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1/40高层大气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高度范围气温特点及成因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约0.6℃。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直接热源。从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该层中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从平流层顶到3000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第三单元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垂直分层分层及特点2/40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气流运动特点及成因与人类关系对流运动该层上冷下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亲密。平流运动该层上热下冷人类生存环境天然屏障;利于高空飞行。大气密度极小距地面远,受到引力小出现极光;宇宙火箭、人造卫星等运行于此;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高层大气第三单元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垂直分层分层及特点3/40第三单元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垂直分层分层及特点例:下列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改变曲线是A.①
B.②
C.③
D.④(2)对短波通信含有主要意义电离层位于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C.Ⅱ层中部
D.Ⅲ层4/40第三单元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垂直分层分层及特点例:下列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3)年10月,我国发射“神舟”五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大气层A.气温在-50-20℃之间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C.最低气温约为-80℃D.最高气温约为40℃5/40第三单元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二)大气的受热过程1、概况①能量起源:地球大气最主要热源是太阳辐射;但近地面大气主要热源来自地面辐射。②意义:影响着大气热情况、温度分布和改变,制约着大气运动状态。6/40大气上界地面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大气吸收“大气还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辐射太阳辐射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反射大气减弱作用地面吸收散射大气逆辐射指向宇宙空间指向地面“太阳暖大地”大气保温作用2、受热过程7/40第三单元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二)大气的受热过程2、受热过程大气对太阳辐射减弱作用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8/40第三单元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二)大气的受热过程2、受热过程什么是近地面大气(对流层)主要直接热源?地面辐射地面辐射主要能量起源是什么?太阳辐射地球上(地面和大气)根本能量起源是什么?太阳辐射对地面直接起保温作用是什么?大气逆辐射9/40反射作用参加大气成份:云层和较大尘埃特点:无选择性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作用越强。散射作用参加大气成份: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特点:有选择性波长较短蓝色光最轻易被散射。吸收作用参加大气成份:O3、CO2、水汽特点:有选择性O3吸收紫外线;CO2、水汽吸收红外线。第三单元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二)大气的受热过程2、受热过程——大气对太阳辐射减弱作用10/40大气逆辐射天空有云,尤其是浓密低云,大气逆辐射更强。第三单元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二)大气的受热过程2、受热过程——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11/40例1:以下四幅图中,昼夜温差最大是第三单元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二)大气的受热过程2、受热过程12/40例2:年12月3日,北京被大雾笼罩,造成首都机场屡次航班延误。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道理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产生第三单元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二)大气的受热过程2、受热过程13/40①成因:地面冷热不均②特点: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③形成过程:地面间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第三单元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三)热力环流1、概况14/40第三单元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三)热力环流1、概况BAC受热冷却冷却低压高压高压高压低压低压热力环流形成:地面间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15/40高压低压低压高压高压低压BAC甲丙乙丁比较甲乙丙丁四点气压高低。丙>丁>乙>甲第三单元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三)热力环流2、气压高低判断16/40第三单元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三)热力环流2、气压高低判断气压大小比较:在同一高度上,气温高则气压低,气温低则气压高;不一样高度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近地面气压高低往往与高空相反。17/40第三单元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三)热力环流2、气压高低判断等压面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18/40例:下列图是由热力作用形成等压面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是A.图中四点气压:①<②<③<④B.甲地多晴朗天气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H(km)第三单元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三)热力环流2、气压高低判断19/40第三单元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三)热力环流3、常见热力环流形式①海陆风白天海风夜晚陆风20/40第三单元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三)热力环流3、常见热力环流形式②山谷风白天谷风夜晚山风21/40第三单元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三)热力环流3、常见热力环流形式③城市风22/40第三单元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三)热力环流3、常见热力环流形式例1:下列图是某一时刻山峰和山谷之间冷热不均形成一个热力环流,叫做山谷风。回答:关于该图说法,正确是 A.山谷风产生是因为海拔高度差异B.此时表示是夜晚C.此时风从山谷吹向山顶D.此时风从山顶吹向山谷23/40第三单元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三)热力环流3、常见热力环流形式例2:假如下列图东西两侧表示山峰,中间表示山谷,则能表示夜晚时等压面是24/40第三单元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四)大气的水平运动1、概况大气水平运动——风①直接原因: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②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③影响大气水平运动作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25/4026/40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高空大气中风受2个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受3个力作用近地面大气中风第三单元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四)大气的水平运动2、风形成27/4010101008100610041002(hPa)气压梯度力风向地转偏向力28/4010101008100610041002(hPa)气压梯度力风向地转偏向力风向平行于等压线(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风向)29/40101010081006100410021000998(hPa)998气压梯度力风向地转偏向力摩擦力30/40101010081006100410021000998(hPa)998气压梯度力风向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风向斜交于等压线(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风向)(与风向相反)31/40第三单元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四)大气的水平运动2、风形成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风向(北半球高空)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风向(北半球近地面)32/40第三单元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四)大气的水平运动3、在等压线图上确定风向、风力(1)风向判定①在等压线图上,画出该点切线,并过切点作垂直于切线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②确定南北半球,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角度为30°~45°,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风向,以下列图(以北半球为例)。33/40第三单元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四)大气的水平运动3、在等压线图上确定风向、风力(2)风力判读风力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所以,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大→风力大,以下列图,风力:A>B>C>D。34/40第三单元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四)大气的水平运动3、在等压线图上确定风向、风力(2)风力判读要注意不一样图幅上气压梯度和百分比尺两种情况改变。以下列图,A、B、C、D处风力大小是A>B>C>D。35/40第三单元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四)大气的水平运动例1:下列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可能方向。据此回答:(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A.⑥或⑦B.②或⑥C.④或⑧D.③或④(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压面,PM<PN,则O点风向为 A.③或④B.②或⑧C.③或⑦D.⑥或⑦36/40第三单元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四)大气的水平运动例1:下列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可能方向。据此回答:(3)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协力方向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37/40第三单元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四)大气的水平运动例2: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连线。读“北半球四地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1)四幅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是38/40第三单元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四)大气的水平运动例2: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赁垃圾场地合同协议
- 甲乙签合同乙丙签协议
- 礼仪委托服务合同协议
- 电商分销渠道合同协议
- 省呗借款合同协议
- 型材代理商合同协议
- 妇产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 未来汽车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 汽车行车事故现场处置
- 中西医结合在肠胃炎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 汽车产业智能化升级路径-深度研究
- 研发中心工作流程
- 出租羊场合同范例
- 任务5 制作学院网站导航条
-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应用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南京工业大学
- 开封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无人机装调检修项目技术文件(国赛项目)
- 开题报告: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医疗救助政策
-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4年中考英语模拟试题(含答案)
- 服务质量保障措施方案
- 机场能源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