系老三股全线跌停。德隆自救,将非上市资产回填到德隆控制的五家上市公司,造成风险集中和扩大,加深信用危机,导致全面崩溃。2004年10月,德隆系总负债570亿,其中金融负债340亿,实业部门负债230亿。2006年1月,唐万新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操纵证劵交易价格罪,被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8年有期徒刑和40万元罚金,现已出狱。4、德隆大厦坍塌德隆资金链条包括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金融机二、德隆产融结合的目的借助股权融资实现规模扩张,充分发挥资本的杠杆效应,通过并购打造复杂的产业链,以解决德隆缺乏资本的难题。三、德隆产融结合失败的原因(一)从上市公司监管制度方面分析失败原因1、信息披露监管制度缺失依照法律规定,上市公司依然需要向投资者披露公司经营情况,如影响到公司经营或股份结构等重大事情发生时,上市公司应当将其重要事项,特别是对大股东占有资金情况,相关责任人,大股东资信情况作出全面、明示的披露。德隆从没有因信息披露的缺陷和监管不足,而受到证券执法部门的追究。二、德隆产融结合的目的2、德隆的资本运作模式的复杂性和多样化增加了金融监管和法律适用的难度。德隆系构建资本运作的平台,主要是通过收购新疆屯河、沈阳合金和湘火炬三家上市公司。有了对这些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从而奠定了其在产业领域和金融领域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德隆系内部股权关系复杂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的行为,管理层对所侵占资金流向、用途无法做出明晰的判断。3、德隆大股东侵占行为。截至2004年上半年,德隆系主要上市公司的资金侵占情况如下:湘火炬占用资金3.04亿元;天山股份以委托理财连年续签方式占用账外银行贷款3.2亿元;新疆屯河2.9亿元大额存单质押被银行划至德隆国际有限公司;合金投资,通过定期存单质押、往来款的方式,占用1.8亿。2、德隆的资本运作模式的复杂性和多样化增加了金融监管和法律适4、公司治理制度存在严重问题德隆国际董事局实际由唐万新一人指控,内部无人制衡唐氏力量。董事局下没有设立审计委员会,难以监管集团的经营。核心资产和管理掌握在企业领袖一人手中,核心人物一旦违法犯罪,企业集团必然倒塌。5、监管者存在监管失职6、德隆案给中国资本市场监管的启示:当某上市公司频繁收购系列企业,监管机构应当对收购的目的、收购的方式、收购的资金来源、收购后公司的经营整合状况等进行跟踪监管,要求收购者对上述情况进行信息披露。4、公司治理制度存在严重问题(二)从产融结合模式和实施分析失败原因1、德隆的融资模式:(1)资产抵押→银行贷款→投资→再抵押→再投资的循环融资模式;(2)资产担保(子公司之间的担保、母子公司之间的担保)→融资→投资→再担保→再融资→再投资的连环模式。2、德隆的产业战略:第一步,买壳上市,第二步,注入优质资产调整产品结构,第三步,通过并购、托管、委托加工形式,进行整合、优化、再壮大,第四步整合销售网络和渠道,扩大市场占有率,达到垄断。3、德隆案发生的根本原因(1)经营模式资金链太紧,抗风险能力差(二)从产融结合模式和实施分析失败原因(2)主业盈利能力差,无法为收购提供充沛的现金净利润成长率(2)主业盈利能力差,无法为收购提供充沛的现金(3)“短融长投”掏空金融机构,造成资金链断裂德隆老三股贷款情况及用途(3)“短融长投”掏空金融机构,造成资金链断裂第二节产融结合的“先驱”——华润集团一、华润集团产融结合业务介绍1978年,华润在大陆首创“三来一补”模式1980年代,重点投资零售、房地产、电力、基础设施,向实业化、多元化转型1990年代,华润创业等三家公司在香港上市2001年,董事长宁高宁开始“进军内地,五年再造一个新华润”的战略转型2001年到2004年在内地并购了房地产、啤酒、零售等产业。2001年6月12亿投资湖南鲤鱼江电厂,15亿控股东北药业,8月从万科买下万佳百货,10月收购蓝剑啤酒2010年时,拥有6家上市公司,涉及消费品、电力、地产、水泥、燃气、医药、金融七大产业华润金融控股公司控股银行、信托、资产管理、租赁,参股证券、保险基金第二节产融结合的“先驱”——华润集团一、华润集团产融结合业二、华润集团产融结合成功原因1、华润集团和德隆集团产融结合发展思路总体发展思路一致,通过并购实现产业整合进而使企业成为行业领导者。2、为什么同一种发展思路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首先、华润三家香港上市公司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德隆三驾马车属困难企业,不能为并购提供自有资金支持。其次、华润进入的是属于需求比较稳定,日常净现金流量丰富的行业德隆进入的主要是制造业,自身占有资金大,且日常净现金流量不够丰富。第三、华润收购的是行业、地区的龙头,德隆收购的是经营不善的企业第四、香港与内地市场在环境、体制、融资渠道、金融手段等方面不同二、华润集团产融结合成功原因第三节产融结合风险分析一、产融结合风险分析一1、中国现行产融结合三个渠道股权投资建立类金融控股公司以财务公司为统一平台收编运营所以金融资产2、风险初步控股阶段缺乏对金融资源整合能力无法实现协同效应金融机构成为附属品或融资管道没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第三节产融结合风险分析一、产融结合风险分析一二、产融结合风险分析二(一)产融结合经济性风险1、企业集团涉足行业过多,但没有真正的主业2、滥用控制地位,使集团旗下的金融机构成为集团的“取款机”3、控股集团,内部结构复杂,财务信息不透明,影响集团财务安全4、突破“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框架,信贷资金进入股票市场5、产业整合和金融扩张失衡二、产融结合风险分析二二、产融结合的法律性风险1、类金融控股公司无明确法律地位2、类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存在的内部交易(1)资本或收入向不受管制实体转移(2)以对某受管制实体不利条件进行(3)对集团内部单个实体产生不利影响(4)具有套利动机3、金融法律制度不健全二、产融结合的法律性风险第四节产融结合风险管控一、管控内部交易风险(一)内部交易的含义和形式内部关联交易是指,产业母公司或集团与非金融及金融子公司之间、内部各子公司之间产生融资、担保、抵押等交易活动致使企业集团风险具有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对金融企业集团中的信用机构、保险业及证券公司之补充性监管指令及修订其他相关指令之建议案》(简称为欧盟建议案)第四节产融结合风险管控一、管控内部交易风险(二)内部交易的法律特征1、交易双方法律地位不公平2、内部交易的隐蔽性3、内部利益冲突4、内部交易的垄断性5、内部交易种类的多样性(二)内部交易的法律特征(三)内部关联交易的风险1、金融资源从受管制实体转移到非受管制实体《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2、集团内子公司间存在交易风险(三)内部关联交易的风险二、管控利益冲突风险(一)利益冲突风险内容1、外部性风险类金融控股公司外部会产生外部竞争者、债权人和消费者等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2、内部性风险集团内部金融和工商企业,内部利益冲突会减弱类金融控股公司的协同效应优势,降低了经营效率二、管控利益冲突风险(二)风险传递为了避免整个金融企业集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