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2:自然特征与农业 市赛一等奖_第1页
习题2:自然特征与农业 市赛一等奖_第2页
习题2:自然特征与农业 市赛一等奖_第3页
习题2:自然特征与农业 市赛一等奖_第4页
习题2:自然特征与农业 市赛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原创)下列词语描述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最准确的是(

)A.暖湿

B.高寒

C.干旱

D.酷寒考查目的: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的特点。答案:C解析:西北地区由于受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突出的特点是干旱,所以选C。(原创)读下图,回答2~3题。2.西北地区的景观图自东向西排列,正确的是(

)A.ABC

B.ACB

C.CBA

D.BCA考查目的:本题考查西北地区东西方向植被的变化情况。答案:B解析:西北地区植被由东向西的变化是A草原C荒漠草原B荒漠,所以选B。3.造成西北地区东西向植被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因素

C.气温

D.降水考查目的:本题考查植被与降水的关系。答案:D解析: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其植被也随之变化,所以选D。4.以下有关塔里木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径流量最大的河流

B.中国最大的内流河C.流经准噶尔盆地

D.最终注入到东海考查目的:本题考查塔里木河的相关知识。答案:B解析:中国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是长江;塔里木河是中国最大的内流河,流经塔里木盆地,最终消失在塔克拉玛干沙漠。5.以下有关西北地区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水的主要补给方式是高山冰雪融水

B.西北地区全部属于内流区C.河水流量大,没有结冰期

D.汛期出现在冬季考查目的:本题考查西北地区河流的概况。答案:A解析:西北地区降水少,河水的主要补给方式是高山冰雪融水,所以河流水量小,且水量受气温的影响大,季节变化大,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河流水量大,出现汛期,冬季则相反,出现枯水期,且因为冬季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也会出现结冰期;额尔齐斯河最终注入北冰洋,属于外流河,所以西北地区也有小部分地区属于外流区。6.(广东学导练)西北地区由于降水少,以灌溉农业为主,其中利用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被誉为“塞外江南”的是(

)A.内蒙古高原和河西走廊

B.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C.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

D.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考查目的: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包括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区的主要水源来源。答案:D解析: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区的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和河水,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有黄河流经,河渠纵横,灌溉农业发达,被誉为“塞外江南”。河西走廊属于绿洲农业区,水源来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内蒙古高原属于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地区,东部少部分地区发展了旱作农业。7.(原创)暑假的时候,王晓杰和爸爸去内蒙古旅游,沿途看到了一些景观,以下说法可信的是(

)A.漫山遍野的牛羊

B.大片的甘蔗和油菜花C.内蒙古的河流都结冰了

D.藏羚羊和牦牛随处可见考查目的: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和自然景观。答案:A解析:西北地区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甘蔗和油菜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由于去旅游的时间是暑假,所以内蒙古的河流不会结冰;藏羚羊和牦牛是青藏地区特有的动物。所以选A。8.(原创)在西北地区最常见的传统建筑是(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环境对传统建筑的影响。答案:C解析:图中A是福建土楼、B是开平碉楼、C是蒙古包、D是江南水乡,属于西北地区传统建筑的只有C项。9.(2022·广东湛江)新疆的瓜果特别甜,主要原因是(

)A.降水多

B.热量足

C.土壤肥沃

D.昼夜温差大考查目的: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答案:D解析:新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所以选D。10.(原创)如果你是一个采购员,你能从新疆买到哪些物美价廉的商品呢?(

)A.葡萄、哈密瓜、长绒棉

B.葡萄、大米、椰子C.荔枝、火龙果、西瓜

D.香蕉、苹果、水蜜桃考查目的: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物产。答案:A解析:椰子、荔枝、火龙果、香蕉都属于热带水果,新疆盛产葡萄、哈密瓜、石榴、梨、核桃等水果,所以选A。(2022·广东开平期末)读“坎儿井”示意图,回答11~12题。11.坎儿井是新疆古老的地下水输水方式之一,之所以在地下输水,是为了(

)A.利于灌溉

B.减少蒸发

C.利用地势自流

D.节约成本考查目的:本题考查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答案:B解析:新疆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暗渠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减少蒸发,所以选B。12.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

)A.河流水

B.海洋水

C.高山积雪融水

D.降水考查目的:本题考查西北地区水资源的相关知识。答案:C解析:西北地区降水少,河水和坎儿井的主要补给方式主要是高山积雪融水。13.(2022赢在中考)唐朝诗人王之涣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却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影响玉门关地区的风是(

)A.夏季的东南风

B.夏季的东北风

C.冬季的西南风

D.冬季的西北风考查目的:本题考查影响西北地区的盛行风。答案:D解析:玉门关位于西北地区,属于非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所以对玉门关影响最明显的是冬季风,玉门关冬季盛行的是西北风,所以选D。14.(2022广东学导练)吐鲁番加工葡萄的晾房设计为平顶屋,蜂窝状通透式墙体(如下图所示)。这种房屋结构体现了建筑的设计与当地环境的和谐。下列说法能体现晾房设计意图的是(

)A.平顶屋是为了承受积雪的压力B.通透式墙体有利于葡萄风干,反映当地干旱的气候特征C.晾房有利于葡萄在加工过程中接受阳光的照射D.晾房的建筑式样反映了当地湿润的气候特征考查目的:本题考查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答案:B解析:晾房的特点是通透,便于空气的流通,新疆干燥的天气有利于晾制葡萄干,所以选B。15.下列关于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田主要分布在河水、高山冰雪融水或地下水灌溉的地势平坦的地区B.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地带广种水稻、小麦、棉花、瓜果C.西北地区依靠冰雪融水,畜牧业和林业发达D.内蒙古牧区以高山牧场为主考查目的:本题考查西北地区农业与地形、气候的联系。答案:A解析:西北降水少,农业种植以旱地作物为主,林业欠发达,新疆牧区以高山牧场为主,内蒙古牧区以温带草原牧场为主,西北地区农田主要分布在水源较丰沛的河流、山麓附近的平原地区,所以选A。二、综合题16.读西北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西北地区位于山脉A__________以西,东临__________地区。(2)B是__________山脉,是_________走向,它的南、北两侧分别是__________盆地和__________盆地,该区域地形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3)C是__________高原,它主要位于__________省(自治区),地表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主要的牧场之一。考查目的: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的相关知识。答案:(1)大兴安岭

北方(2)天山

东西

塔里木

准噶尔

三山夹两盆(3)内蒙古

内蒙古

地势平坦,一望无垠解析: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边疆,与青藏地区和北方地区以昆仑山、祁连山、长城、大兴安岭为界;新疆地形自北向南分别是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地形呈三山夹两盆的态势分布;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分布大片的天然草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区。17.(原创)《舌尖上的中国2》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上海某中学的同学利用假期分成四组,按照下图四条线路对祖国进行实地考察,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路线是____________,乙路线最终到达的我国省区的简称是__________,行政中心是_________,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_,该省区有我国最大的_____________沙漠。(2)图中四条线路沿途能享受到地道的饮食风味,正确的是(

)A.甲路线──湘菜

B.乙路线──粤菜C.丙路线──川菜

D.丁路线──闽菜(3)A地属于__________________气候,虽然降水少,但是在________山的山麓地带水分条件较好,沿途的一片狭长地带____________,成为了古代“丝绸之路”的一部分,该地能常见的美食是(

)A.剁椒鱼头

B.烤全羊

C.避风塘炒蟹

D.水煮鱼考查目的:本题考查中国地势、植被、动物分布特点以及西北政区、地形、饮食、民族等相关知识。答案:(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