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00002)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石灰吟》(00002)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石灰吟》(00002)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石灰吟》(00002)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石灰吟》(00002)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于谦石灰吟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第1页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钱塘人。明代名臣,民族英雄,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明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曾在皇帝被瓦剌(là)族俘(fú)获情况下率军民奋力抗击,转危为安,成为民族英雄。但仅在被俘英宗皇帝平安南归后重登皇位第六天,就被诬陷而死。作者介绍第2页靖康耻:

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北宋王朝在统治一百多年后宣告灭亡,历史上称这次事变为“靖康之变”,百姓以为这是一件耻辱事情,所以又称“靖康耻”。

之后,宋钦宗弟弟赵构作了皇帝,定都临安(今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

看完这段介绍,你又有何感想?

第3页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第4页我们这么学古诗: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第5页PPT模板:/moban/PPT素材:/sucai/PPT背景:/beijing/PPT图表:/tubiao/PPT下载:/xiazai/PPT教程:/powerpoint/资料下载:/ziliao/范文下载:/fanwen/试卷下载:/shiti/教案下载:/jiaoan/PPT论坛:PPT课件:/kejian/语文课件:/kejian/yuwen/数学课件:/kejian/shuxue/英语课件:/kejian/yingyu/美术课件:/kejian/meishu/科学课件:/kejian/kexue/物理课件:/kejian/wuli/化学课件:/kejian/huaxue/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地理课件:/kejian/dili/历史课件:/kejian/lishi/

石灰吟

【明】于谦千锤(chuí)/万凿/出深山,烈火/焚(fén)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请同学们自由朗诵这首诗,朗诵时注意节奏和重音,找出生字词。第6页我会写锤chuí千锤万凿záo凿返回第7页我会写焚fén焚烧返回第8页

石灰吟

【明】于谦千锤(chuí)/万凿/出深山,烈火/焚(fén)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请同学们自由朗诵这首诗,朗诵时注意节奏和重音,找出生字词。第9页石灰自述

我名字叫石灰。我前身叫石灰石,大部分埋藏在深山之中,和珊瑚礁、大理岩成份一样,将我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成了生石灰。经过烈火焚烧,我主要成份发生了改变,这时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满身雪白,十分刺眼。假如把我放进水中,水马上沸腾起来,像烧开水一样。经过这次沸腾后,我又变成了熟石灰,模样也由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白灰。这时,把我和水混合就成了石灰水。你们看,我们教室白墙就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第10页第11页

石灰吟

【明】于谦千锤(chuí)万凿/出深山,烈火焚(fén)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吟:古代诗歌体裁一个名称。千锤万凿:锤,锤打。凿,开凿。无数次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是夸大手法。若等闲:好像日常事一样。若,好像。等闲,日常,轻松。

浑:都,全。

清白:一语双关,既指石灰雪白本色,又比喻高尚节操。粉骨碎身:身体粉碎第12页想象练习诗需要我们插上想象翅膀,去领悟当中意境,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感悟最深一句诗,体会作者情感。返回第13页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经过千万次锤打从深山里采出来石灰,把熊熊烈火焚烧看得跟日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也不畏惧,只要能把自己清白留在人间。第14页托物言志就是经过对物品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志向和意愿。什么是托物言志?中心:诗人用()方法,借()特点,说明了自己不论(),即使(),也要()表示了作者(托物言志石灰不怕牺牲和要留清白遭遇多大挫折粉骨碎身保持高尚品质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精神,以及永留高洁品格在人间高尚节操。

第15页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有感情地齐读全诗。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地齐读古诗。返回第16页

于谦从小就立志做一个像文天祥那样人,不论严寒酷暑,他都在孤灯下苦读,一心想要成为国家栋梁。报效祖国丹心一片关于于谦第17页于谦身居高位,在他几十年官场生涯中没有贪过污,没有受过贿。当初皇帝身边最为宠信大宦官王振一直看于谦不顺眼,便找了个借口,把于谦关押了起来。因为于谦深得百姓尊重,威望很高,王振无奈又把于谦放了出来。在大牢里就大骂王振于谦出狱后依然坚持自己标准,清廉如故。清正廉洁不畏强权关于于谦第18页

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待酒食,醉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些人劝他说:"您不愿送金银财宝,莫非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省得闾(lǚ)阎(yán)话短长!“两袖清风”成语就是这么来。闾阎就是里巷思,此句意思是省得被人说长道短。此诗写成后远近传诵,为一时佳话。(死后抄家“家无余资,萧然仅书籍而已)两袖清风第19页正统十四年间,英宗皇帝一意孤行,胡乱行军,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英宗被敌人俘虏。面对身陷敌营成为人质皇帝,蒙古部队精锐士兵,城中惊慌失措百姓,不堪一击士气低落明军,而朝中大臣只顾逃命。当全部些人都对现实状况绝望时候,于谦挺身而出,担当重担,一力负担,苦苦支撑,直至胜利到来。精忠报国力挽狂澜关于于谦第20页

石灰吟

【明】于谦千锤(chuí)万凿/出深山,烈火焚(fén)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第21页

有巍巍定难之功

有侃侃立朝之节有孜孜及民之惠

有儌儌律贪之洁后人这么赞颂于谦第22页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返回第23页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第24页

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辛劳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面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25页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意志,永不止息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涵养,完成并发展自己学业或事业,能这么做才表达了天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不显眼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却有益于他人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有过失主动负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他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么话,就不会相互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或有利于他人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他人实现良好意愿和正当要求,不会用冷酷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他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些人在某首先有超出自己优点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方法赶上他,和他到达同一水平;见有些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他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碰到应该做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灵敏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力人,他们力量足以把坚硬金属弄断;同心同德人发表一致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兰花香味,轻易接收。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才能超群技艺,也不会处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取得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不足,就能所以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假如我有了一些成就,他人并不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生气、委屈。这不也是一个君子风度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事,就一定要果断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认为是,与周围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